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跨越太平洋》——2016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
2016-05-21 23:38:39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北京现代音乐节明晚开幕
 
致力于推广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为青年音乐家建立发展平台的北京现代音乐节,至今已走过12年的历程,明晚,2016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将正式拉开大幕。著名指挥家兼作曲家何塞·塞雷布里埃将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奉上一台以“跨越太平洋”为主题的音乐会。何塞·塞雷布里埃先后8次获得包括拉丁格莱美在内的格莱美金唱片奖、45次格莱美金唱片提名。在这场开幕式音乐会上,他将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带来作曲家梁雷为萨克斯与管弦乐队而作的曲目《潇湘》,这也是这首曲目的亚洲首演。此外,单簧管演奏家迈克尔·柯林斯、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与萨克斯管演奏家林建宽也将加盟本场演出。2016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由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持续至本月底。北京现代音乐节还将奉上11台音乐会。
 
《跨越太平洋》——2016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


2016年5月22日/周日 19:30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北京交响乐乐团

何塞•塞雷布里埃(美) 指挥

林建宽(美) 萨克斯

李秀英(中) 女高音

迈克尔•柯林斯(英) 单簧管

 

1. 梁雷   《潇湘》*为萨克斯与管弦乐队而作(2009/2014)   

 

2. 叶国辉  《望大陆》为女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2011)        

 

3. 何塞•塞雷布里埃* 《冬之旅》为管弦乐队而作 (1999)    

 

-----中场休息----

 

4. 约翰•科瑞里亚诺* 《单簧管协奏曲》(1977)                      

 

 

* 《潇湘》(亚洲首演)                            

* 何塞•塞雷布里埃 (多次获得格莱美奖)       

* 约翰•科瑞里亚诺(2000年奥斯卡获奖者)

 

 

 


何塞•塞雷布里埃(Jose Serebrier)

 

指挥何塞•塞雷布里埃是古典艺术界有记录以来最伟大的指挥和作曲家之一,先后八次获得包括拉丁格莱美在内的格莱美金唱片奖,45次格莱美金唱片提名,并收录于“年度最佳古典唱片名录”他的唱片合辑格拉祖诺夫“交响乐及协奏曲全集”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好评。最近(2015年6月),华纳古典还发行了他与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合辑,合辑内容包含德沃夏克交响乐,传奇曲以及斯拉夫舞曲。

 

21岁时,塞雷布里埃就被当时著名的指挥斯托科夫斯基相中,他坚信此人将会成为古典艺术界的一颗巨星。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做了5年助理指挥后,塞雷布里埃接受乔治•塞尔的邀请,常驻克利夫兰交响乐团,负责作曲的工作,这期间他还赢得了福特基金会指挥大奖,从此崭露头角。在组建迈阿密节日交响乐团之前,他一直担任美国最古老的艺术节——伍斯特艺术节的艺术总监。期间他提携了很多有才气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艾洛特的第四弦乐四重奏,并且指挥了许多世界首演。

 

塞雷布里埃经常约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合作在欧美各国巡演,包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朱丽叶交响乐团、匹兹伯格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苏格兰室内乐团、图卢兹室内乐团、西班牙国家青年交响乐团、美国的交响乐团以及哥斯达黎加国家交响乐团等,不胜枚举。

 

塞雷布里埃经常合作录制唱片的交响乐团有:伦敦爱乐、皇家爱乐、伯恩茅斯交响、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班贝格交响乐团、苏格兰皇家爱乐、利物浦皇家爱乐、苏格兰室内乐团、英国室内乐团、巴塞罗那交响乐团、捷克布尔诺爱乐乐团、魏玛州立管弦乐团、马拉加爱乐乐团、悉尼、墨尔本以及阿德莱德交响乐团等。近年他常与拿索斯、BIS、华纳古典、RPO、RR、索尼以及BMG唱片公司合作。

 

作为作曲家,塞雷布里埃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几乎包揽了美国作曲界的所有奖项。他创作的作品有100多部,被环球、华纳等全球知名唱片公司出版。他17岁时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由列波德•斯托考斯基指挥进行首演;19岁时他与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华盛顿合作,这是他的首次指挥,演奏的是他的第二部作品《第二交响曲组曲》。

 

