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语】2021年10月,年仅17岁的饶灏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决赛荣誉奖,成为12名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之一,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19岁的年纪,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与爆发力,5月7日,饶灏带着他熟悉的肖邦,来到山西大剧院。怀着万分期待,我(任肖宇,以下简称:任)和饶灏(以下简称:饶)相约了一次访谈。5月6日晚七点半,演出前一天,山西大剧院的音乐厅里,钢琴家饶灏试琴结束后,我与他面对面进行了三十分钟的访谈,在此与大家分享。
01
关于“肖赛”
饶灏与演出海报合照,海报下方纸条标注着 “售罄”(波兰语)
任:饶灏您好,欢迎来山西。
饶:嗯嗯,上次来太原还是作为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来的。
任:三年前,在中北大学举办的那场钢琴教学研讨会吗?
饶:是的。
任:您现在是星海音乐学院大一在读吧,我知道星海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专业特别厉害,很有活力的一片土壤。
饶:是的,星海(音乐学院)的流音很厉害。
任:嗯,今天访谈的话题肯定离不开“肖赛”,您认为“肖赛”带给了您什么?
饶:最直观的就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多了巡演演奏者这样的一个身份,因此也有了更多的责任。还有就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的改变,这个计划虽然在我和我的老师的规划内,但是它提前了很多年,所以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尽快把自己调整好。
任:包括这次巡演也是这项规划中的内容之一?
饶:对的。
02
关于肖邦
由国家大剧院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发行的饶灏《肖邦印象》
任:明晚演奏的全部是肖邦的作品,您认为弹好肖邦最重要的是什么?
饶:发自内心的感觉和感情,还有真诚。弹肖邦一定要真诚,千万不要想着有些地方怎么设计出来,或者花太多小心思,这样反而会让它弄巧成拙,要注意音乐的大气宽广,还有线条感。
任:就是一种旋律美,我们经常说的“呼吸感”。
饶:对对对。
任:提到肖邦作品,我们常常会想到“Rubato”,您怎么看待“Rubato”?
饶:自由,还是在于非常稳定的律动之间,玛祖卡是最典型的一个体裁,三拍子,但是与圆舞曲不同,它的重拍集中在了第二拍第三拍上,更多的是一种民族性,所以这个时候如果“Rubato”做得太过,会把它弹得像圆舞曲,所以要基于曲子的情绪或者本身的律动,每首曲子都要有一种速度,还有一个表情术语,要基于这些元素再去做“Rubato”。
任:我刚刚看到您练琴一直是有在用节拍器。
饶:嗯,肖邦的音乐有很多大句子,相当于四个小节、八个小节的模式的长句,这其中就要找到一个高点,如何去到高点,如何再下来,音乐要光滑,不能忽快忽慢,这样导致线条不畅通。
任:这其实需要内心的歌唱性。
饶:是的。
任:很多人听肖邦,听的最多的是夜曲、圆舞曲,那么对于马祖卡、波罗乃兹、叙事曲这样一些体裁的作品,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您希望带给观众怎样的体验?
饶:最直接的就是情绪的体验,像那四首叙事曲,风格或性格上都有着戏剧性的对比,其中蕴含着的喜怒哀乐,纠结挣扎以及豁然开朗的感情,能体会到这些其实就够了。
03
关于学习钢琴
李穗荣老师指导饶灏备战肖赛 © NIFC / Golik Grzedzinski
任:目前学习钢琴的儿童非常多,想问问你自身学琴的经历,有哪些好的经验分享?
饶:我很幸运,遇上了我的老师,还有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非常注意我对音乐是否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能够给我带来正面的价值或者是好的情绪,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们从来没有立什么样的目标或要求,比如比赛一定要拿奖,或者要考到第几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了我足够的空间,让我自己能够发掘,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其实学琴更重要的就是找到自我,到后面会发现找到个人的特点非常重要,会让灵感源源不断涌现,没有灵感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任:您在练琴的过程中有哪些好的习惯,比如说基本功的训练。
饶:当然,最重要的哈农指法练习、音阶、琶音,这些绝对是每天都必须要进行的,比如我刚刚试琴的时候,也有先去弹这些。基本练习就和运动员热身一样,没有热好身就开始高强度的训练,会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受伤。所以必须要把每个肌肉活动起来,学会使用科学的练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任:您在放松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饶:有几个点是要注意的,指尖,掌关节和手腕,是一个稳定三角形的构造,站稳才能把自然的力量疏送到指尖,前面是用来发声的工具,后面只需要把仅有的重量,靠指尖去传导。千万不要觉得我想要声音很强,就借用外力或者速度,这样的声音听感很不好,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想要圆润饱满,一定要学会用自然的重量,需要很慢很慢去找这个支撑感,其实我也是找了很久才真正体会到这种放松的感觉。
04
关于老师
饶灏与李穗荣老师
任:聊聊您的老师李穗荣老师吧,您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饶:李老师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她从来没有骂过我,我也从来没见她凶过。
任:我看过孙鹏杰老师(李穗荣老师的爱人)在b站发布了很多有趣的教学视频,李老师和孙老师应该属于风格不同的两种类型吧?
