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郑小瑛:30位华人女指挥的敬意
2021-03-08 19:24:00 发表 | 来源:瑛乐知音


 


        今天,在这个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庄严节日里,我们30位世界华人女指挥向110年来的世界劳动妇女运动致敬!也为世界交响乐指挥中的弱势群体(女指挥)中的弱势群体(华人女指挥)做一次展示,以争取国人对这个奋进中的特殊群体有所理解和关注。

 

        用无声的肢体方式指挥一个音乐群体来演释大型音乐作品,是20世纪才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因此,华人指挥,尤其是华人女指挥,在这个男性传统领域的表现被西方媒体忽略,也是自然的事情,因此,我想在这里以我个人的体验,为我华人小妹们的收获发一点声。

 

        我今年91岁了。虽然早在1978年,我就在中央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应当是世界女性登上如此高席的第一位了,比2005年才应聘德国汉堡歌剧院总监的澳大利亚女指挥西蒙娜·杨还要早27年!但我从来没有从女性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我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

        1960年,31岁的我被中央音乐学院公派到苏联进修歌剧-交响乐指挥,1962年我有幸成为在外国歌剧院指挥意大利歌剧《托斯卡》公演的第一个中国人。1964年我曾在中央乐团指挥了我的留学汇报音乐会,翌年,领导将我作为“最佳歌剧指挥”让我在中央歌剧院指挥了“翻身戏”《阿依古丽》。领导的信任,演员、演奏员们的支持,观众的喜爱,在60年代就那么顺理成章,直到我有机会到外面世界目睹了一些优秀女同行们的困境,才知道,我,竟是个幸运的例外!

 

        近日,中国大陆播放了美国电影“指挥家 ”。从女主角的原型—一位出生在荷兰的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珂(Antonia Brico,1902—1989)的故事里,我们才了解到,前辈们为了争取女性登上乐队指挥台的权利,曾经坚强勇敢地挺过了嘲笑、抵制,甚至“潜规则”等难以想象的种种不公正遭遇!我忘不了, 1987年4月我在美国丹佛拜访前辈布里珂的那天,当她知道了我是中国中央歌剧院的首席指挥, 也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教授和系主任时,她重重地对我说道 :“你很幸运!在美国,人们对女指挥是有很深的偏见的!”两年后,我接到了一位美国朋友寄自费城的来信,附来了一份报纸,登载着布里柯辞世的消息, 文章的标题是“一位没有被认识的天才”。文内讲到:“如果她是一位男性,应当属于世界一流。”可是,布里珂在美国竟然从没能得到一个自己能“执牛耳”的乐团。我这才更加理解了她的委屈和不平。

 

        上世纪80年代初,连一位女性单簧管演奏家都还难以在卡拉扬的柏林爱乐乐团立足,女性登上指挥台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1994年,我应邀在哈佛大学讲学,有媒体好奇地问我“是怎么战胜那些男性站到了指挥台上去的”。这也让我深深感到,西方世界在女性担任歌剧-交响乐指挥方面,到20世纪末都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我作为一个中国女性在指挥台上取得的成就,在他们眼里竟然是一棵奇葩!

        1998年,已近70岁的我,还被信任,受邀担任中国第一个“公助民办”性质职业乐团的创团艺术总监。我从头招募训练青年乐手,15年里演出了一千余场音乐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并策划和推动了一部表现我国客家人精神史诗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在12个国家上演了70多场,将这个年轻的乐团带到了公认的国家水平!

        有了以上的对比,我才明白,我的“幸运”正是来自我国亿万姐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砥砺前行的奋斗,推动了男女平权,才使得中国女音乐家也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携手全球妇女投入共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我从心里感恩我的祖国和人民!

 

        回想1995年,联合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北京宣言》精神,对全球妇女发展事业催生了积极的变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那一次我率领中国的百人女子交响乐团在世界妇女大会上的亮相,对年青一代的女性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吧!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21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女指挥登上了原来被男性一统天下的歌剧-交响乐指挥台,从媒体上已可见到一些各国优秀女指挥的名字,这是令人欣喜的、非常不易获得的进步。

 

        我更高兴看到我身边的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小妹们在各自的指挥岗位上也已经获得可喜的成功。然而,她们的表现,还少有在以西方人主宰的媒体中出现。比如:吴灵芬已经是世界合唱指挥和教育界的权威了!杨秀娟是第一位尝试并掌握了现代京剧中西混合乐队指挥方法的女指挥!25岁就在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中成为第一个女性夺冠者的叶咏诗,于2002年就担任了香港小交响乐团的创团音乐总监,比前面提到的西蒙娜·杨还要早3年!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影响的华人女指挥张弦于2009年出色地担任意大利威尔第乐团总监时才35岁,她应当是承担乐团重任中最年轻的一位女性了!陈冰两次在纽约林肯中心执棒上演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张洁敏在10来个欧洲的剧院和乐团执棒了多部歌剧和音乐会;王燕已指挥了15部中国歌剧的首演;34岁的朱曼已有40来部歌剧的指挥经验,并曾带领中央歌剧院的全班阵容在著名的布达佩斯歌剧院成功上演了《图兰多》;台湾出生的张培豫两次率大陆的乐团巡演欧洲!而陈美安、関琦安、陈以琳,等已在美欧间驰骋,执棒过上百个乐团和多部歌剧...... 可是她们的事迹并没有得到世人足够的关注。

 

        人们常常问我,女指挥与男指挥有什么不同?我的回答是:在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上没有任何不同。张弦也曾回答记者:从来没觉得女性从事指挥有什么特别,她在中国的两位老师郑小瑛、吴灵芬也都是女性。的确,没有一个职业团队会接受只有美好颜值,或只会手舞足蹈、夸夸其谈的无能指挥的。 

 