2014年何塞•塞雷布里埃首次与纽约爱乐合作录制专辑并由华纳古典发行,同时索尼古典也发行了他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新专辑。此外,法国乐评人米歇尔·福尔由 L’Harmattan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何塞•塞雷布里埃的书籍。BIS唱片公司最近委约他为长笛演奏家莎朗·贝札莉写作了一首协奏曲,并与澳大利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因为这次合作的成功,BIS又携手美国作曲家交响乐团在近期委约其为叶夫根尼·萨德斌创作钢琴协奏曲。

 

 

约翰•科瑞里亚诺(John Corigliano)

 

作曲家约翰•科瑞里亚诺近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创作风格多样,不落窠臼的音乐,广受赞誉。他作品颇丰,曲目过百,曾获得普利策奖、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五项格莱美大奖、奥斯卡奖。全球众多顶尖的乐团、独奏家、室内乐音乐家都演出和录制过他的作品。

 

最近作品包括四乐章套曲《甜美的早晨》,2011年由纽约爱乐乐团和斯蒂芬妮•布莱舍首演;2008年受依芙琳•葛兰妮夫人委约,为打击乐和弦乐而作的《魔术师》;2005年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红色小提琴》,是在他1999 年奥斯卡获奖同名电影主题曲的基础上进行的扩编;2000 年为女高音和乐团而作的《小军鼓手先生-鲍勃•迪伦的七首诗》,该唱片获2008 年格莱美最佳现代作曲;2004年为管乐队而作的《第三交响乐︰马戏团的吹鼓手》;以及获2001年普利策音乐奖的《第二交响乐》。其他重要作品包括1995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获格莱美最佳古典音乐新作品奖;1991年创作的《第一交响乐》,获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 受大都会歌剧院委约,1991年首演的歌剧《凡尔赛的幽灵》;以及1977 年创作的《单簧管协奏曲》。此外,休斯顿交响乐团委托科瑞里亚诺创作了新的管弦乐版Stomp,并于2015年秋首演。

 

2015 年,洛杉矶歌剧院上演的新版《凡尔赛的幽灵》获得广泛好评,该剧由詹姆斯‧康隆担任指挥,托尼奖获得者达科•特雷什尼亚克出任导演,主演派翠西亚•瑞塞特,克里斯托弗•莫尔特曼,帕蒂•鲁普恩。科瑞里亚诺的音乐在北美和世界广泛演出。近年来他的音乐在美国和欧洲、 加拉加斯、 墨尔本、 上海、 北京、 东京、 克拉科夫、 多伦多、 波斯尼亚等多地均有上演。

 

科瑞里亚诺现任教于茱莉亚音乐学院,纽约市立大学莱曼学院授予他杰出音乐教授衔,并以其名字设立奖学金。他的音乐由G. Schirmer, Inc.唱片公司独家发行。

 

 

叶国辉

 

叶国辉,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交响乐、室内乐、电子音乐等众多音乐创作领域获得突出成果,国内外许多著名乐团演奏了他的作品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7年他的《新世纪序曲》在香港回归期间隆重献演,并获“迎香港回归交响作品评奖”银奖;作于1998年的《中国序曲》自首演以来被多次公演并获“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音乐]评奖二等奖;2002年《森林的祈祷》获“2002台湾国际作曲比赛”第二奖;2004年,他受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作中心委约创作电子音乐作品《声音的六个瞬间》,2006年以来,受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委约先后创作大提琴协奏曲《致莫扎特》、古琴与乐队《山水》、女高音与乐队《望大陆》、小提琴与乐队《上海回声》等;2007、2008年两度受德国“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委约创作《晚秋》和音乐节主题曲《回声》;其中《晚秋》2007年获德国“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唯一作曲大奖——“欧洲作曲奖”;2010年参与创作上海世博会仪式音乐;2013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组委会的委约,创作大型交响乐作品《唐朝传来的音乐》,这部长达30分钟的超级编制音乐作品在上海的世界首演,为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00位学者,带来了对中国唐朝音乐文化令人震撼的体验。此后,该作品的不同版本先后在美国,法国等地多次公演,为中国唐朝音乐在全球跨文化语境下的多元化诠释和传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和创新性的探索。

 

其他主要作品:电子音乐《频率20.009》,为胡琴而作的《声音空间II》,女声合唱《早春》、室内乐《日落阳关》、《徒歌》、《暮江吟》,琵琶与大型民乐队《听江南》、交响大合唱《拂晓之光》、女高音与乐队《曲水流觞》和管弦乐《乐舞图》等。

 