任:师生之间是一种特别的缘分,能遇到好老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饶:是的。
05
关于古典音乐的普及
任:想和您聊聊关于古典音乐的普及,目前我也在做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包括每次古典音乐的推文、导赏和乐评,您能从演奏者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古典音乐的普及吗?
饶:古典音乐的普及其实是一件蛮困难的事,需要多方努力。像我这次巡演,两个月行走了将近二十场,非常清晰看到每个城市的不同,观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我来说,作为“肖赛”出来的唯一的中国人,加了这样一个title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以第一次看我演出的心态。对我来说,这个经验就非常宝贵,我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第一次,让大家去发现古典音乐的美,这也是我目前正在做的。我在社交平台也会分享音乐之外的一些东西,让大家看到音乐家的另一面,原来音乐家的生活也很有趣,这也是大家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古典音乐的一个契机。
任:是的,我经常会看到您发布的动态,平日里的生活真的很有趣。其实,一场好的音乐会是不可复制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您认为听众该如何聆听?
饶:一场好的演出不光在于演奏者,还需要观众共同参与和完成。
任:观众也需要一种素养。
饶:对对,观众素养会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果台下的观众能与演奏家的音乐有精神的交流,对于演奏者是非常亢奋的事情,他(她)会更加投入,音乐也会越来越有生命力。其实音乐的魅力在于那一瞬间,一种生命力和当下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更多有共鸣的人能够get到那个点,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任:是的,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典音乐不可取代的魅力是什么,您刚刚就讲到了。
饶:对,它不可代替,每个人的音乐都不同。每个人听到都会把自己带入到不同的情境中,就和读哈姆雷特一样。
06
关于个性
任:然后想和您谈谈关于“个性”,鲁宾斯坦说过,“艺术家必须独一无二,要发展你的自我”,您理解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饶:个性是一个双刃剑,如何个性剑走偏锋会让人走火入魔,我会听到全世界各种很棒的演奏家,他们非常有天赋,对音乐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但是突然会在某一个节骨眼上走偏,让人听起来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如果为了显得有个性而有个性,那么这个时候音乐的本质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其实是一个常见而且很危险的事情。好的个性基于原则性,也就是它原本的面貌和原本的艺术形象,或作曲家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艺术主旨是什么,这些几乎是作品的灵魂。个性就是锦上添花,当你加入自己小的插曲和片段,这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的二度创作。
任:也就是首先把握好一个度,遵循一个原则。
饶:说大一点,就是尊重原作,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
任:波格莱里奇下个月会来中国巡演,您怎么看待他的演奏?
饶:他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钢琴家,很有个性,我很喜欢他以前的录音,每一个音都非常棒,属于和古尔德一种类型的“怪才”。但是他的音乐中有一些灵光一闪的东西,他们那种演奏风格太小众了,所以得细细去听才能真正知道他们在表达什么,才能真正挖掘到内在的本质。其实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还有专业的提升,你会发现每一个阶段会喜欢不同的演奏者,可能是以前不喜欢或不理解的,所以一定要耐心,反复去听。
任:根据自己的需求,年龄增长,需求也不同。
饶:是的。
07
关于今后规划和下届“肖赛”
任:对于您今后学业规划和下届“肖赛”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
饶:本科还是想要留在国内,自身需要成熟和沉淀,专业方面还需要跟着李老师继续扎实地打好基础,而且李老师也会教我很多专业之外的东西,包括为人处事各方面的道理。
任:人生导师。
饶:对,所以等我本科毕业再出国其实也不晚,那个时候我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清晰,有了明确的方向,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我应该会去欧洲。下次“肖赛”也会去的,并不是想一定要去拿什么奖项,只是那个舞台真的太诱人,像是一个梦想,想着再去那里演出一次多好。
任:其实,我刚刚坐在舞台下感觉自己真的好荣幸,感觉自己仿佛是坐在了肖赛演出的现场,好几次心情澎湃!真的很激动!我看到您这次巡演的行程,山西结束后下一场就到26号了,中间这段时间是有其他安排吗?
饶:对,大后天我们就要去往波兰了,去参加一个官方纪录片电影,导演邀请我去参加,到时候也会在肖邦的故居演出。
任:真棒,祝您一切顺利!今天时间不早了,非常感谢您!祝明晚演出成功!
饶:谢谢!
5月7日演出当晚,我在后台见到了李穗荣老师,她是当天凌晨从广州赶过来,提到饶灏,她满脸宠溺,说到两年前肖赛预选轮和正赛回国两次都是在太原,每一次都如获新生,迎接着新的挑战,还有上届钢琴研讨会饶灏作为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学生代表前来参加,饶灏和太原还是有着很大的缘分的,也很是珍惜这份独特的回忆和缘分。李老师温柔亲和,多次提到感谢大剧院对饶灏的照顾,其实,对山西的听众来说,能有这样的机会现场聆听饶灏的演奏才是我们莫大的荣幸!祝福李老师,祝福钢琴家饶灏,未来可期,期待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