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音乐演出 > 正文
【开票】国家艺术基金 | 《青春中国——阮协奏曲音乐会》青年阮演奏家薛淼独奏
2023-08-07 10:38: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国家艺术基金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舞台艺术表演)

 

《青春中国——阮协奏曲音乐会》

 

独奏:薛淼

指挥:李飚

协奏:天津交响乐团

 

时间:8月25日(周五)19:30

地点:天津音乐厅

 

(购票链接)

 

项目入选者、本场演奏家

00后薛淼,是当代最年轻的阮演奏家。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人弹拨乐组冠军得主,第六届、第七届文旅部《文华奖》最高奖获得者,是中央音乐学院唯一连获亿阳TOP10、BOB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汉能未来英才计划、傅成贤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的阮专业学生,2023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首演的协奏曲《瓷器》等已成为阮曲经典。她四岁学习钢琴,师从钟慧老师,九岁师从国家一级演员张鑫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阳学习阮演奏。

她从14岁起即举办阮专场独奏音乐会,15岁被著名指挥大师汤沐海作为当年全国唯一一名少年民乐独奏家入选“音乐小天使”优才培育计划,作为独奏家先后随著名指挥家汤沐海、郑小瑛、夏小汤、张列、孙莹、金辉、周进、肖超、马帅、黄屹、陈冰、陈琳等合作,与她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爱乐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河南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福建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山东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河南民族乐团等。曾随团出访美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韩国、日本等国,参加纽约《第三届中国当代音乐节》、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欧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等多个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21场阮独奏音乐会,出版5张CD、DVD独奏专辑。2021年开启《雏凤清音·花漾琴怀》全国巡演。

指挥家

李 飚

著名指挥家李飚是世界古典音乐界不多的能够同时成功胜任指挥和独奏的艺术家,以他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艺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2020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2021年起,李飚担任天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天津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同时,李飚还是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李飚出生于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1982年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8年毕业时,作为新中国首位公派打击乐学生被文化部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1995年毕业时,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前往德国,在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彼得•萨德罗教授指导下在1999年完成德国最高音乐文凭-音乐大师文凭,而同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劳伦斯∙福斯特学习指挥的过程里也给予了他在音乐上极大的启发。

学生时期,他曾在许多音乐比赛中获奖,包括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音乐比赛银奖。他是世界范围内首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

无论作为指挥家还是独奏家,李飚曾在诸多世界著名音乐节中演出,并同世界上许多乐团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捷克爱乐乐团、里昂爱乐乐团、北德广播乐团,法国蒙佩列尔歌剧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葡萄牙古本江交响乐团,雅纳切克爱乐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匈牙利李斯特室内乐团,意大利托斯卡尼尼交响乐团,,波兰广播交响乐团、保加利亚国家交响乐团、以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香港中乐团等等。合作的音乐家包括:姆斯提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劳伦斯-福斯特,乔纳森-诺特,法比奥-路易斯,图尔斯-莫克,瓦基姆-列宾等等,演出足迹踏遍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飚多次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专栏节目“重视古典音乐”中演出,为百代、索尼等世界著名唱片公司录制了9张唱片,2015年成为索尼音乐签约艺术家。

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李飚于2003年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艺术学府担任终身教授的华人音乐家。

从2010年开始,李飚受邀担任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音乐总监,用无尽的创意向人们证明音乐蕴含的无限潜力与不可思议。

2008年,李飚荣获奔驰汽车-AMG-生活杂志“国家精神创造者荣誉奖”;2009年荣获《芭莎男士》-“2009中国品位成功年度人物”;2018年获比利时环球音乐比赛“终身成就奖”;2018年担任中国国家大剧院“年度驻院艺术家”。

在繁忙的演出及教学外,李飚还多次受邀担任世界重大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其中包括有“音乐奥运会”之称的德国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

 

节目单

(曲目顺序)

1、《自在》

作曲:李玥锦

乐曲简介:自在,取其三种境界。“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慧自在”《自在》由青年作曲家李玥锦应演奏家之邀创作于2017年9月,12月由青年阮演奏家邸扬首演,管弦乐队版由薛淼于2018年6月首演。作曲家用中阮醇厚温和的音色道出对理想心境的向往:潇洒于指尖,看世间一切皆淡然。此曲荣获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杯》第二名。

2、《山韵》一、二、三乐章

作曲:周煜国 移植配器:王斐南

乐曲简介:此曲创作于1996年,由徐阳教授委约并首演。此曲以唐诗人晏殊、宋词人柳永、辛弃疾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谷》、《涧》、《峰》三个乐章的主题,表现了山、水的不同形态-山的气势,水的朦胧,峰的挺拔,描绘了山水自然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激情与思考和人们心灵的荡涤和冲击。2007年由王斐南移植配器。