叶国辉还获得了“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宝钢教育奖”、“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法国尼斯“城市荣誉奖章”等荣誉。

 

 

梁雷  

 

梁雷(1972-),美籍华裔青年作曲家,其舞台及室内乐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纽约时报》描述他的作品“音响绚烂,迷人地美”。《华盛顿邮报》评价他的作品“出奇地不同凡响,精彩绝伦地独特,毋庸置疑地优美”。

 

梁雷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开始作曲,师从周广仁、郭文景、李滨扬教授。 1989年被《北京青年报》评选为“希望之星”。17岁由北京赴美,先后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师从Harrison Birtwistle、Robert Cogan、Mario Davidovsky。

 

梁雷荣获2011年“罗马奖”,并获得美国古根海姆奖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库萨维茨基委约奖(Koussevitzky Music Foundation)和科普兰奖(Aaron Copland Award)。2015年,其作品《潇湘》(为萨克斯风和交响乐队而作)获得普利策作曲提名奖(Finalist for Pulitzer Prize in Music)。

 

2009年,梁雷受纽约爱乐(New York Philharmonic)委约,为其首场新音乐序列“CONTACT!”创作弦乐队作品《Verge》。其他委约与合作项目包括德国爱乐Berlin Phiharmonic Scharoun Ensemble室内乐团、德国海德堡爱乐(Heidelberger Philharmonisches Orchester)、波士顿现代交响乐团(Boston Modern Orchestra Project)、美国柏克莱交响乐团(Berkeley Symphony)、 哈佛大学弗罗姆音乐基金会(Fromm Music Foundation)、 Chamber Music America、Meet the Composer、台北市立国乐团、琵琶演奏家吴蛮、上海四重奏等。

 

梁雷被世界经济论坛命名为“全球青年领袖”。 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格罗夫美国音乐辞典》 收入评介梁雷的条目。他的作品专辑由 Naxos, Mode, Bridge, New World等唱片公司发行 。

 

梁雷也是一位活跃的音乐学者 。他与曼哈顿音乐学院教授艾德华.格林一起合编的著作《中国与西方:一种新音乐的诞生》由英国《现代音乐评论》 出版。2013年, 梁雷编著的《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梁雷曾任哈佛大学院士协会青年院士 。自2007年起,梁雷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教授、兼任音乐系主任。他的全部作品由纽约朔特音乐公司(Schott Music Corporation, New York) 出版发行。

 

 

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

  

迈克尔•柯林斯是现今首屈一指的单簧管演奏家,不仅在独奏方面成就斐然,在指挥方面亦备受推崇。他自 2010 年起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亦曾为爱乐乐团、圣马丁学院乐团、乌尔斯特管弦乐团及日本HPAC管弦乐团等担任客席指挥。

 

本季演出包括首次与斯特拉斯堡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在莫扎特、韦伯和罗西尼系列音乐会中参与演奏并担任指挥。作为独奏家,他与夏洛特交响乐团及英国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有过合作。接下来的演出计划还包括与圣保罗交响乐团、墨尔本及阿德莱德交响乐团的合作。

 

迈克尔•柯林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扩展单簧管演奏曲目,在国内外首演了许多新曲目,包括约翰• 亚当斯的《粗纽扣》、埃利奥特•卡特的单簧管协奏曲(德意志唱片公司录制,获留声机大奖)、布列特•迪恩的Ariel’s Music、特内奇的Riffs and Refrains(哈雷管弦乐团委约)。2007年柯林斯获得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器乐家大奖,以表彰他在当代优秀单簧管新作品首演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柯林斯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室内音乐家,经常与Borodin and Takács四重奏、安德拉斯•席夫、马尔塔•阿格里齐、史蒂芬•贺夫、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拉斯•沃格特、约夏•贝尔和史蒂芬•伊瑟利斯等乐团和音乐家合作。他创办的伦敦管乐五重奏2013年庆祝成立25周年,未来将继续于多个著名音乐节及场地演出,如 BBC 逍遥音乐会、奥尔德堡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伦敦市艺术节、切尔滕纳姆国际艺术节和巴斯莫扎特音乐节等。他定期与威格摩音乐厅合作,并作为2015/16年度常驻艺术家参加了大量演出,包括伦敦管乐五重奏与克里斯汀•赖斯、艾利许•泰南和鲍罗丁四重奏(在巴黎音乐城将会再度合作)。此外,柯林斯还担任泽西岛解放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柯林斯现签约 Chandos 唱片公司,加上之前合作过的德意志唱片公司、Decca、EMI、索尼等,他在其职业生涯录制了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近期发行的唱片包括与 BBC 交响乐团合作的英国单簧管协奏曲,柯林斯任