        执棒交响乐团的女指挥,不同于其它可以“独善其身”的女音乐家,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由男女专业者组成的大型音乐表演团体。在目前“性别平等”还没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时代,要站立在这个传统属于男性的岗位上,除了要有超群的音乐才华、超群的学识品德,还必须有超群的坚定意志、胆识自信和牺牲精神。女指挥们每一步收获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刻苦奋斗、辛勤付出,甚至要默默地战胜华人传统文化带给女性的思想桎梏,还要坚强地克服专属于女性生理上的困难和承受家庭义务的特殊负担!因此,女指挥们并不喜欢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因为,她选定的职业就已经决定了她不能期待人们的包容优待,而是需要极端地自我克制,还要经常经历需要迅速控制情绪能力的严酷考验。比如:有的女指挥家人生病,或者孩子不舍妈妈,而她也得狠心转身就走;有的女指挥在排演前得知母亲去世,却不得不强忍悲痛去完成演出;有一位女指挥右臂骨折,就单用左手去指挥了黄河大合唱!有一位女指挥怀着7个月的身孕从美国飞到意大利,忍受着腹中孩子的胎动,依然用绝对专业完美的指挥实力,完成了经纪人在她怀孕前就替她安排好的演出,而获得了满堂喝彩的演出效果。也有人上午突然流产,下午还坚持去指挥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演出!还有一位由于无人可替代已经怀孕的她,竟坚持繁重的排练,最后被直接从指挥台送进了产房……杰出的女指挥们为了热爱的事业,心甘情愿地、特别坚强地承受着女性特有的重负,还并不愿被人知晓、同情,不去寻求别人的体谅,才能挺立在自己心爱的岗位上。我也钦佩活跃在国际上的小妹们,她们在欧美主流经典音乐圈里奋斗,难以避免地还要承受着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力。她们的成就会消除人们对中国女性的偏见,她们为华裔女性赢得了荣誉!

 

        因此,我要在这个向国际劳动妇女运动致敬的节日里,也为曾经遭遇职业排斥、而今已获得歌剧-交响乐指挥职业资质的世界华人女指挥家发声,将她们的简介和指挥视频片段发在我的自媒体“瑛乐知音”里,让人们也了解这些活跃在这个不寻常音乐岗位上的诸多优秀华人女性,使她们也能公正地得到国人的关注。这就是我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

 

        还要在这里声明的是:我已是退休老人,这次活动纯属我的个人灵动,筹备时间又仓促,平时毫无联系的女指挥们,虽然已经尽力寻找,但肯定还会“挂一漏万”。女指挥们的个人简介都是其本人提供的,由于篇幅有限,经我删节过后也来不及再请诸位过目了。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原谅!

郑小瑛     
2021年3月8日  

 

(30位女指挥按长幼排序)

 

 

 

 

 

    郑小瑛,1929年9月出生于上海,是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中央歌剧院终身荣誉指挥,也是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62年她在莫斯科指挥了歌剧《托斯卡》的公演,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爱乐女>室内乐团的音乐指导、和我国第一个民营的厦门爱乐乐团创团总监15年。她执棒了交响音乐会和20多部中外歌剧约1600余场。

郑小瑛曾在20多个国家和香港国际艺术节、芬兰萨沃林纳国际歌剧艺术节指挥歌剧《卡门》和交响乐演出,曾因成功移植和首演中文版歌剧《卡门》荣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并曾获两枚俄中友谊荣誉勋章,被世界合唱理事会邀请出任世界合唱比赛-荣誉艺术主席团永久成员。

她也是中国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她的多名学生已在国内外指挥台上担纲,有曾经两任意大利维诺拉歌剧院的音乐总监、现任国家大剧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总监,又有曾任中央歌剧院艺术总监、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指挥家。她更是一位热情的音乐社会活动家,她边讲边演的表演形式被媒体誉为“郑小瑛模式”,备受广大听众欢迎。

她曾荣获多项国家奖项,由她率领的乐团将刘湲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在亚欧北美澳洲的12个国家成功上演了70多场。2017年她在国家大剧院执棒了中文版的马勒交响乐“尘世之歌”,她还在网上开播了“郑式指挥法基础” 教学视频和系列交响乐讲座“让耳朵更聪明”,并继续大力推动西方经典歌剧的“洋戏中唱”,实践着她“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人生追求。

 

 


   

 

 

 

 

 

 

    杨秀娟,1933年6月出生于上海,1988年退休。

    她195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成绩优秀,1956年学院建立指挥系时,经苏联视唱练耳专家大力推荐,她转修合唱指挥,师从马革顺、杨嘉仁教授,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0年杨秀娟被借调到现代革命京剧《龙江颂》剧组,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自学摸索现代京剧乐队指挥法,成功地攻克了中西混合乐队合作的难关,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1978年她返校继续教学,排练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大合唱,指挥了莫扎特的《安魂曲》、歌剧《费加罗的婚姻》,以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等的演出。

 

 

 

 

 

 

 

 

 

    张眉,1939年5月生于上海,1963年任吉林省歌舞剧院指挥。1981年任長春电影制片厂交响乐团指挥、副团长。1991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任指挥系教研室主任。2003年退休。                                                         几十年艺术生涯,曾指挥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京剧样板戏、电影音乐录音等各种体裁。1991年曾参加第十四届上海之春,获优秀指挥证书,优秀作品演奏。1993年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赴泰国为庆贺泰皇登基五十周年举办音乐会。1996年参加中国华人音乐経典演出团赴台演出,担任音乐会指挥之一。在90年代十年间,多次带领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在囯内各地和美、德、法、日等国进行交流演出,担任指挥。

    张眉195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免试直升本科钢琴系,196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 

 

 

    

 

 

 

 

 

 

 

 

        丁霭悦,1942年12月出生于福建晋江。

    她61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保送本科指挥系,6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乐团、北京电影乐团、江苏和湖南交响乐团等;指挥过多场交响乐、大型歌剧、芭蕾舞剧、清唱剧和大型音乐活动,如“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全国大运会开幕式等,1996年六月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参加了国际交响乐年的公演,她指挥录制的许多影视音乐唱片曾广为流传。

        丁霭悦曾获美国南卫理公会SMU指挥硕士和北德克萨斯州大学交响乐指挥准博士。她曾受邀指挥过美国现代音乐团体“Voices Of Change”,演出了谭盾作品的专场音乐会。96年3月,又成功地指挥了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华夏之光”音乐会,97年5月为庆祝香港回归在达拉斯与殷承宗合作演出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引起了轰动, 2000年在达拉斯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指挥了当地近二百华人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深得中外各界人士的赞誉。2004年她指挥北德州爱乐交响乐团与闵惠芬、俞丽拿、殷承宗三位著名音乐家有非常成功的合作,引起各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2005年她又指揮了神州合唱團、加州揚聲合唱團和亞裔青少年交響樂團等六個團體300多人,為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舉行了專場演出。

