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青年音乐家 > 正文
人物 | 琵琶演奏家董晓琳:指尖芭蕾 弹挑芳华
2017-11-06 00:03:00 发表 | 来源:音乐周报

今年3月,由中央民族乐团主办的“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之一——“董晓琳琵琶独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音乐会中的大轴曲目是作曲家张朝创作的琵琶协奏曲《天地歌》,从诠释作品的完成度可看出董晓琳在作品技术处理上的完美追求。她将很多在琵琶上难以完成的指法、节奏、技巧都一一攻破,让作曲家都惊叹她的敬业精神,演出结束后张朝起立双手竖拇指示意,以表心中激动之情。今年,董晓琳被选入2017年“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当代优秀音乐家系列”,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手指芭蕾——董晓琳琵琶演奏专辑》,这是董晓琳录制出版的第一张专辑,在她心中对待这张专辑的态度就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力求完美地呈现给听众。”

 

初遇琵琶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工作与兴趣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董晓琳的成长。童年时期,董晓琳在宣传队工作的母亲,平日里接触的都是现代京剧,回到家中更是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乐趣,时不时哼唱几首。耳濡目染中,京剧的旋律便在董晓琳心中生根发芽,只待与琵琶相遇的那天。

选择琵琶既归于母亲的细心,又缘于命运的安排。手指修长,耐力过人,情感细腻,董晓琳的这些特质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前想后,母亲觉得只有学件乐器才能不辜负老天爷的恩赐。20世纪80年代最时兴的当属于学电子琴,但深爱京剧的母亲认为,还是学件冷门的民族乐器更好,那时7岁的董晓琳曾在古装电视剧上看到过古筝,就跟母亲说要学古筝。但周边没有古筝专业老师,恰好父亲的战友是琵琶演奏家,当仁不让地承担下了教琴的职责,并且分文不取。谁也没能料到董晓琳就此与琵琶系下了不解之缘。

在学琴最初的两年,董晓琳几乎从未学过乐曲,只反复练习成套的练习曲,基本功的训练既必要又枯燥,但长达两年的高强度操练,不仅对董晓琳来说是一次磨炼,对董晓琳的父母来说更是一次考验。虽然老师不收取任何费用,父母反倒更为上心。在督促孩子练琴之余,但凡有大师班、音乐会他们都会带着董晓琳学习观摩。在学琴的第四年,父亲得知琵琶大师刘德海将在青岛举办大师班讲座,二话不说请假带上董晓琳坐火车从济南赶赴青岛。这也是董晓琳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刘德海,她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十几年后会有幸成为他的弟子。

 

心手合一

1992年董晓琳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1998年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本科,2002年再次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每一次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董晓琳的刻苦钻研,更是董晓琳身后不同阶段每一位老师的不辞辛劳。从他们身上董晓琳习得的不单是技艺,更是为人处世的作风。老师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艺高德更高,因此,在董晓琳的音乐风格中显现的更多是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从附中到研究生毕业,她将十多年的光景都泡在了母校,注入了琵琶,融进了音乐。一毕业恰逢中央民族乐团招收琵琶演奏员,董晓琳经过一番番专业考核,最终完成了从高等学府到国家院团的无缝对接,这对她来说既邂逅幸运又充满挑战。

从校园走向乐团,首先是一次身份的转变,由着重个人音乐技巧培养的学生,到自如应对国内外不同层次观众需求的职业演奏家,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为自己找准前方的路,这种“洞察力”也必然能体现出一位职业演奏家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与心态。

刚进乐团的董晓琳也曾迷失方向,在过多强调夸张舞台表演动作的当下潮流中,她曾被批评弹琴不会笑、动作不够大。直到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牵强的“笑容”,顿时心里大喊“不对”。自那以后,她坚定地做回原来的自己,她认为:“我用来吸引观众的是声音,是音乐本身。音乐演奏的魅力是由律动、音色、结构等一并组成,在舞台上的我更愿意专注于此,而不是表演自己的表情。演奏者的表情是自然的流露,是由内而外情感的散发,只有专注于音乐的表达,才是演奏者最真实、最吸引人的表演。”在与民族管弦乐队、交响乐队的长期合作中,董晓琳发现民乐无论在独奏、协奏还是合奏中都需要抱有非常严谨的演奏态度。无论是对节奏的把握、与乐队的默契配合,还是在乐曲结构上的细致分析等,都必须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在董晓琳看来,“要想hold住乐队”,不是只靠“卖力表演”就能实现的,艺术的表演绝不是也不该是形于一态、拘于一格、定于一尊的模式,否则就是批量生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每个人的演奏状态与审美取向。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也正是这个道理。

成功是靠点滴的积累,转变更需要敏锐的判断,其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对艺术方向的坚持。知道什么是需要追求的,什么是不可割舍的。董晓琳逐渐意识到,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说,不能以状态论成败,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演奏技巧,沉淀内心,才能做到“心手合一”。

董晓琳说,做到“心手合一”,简单讲就是把演奏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情绪准确无误地通过手指传递出来。操作中时常会出现演奏者以为表现出了要达到的效果,实际上听众却并不能接收,甚至演奏者本人在听回放录音中也未能听到自己心中所想要的效果。演奏者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每一个气口的长短、每一个音的表达,都影响着听众的观感,想要把故事讲生动、表达准确,就得经过反复推敲、组合、练习,才能使心中所想和手上所弹的声音达到完全一致,才能让音乐与演奏者、演奏者与听众处于同一区间。

每一位演奏家在不同阶段对音乐的诠释都有不同的感悟,或重于技巧,或偏于内心,绝大多数演奏家也随年龄的增长,感悟也愈发像心性靠拢。在董晓琳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她在叙述中虽然以技为轴,实际上还是以艺从心。

 

拥抱真实

今年3月在北京音乐厅上演的“董晓琳琵琶独奏音乐会”,从演奏曲目的选择上即可看出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民乐音乐会。所选曲目并未迎合市场导向,更加偏重于董晓琳个人的审美品位与喜好,同时还能充分表现专业的艺术水准与层次。从非专业人士的反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也非常喜爱这种专业的表演曲目,不趋于大众化,能听到很多从未耳闻的新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带给他们的震撼、引起思想共鸣,更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董晓琳说,我们往往低估了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一味地将千篇一律的作品灌输给他们,使他们对艺术的追求踏步,演奏者应该首当其冲地引领老百姓的审美倾向。

董晓琳说,说希望当代作曲家能发挥其所能地创作,即便写出看似脱离了该乐器演奏习惯的作品。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上应当首先保留作曲家的创新性,如果一味地按照演奏者自己的习惯性去诠释作品很难有所突破,相反创作上的打破常规必然能给作品以崭新的生命力,同时还能推动演奏技术的发展。“对音乐的追求应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心灵撞击,不刻意煽情,不为表演而表演,力求表达情感的真实性。”如今的董晓琳也对自己有了更加精准、明确的定位:“拥抱真实”的情怀,“追求精湛”的抱负,“创造未来”的担当。
 

 ( 音乐周报  文 | 饶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