 

独奏及指挥,以及与钢琴家麦克海尔合作的勃拉姆斯和雷尼克单簧管奏鸣曲。为庆祝柯林斯50 岁生日, Chandos唱片公司发行了他与伦敦市立交响乐团合作的韦伯协奏曲,由他本人担纲指挥和演奏,此外,他还录制了科里利亚诺、亚当斯、卡特、施波尔、科普兰及莫扎特等名家创作的协奏曲。

 

由于在音乐方面的卓越贡献,迈克尔•柯林斯在2015 年女王寿辰日被授予英帝国勋章 。

 

 

 

李秀英

 

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的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曾获得美国林肯中心纽约歌剧院最佳女主角奖(Diva Award);2008年由她主演的歌剧《蝴蝶夫人》由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现场直播,荣获第60届艾美奖 ( Emmy Award);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 说:“李秀英是一位非常惊人的演员,具有嘹亮的歌声,她饰演少女巧巧桑精致细腻同时声音非常具有表现力;中国女高音李秀英的演绎令人信服,她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她那强壮清晰,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很容易穿透普契尼庞大的乐队”。2007年获美国林肯中心纽约歌剧院斯坦利•托森 (The Stanley Tausend Award)杰出演员奖。

 

李秀英活跃于国际和国内歌剧舞台,从2001年起签约于欧美多家歌剧院。 她曾在《蝴蝶夫人》《玛侬列斯库》《艺术家生涯》《托斯卡》《图兰朵》《修女安杰丽卡》《唐•卡洛》《浮士德》《爱的甘醇》《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纳和埽斯的阿里亚德奈》《蔡文 姬》《茶》和中国原创歌剧《一江春水》等多部歌剧中担任女主角;并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马勒第二和第四交响曲,本杰明-布理顿的《战争安魂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她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和声乐学术交流活动,并担任国内几所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她所演唱的曲目广泛,涉足了中外作曲家现代音乐作品的演唱领域。

 

 

 

林建宽(Chien-Kwan Lin)

 

林建宽,1972年出生于新加坡,现为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萨克斯管教授。

 

林建宽自幼学习小提琴, 曾连续四次获得了新加坡国家音乐比赛小提琴高等奖。在后来的音乐生涯中,他乐于接受不同音乐表演的挑战,曾获得新加坡国家管乐队领袖艺术节最佳指挥奖,并有几年的时间以爵士乐小提琴家的身份活跃在舞台,此外,他还以古典小提琴家的身份出现与新罕布什尔交响乐团(New Hampshire Symphony),印地安山交响乐团(The Indian Hill Symphony),汉诺威室内管弦乐团(The Hannover Chamber Orchestra)合作登台献技。

 

1994年,林建宽赴美国学习萨克斯管表演艺术,先后师从于 Ken Radnofsky和Ramon Ricker教授,并获得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萨克斯管表演学士,硕士学位,伊斯曼萨克斯管表演博士学位。林建宽出众的才华使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在伊斯曼任教的机会。

 

近年来由林建宽领衔的伊斯曼萨克斯管工作室,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他的学生在北美及国际的萨克斯管重大赛事中曾多次获奖。林建宽在2010年成立的伊斯曼萨克斯管重奏团(Eastman Saxophone Project,简称ESP),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无指挥,全场背谱的萨克斯管重奏团。ESP在短短五年内,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迅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萨克斯管重奏团。其中以史特拉文斯基之‘春之祭’的演出震撼了全球萨克斯管音乐界。教学上的成功也使得林建宽在2013年获得伊斯曼Eisenhart杰出教授奖。

 

作为独奏家以及客席艺术家,林建宽曾与美国海军管乐团(United States Navy Band),伊斯曼管乐团(Eastman Wind Ensemble),波士顿现代管弦乐团(Boston Modern Orchestra Project),探戈伍德音乐节乐团(Tanglewood Festival Orchestra),新世界交响乐团(New World Symphony),波士顿爱乐乐团(Bos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罗彻斯特爱乐乐团(Rochest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泰国爱乐乐团(Thailand Philharmonic Orchestra),以及四川爱乐乐团有过精彩的合作。

