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音乐演出 > 正文
“星夜、黎明与黄昏”基因三重奏音乐会丨拒绝标签化的天才——德彪西
2022-09-14 15:32:2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他有一双“羽毛手”

他的音乐轻盈又温柔


 

提及德彪西这位天才,大家不免想到《月光》《牧神午后》《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些印象派名曲。不同于浪漫主义初期宏伟强烈的风格,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且难于捕捉的事物。伴随音乐,仿佛进入一个梦幻世界,隐约感知到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和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


莫奈 《日出·印象》
 

这常常会让人联想起莫奈塞尚等印象派画家的绘画。印象派画家舍弃了西方美术中经典的透视原理,德彪西则大胆打破音乐线条的连贯性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声与音响的色彩,他总是试图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印象或情绪,用尽可能简捷的方式获取准确的思想精髓。德彪西在作品中从来不讲述情节,他更喜欢表现一种意象:大海的意象、月光的意象,金鱼的意象等等。


 

莫奈《海浪》

 

然而德彪西并不认为自己是印象派作曲家,他更喜欢人们称他为“现代主义”艺术家。对于自己被称为“印象主义者”,他回应道:“我只是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印象派’这个称呼并不妥当。”

 

别叫我印象派音乐家!

真的会谢

德彪西对莫奈也没有特殊的好感,他欣赏的是英国自然风景画大师特纳,他认为特纳是整个美术界神秘效果的最伟大的创造者。德彪西对于自然风景画的偏爱,也使得他的音乐作品如一幅幅风景画一般,充满着是“可听的”色彩与风景。在德彪西看来,“音乐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数学,其构成成分是个无穷数。水的流动是音乐,微风改变方向的曲线运动是音乐,落日比任何东西都更具有音乐性。”


特纳《有河流和远处池塘的风景》

 

德彪西用音符作画, 而这次基因三重奏的音乐会也将用音符重现德彪西音乐中的风景画,让听众跟随德彪西的脚步移步换景,看落日黄昏,赏星空月夜,看金黄的麦田翻滚,看墨蓝色的海面上泛起波光点点。

 

星夜 Nuit d'étoiles

《星夜》是德彪西于14岁时根据法国诗人西奥多·庞维勒的诗作《韦伯最后的回忆》谱写的第一首艺术歌曲。浪漫主义晚期音乐风格和印象主义早期音乐特征交织于此。

 

“夜幕星空,薄雾缭绕;微风阵阵,暗香袭来……我梦见逝去的爱情”,忽明忽暗的旋律描绘出深邃夜空下主人公怀念爱情的画面。

 

麦田之花 Fleur des blés

《麦田之花》是德彪西于18岁时根据诗人安德烈·吉罗德的诗作《小麦花》谱写的艺术歌曲,描绘了微风掀起麦浪,如水波起伏的画面。

 

美丽的黄昏Beau Soir

《美丽的黄昏》也是德彪西早期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词作者为保罗·布尔热。作曲家为我们描绘了河面被夕阳染成玫瑰色的景象。

 

“傍晚多美丽,欢乐的人们正年轻,我们将如波浪般流逝,流入大海……”

 

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选自交响乐《大海》

De l'aube à midi sur la mer

交响音画《大海》是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

 

第一乐章《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伴着大海的潮水声,夜幕缓缓揭开。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微弱的光映照在海面上。天空逐渐由紫色变为蓝色,光线愈发明亮,与开阔的大海连成一线

 

9月18日,与您相约广州大剧院

伴随音乐,走过德彪西的星夜、黎明与黄昏

广州艺术季2022 纯粹系列

“星夜、黎明与黄昏”基因三重奏音乐会


 

时间:2022年9月18日(周日)19:30

地点: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180 280 380VIP

 


 

扫码选座购票

演出曲目

 

星夜

Nuit d'étoiles

基因三重奏 改编

 

麦田之花

Fleur des blés

基因三重奏 改编

 

美丽的黄昏

Beau Soir

基因三重奏 改编

 

G大调钢琴三重奏

Piano Trio in G major, L. 5

 

------中场休息-----

 

浪漫曲

Romance

基因三重奏改编

 

阿拉伯风格曲

Arabesques

基因三重奏改编

 

亚麻色头发少女的梦

Le rêve d’une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基因三重奏 改编

 

间奏曲

选自《为竖琴、长笛、中提琴而作的奏鸣曲》

Interlude

from Sonata for Flute, Viola and Harp

 

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选自交响乐《大海》

De l'aube à midi sur la mer

萨丽·比密什 改编

Arr. Sally Beam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