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圆满闭幕。266名参赛选手经过8天44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钢琴、声乐(美声)、声乐(民族)、古筝等4个项目比赛的前五名。即日起,中国音协微信公众号推出“金钟之星”专栏,对20位获奖选手进行逐一推介(发布顺序不分组别和名次),敬请关注。
男中音,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曾受邀参演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风在哪个方向吹》,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党的女儿》、原创歌剧《国之歌》,浙江传媒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音乐剧《红船往事》,浙江省原创大型歌剧《红船》等。
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2019黄龙音乐季美声组巅峰对决特等奖、教师演员组金奖,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七名,曾获得浙江省文化厅“新松计划”青年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第一名,浙江省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七名,浙江省第五届青年歌唱家大赛金奖,第四届“孔雀杯”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一等奖,亚洲青年歌唱家比赛第一名,意大利2012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等。
获得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我感到十分荣幸。回顾整个赛程,可谓充满了笑与泪。此次比赛,在决赛现场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交响乐伴奏,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演绎的色彩,让比赛极具观赏性。与此同时,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这也是极大的挑战。在合乐阶段,我仔细研究谱面,主动与指挥沟通,积极与乐队配合,最终在决赛舞台上呈现了相对完整的表演。当然,我认为拿到这个奖项不是个人的战果,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这离不开一直以来对我无私付出、鼎力支持、默默关心的领导、老师、朋友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的内心充满力量,才让我更有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十年磨一剑,终于得圆满!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在歌唱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以更好的成绩书写新的精彩!
【金钟之星访谈】
曾在廖昌永大师班“镀金”,与上交首次合作火花四射!
青年教师刘涛五度征战金钟奖斩获金奖
经过8天的激烈角逐,10月24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四大奖项,在成都逐一揭晓。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刘涛在声乐(美声)组中拔得头筹,这是他第五次征战金钟奖,也是最后一次参赛,一枚金奖给刘涛的金钟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为什么十年来一直坚持参与金钟奖?刘涛与上海又有哪些渊源?本届金钟奖闭幕前夕,刘涛向记者道出了答案。
十年磨一剑,
在备赛中不断前进
10月16日,第13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设置了钢琴、古筝、声乐(美声)、声乐(民族)四个项目,分为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吸引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中国顶级艺术院校、团体的不少青年音乐人参与其中。
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刘涛算是一位“老战士”,因为今年已经是他第五次征战金钟奖了。之所以如此执着,刘涛坦言,是因为自己学习声乐多年,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金钟奖是国内唯一一个常设的声乐专业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不是为了拿奖而比赛,但是为了参赛,你在这两年中的所有准备却能让自己审视自己,不断提升进步。”这是刘涛更看重的。
对刘涛而言,本届金钟奖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35岁的他已经到了参赛年龄的上限,这意味着今年将是他最后一次参赛。可喜的是,凭借十年来不懈的努力,24日晚,刘涛终于在自己的收官之战中以一枚金奖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感觉不留遗憾了,从2013年第九届金钟奖一路走来,收获很多,很满足也很感慨。”
排练只有10分钟?
“上交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金钟奖的决赛阶段,四个组别的竞技全部是由职业交响乐团协奏、伴奏,这是所有年轻音乐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即使是五度征战的刘涛也同样兴奋。“对我们美声参赛者来说,能够和国内顶尖的职业乐团合作演出,十分难得。”
今年刘涛所在的声乐组决赛,就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国勇执棒贵阳交响乐团进行的伴奏。而在26日晚的闭幕音乐会上,刘涛还将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共同演绎他的决赛曲目选自歌剧《安德烈·谢尼埃》的《祖国的敌人》。
刘涛告诉记者,这首曲子被称作男中音的试金石,作品前半部分是宣叙调,比较碎,后面则是大段的咏叹调,难度颇大。加上时间紧迫,留给他和上交合练的时间就更紧了。
然而让刘涛惊喜的是,25日上午的排练,双方首次合作却出奇
其实,刘涛与上海的缘分还有很多。此前,他就曾与张国勇合作参与了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的演出。2018年,刘涛还专门到廖昌永的声乐大师课上“镀金”。“廖老师指导了我很多技巧,尤其在中外作品的演唱方面对我帮助非常大,这次能拿奖也离不开廖老师曾经的帮助和指导。”
师生同台竞技
未来将鼓励更多学生参赛
如今,作为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一名青年教师,刘涛自己也开始带学生了。今年的金钟奖声乐(美声)组中,获得第四名的王博就是和他来自同一歌剧系的大四学生。师生同台竞技并双双获奖,让刘涛自豪不已。
他告诉记者,虽然已经35岁,无法再继续参赛,但未来他会鼓励自己的学生来到金钟奖,“这是国内最权威的声乐赛道,比赛中所有的曲目、选手的水平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是舞台上的一本教科书。
而对刘涛来说,比赛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不过,目前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26日晚的闭幕音乐会,届时,刘涛将和其他三个组别的金奖选手一起,携手上海交响乐团以及评委张也、阎维文、迪里拜尔、石倚洁,共同唱响本届金钟奖的最后一个篇章。
(本文由中国音乐网综合自:中国音协 、劳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