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赫有声的两年来,我认识了许多各行各业的有趣朋友。他们有的是来自「跨界音乐课」里热爱生活的摄影师、导游、建筑师、程序员、飞行员、全职妈妈,也有音乐专业人士如钢琴家、作曲家、音乐学教授、流行音乐编曲者等。赫有声的「朋友圈」栏目旨于展示赫有声与朋友们的多姿的生活面相。
近来,我在纽约切尔西的一家咖啡厅和钢琴家李心羽进行了对谈。心羽是一名纽约客,目前在攻读曼尼斯音乐学院的钢琴硕士学位。与众不同的是,她是全钢琴系唯一专攻现当代钢琴音乐的钢琴家。在这个全民都在练习肖邦的年代,能静下心来聆听「新声音」的钢琴家实为罕见。
钢琴家李心羽
H - 粼赫
X - 李心羽
H - 怎样描述你自己?
X - 搞音乐的人吧。进一步描述的话...... 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计划好的事。社交生活中,我对人不对事(笑)。
H - 为什么你选择现当代钢琴音乐作为你在曼尼斯音乐学院的主修方向?现当代音乐在哪个方面吸引你?
X - 首先是因为我很幸运地遇到了现在的专业老师Blair McMillen,他是非常活跃的当代钢琴家。遇到一个有权威性的当代钢琴家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觉得我不应该浪费这份幸运。
其次,无论是带我进入音乐世界的李民老师,还是中央民族大学时的恩师崔锦兰老师,他们都是国内最顶尖的老师,他们给予我的古典音乐知识框架非常完整。反观
还有一个很吸引我的是,我明确地感觉到这些音乐在时间维度和声音维度上离我更近。
H - 作为全系唯一一个主修现当代音乐的钢琴家,你会感到压力么?你的老师们支持你的专攻么?你的同行是怎么看待的?
X - 我的老师们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前面我提到了他们都是顶尖的老师,这样的人通常都有很强的包容性。至于同行,如果你指的是专攻古典音乐的钢琴系的同行,我从未在乎过他们怎么看,所以也不太清楚他们怎么想。如果你指的是当代音乐的这波人,实话
我通常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与生活,如果说有压力,那也是我自己给的,算是一种幸福的压力吧(笑)。学习当代音乐对于我来说是从0到1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做
H - 你现在每天练琴多久?练习当代音乐曲子的时间会比古典音乐多吗?
X - 我练琴时间是取决于曲目量,差不多每天每个曲子一小时。练习当代的时间是比古典多,因为大多数我的repertoire都是当代曲目。
H - 你当时是怎么申请曼尼斯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当时的Audition弹的就是当代音乐吗?
X - 当时是受德雷克大学的钢琴教授尼古拉斯邀请在德雷克与他学琴,人在美国就自己直接申请的,之后到纽约面试。Audition和所有音乐学院钢琴系一样,弹了四个时代的曲目(巴洛克,古典,浪漫,20/21世纪)。当代是入校以后决定的,所以很感谢曼尼斯的开放态度,接受并支持了我的决定。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曼尼斯音乐学院(图片来自网络)
H - 你是怎么关注到赫有声的?
X - 没记错的话我是在看当代音乐资讯的时候发现的。
H - 从钢琴演奏的角度来说,你对克拉姆的《大宇宙》和拉亨曼的《Guero》有何感受?如果你见到了他们,有没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呢?
X -首先感谢你问到了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作曲家。
《大宇宙》首先在听觉上能给我一种真实的画面感,我能清楚地依靠音乐本身看到音乐描述的场景。当然了,在视觉层面上,克拉姆(Crumb)毋庸置疑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感」,在心理层面上,这部作品则让我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你总能在《大宇宙》中找到一些跟你有关的信息。可能是你的星座,也可能是来自东方的声音色彩等等。如果我见到克拉姆,我肯定会问问他对古典音乐的未来有何预测?(粼赫注:遗憾的是,在采访心羽后的不久,克拉姆于2022年2月6号与世长辞。)
,时长03:35
心羽演奏克拉姆的作品《神秘和弦:射手座》,选自《大宇宙》
克拉姆的作品《大宇宙》之《螺旋星系》乐谱
对于拉亨曼(Lachenmann),我非常崇拜他。我看过他
,时长05:10
心羽演奏拉亨曼的作品《Guero》
拉亨曼的作品《Guero》的部分曲谱
H - 最近你在练什么曲子?
X - 最近在准备五月份的音乐会,古典曲目选的是舒伯特的《三首钢琴小品》,D946。
当代曲目有Erica Ball今年刚发表的套曲,去年冬天我弹了其中三首的首演,每一首都很有音乐性。还有同样是女性作曲家Joan Tower 的《Sixth Fanfare for the Uncommon Woam》,非常有力量的一首作品。
整场音乐会曲目中,最想隆重介绍的作品是中国作曲家葛甘孺先生的《Ancient Music》,一共四首,每首都使用了不同的现代演奏技法,来模仿我们中国的乐器,分别是《钟》《琴》《琵琶》和《鼓》。声音色彩极为丰富,也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中国当代钢琴作品。
最后可能会再加一首与作曲家合作的电子音乐,现在还在与作曲家商讨声音内容和风格。
H - 现当代作品对于你诠释20世纪之前的作品有启发么?你比较喜欢哪几位20世纪之前的作曲家?
X - 绝对是有启发的,我也一直保持着练习与演奏古典音乐的习惯,古典作品是不能丢的。每次音乐会的时候我也会选择一部分古典曲目。
二十世纪之前,莫扎特肯定是最爱了,其次是舒伯特。刚才说了,今年五月份的音乐会我也选了舒伯特的D946(《三首钢琴小品》)。
左-莫扎特 右-舒伯特
H - 除了音乐,
X - 马赛尔·杜尚、罗曼·布鲁克斯、班克西
杜尚的声音装置代表作《With Hidden Noise》
H - 微信聊天时得知你刚购买了Teenage OP-1网红合成器。可否谈谈你为什么要学习电子音乐、以及你的Teenage OP-1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X - 我觉得电子音乐是声音世界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从视觉、听觉、创作方式等等方面来看,电子音乐都呈现出
Teenage OP-1合成器
H - 你生活的纽约这座城市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X - 最吸引的当然是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只花1美金就可以看到一屋子的莫奈、梵高。大街小巷都是充满故事与年代感的商店。还有一点我特别喜欢,就是在地铁上你永远不会是唯一一个在读书的人。
纽约MOMA中的梵高作品《星夜》
H - 一个比较世俗但观众也许会很好奇的问题:当代音乐赚钱吗?你对以后有何打算?
X - 哈哈哈,这个问题给我难住了,我第一想法是幸好不是我父母问我这个问题,不然估计他俩得emo一阵子。你指的是赚多少钱?音乐是不需要钱的,需要钱的是人。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从社会获得多少物质回报,取决于人的能力。当代艺术的市场应该不用我再展望了,今天无论是纽约、上海、还是798,当代艺术的占比是非常清晰的。
我的打算….Emm…计划很多,肯定不会只从事一种工作。总之!Be Cool~
「朋友圈」HZ FRIENDS
和有趣的灵魂对话
来源:赫有声微信公众号
采访:粼赫
被访者:李心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