        丁霭悦是一位有敏锐的听觉和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力的指挥家,她的名字2004年登上最具权威的MARQUIS“美国名人录”,“美国妇女名人录”和“世界名人錄”(2006年版)。

 

 

     

 

 

 

 

 

 

 

    

        吴灵芬 1945年6月出生于山东青岛。

        现任中国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首席指挥;中国合唱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团成员;世界音乐与艺术教育协会副主席。她曾是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创系主任。

        吴灵芬教授毕业於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先后在北京河北梆子剧院、 北京歌舞团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工作,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总谱读法与乐队指挥教授,其间指挥演出了大量交响曲、歌剧、戏曲等等各种体裁和流派的音乐作品。 1983年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及中央歌剧院在中国首演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姻》;1986年公派赴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主修歌剧及交响乐指挥;并指挥公演了歌剧《茶花女》。

        1998 年吴灵芬教授应聘到中国音乐学院,应用苏联的经验创建了以合唱团形式进行主要指挥教学模式的指挥系,严谨的治学态度、新颖的授课艺术使吴灵芬教授在音乐教育界获得盛誉;培养了多名活跃在国内外优秀的青年指挥。

        2009年吴灵芬受聘为国家大剧院职业合唱团首任合唱指挥,完成了建团初期的团队训练及著名歌剧《卡门》《茶花女》《西施》等剧中合唱排练后,开始排演中外古今多部经典合唱名作,向观众推出大量我国民族合唱新作品。她还担任北京市学生艺术团队的合唱顾问;于2012年创建了以音乐教师为主体的《Harmonia》和谐之声室内合唱团,承担了历届中国合唱指挥大赛的决赛演唱与国际学术性的合唱活动和演出。

        鉴于吴灵芬在培养教师和合唱教学方面作出的贡献,北京市教委向她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并组建了首个《吴灵芬教授合唱工作室》; 2008 年她受聘担任联合国科教文所属的国际合唱联盟中方顾问;及 2018 年、2019 年奥地利世界和平音乐节评委主席;同时当选为世界音乐与艺术教育协会的副主席;出席历届国内、国际最高级合唱大赛的评委。她是一位我国少有的既站讲台又站舞台,并掌握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不同风格合唱经典作品的艺术家,为音乐教育和合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許瀞心,1956年10月出生于台湾基隆市。

    现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交響樂團指揮與專任副教授。曾任美國舊金山女子愛樂交響樂團指揮暨藝術總監、密蘇里州春田市交響樂團指揮暨音樂總監、奧瑞岡州尤金市莫札特室內樂團指揮暨音樂總監及奧瑞岡州波特蘭市奧瑞岡交響樂團專任助理指揮。代表性表演曲目有“春之祭”等。2013 年應巴西巴哈曼薩交響樂團之邀請,參與記錄片拍攝計劃,介紹音樂教育之重要性與對青少年之正面影響。

     许瀞心在台湾师大获得低音大提琴碩士學位,及指挥藝術家文憑

在教學崗位上,許瀞心帶領臺灣師範大學管絃樂團在澳美日等国的大学進行过多次國際交流,包括較具代表性的澳洲昆士蘭大學、雪梨大學、 坎培拉大學(2006),美國加州《福爾摩沙之夢》巡迴音樂會(2007),東京武藏野音樂大學(2013)等;於發掘培養具指揮天份的學生亦不遺餘力,多位子弟曾獲國際指揮大獎,包括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2016) 與波蘭費特伯格 (Fitelberg) 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2017)等,还有6名学生在美国和台湾的交响乐团和国乐团任助理指挥。

 

 

    

 

 

 

 

 

 

 

 

        张培豫1959年11月生于台湾彰化,是奥地利籍华人指挥家,现任河北美术学院教授,乐团艺术总监,研究生导师。

        自1994年先后与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日本、加拿大、乌克兰、瑞士和奥地利的交响乐团,及德国的歌剧院如慕尼黑Munich,哈雷Halle,爱尔福特Erfurt,卡塞尔Kassel的歌剧院合作。2000年在瑞士的卢塞恩剧院赢得指挥大赛首奖,并获聘该歌剧院的首席指挥。

        自1992年以来先后指挥了中国大陆包括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滨,沈阳,河南,江苏,昆明,天津,大连,山东,新疆,内蒙古等城市和省份等二十余个交响乐团及台湾的省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台北NSO交响乐团。

        1997年率领及指挥上海广播交响乐团赴法国、瑞士、意大利三国巡演九场,在两岸及国际文化交流上做出了贡献。西方评论家称她的指挥“刚柔浑然成为一体﹐整体融合非常有说服力”。

        2005年带领西安东方民族交响乐团,作为第一位女指挥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专场音乐会。

        1989-1990以特优成绩在国立维也纳音乐学院分别获得管弦乐和合唱指挥的硕士文凭。

        1988-1992年二度获得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指挥家奖学金Fellowship”,与伦纳德.伯恩斯坦,洛林.马泽尔及小泽征尔学习。

        1989应邀在德国美因兹Mainz的Sergiu Celibidache塞尔及乌.切利比达克指挥大师班学习。

        2016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

        2020年6月以特优成绩获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在法国巴黎荣获“朱红勋章„Médaille de la Ville de Paris”。

        教学方面,曾任天津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澳门大学及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及客席指挥,和西安音乐学院、东北大学、专任教授。

 

 

 

 

 

 

 

 

 

    葉詠詩1960年出生于广州。

    亞洲樂壇備受尊崇的指揮家葉詠詩,於2002年起出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20年4月底卸任,轉任桂冠音樂總監。

     葉詠詩在1985年贏得法國貝桑松第35屆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及「金豎琴」獎,並在1988年獲第八屆東京國際指揮比賽獎項。她曾先後出任香港大學的學院藝術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王鼎昌傑出客座教授、廣州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及香港管弦樂團的駐團指揮。