3、《瓷器》

作曲:张一兵

乐曲简介:阮协奏曲《瓷器》创作于2017年,同年5月由薛淼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合作首演。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千百年来无论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都离不开瓷器。中国瓷器种类繁多精美无比,人们对于瓷器有着强烈的热爱。阮协奏曲《瓷器》是以阮美妙的声音来讲述和描绘瓷器的不同形态不同感受。乐曲由:开片、千年瓷器、瓷韵、窑变和涅槃等段落以单乐章形式一气呵成。音色精美乐队宏大,独奏与乐队交相呼应。

4、《青春中国》

作曲:文子洋

乐曲简介:此曲是为青年演奏家薛淼创作的一首中阮协奏曲。作品从中国古曲《高山》中得到灵感,在古代,“高山”一词也被用来形容乐曲演奏之高妙与聆听者内心对于清丽淡雅境界的追求,显示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音乐在最初呈示了淡雅的高山主题,随之而来四个变奏在主题的基础上变幻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将人们的目光从千年前带到飞速发展的现在,并在极具有技巧性的终曲中描绘出作者心中对于未来的憧憬。这是对于青春时刻的追寻,对于中华民族的畅想。作品曾获第二十八届“蓉城之秋”作品征集“组委会推荐作品”,并入选原创音乐作品集专辑全网发布。

作曲家介绍

(按曲目顺序)

青年作曲家、音乐人;躬耕书院项目执行总监、负责人;躬耕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2018年度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获得者;2018年北京市人才共建项目获得者;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中央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获得者。

2021年两部作品入选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担任音乐总监、作曲与项目负责人的儿童剧荣获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目;连续三年荣获丽水市委宣传部年度文艺精品创作项目;2022年项目《聆湖听山、艺术兴乡》荣获2022年度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并荣获政府百万经费支持。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师从作曲家徐之彤教授;2014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免试保送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教授、秦文琛教授。因成绩优异,2018年9月再次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部,师从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教授,获中央音乐学院推免奖学金.李玥锦是近年备受关注的青年作曲家之一,受邀为国内外各大乐团、音乐节创作过大量协奏曲与管弦乐队、重奏等风格多样的作品,创作涉猎广泛,戏剧、话剧、舞剧、戏曲、儿童剧、歌剧、影视音乐、动画音乐等,作品深受演奏家及听众喜爱。

 

周煜国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民族管弦乐团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指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阮专业委员会艺术顾问、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精心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成绩斐然。多次出任“金钟奖”“文华艺术奖”“央视民族器乐大赛”等赛事评委,多首音乐作品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并在以上赛事活动中选定为比赛规定曲目,为推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斐南

王斐南被《Time Out》称为“崛起之星”的全能型跨界音乐人。获中央音乐学院及美国耶鲁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学士、硕士及艺术家学位。音乐风格如其性情般多面。从林肯中心、柏林爱乐厅、国家大剧院,到各类实验小剧场和livehouse,她跨越先锋古典、独立流行和电子摇滚的作品上演于各类舞台。受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和出演沉浸式歌剧,与中国爱乐、上海交响、上海爱乐等交响乐团合作,受国内外音乐节委约创作大量作品。

她的先锋古典作品曾获“国家艺术基金”和“金钟奖”等,被国内外媒体评价为“难以驾驭”、“拥有浓厚的人文意识”等。部分古典作品签约维也纳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了她的室内乐作品选。她还担任大型舞剧、展馆、时装秀、各类影像和剧场艺术的音乐总监和主创。作为创作兼表演者,她曾在阿那亚戏剧节,西溪艺术节等地表演,参与创办的纽约跨界乐团Invisible Anatomy被《村声》杂志评价为“超世脱俗,神秘离奇”。王斐南的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由本人独揽制作人、词曲、编曲及演唱。英文EP曾获《纽约时报》推荐与好评,中文歌曲被国内各媒体评价为“强烈的诗意”、“直抵心灵的神秘对话”等。

张一兵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歌舞剧院驻团作曲、多次在国际、国内音乐作品评比中获奖。

主要代表作:

舞剧《情缘》(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委约作品)

交响组曲:《兵团颂》

民族交响乐:《木兰颂》(1991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演)

民族管弦乐:《戏台》(获2000年香港国际作曲大奖)

琵琶协奏曲:《汉字》(获2014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唢呐协奏曲:《泡桐》

晋胡二股弦与民族管弦乐队《晋情》(中央民族乐团委约作品)

中阮协奏曲《瓷器》

民族管弦乐《禅武少林》(中央民族乐团委约作品)

二胡协奏曲《大地之心》

二胡协奏曲《虎门销烟》(广东民族乐团委约作品)

民族管弦乐组曲《河南民歌组曲》

民族管弦乐:《高山流水》

民族管弦乐:《郎歌》

女高音与民族管弦乐《春神》

弹拨乐《丹青家园》

为古琴大提琴大鼓而作《荆轲》等。

其创作大量作品如管弦乐《春神》、弦乐合奏《祭》、管弦乐《少林扇》、管弦乐《梅花桩》、管弦乐《和平颂》等上百首歌曲、多部合唱作品,五十多部舞蹈音乐,为几百部集电视剧、广播剧作曲。

