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军中百灵的成人礼
简 历: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17岁入伍后,在部队领导、班长和战友的指引下,参加各大小演出活动。在部队文工团的三年里,参加了演出400多场,同时参加多个省市举办的春节晚会以及各项演出活动,受到地方、部队广大指战员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军中百灵”。
小档案
姓名:黄艳
生日:12月8日
籍贯:江苏扬州
身高:165cm
毕业学校: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大四在读
爱好:摄影、旅游、舞蹈
演艺经历:
2003年参加第十届全国推新人大赛获江苏赛区十佳歌手
2008年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金奖
2010年第十四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银奖
1998 年,一部反映了军医大学大学生的青春励志片《红十字方队》不知道感动多少年轻的灵魂,不知道燃起了多少人对部队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一个个绿色的背景走过,谱写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章,演奏着一曲曲美妙的人生交响乐。才17岁的黄艳,便被这其中每一个人物的点点滴滴所深深触动。高三的时候,黄艳怀揣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开始了她三年的军旅生活。
不过真正的部队生活并不想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活色生香,尤其是对于刚入伍的一个新兵来讲。“刚到新兵连的时候,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刷厕所,然后等大家都吃完饭了我们就在食堂里刷盘子洗碗,天天如此。”让黄艳最记忆犹新的一次,是食堂的下水道被剩饭剩菜的残渣堵住了。“食堂里都是些勺子啊筷子的,你总不能用那些去通下水道吧?所以我就咬了咬牙,憋着气搬开下水道的井盖,用手把那些残渣掏了出来。”有趣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其他几个新兵看见了黄艳的壮举,也自告奋勇地加入到通下水道的行列当中,生怕落后于别人似的。“那一次对我的感触很大,因为当兵之前,我在家连一只袜子都没洗过。不过,那次之后感觉到,自己从心理上开始长大了。”
黄艳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不仅唱歌弹琴、还排练舞蹈、主持、小品,在新兵连里犹如一轮小太阳光芒四射,当兵不到一年就被借调到二炮文工团参加各种演出。黄艳说自己对艺术的喜爱源于做音乐老师的父亲。“我爸爸特别厉害,虽然是小学的音乐教师,但是像数学之类的文化课,他也都能教我。”从7岁起学习素描、竖笛,之后随父亲学习竹笛与口琴,15岁自学葫芦丝、巴乌等民族乐器,16岁师从周小华教授教授专业学习扬琴。这非凡的艺术天赋和对歌唱的热爱,使黄艳决心在唱歌这一条路上无畏地前行。在部队文工团的三年里,黄艳参加了400多场演出,同时还参加多个省市举办的春节晚会以及各项演出活动。
女声独唱《牡丹情》,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十八相送》中饰演祝英台,黄梅戏《女驸马》,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饰演小芹,歌剧《太阳雪》中饰演吴菲,歌剧《党的女儿》中饰演桂英,小品《往后站》饰演小不点,小品《连队轶事》饰演新兵。三年下来,各种演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黄艳笑着和我分享起了自己在演出当中笑料百出的事。“有一次慰问演出前,我们领导特别提醒我说待会唱歌可能会有人给我献花,让我注意如果回敬军礼不要用错手。结果我一只手拿话筒,一只手接花,最后居然用了左手敬军礼!事后领导狠狠批评了我一顿。还有一次是话筒一直都没声音,害得我急得使劲喝音响师使眼色,结果等自己反应过来才发现时话筒被我拿反了。”
歌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黄艳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的演唱柔美细腻,深厚中透着甜美,深情中露出奔放。2006年6月,二炮军事工作会议大型演出中的一曲《牡丹情》,让全部队的广大官兵和指导员们都认识这个声色圆润,嗓音甜美的“军中小百灵”。
从军三年,黄艳当了三年的优秀士兵还入了党,深受基地领导和战友的喜爱,因此也被推荐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也许是好事多磨吧,2002年黄艳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没考上。2006年再次报考,却因为临时有演出任务而错过。一直到2007年3月,历经各种变故的黄艳终于如愿地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表演和声乐两个专业。而她最终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了声乐专业,从此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由于独特的音乐潜质,黄艳选择主攻声乐中的花腔女高音,并受到多位音乐教育家的悉心指导。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教室和琴房中度过。她说,这个过程不是艰苦,而是快乐“追求艺术进步的过程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每一天的训练,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觉得充实、快乐,充满信心。”
采访的最后,黄艳欣然唱起了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还为我们解释道,《拔根芦柴花》原是当地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属“秧田歌”。稻农为了解除疲劳、自我调节,便以歌寄兴,他们所唱的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在这一首颇有影响的江苏民歌里,我们见证了它优美清甜的旋律,也领略了黄艳刚柔相济的唱功,她的个人形象和她的歌声早已浑然一体。如今,在不断收获掌声和鲜花的时候,不事张扬的黄艳坚持低调做人,高标准从艺。唱歌、练琴、听交响乐,仍是她生活的主旋律。
对话
记者:你参加过两次青歌赛,但都是合唱,觉得和自己独唱有什么区别?
黄艳:合唱讲究共性,还要有很好的协作精神,整首歌下来仅仅靠你一个人的唱功是决定不了什么的。
记者: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表演系而是声乐系呢?
黄艳:一方面唱歌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乐趣所在。另一方面,因为我实在害怕表演系每天都需要背那么多的台词。(笑)
记者:从部队到军艺,有哪些环保的小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的?
黄艳:在军艺的时候因为是住集体宿舍,从大一到大四连续四年,我都坚持关宿舍楼道里的灯。四年从没有间断,大概和我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小在农村长大,用水用电方面很节约。
记者:生活中是怎么践行自己的绿色理念的?
黄艳:我无论去哪里演出都会自己带一个杯子,尽量不用一次性杯。去超市也从来不买塑料袋,自己被一个购物袋。一般出门都会做地铁,路不太远的就骑自行车,虽然经常被偷,现在这辆已经是我的第五辆自行车了。
记者:对未来有什么想法?
黄艳:毕业之后也许就会改行不唱歌了。会选择一名基层的文化干事,坐在办公室里的那种,因为许多偏远地区的基层非常需要这样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