     她經常獲邀擔任世界各地樂團的客席指揮,曾合作的包括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和上海、首爾、大阪、新日本愛樂、札幌、讀賣、台灣、布里斯本、墨爾本、昆士蘭等及新西蘭的奧克蘭愛樂樂團等。在歐洲,她曾與法國圖盧茲國家樂團、貝桑松室樂團、波蘭華沙愛樂、西班牙特納里夫島、和捷克科希策省樂團合作演出。她亦曾率領廣州交響樂團於國際知名的維也納音樂協會會堂演出及參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近年曾指揮的歌劇包括郭文景的《詩人李白》及台灣愛樂委約錢南章作曲的《畫魂》。

     葉詠詩繼2004年帶領香港小交響樂團代表中國參加「中國在法國」文化年的成功演出後,經常獲邀赴世界各地演出,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及台灣,以及法國、德國、波蘭、意大利、葡萄牙、日本、韓國和立陶宛的音樂節。

     生於廣州,香港長大的葉詠詩,曾遠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攻讀;後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取得小提琴及指揮碩士學位。1986和1992年曾前往鄧肯活音樂中心研習指揮。指導過她的指揮大師包括狄瑪爾、伯恩斯坦、小澤征爾、米亞及艾德敦。葉詠詩於2007年獲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2010年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頒授院士榮銜(FRCM),2013年香港政府授勳銅紫荊星章。2015年,她又獲法國政府頒發「國家榮譽騎士勳章」,表揚她在音樂界的傑出成就。

  

  

 

 

        洪俠,出生于1961年2月,黑龙江哈尔滨人,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是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首任特聘指挥及艺术学部特聘教授。黑龙江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创立《五彩人生》女子室内乐团并任艺术总监。曾任黑龙江歌舞剧院常任指挥,沈阳音乐学院指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指挥教研室主任。

        198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89年至91年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进修学习指挥专业。

       洪侠13岁进入哈尔滨京剧院演奏琵琶及多种乐器,有五年的时间为样板戏及传统京剧伴奏,7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入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任乐队弹拨乐首席,并是一位优秀的独奏演员。27岁由于工作需要经文化厅及剧院推举改行做指挥,考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进修学习指挥,师从吴灵芬、李华德教授。

        主要指挥演出经历:《纪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音乐巨人贝多芬》交响音乐会,《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届交响乐之春指挥《花儿还是那样红》交响音乐会,《纪念百年振邦》交响音乐会,沈阳音乐学院原创大型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李劫夫歌剧《星星之火》,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原野》音乐会版、大型民族交响合唱《壮族诗情》及《国之瑰宝》民族音乐会并在欧洲巡演,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神话诗剧《大爱长白》等。

        2016年获得“杰出中国民族管弦乐指挥”称号。

 

 

 

 

 

 

 

 

 

 

    張佳韻 ,  1965 年  3 月 出生于台湾。

    現任台北市立大學及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且擔任藝聲管樂團音樂總監暨常任指揮。她曾任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副團長,目前还定期客席指揮各大樂團演出。她合作过的乐团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交響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台灣國樂團。

    张佳韻受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乐队指挥系,师从Mr. Daniel Lewis 教授。她曾參加東京國際管弦樂團指揮大賽,榮獲亞洲區優勝。2000年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國際管絃樂指揮大賽成為進入決賽的唯一亞洲人,獲第四獎優勝, 

    以Sir Neville Mariner 為主席的評審團評論張佳韻『指揮拍點清晰、極富音樂性、能與樂團在融洽的氣氛中保持流暢優異的交流,並顯現傑出敏銳的聽力』。前任國家交響樂團總監及指揮林望傑亦稱讚張佳韻『經由敏銳的聽力及卓越的能力,在指揮台上能清晰地溝通音樂概念,是極富經驗並具傑出水準的指揮』。Peter-Lukas Graf 國際知名的長笛大師則特別指出『Amy Chang能完全領悟與立即反映獨奏家的音樂而與其配合,具有極為優異的能力。

 

 

  点击照片可观看演出视频

 

 

 

 

 

 

 

 

        易娟子,1967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现任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她与国内外著名演奏家及乐团合作演绎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中外作品,演出足迹遍及欧、亚、非、美洲,演出音乐会上千场。她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当代优秀交响乐作品,首演及录制了“中国当代作曲家系列”的多张CD。在“娟子时间”系列音乐会中、指挥了多位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

        易娟子还受邀担任多个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如天津歌舞剧院的管弦乐团和民族乐团,山西交响乐团,武汉爱乐,厦门爱乐,陕西,昆明,河南,长影,和东方交响乐团等。她合作过的外国乐团有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洲交响乐团,爱沙尼亚塔林节日乐团。2012年还曾执棒美国徳克萨斯洲的三个交响乐团和美国巴尔的摩陶森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在国际音乐交流中,易娟子优秀的专业素养也赢得高度赞誉,俄罗斯音乐家、资深音乐人卡琳娜女士在观看易娟子指挥“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后评价道:“中国女指挥家的出色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太震撼!太完美!指挥技巧高超、仪态动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易娟子200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研究生班,师从著名指挥家徐新教授,获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MDW)指挥系(获最高演奏家文凭),师从Uroš Lajovic教授及Johannes Wildner教授学习交响乐指挥及歌剧指挥。

        2009年易娟子获中国文化部先进个人奖章。

 

 

 

 

 

 

 

 

        王雅蕙,1968年2月出生于 台北。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專任指揮。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兼楊秀桃音樂學院樂團音樂總監、台灣長榮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美國俄亥俄州 Akron 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王雅蕙的指揮身影頻頻出現於世界各大樂團, 如美國的巴爾地摩、底特律、佛羅里達州 Naples、肯塔基州 Lexington、賓州 Erie, 亞洲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音樂廳交響樂團, 北歐的芬蘭 Tampere、丹麥國家廣播、皇家、Aarhus 及 Odense 交響樂團等。