文子洋

青年作曲家,1998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自小学六年级开始师从著名作曲家黄虎威教授学习和声与作曲。201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川音附中作曲专业。2016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著名作曲家陈泳钢教授、贾国平教授,现师从于著名作曲家秦文琛教授。2021年以第一名成绩免试推送至研究生深造。此外,还师从李秀美教授学习钢琴12年。

文子洋是近年来获得关注的青年作曲者,他的音乐从亚洲文化出发,在面向全球的视野中获得个性化的表达。自十四岁起出版著作2部,其中《和声习题作业》由国家一级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该社21世纪音乐教育丛书,并已多次再版。在《音乐创作》、《广播歌选》等刊物发表作品14首。曾在国内外超过40项音乐比赛中获奖,包括: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作品扶持计划、2021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一等奖、杭州“艺创奖”国际作曲比赛管弦乐组与室内乐歌剧组双料一等奖、德国魏玛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ConTempo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林耀基中国风格小提琴独奏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中国东盟音乐周作曲比赛一等奖、上海当代音乐周国际作曲大师班作品征集第一名、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最佳作品奖(第一名)、乌克兰肖斯塔科维奇作曲比赛特别奖等多项大奖,屡次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还有论文、诗歌文章在《人民音乐》《音乐周报》等刊物发表。凭借全优表现获得中国国家奖学金(三次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学生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众多荣誉。与超过20支职业乐团进行过成功的世界首演合作。各类作品上演于美、俄、德、奥、日等十三个国家和国内的数十个城市。包括具有百年历史的柏林音乐厅、美国林肯中心、奥地利广播公司爱乐大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等知名音乐场所与奥地利现代音乐节、柏林聚焦音乐节、圣彼得堡国际当代音乐节、德国魏玛之春国际当代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中国东盟音乐周、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杭州现代音乐节等重要的音乐节。此外,还受邀在美国、俄罗斯、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日本和国内的学术活动中介绍他的创作。2015年和2019年他先后两次在成都举办作品音乐会。他的部分作品被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意大利Eufonia出版社等出版,或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克罗地亚国家广播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播放。2021年,他为著名演奏家吕思清、王弢、陈萨、欧阳娜娜编创的作品《我爱你中国》在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节目播出,网络浏览量超过600万次。

在专注于学术创作的同时,文子洋还积极地与来自不同国家、从事不同艺术方向的青年艺术家们展开跨界合作。包括为斩获韩国釜山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最佳亚洲电影、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短片的电影《南方午后》(导演:蓝天)制作原创音乐、参与策划组织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声音生活装置艺术展览及音乐会、以“相和歌”为灵感的舞蹈音乐等。

在作曲之外,他还作为钢琴演奏者活跃在舞台之上,曾获得包括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国作品少年组一等奖等奖项,在多首作品中担当首演。

“23岁的作曲新星文子洋堪称国内外大奖的收割机”——《音乐周报》

作为2020年度获得中国国家奖学金的6万名大学生中的100位杰出代表之一,事迹被刊发在《人民日报》。

天津交响乐团

 

天津交响乐团始建于1985年,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是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天津交响乐团作为大型职业交响乐团,致力于普及和发展东西方交响乐事业,曾荣获文旅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现任团长为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董俊杰,桂冠指挥汤沐海,终身荣誉指挥王钧时,首席指挥李飚,常任指挥杨力、易娟子;常驻演出场所天津音乐厅。经过30余年辛勤耕耘,天津交响乐团在演出西方经典交响作品,中国交响作品,歌剧音乐演奏,独奏、重奏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作品;邀请了数以千计的国内外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倾情加盟乐团演出季;在国内外著名艺术殿堂频繁亮相,始终活跃在中外爱乐观众的视野里。乐团在不断上演西方经典曲目的同时,更致力于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发展,首演了叶小钢、鲍元恺、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刘庭禹,徐昌俊等著名作曲家原创作品。天津交响乐团不仅是天津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为丰富津京冀文化事业不懈努力。更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出访韩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等国演出,广受赞誉。天津交响乐团积极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在天津市“文化惠民”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上演了大量惠民公益演出,制定了“交响乐十年、千场、百万人”的交响乐普及计划,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还创立了“天津市爱乐协会”“直播音乐季”“天交艺术讲堂”“走进排练厅”等活动板块,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普及古典音乐的工作落到实处。

2019年10月1日,乐团作为“千人交响”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音乐家用辛勤的汗水与赤诚之心为祖国庆生,为新中国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天津是西方古典音乐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交响乐在天津有着广泛的听众基础,天津交响乐团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面向未来,立足天津,放眼全球,在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交响乐团的航程中奋勇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