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阮,一个古筝,双胞胎姐妹花自小与华乐结缘,毅然从初院退学专修华乐,凭借天衣无缝的合奏闯出一片天,在滨海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
陈素敏(左)与陈素慧在“双行者”音乐会演奏。(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26岁的双胞胎姐妹花陈素敏和陈素慧,分别擅长演奏中阮与古筝。她们俩自小在父亲熏陶下接触华乐,一家人会一起去听音乐会,一起买华乐光碟等。
妹妹陈素慧说,她们除了从小上古筝课,也在小学华乐团里学中阮和柳琴,“一听到熟悉的旋律,例如那些我们演奏过或正在学的乐曲,我们就会非常兴奋。”
姐姐陈素敏也说:“我们一向来都喜欢一起练曲,通过华乐放松和娱乐。记得小学中学时期,我们会找小提琴、钢琴等各种各样的琴谱,尽兴地‘玩’到半夜才睡觉。”
O水准会考后,姐妹俩原本考进初级学院,但两人都决定要专修华乐,双双退学并进入南洋艺术学院,在毕业后更成功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修读硕士学位。
她们在2014年学成归来,和本地键盘手黄志耀(28岁)组成“MUSA”组合,用传统华乐乐器演奏经改编的英语流行歌曲等,作品深受好评,在网上吸引近50万点击。
姐妹俩庆幸有家人的全力支持。(受访者提供)
音乐会自创曲压轴
上月26日,姐妹俩也在滨海艺术中心举办售票专场音乐会“双行者”,除了演奏多首经典和现代曲目外,也以描述她们音乐旅程的自创曲《行者》压轴,是音乐生涯的新里程碑。
陈素慧激动地说:“之前一直都是演奏别人的作品,这次终于能演奏代表自己的音乐,特别开心。”
家人请假帮忙
一家人组成“超级团队”,父亲在表演前帮忙调古筝,母亲在后台替姐妹俩化妆,两个哥哥也全力支持,在重要表演时特地请假帮忙。
陈素敏说,父母一直都很支持她们的音乐之路,姐妹俩小时候初学古筝时,父亲也会一起上课,并为两人学音乐时添加更多乐趣。
“例如,父亲周末会特地带我们到贝雅士上段蓄水池练曲,并趁休息时一起去看猴子、抓小龙虾等。”
陈素慧说:“父母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让孩子产生兴趣,并一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我们很庆幸有一家人的支持。”
“有些人问,艺术行业的工作是不是很不稳定。我们觉得,无论教导、演奏、或是创作音乐,虽然工作时间不稳定,但每天醒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是非常美好的。”
(记者 张汐莹)
相关阅读:
双胞胎姐妹陈素敏陈素慧 携手诉说 “双行者”故事

在本地音乐圈相当耀眼的双胞胎姐妹陈素敏陈素慧,将举办首个售票专场音乐会。
今年26岁的陈素敏陈素慧双胞胎姐妹在本地音乐圈相当耀眼。
陈素敏演奏中阮,陈素慧演奏古筝,两人都获得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研究所,去年两人学成归来,和本地键盘手黄志耀组成MUSA,玩跨界音乐。他们结合英语流行歌曲“Chandelier”与“Wrecking Ball”的改编作品在YouTube频道至今已累计超过43万7000点击,MUSA的音乐频道粉丝也超过1万1000人。
姐妹俩延续她们在上海的合作,古筝配搭中阮,改编创作,游走古典与创新。终于她们将在本地举办首个售票专场音乐会。
两人换造型不是为了让观众更易分辨
陈素敏烫了个及肩发,改变形象;陈素慧则保持细直长发的造型,染了金铜色。问及新造型,陈素慧笑说,其实并不是为了让观众更容易分辨姐妹俩,而是因为姐姐陈素敏想尝试新发型,而她目前不想剪短头发。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陈素敏在中国仍有不少演出,所以很多本地活动不得不另作安排。不过陈素慧表示,姐妹俩希望继续和其他乐器、其他艺术形式合作,而中阮与古筝仍是最主要的配搭。
呈献多首原创作品
来临的音乐会,姐妹俩将呈献古筝独奏《出水莲》《梅花印》以及《第二中阮协奏曲》等作品。她们也将呈献包括《行者》在内的多首原创作品。
中国作曲家刘星的《第二中阮协奏曲》2014年由陈素敏在香港中乐团协奏下世界首演。
陈素敏说,当时演出的情景仍印象深刻,不过再次呈献作品的感受已经有所不同了。“生活环境和感触对自己的想法、弹琴等有所影响。人往往会随着时间成长,现在弹的时候能更静下心感受曲子。”
姐妹俩都踏上华乐道路,难免会有所比较,对此陈素敏说,两人向来以平常心对待。其实最大压力源于自己,两人都想一直进步有所突破。“每一次演出的心态不是压力,而是希望能尽力弹琴,让大家有所感受。” (陈宇昕/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