        1999 年,王雅蕙于丹麥國家歌劇院指揮「莎樂美」,深受好評,隨後於 2000-2001 年在丹麥皇家歌劇院演出「天鵝湖」共 16 場, 2002 年與丹麥國家歌劇院巡迴演出歌劇「蝴蝶夫人」共 22 場。2007 年與著名女高音 Renee Fleming 在美國巴爾地摩、台北合作演出。2010 年與新加坡國家歌劇院演出歌劇「La Boheme」共 5 場, 2015 年指揮華僑慶祝新加坡建國五十週年(SG50)音樂會, 均獲得熱烈掌聲。

        王雅蕙在美國琵琶底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在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跟隨大師 Otto-Werner Mueller 專修指揮。她先後贏得 1994 年日本東京國際指揮大賽齊藤秀雄獎,1996 年希臘雅典Mitropoulos 指揮大賽優勝獎,1998 年丹麥 Malko 國際指揮大賽第二名。她的指揮學生成為第一位亞裔獲得 2016 年德國 Gustav Mahler 國際指揮大賽的第一名大奬

 

 

    

 

 

 

 

 

 

    张洁敏,1970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交响乐团驻团指挥。

    张洁敏17岁开始学习作曲和指挥,师从著名指挥家黄晓同教授、张国勇和张眉教授。199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并受聘于上海歌剧院,2011年,出任上海交响乐团的驻团指挥。

    张洁敏曾多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澳门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和上海夏季音乐节。2012年,为庆祝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指挥了伊斯坦布尔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

    她在国内合作过的乐团和歌剧院有:中国国家大剧院乐队,中国爱乐,上海爱乐,上海歌剧院,广州,深圳,杭州,香港,和澳门管弦乐团等,

    张洁敏拥有丰富的在欧洲指挥歌剧的经验:1997到1999年,她在拉托维亚国家歌剧院指挥了歌剧《卡门》、《波西米亚人》和《图兰朵》,并担任过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和米歇尔·普拉松的助理指挥。2006年,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指挥了威尼斯狂欢节闭幕音乐会,并指挥该歌剧院乐队在多个意大利音乐节巡回演出。2007年在西班牙马德里指挥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并于同年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指挥了新的歌剧制作普契尼的《图兰朵》,在意大利拿波里圣•卡罗歌剧院指挥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成为首位在最负盛名的意大利拿波里和威尼斯歌剧院指挥歌剧的女指挥家。也曾是意大利卡塔尼亚与萨来诺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并执棒了罗马,马德里,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

    张洁敏2007年在拿波里圣•卡罗歌剧院指挥 的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由TDK唱片公司录制DVD出版全球发行。

 

 

 

 

 

 

 

 

 

 

    莊文貞,197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現任台灣長榮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及 台灣大學交響樂團指揮,指揮足跡遍布台灣各大音樂廳、日本東京國際會議中心、美國洛杉磯、上海音樂廳等地;也應邀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及高雄市國樂團等客席指揮,并与多位著名钢琴家,长笛演奏家,和小提琴家成功合作,其指揮風格自然感人,深受聽眾喜愛。

    1997年赴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專研樂團指揮,師事與阿巴多 (Claudio Abbado)、楊頌斯 (Mariss Jansons) 同為師兄弟的Uros Lajovic,获最高指揮文憑畢業。

    2003年於國際維也納音樂大師班所舉辦的指揮比賽中榮獲優勝,曾多次指揮維也納 Pro Arte 及羅馬尼亞 Oradea 愛樂交響樂團,並擔任維也納台灣青年管絃樂團指揮。

    2017年3月成功與俄羅斯鋼琴家Alexei Volodin 合作,於一場音樂會中演出Prokofiev 全本五首鋼琴協奏曲,寫下歷史,廣受好評!

  

 

 

 

 

 

 

        张弦1973年6月生于辽宁鞍山,现任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墨尔本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是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华人女指挥家。

        张弦1996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郑小瑛、吴灵芬、和俞峰教授。 1998年她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升任该学院乐团的音乐总监,同年在意大利卢卡歌剧院举办的卢卡音乐节上担任音乐总监。

        2002年,她在“马泽尔·维拉指挥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被任命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2005年成为副指挥,并担任托斯卡尼尼合唱团的首席指挥,同年并与伦敦交响乐团签约。

        2008,她成为指挥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首位女性。

        2009年至2016年期间,张弦成功地担任意大利米兰威尔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这是她指挥生涯中绽放璀璨光芒的时刻。因此她目前还是该团的荣誉指挥。2011年,她又担任了荷兰国家演奏学院音乐总监。

        2015年11月,张弦被任命为有近百年历史的新泽西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由于她的工作获得了高度评价,该乐团已经续聘她到2023至2024演出季,其间她将主导2022年该团的100周年庆典。这也使她在北美的音乐职业生涯拥有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包括芝加哥,达拉斯,巴尔的摩,蒙特利尔,渥太华,辛辛那提,休斯敦,明尼苏达州交响乐团的邀约。 

        同时,她又成为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成为首位在BBC旗下担任固定职位的女指挥家,2018年她携该团来中国巡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9 年 8 月, 她在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了Caroline Shaw《天文台》的世界首演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她在欧洲也与伦敦爱乐乐团里昂国家管弦乐团,法国广播交响乐团,和莱比锡MDR乐团进行了合作。张弦与北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杭州爱乐乐团也举行了多场音乐会,

        在执棒歌剧方面,张弦2018年曾与北京国家大剧院合作演出了歌剧《长征》,与威尔士国家歌剧院合作演出歌剧《纳布柯》,与萨翁林纳音乐节合作演出歌剧《奥赛罗》,与Den Norske 剧院(OSLO)合作《茶花女》,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艺术家的生涯》,与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剧院合作了《命运之力》。她还将在 2022年于圣达菲歌剧院上演黄若的歌剧《蝴蝶夫人》。

 

  点击照片可观看演出视频

 

 

 

 

 

 

 

     陈美安(Mei-Ann Chen),1973年7月出生于台灣高雄。

    获美國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小提琴和指挥双硕士学位的学生。

    现任美國芝加哥小交响乐音乐总监,STYRIARTE 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的首位首席客席指挥,首位休士顿橡树河室内乐团驻团艺术家。