 

美国媒体对林建宽的表演有着极高评价。纽约音乐评论称他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音乐会的表现“富有激情又有节制,漂亮的线条感受引导着旋律的走向,表现全面,毫不吝啬”。波士顿环球报赞其为“优雅,有超凡魅力,动人的”。他所录制的中音萨克斯管和磁带“潇湘回忆”(梁雷曲),于2009年被亚马逊网站评为20与21世纪音乐项目的最佳录音之一。

 

林建宽活跃在国际萨克斯管的舞台与学术活动上,包括世界萨克斯管大会,维也纳萨克斯管节,北美萨克斯管联盟,美国海军乐队国际萨克斯管研讨会,以及美国多所大学的萨克斯管艺术家系列。他并曾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维也纳音乐学院,西班牙塞维尔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以及中国的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举办过大师课。  

 

林建宽现为法国Selmer公司,以及Vandoren公司艺术家。并为中国四川省萨克斯管学会顾问。

 

 

北京交响乐团

 

享有中国“首都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39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以及全体音乐家对音乐无比执着的热情和真诚奉献,实现了乐团艺术水准的持续性稳步提升,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交响乐团在现任音乐总监谭利华的领导下,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按照国际标准统筹音乐季和策划年度演出,进入了职业化的轨道。北京交响乐团已经连续十几年推出音乐季,每年演出90-100场音乐会。乐团以经典作品入手训练乐团,如今已经演出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当代作品近千部,乐团频繁邀请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演奏家以及西方名团合作,拓宽曲目范畴,全面提升乐团职业演奏水准。坐落在皇家园林中的中山公园音乐堂隶属于北京交响乐团。

 

如今,北京交响乐团的花名册上拥有了著名乐团和一流的音乐家: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等;著名艺术大师包括指挥大师格纳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叶甫根尼•斯维兰诺夫、克里斯朵夫•艾申巴赫、劳伦斯•福斯特、托马斯•桑德琳、安德鲁•戴维斯、莱夫•希尔格斯坦;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弗兰茨•尤斯图斯、让,•伊夫•蒂博戴、齐蒙•巴托、郎朗;小提琴大师瓦吉姆•列宾、宓多里、林昭亮、克里斯多夫•巴拉蒂、谢尔盖•克雷诺夫;大提琴大师劳埃德•韦伯、克罗娜•卡雷尼;中提琴大师尤里•巴什梅特;小号演奏家加伯•波多茨基;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詹妮弗•拉莫尔等。

 

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艺术交流,让北京交响乐团的职业水准大幅度提高。指挥大师艾申巴赫认为:“这是一支职业素养非常高的乐团。这个乐团极高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演奏状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十几年来,北京交响乐团创下了国内许多乐团难以企及的傲人佳绩:北京交响乐团2001年启动建团以来的首次国际商业巡演,这也是第一家中国交响乐团启动国际商业巡演模式。迄今为止,北京交响乐团已经连续9年进行国际商演,乐团从关注欧洲古典音乐故乡的观众口碑,到关注如何缩小与世界著名乐团的差距,直到现在努力打造与中国首都北京地位相称的世界名团。

 

在创作方面,北京交响乐团力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北京交响乐团策划、参与、委约和首演了国内大部分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首演作品近200部。自2007年起,北京交响乐团与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这是EMI首次与中国的指挥家和交响乐团合作录制唱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3年七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普及的层面从基层学校的饭堂、礼堂、工厂社区乃至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歌剧院和音乐厅等。2014年更是将音乐季首场开幕音乐会安排在校园举行。

 

随着2016北京交响乐团新乐季的开幕,北交全体同仁正以昂扬的状态和饱满的激情,奏响更加辉煌的艺术篇章。

 

 

 

作品简介

  

何塞•塞雷布里埃《冬之旅》

(以下为作者自述)

 

《冬之旅》的创作起源可以追溯到 1991年, 当时我受委约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家的想法是录制《四季》,不是维瓦尔第的名作,而是四位二十世纪作曲家的新作。已经完成的有罗德里格的《夏日协奏曲》,米约的《春日协奏曲》,以及夏米纳德为小提琴而作的沙龙作品《秋日协奏曲》。我应邀写作《冬日协奏曲》,以完成整个系列。回想其中的创作理念和形式都很有意思,是在那年圣诞节佛罗里达州比斯坎湾美丽的白色沙滩上完成的。我从未打算从字面上描绘冬季本身。我的《冬日协奏曲》是诗意版的冬天,不是实际的季节,而是生命的冬天。当生命临近终点,所有的记忆在一瞬间涌上心头;现实、徒劳、意义、回忆交织成一场荒诞之旅、一场无尽之梦。

