·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大家 > 正文
悼王建中:他的名字总是同中国钢琴音乐写在一起
2016-02-11 14:22:58 发表 | 来源:汇演
 初春乍暖还寒的早晨,惊闻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在美国去世。王建中的名字总是同中国钢琴音乐联系在一起。他创作了包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样对很多并不怎么爱好音乐的人来说都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被音乐院校作为常用教材,而且已成为国内音乐舞台的保留曲目,有的还被作为代表中国风格的经典在国际舞台上演出。
 
 
 王建中(1933-2016 )作曲家、钢琴家。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10岁开始学习钢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就读于作曲系、钢琴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70年代任中央乐团创作员。80年代返母校执教。历任该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副院长。
 
 199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建中钢琴作品集》,收集了王建中先生多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翻身道情》,《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等改编作品。他创作的作品有《托卡塔》、《诙谐曲》、《变奏曲》、《小奏鸣曲》、《组曲》、《情景》等。
 
     
         
 他的钢琴独奏曲无论是根据民歌改编或是创作的,无论是采用何种技法,均具有既丰满又细腻、既浓郁又清新的和声色彩和民族风格。他以娴熟的钢琴写作技巧,流畅自如的乐思,将每首乐曲编织得充满生机,独具个性,媚媚动听,极富听赏效果。在演奏和学习这些钢琴作品的同时,探讨和挖掘其钢琴音乐的创作理念与表现技法、个性化和声语言与民族韵味,对于宏扬先进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事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小编找到了下面这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照片:
 
 

   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会第一次会议 从左至右:桑桐,陈铭志,王建中,杨立青,钱苑,赵晓生,林华,倪瑞霖,邓尔敬,朱建,丁善德。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高度评价了王建中教授的作品:
 
 观察钢琴的“中国化”过程,犹如倾听钢琴在如何以中国话诉说,又似通过琴声的过滤在回看和经历中国这百年来实属不易的现代性之路,同时品味走在路上的个体生命体验。
 《情景》(1994年)和《随想曲》(2012年)堪称近期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姊妹篇“双璧”,出自王建中之手。可以认为,王建中是中国最熟知钢琴性能和最理解钢琴潜能的作曲家兼钢琴家。两首乐曲均是长篇幅、宽口径的大作(前者逾四百小节,后者近四百小节)。作曲家原先得到普遍赞誉的钢琴创编经验(尤其体现在“文革”期间创编的多首钢琴曲如《浏阳河》、《绣金匾》、《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等),在这里得到创造性的深化和艺术性的升华。不仅如此——作曲家以人工音阶调式的建构保证了两首乐曲在各自风格上的完全统一,并利用钢琴织体的灵巧编织和节奏韵律的灵活多变达到了几近让人眼花缭乱的音响丰富性,其妖娆的魅力和钢琴演奏的难度和类型都令人联想起——而且不输于——那位法国的炫技型印象派大师:莫里斯·拉威尔。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于今晨写道:
 
 惊悉王建中教授远行,作曲系全体师生极度悲痛。几十年来,王建中教授教书育人,潜心创作,为作曲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王建中教授具有卓越的天赋、才华与非凡的创造性,作为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开创性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汇于钢琴演奏艺术,创作了大量具有标志性的钢琴曲,这些已经成为中国当代钢琴经典的作品,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是典范,是传奇,是中国钢琴文献中的一片凸显的高地。
   王建中教授是我们作曲系的骄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骄傲,是中国当代音乐的骄傲。他创造的集合了中国表情的音符,在世界舞台上惊艳并将长久地激越在我们的心中! 
 
 
 
 
制作编辑 周小鲜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