    陈美安因其充满活力和挥洒自如的指挥风格备受赞誉,迄今为止已执棒超过110 个乐团 。她多次客席各交响乐团:北美地区包括旧金山、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和多伦多等。海外客席演出包括英国BBC伦敦和苏格兰 BBC;荷兰爱乐;挪威奥斯陆与广播爱乐、瑞士琉森;丹麦国家广播乐团;德国汉诺威;瑞典哥德堡;墨西哥国家;巴西圣保罗国家;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比尔肯特交响乐团等等。

    陈美安的荣誉包括获得音乐美国杂志评选为 2015 年度三十位音乐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获选 2012 年美国管弦乐团联盟的海伦汤普森奖;2007 年成为由马林·艾尔索普 (Marin Alsop) 创立的 Taki Concordia 奖学金主;2005 年,在世界著名的马尔科国际指挥大赛中,荣获冠军 ,是此赛至今40年史上唯一 获得首奖的女指挥。

    2020 - 2021 乐季还有与纽约爱乐、西班牙、奥地利、荷兰爱乐、德国、和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的首次亮相;并将在2021 年在享有国际盛誉的马尔科青年指挥大赛中首次担任评审。

 

 

 

 

 

 

 

 

 

     陈冰,1975年7月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指挥.

    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郑小瑛,俞峰教授,获硕士学位。

    她的指挥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全面,包括交响乐、歌剧、合唱、民乐、室内乐等等。

    陈冰频繁执棒国家级重要国事、外事活动,多次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表扬。她常年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推广与交流工作,与众多民乐演奏家、作曲家成功合作,首演并录制了包括郭文景的《锣的宣叙》、叶小纲的《紫薇》、秦文琛的《大地音诗》、郝维亚的《牡丹亭梦》等几十部新作品,广受好评。

    2018年1月、4月执棒中央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和民乐独奏家,分别在美国林肯中心和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了“2018中国当代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世界首演音乐会”,引起海内外著名媒体和业界高度关注,被评为当年度中国十大音乐新闻,开启中国音乐在世界发声的历史性新篇章。

    2018年10月,她执棒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民族乐团之一。

    2020年1月受邀指挥美国巴德当代乐团分别于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与纽约林肯中心玫瑰厅再次成功上演了“春之声”首届中国新春音乐会,是一位活跃在欧、亚、美洲等十多个国家诸多城市的青年指挥家。

    陈冰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创办了指挥教学,她的学生近年来在国内外屡获大奖。

     她录制了《太阳花香》、《爱的方向》、《时代新声》等多张唱片,其中《弹拨中国》已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录为永久收藏。 

 

 

 

 

 

 

 

 

 

    王燕,1976年生于武汉,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合唱艺术节”音乐总监。曾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国际国内合唱与合唱指挥比赛评委。

   1994年考取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与钢琴系双本科,2002年在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的指导下获指挥硕士学位。

王燕24岁就指挥了辽宁歌剧院的歌剧《沧海》。26岁起担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排演过十余部外国经典歌剧,担任过两部歌剧《杜十娘》及《霸王别姬》的副指挥。她执棒过15部中国歌剧的首演,包括音乐会歌剧《狂人日记》,总政歌剧团的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我心飞翔》和《天下黄河》、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青春之歌》,甘肃歌剧院的《貂蝉》,武汉歌舞剧院的《高山流水》,郴州市歌舞团的《陈家大屋》,株洲戏剧传承中心的《英·雄》,福建省歌舞剧院的《与妻书》,温州大学的《五星红旗》,浙江省歌舞剧院的《红船》,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天使日记》,南方歌舞团的《红流澎湃》,河南省演艺集团的《银杏树下》等等。她还担任过多部歌剧的执行导演,被誉为最懂戏剧的歌剧指挥。

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中,王燕获“优秀指挥奖”。

    她指挥录制并出版发行了《永远的黄自》和《黄河大合唱》。著有《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研究》。监制《指挥家、教育家马革顺》《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艺术人生专题片。

 

    

 

 

 

 

 

        关琦安 (Carolyn Kuan)1977年2月出生于台北 。她于2011年成为美国哈特福德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是该乐团最年轻的,第一位亚洲女性音乐总监。 她还受邀成为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底特律,香港,密尔沃基,台湾,瑞士瑞曼罗德,西雅图,旧金山,和多伦多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加坡交响乐团的首次亮相。

        关琦安曾任纽约市芭蕾舞团的驻场指挥,也曾与莫斯科古典舞团和皇家丹麦芭蕾舞团合作。2014年,她在圣达菲歌剧院进行了个人歌剧首演,接着又和纽约市歌剧院,圣塔芭芭拉交响乐团和波特兰歌剧院合作。她在圣路易斯歌剧剧院首演了歌剧《审判》,并在圣达菲歌剧院执导了黄若的歌剧《孙中山》, 在华盛顿国家歌剧院执棒。

        关琦安从2003年到2012年参与了由卡布里洛与著名女指挥家马林·阿尔索普创办的当代音乐节和作曲家的演出。还特别关注了亚洲音乐:她在旧金山交响乐团执棒了五次农历春节音乐会。 在西雅图交响乐团发起了代表八种亚洲文化的“亚洲之庆”!她还领导过日本音乐的世界首演。

她的唱片包括备受赞誉的《人生:穿越时空的旅程》, 在Naxos唱片公司,她与新西兰交响乐团合作指挥了深受人们喜爱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黄河》钢琴协奏曲。

关琦安以优异的成绩从史密斯学院毕业,后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音乐硕士学位和皮博迪音乐学院的表演文凭。她曾多次获得重要国际奖项,其中包括:2003年卡拉扬基金会授予的卡拉扬指挥奖学金,使她得以入驻萨尔茨堡音乐节;她是第一届塔基·康科迪亚奖学金的获得者,还获得过女子爱乐乐团、指挥协会和苏珊·W·罗斯音乐基金会的特别奖励。

 

 

    

 

 

 

 

 

 

        陈琳,1978年5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系主任。

        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200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指挥比赛”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八届菲黛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第二名,取得“银指挥棒奖”,以及“波兰著名作曲家西曼诺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挥奖”。