 

我写得不够快,这是我近几十年来首部大型管弦乐作品,但感觉依旧熟悉,似乎从未远离。在创作手法上也有很大改变。由于时代更加开放,我可以自由地谱写心之所感。完成创作和录制后不久,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很快在迈阿密、 纽约、 马德里、 伦敦等地纷纷上演,并经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由Peermusic 和Kalmus两家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创作之初我就觉得《冬日协奏曲》包含了交响乐作品的和弦基音,以及基于同样音型的简短脉冲声调。当我计划录制个人音乐作品时,便回到当时想法,于是有了这部《冬之旅》。当时使用与舒伯特的作品一样的标题“Winter’s Journey”是十分大胆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作品名字变成“Winterreise”,就像有些人的名字成为他们本身。事实上,这部作品恰恰没有引用舒伯特的作品名。到达作品高潮时,第一次引用的是海顿 (《四季》之“冬”),充满了神秘的氛围。然后史诗般的引用了格拉祖诺夫(《四季》之“冬”), 对位音乐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响乐《冬之梦》。最后,三个旋律一起出现。如果仔细聆听,尾声还能听到“末日经”,由海顿的《安魂曲》引用演变而来。最近我录制了格拉祖诺夫的全部芭蕾舞音乐《四季 》,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这部作品就像一场火车之旅,如果坐在反方向,途经的景象会些许走样,却无法回头。所有的树上积雪覆盖,湖泊冻结,车窗外挂着冰柱。彼时没有天空,只有白茫茫一片大地。

 

 

约翰•科瑞里亚诺:单簧管协奏曲

(以下为作者自述)

 

我常常从与音乐会相关的事件中获取创作灵感。受纽约爱乐乐团委约而作的这部《单簧管协奏曲》为我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素材,最终形成了这部作品的基础。我父亲曾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我从童年时期就有大量的机会接触排练、观赏演出,并熟知许多顶级演奏家。这种亲近的感觉在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确保我为纽约爱乐乐团所作的第一部作品让整个乐团都能够参与其中。我也意识到,大多数管乐协奏曲都是为小乐团而作,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平衡问题,这样的作曲方式将会很危险,但同时它也为我提供一个令人着迷的挑战。

 

我对于纽约爱乐乐团音乐们家的尊重,也体现于他们在协奏曲中的伴奏。在演奏中,每个乐手都有机会展示独奏技巧;通常情况下,作品根据需要创作成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独奏家斯坦利•德鲁克是我儿时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单簧管,深知他技艺非凡,我才能够写出难度极高的单簧管独奏。

 

 

梁雷:潇湘(为萨克斯风独奏与交响乐队而作,2009/2014)

 

《潇湘》是作曲家梁雷受到他的好友莫五平生前告诉他的一个故事启发而创作的。在这个古老而感人故事中,湖南潇水与湘江交界的地带的村落里有一位妇女因为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而哭号。她的哭声在音乐中由萨克斯风的哨口奏出。这个村落流传着很多美丽的民歌。作曲家感到,主人公的哀号似乎是音乐的原始冲动、歌的源头。在乐曲中结尾可以听到从湖南这个地区搜集的瑶族民歌为素材的乐段,仿佛只有音乐能够为受到创伤的心灵带来瞬间的安抚,歌声成了精神的唯一升华与寄托。

《潇湘》由林建宽与泰国Mahidol大学音乐学院委约,美国波士顿现代交响乐团(Boston Modern Orchestra Project)和指挥吉尔•罗斯(Gil Rose)、独奏林建宽首演于2014年3月28日。这首作品获得美国2015年普利策最终提名奖。

 

 

叶国辉《望大陆》(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乐曲解说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著名报刊活动家、教育家、诗人。1948年去台湾,暮年孤独,深念大陆亲人,1962年1月24日写下了《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国殇。

 

于右任逝世后,民众募集资金为他塑了高3米的半身铜像,并竖立于台湾最高山峰——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铜像面向大陆。叶国辉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望大陆》完成于2011年,作曲家以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语言,感怀了于右任著名诗作所凸显的基于人性的至美、至诚、至爱与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