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青年音乐家 > 正文
“无极四重奏”:在比赛中磨砺,在合作中探索室内乐魅力
2022-12-17 18:36:00 发表 | 来源:音乐周报

11月20日,在“梅赛德斯-奔驰星乐汇”杭州站的演出中,年轻、时尚的弦乐四重奏组合“无极四重奏”带来海顿、贝多芬的经典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外民歌,以及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的《镜中镜》。多元的风格,清新的演奏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今年举行的第71届德国慕尼黑ARD国际音乐大赛弦乐四重奏中,“无极四重奏”的入围就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该组合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四位年轻学子组成:麦天龙(第一小提琴),余维(第二小提琴),白佳松(中提琴),牛子孺(大提琴)。该组合拥有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曾荣获第三届伊萨依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轻松驾驭多种风格的中外作品,被称为中国“最年轻、最具活力”的职业弦乐四重奏。
 

在比赛与演出中积累舞台经验


 

“无极四重奏”成立于2015年,当时他们还是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在拥有丰富的室内乐演奏与教学经验的杨戈芳教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杨戈芳教授曾担任亚历山大弦乐四重奏(The Alexandria String Quartet,伦敦国际四重奏比赛金奖得主)第一小提琴。杨老师为这个学生组合起了英文名字“Vivace Quartet”;而中文名字是在2018年,该组合与小提琴家吕思清同台合作时,由吕思清赋予“无极”之名,取意于“没有极限的意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作为职业四重奏组合,“无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参加比赛和演出中,在舞台上不断摸爬滚打。成立仅7年,“无极”四重奏已拥有丰富的演奏与参赛经验,除了在伊萨依大赛中胜出及入围慕尼黑ARD音乐大赛,还曾入选英国2022年威格莫音乐厅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重奏组曾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巡演,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我个人觉得准备比赛的压力更大,国际A类赛事的曲目量非常大,相当于演出好几场音乐会,备赛的过程像马拉松,很考验耐力与韧性。不过,无论是比赛还是演出前,我都会非常期待上台的瞬间,期待舞台对自己的审视与检验,也期待在台上的释放与绽放。我们常常共同勉励彼此将赛场视为演出的舞台,毕竟比赛多少牵扯到竞争和胜负欲,而演出可能更轻松一些。”牛子孺说,后来逐渐体会到,真正强大成熟的演奏者经历很多磨炼后,实际上只会关注到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是否有所进益,真正难忘的是认真准备、共同进步的过程。

余维表示,无论演出还是比赛,对待一首曲目都要严谨,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钻研、打磨。白佳松说,两者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准备,要有高度的专注力,能够承担一定的压力。

多样化选曲展示四重奏发展历程


 

“无极”在曲目上涉猎广泛,每场演出都根据不同场合与特定观众群悉心策划曲目。比如,今年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演出中,特意为青少年观众群体选取了三类风格迥异、不同时期、横跨三个世纪的作品,包括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印象主义——拉威尔,近现代——里盖蒂。“无极”四重奏将风格反差极为强烈的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Op.74 No.1)和里盖蒂《第一弦乐四重奏》同置于上半场演奏,里盖蒂的这首作品以变奏的方式呈现丰富的声音元素和有趣的节奏,人为地制造出一种“严谨的混乱”感,让观众在传统的音乐美感抒情以外,感受到别样的声音与情绪表达。下半场莫扎特《D大调第21号四重奏“普鲁士”》和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极富对比性,前者明媚典雅,后者于北非民间舞蹈律动中展现出东方韵味的曲调,在对比中引领孩子感受西方音乐的变化与发展,及在不同时代中的特点。

“目前,我们会以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完整作品为基础,也会加入一些观众不常接触到的近现代作品,观众听完往往会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和魅力。根据场合和性质的不同,也会增加一些优秀的改编作品,比如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国作品改编而成的四重奏版本。”麦天龙总结,“四重奏的经典作品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正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更多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曲目,希望听众在我们的音乐会中,可以听到四重奏这种体裁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以及作曲家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培养默契,

敏锐洞察对方的需求



对于重奏音乐家来说,彼此间的默契配合程度极大地决定着音乐表达的完整性与水准。“无极”的四个成员从就读央音附中一直到本科毕业都在一起,正如余维总结的那样,默契来自于积累与沉淀。排练、演出、参赛,一起走过的每一道关卡,成为大家更加了解对方的契机。而敏锐洞察对方的需求是四重奏演奏中的关键所在,就像一个人的四肢,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肌体的协调,无论是音乐上、生活上都需要不断关注到对方。在校时,重奏是每位管弦系学生的必修课,既身处音乐中,又能跳脱出来去聆听音乐,这样的练习会让演奏者对一首曲目的乐句、结构等有更深的理解。

“在我看来拉室内乐的乐趣和难度都源自于配合,合作是室内乐的灵魂,好的配合使人如沐春风。”牛子孺认为,所谓默契有一部分也是天生的磁场契合。而音乐演奏中默契更多源于对音乐本身审美的一致。“如果当我和你拿到乐谱,耳畔响起的是一样的声音,也就不需要太多语言上的赘述和沟通了。通过时间和经验积累,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和信任,对于默契的养成也很重要。”四个人一起排练时难免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最终还是要从谱面和音乐出发。白佳松认为,重奏训练可以拓宽作品维度,提升与他人协作演奏的能力。

目前,“无极四重奏”正在为明年参加国际比赛而积极准备,巡演的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牛子孺表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在其宽广的音域之间,互相包容又不失独立。这种形式备受作曲家们的青睐与喜爱,优秀的作品如浩瀚星辰,很多优秀独奏家也常组在一起演奏,四重奏的魅力值得我们一直去探索。”

高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