        2003年起,陈琳担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助理指挥,2006年曾被邀请参加在日本松本举行的、著名的斋藤秀雄纪念音乐节。她作为歌剧指挥也受到业内外瞩目,2011年受邀于中央歌剧院,指挥演出了在中国首演的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蝙蝠》(中文版),成为她指挥生涯的一个里程碑;2015年再次受邀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指挥演出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

        2018年期间,她曾数次赴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举办的聚焦音乐节闭幕式、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等重要演出中担任指挥。2019年又与哥本哈根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了 “熊猫组曲”《玺徙喜》世界首演音乐会。

        自2004年留校任教以来,陈琳潜心研究现代指挥法教学,成绩突出,培养的指挥专业学生屡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其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现代指挥教学法”于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至2008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担任学生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系教授。

        2011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称号。201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点击照片可观看演出视频

 

 

 

 

 

        陈冰,1981年10月出生于山东潍坊,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冰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徐新和俞峰教授,2008年获硕士毕业。

        2006-2017年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曾担任数十部中外歌剧以及多部清唱剧的合唱指挥。

        2013年陈冰被公派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深造,2014年赴旧金山歌剧院访问学习,2015年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歌剧艺术指导专业,获艺术家文凭(博士)。在美期间指挥演出了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布鲁斯吉诺先生》,马斯奈《灰姑娘》等多部歌剧。

        2017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指挥系副教授和学院职业合唱团指挥,并兼任兰州音乐厅合唱团总监。指挥排练演出了包括“王府版”《图兰朵》、《乡村骑士》在内的多部歌剧,以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与第八交响曲》等交响乐音乐会。 2018年指挥了歌剧《山海经·奔月》和《白毛女》。2019年担任杭州爱乐乐季闭幕式《马勒第八交响曲》三个合唱团的总指挥。并指挥了中央音乐学院与宁波交响乐团演出的莫扎特歌剧《魔笛》。

 

 

 

    

 

 

 

 

 

 

        景焕,1981年12月出生于北京,现任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兼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景焕200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徐新教授。2009年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指挥硕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该校博士学位。

        她曾任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和五月音乐节乐团指挥助理,同时兼任辛辛那提青年管弦乐团助理指挥以及阿塔利亚室内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2012年6月,景焕在中国青岛举行的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中获奖。同年,她的卓越表现获得了著名女指挥马琳·阿尔索普的赏识并邀请其参加享誉全美的卡布里罗音乐节,同时担任圣保罗国家交响乐团2013乐季助理指挥。

         2013年12月景焕以驻团指挥的身份首次亮相广州交响乐团,自此陆续受到中国爱乐、上海、杭州、青岛、陕西、新疆和昆明各交响乐团的邀请,执棒乐季音乐会,备受赞誉。2016年10月应邀赴北京参加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指挥“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音乐会演出。2017年与广州交响乐团赴意大利和英国巡回演出。

        2014年景焕出任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交附属乐团)音乐总监, 2015年率团参加在柏林举办的“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并在意大利贝加莫高票当选为国际青年音乐联盟执行委员。她还携该乐团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法国、捷克、意大利和日本进行了文化交流及演出。

 

 

   点击照片可观看演出视频

 

 

 

 

 

 

朱曼,1982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在站第一位指挥博士后研究人员,她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

在掌握丰富交响乐作品的同时,四十余部中外歌剧作品的积累使其成为了世界同龄指挥家中的佼佼者。2012、2013连续两年,朱曼于国家大剧院指挥上演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歌剧音乐会,喜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艺术院团剧目展演优秀青年指挥奖”。2014年她在北京保利剧院执棒首演了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2016年,朱曼执棒中央歌剧院强大演出阵容于布达佩斯歌剧院上演了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德国著名乐评人Robert Quitta评价为“最高的水准的演出”。同年,她率领中央歌剧院于国家大剧院以全华人班底在中国首演了瓦格纳歌剧《莱茵的黄金》, 取得巨大成功。由她指挥的中国歌剧《红帮裁缝》,和复演高达六十余场次的优秀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两次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朱曼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青年指挥家之一。

 

 

 

    

 

 

 

 

        高嵩,198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现任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驻院艺术家,曾任福建省歌舞剧院常任指挥。

        她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2010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郑小瑛教授。她曾与多个团队合作上演歌剧和交响音乐会,如:厦门爱乐乐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陕西爱乐乐团,西安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天津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湖南省歌舞剧院,吉林省交响乐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哈尔滨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甘肃省歌舞剧院,昆明交响乐团等等。

        高嵩曾在国家大剧院执棒了施光南作曲的歌剧《紫藤花》(《伤逝》校园版)和黄安伦的大歌剧《岳飞》,指挥排演过的歌剧还有:《茶花女》La Traviata,《帕老爷的婚事》Don Pasquale ,莫凡的《土楼》,武丹宁的《北大1918》,唐建平的《青春之歌》,《弄臣》Rigoletto,《蝙蝠》Die Fledermaus,《爱的甘醇》L’elisir D’amore,《托斯卡》Tosca,以及唐宋名篇诗词朗诵音乐会等,是一位严谨的,充满活力的青年指挥家。 

 

 

   

 

 

 

 

 

 

 

        陈同,1983年6月出生于上海。现任纽约杨克斯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纽约皇后大学指挥教授。

        陈同经常和世界上许多交响乐团合作,包括丹麦国家交响乐团,巴西圣保罗,法国贝桑松,德国莱比锡,芬兰圣米斯,布达佩斯,和美国的巴尔的摩,阿斯本,洛杉矶,佛杰尼亚,新泽西,阿拉巴马,查尔斯顿,阿斯本,曼哈顿音乐学院等交响乐团, 近年来,她也与国内众多乐团合作演出,包括青岛交响乐团,厦门爱乐,广州爱乐,上海爱乐。2014年, 陈同在纽约著名的林肯中心首次登台,与Paul Taylor Mordern Dance Company合作,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受邀长期和此舞蹈团演出。

        陈同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毕业后前往美国皮巴蒂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从Gustav Meier,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获得指挥硕士,博士学位。

