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发挥澳门独特优势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2024-01-18 14:39:07 发表 | 来源:澳门文总



吳志良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

 

 

發揮澳門獨特優勢 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採寫:《光明日報》記者 龔亮 李薇

 

日前,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與國家京劇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以弘揚中華文化、傳播國粹經典為目標,深化專業務實合作。這是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成立以來的又一重要成果。

澳門為什麼要成立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文化有哪些特點?在助力文化強國建設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光明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



 

澳門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光明日報》記者: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的成立,是澳門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請簡要介紹一下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的成立情況,成立的初衷是什麼?

 

吳志良:

澳門有2000多個文化社團,但這些社團力量很分散,多年以來,大家都希望能夠成立一個總會,集聚文化界的力量,共同促進澳門文化的發展。

在國家有關部門和澳門文化界的共同推動下,經過一年多的籌備,2023年8月20日,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正式成立了。總會會員以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及全國各文藝家協會澳門地區會員為主,並廣泛吸納澳門文化界代表性社團和相關人士參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以及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的成立,旨在聯繫團結澳門文化藝術團體和人士,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加強與內地合作,促進國際人文交流,推動澳門“一基地”建設,並以此增強澳門文化界的家國情懷,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促進澳門文化界的大團結、大協作、大聯合,同時精準對接國家政策、項目,助力“一基地”建設,特別是與葡語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文明交流互鑒 相容並蓄的典範

 

《光明日報》記者:

澳門文化有哪些特點?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有哪些獨特優勢?

 

吳志良:

從16世紀中葉開始,澳門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因為遠離戰火等歷史原因,澳門保存了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澳門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忠誠繼承者和堅定守護者,也是中國最早最持久與西方文化交往交鋒交流的前沿陣地。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在澳門共存共生共榮,形成了中西並舉、古今同在、和而不同的城市特性,塑造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精神。這不僅創新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構築了西學東漸、東學西傳的橋樑,還成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相容並蓄的典範,為跨文化交流合作和文藝創作提供了沃土。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澳門最寶貴的財富。無論是“一平臺”還是“一中心”,貫穿其中的都是文化。澳門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眾多的歷史文化題材,而且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澳門在長期的對外交流中,形成了中外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話語體系,建立了廣泛的對外聯繫網路。這種中外文明都能辨識的澳門文化標記,是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獨特優勢。

不同群體在澳門共同生活、交流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外敘事相結合、中國視角與世界視野兼顧共融的對話範式。這種經驗積累正是當今中國對外傳播所需要的。期待國內國際各界力量更加重視澳門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用好這個平臺,挖掘推廣澳門經驗,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記者:

您怎麼看文化強國建設?澳門在文化強國建設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吳志良: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了、科技進步了,但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世界看中國的眼光也發生了變化,一些西方國家把中國的發展視作一種威脅。這是西方世界對中國價值、中國理念和中國發展的不瞭解、不理解甚至故意誤讀、曲解所導致的。

文化強國建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讓西方世界更加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以及制度背後的邏輯,理解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將中華文化鮮明特性和價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維度,實現中外話語體系在價值觀念上的開創性對接,澳門責無旁貸。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提出“文化強澳”的概念,是想在澳門尋找一種路徑,並向更大的範圍推廣,大家齊心協力,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實際上,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文化界、企業界,在文化建設上都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築牢安全底線,傳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其次,鼓勵政府和民間團體全面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既鼓勵青年學生出國學習,也鼓勵外國學生來澳門學習,既將大量的澳門文化項目、演藝團體送到海外去,也吸引很多海外項目走進來。

在澳門,每天都有文藝節目,有時一天有好幾場大型表演。一場節目裡,可能既有京劇、陝西鑼鼓,又有歌劇、交響樂,大家習以為常。多元文化融合已經深入到澳門城市肌理和市民生活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共建人文灣區”。通過增進粵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人心相通,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園,形成共同的身份和價值認同,有利於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展現人類文明新形態、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國對外傳播的重要基地。這對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文化強國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未來,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將團結所有愛國愛澳力量,全力以赴傳承發展中華文化,在人文灣區建設、文化強國建設等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優勢、努力作為,切實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讓世界更好認識和瞭解中國。
 

 

(来源:澳门文总微信公众号uacam1116

 

简体版:

 

发挥澳门独特优势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采写:《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李薇

 

日前,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与国家京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双方将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国粹经典为目标,深化专业务实合作。这是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成立以来的又一重要成果。

澳门为什么要成立文化界联合总会?澳门文化有哪些特点?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光明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

 

澳门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光明日报》记者: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的成立,是澳门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请简要介绍一下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的成立情况,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吴志良:

澳门有2000多个文化社团,但这些社团力量很分散,多年以来,大家都希望能够成立一个总会,集聚文化界的力量,共同促进澳门文化的发展。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澳门文化界的共同推动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23年8月20日,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正式成立了。总会会员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及全国各文艺家协会澳门地区会员为主,并广泛吸纳澳门文化界代表性社团和相关人士参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即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的成立,旨在联系团结澳门文化艺术团体和人士,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加强与内地合作,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推动澳门“一基地”建设,并以此增强澳门文化界的家国情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促进澳门文化界的大团结、大协作、大联合,同时精准对接国家政策、项目,助力“一基地”建设,特别是与葡语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讲好澳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文明交流互鉴 兼容并蓄的典范

 

《光明日报》记者:

澳门文化有哪些特点?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吴志良:

从16世纪中叶开始,澳门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因为远离战火等历史原因,澳门保存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澳门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和坚定守护者,也是中国最早最持久与西方文化交往交锋交流的前沿阵地。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在澳门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中西并举、古今同在、和而不同的城市特性,塑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精神。这不仅创新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构筑了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桥梁,还成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的典范,为跨文化交流合作和文艺创作提供了沃土。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澳门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一平台”还是“一中心”,贯穿其中的都是文化。澳门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文化题材,而且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澳门在长期的对外交流中,形成了中外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建立了广泛的对外联系网络。这种中外文明都能辨识的澳门文化标记,是澳门建设“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独特优势。

不同群体在澳门共同生活、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外叙事相结合、中国视角与世界视野兼顾共融的对话范式。这种经验积累正是当今中国对外传播所需要的。期待国内国际各界力量更加重视澳门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用好这个平台,挖掘推广澳门经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

您怎么看文化强国建设?澳门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吴志良: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世界看中国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发展视作一种威胁。这是西方世界对中国价值、中国理念和中国发展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故意误读、曲解所导致的。

文化强国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让西方世界更加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以及制度背后的逻辑,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将中华文化鲜明特性和价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维度,实现中外话语体系在价值观念上的开创性对接,澳门责无旁贷。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提出“文化强澳”的概念,是想在澳门寻找一种路径,并向更大的范围推广,大家齐心协力,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实际上,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文化界、企业界,在文化建设上都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筑牢安全底线,传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其次,鼓励政府和民间团体全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既鼓励青年学生出国学习,也鼓励外国学生来澳门学习,既将大量的澳门文化项目、演艺团体送到海外去,也吸引很多海外项目走进来。

在澳门,每天都有文艺节目,有时一天有好几场大型表演。一场节目里,可能既有京剧、陕西锣鼓,又有歌剧、交响乐,大家习以为常。多元文化融合已经深入到澳门城市肌理和市民生活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通过增进粤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人心相通,打造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身份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基地。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强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未来,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将团结所有爱国爱澳力量,全力以赴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在人文湾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等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优势、努力作为,切实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更好认识和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