        2008,陈同参加了德国指挥传奇,Kurt Masur指挥大师班,从2010一直到2015大师离世,一直和大师一起工作学习。2012年,接受了在德国莱比锡的门德尔松奖学金以及荣誉勋章,并在丹麦的马可国际指挥大赛,获得奖项。2016年,作为唯一的亚洲女指挥,进入班贝格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大赛决赛。2019,获得美国乐团联盟颁发的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年度青年指挥大奖。

        陈同还是一位活跃的音乐教育家。她创办了皇后大学国际指挥大师班。2020年,大师班将扩建成纽约夏季新音乐节,吸引和培育更多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年轻音乐家,踏上音乐之旅。

 

 

   

 

 

 

 

        周昊宇,1986年01月出生于河南洛阳 。2015年3月,就开始协助中央歌剧院合唱团的排演工作,2016年7月任中央歌剧院职业合唱团常任指挥,成功完成了民族歌剧《北川兰辉》、《我的母亲叫太行》、《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玛纳斯》、《道路》、《命运》、《萧红》、《秋分种麦正当时》等;以及清唱剧《屈原颂》、交响大合唱《金陵祭》、《黄河大合唱》、《布兰诗歌》、经典歌剧《白毛女》、《众神的黄昏》、《托斯卡》、《图兰朵》、《蝴蝶夫人》、《游吟诗人》、《丑角》、《乡村骑士》、《魔笛》、《卡门》、《艺术家生涯》、《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修女安杰丽卡》等作品的合唱排练。

     198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先后师从徐新、俞峰、杨力教授、夏小汤等教授学习乐队指挥及合唱指挥。本、硕期间成绩优异,连续每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曾多次与中央歌剧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合作排演, 2008年至2015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生合唱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并成功举办五场教学音乐会,受到高度赞誉。 

     2009年至2015年,任教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多次随团出访英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芬兰等国家,参加演出、文化交流、国际比赛及国际合唱节。

     2014年8月带领未来之声合唱团赴挪威参加特隆赫姆国际音乐节,被评为“最佳指挥”。

 

 

   

 

 

 

 

 

 

 

        陈少妮1986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现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常任指挥,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合唱指挥教师,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常任指挥。

        陈少妮200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曹通一教授,在校期间曾与丹麦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合作巡演,曾任浙江省歌舞剧院管弦乐团客席指挥。201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杨力教授,获硕士学位。在校就读期间曾任大庆交响乐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客席指挥。

        2015-2017年受英国指挥家Kirk Trevor邀请担任美国密苏里交响乐团音乐节“Hot  Summer”音乐季助理指挥。

        2016年担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常任指挥。

 

  

 

 

 

 

 

 

 

        陈以琳 (Elim Chan),1986年11月出生于中国香港。自2019/20乐季起,担任安特卫普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从2018/19乐季起担任皇家苏格兰国家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

        2019/20赛季的演出繁多,除指挥威尔士BBC国家管弦乐团于BBC逍遥音乐节亮相外,亦包括与科隆居策尼兹乐团,哥德堡交响乐团,荷兰爱乐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的首演。早前,她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与多特蒙德音乐厅,指挥荷兰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乐季开幕音乐会;她亦为爱乐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众多乐团担任客席指挥。

2019年,她与费城乐团以及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演,均获媒体称誉。近年赛季其他重要的合作包括:不莱梅德意志室乐团,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以及与洛杉矶爱乐乐团再度合作。

        陈以琳在2015/16年乐季担任伦敦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并于2016/17乐季入选洛杉矶爱乐“杜达美驻团指挥计划“。她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高材生,又在密歇根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她是首位赢得多娜泰拉·弗里克国际指挥比赛的女指挥,炙手可热的年轻指挥家陈以琳凭着富“戏剧性与亲切感,力量与灵巧”(赫里福德时报)的精湛表现而备受赞赏。

 

   

 

 

 

 

 

 

    

        纪玉珏,1989年2月出生于山东青岛,2008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2016年以硕士毕业,师从夏小汤和俞峰教授。

        现任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驻团指挥,兼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指挥教师.指挥了黄钟声的大型声乐套曲《感悟论语》;首演了他的清唱剧《爱的神话》;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队成功上演了贝多芬交响乐系列音乐会,排演了《我的母亲叫太行》等多部原创歌剧,还排演了中央音乐学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黄河大合唱》专场音乐会;与宁波交响乐团合作了 “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音乐会”。

        多年来一直积极推动新作品及现代音乐的发展,执棒了第一届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音乐会。

        纪玉珏多次受邀参加欧美音乐季演出,执棒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室内乐队演出了亚美音乐季系列音乐会,执棒美国SMICI交响乐团及SMICI室内乐合唱团演出音乐季系列音乐会,她还曾在多国担任客席指挥,如匈牙利“MAV”布达佩斯交响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室内乐团、阿尔巴尼亚国家广播电视台交响乐团、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远东交响乐团等。

        纪玉珏2019年先后获美国SMICI国际指挥大赛金奖、皮埃尔蒙多大奖;波兰利平斯基国际合唱指挥比赛金奖;首届NRTA阿尔巴尼亚国际指挥大赛第二名;是2013年获法国第五十三届贝桑松世界指挥大赛亚洲赛区优胜者。

 

    

 

 

 

 

 

 

        赖嘉静,1991年3 月出生于湖南株洲。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助理指挥。200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陈琳教授。后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乐队指挥双硕士;师从指挥家Mark Gibson,指挥家、钢琴家P.V. Dobrovolsky。

        2012年起,在中央歌剧院担任合唱指挥,完成多部歌剧、清唱剧的排演工作。

        2013年,作为最年轻的指挥受邀参与瑞士琉森音乐节“本纳德. 海丁克大师班”,执棒了琉森弦乐音乐节乐团。2015年,指挥中央歌剧院演出了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与台湾创世歌剧团合作,在高雄指挥演出了莫扎特歌剧《女人心》。2016年,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首演指挥。2017年夏季,受邀赴瑞士参加梅纽因国际音乐节,与其音乐节乐团成功合作了音乐会。2018年初,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成功指挥演出了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9月在首届墨西哥OFUNAM国际指挥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及由乐团成员投票选出的“OFUNAM特别奖”,受邀于2019-2020乐季执棒数场音乐会。2018-2019年,赖嘉静二度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成功演出了国家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