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音乐演出 > 正文
《浮光掠影》 ——邹翔现代钢琴作品独奏会
2016-05-22 00:46:57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2016年5月27日/周五 19:30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

 

 

1. 高平 《第一奏鸣曲"浮影"》(2015)(*世界首演)15’

    I:悠远空旷的

    II:如诉说,有力的,较自由

    III: 光彩,奔腾,狂喜的

 

2. 盛宗亮 《我的旁歌》(2007)18’

    I: ♩ = 60 - 63

    II:不太自由

    III:很快的急版

    IV:慢的葬礼进行曲

 

3. 叶小纲 《纳木错》(2006)5’

 

4. 周龙 《五魁》(1983)7’

 

                      ------  中场休息 ------

 

5. 斯特拉文斯基 《奏鸣曲》(1924) 10’

    I: ♩ = 112

    II:小柔板

    III:♩ = 112


6. 科里利亚诺 《练习曲幻想曲》(1976)18’

 

7. 梅西安 《黄鹂鸟》  (选自《鸟鸣集》)  (1956-58)    8’ 

               《欣喜之圣灵的凝视》(选自《二十圣婴凝视》)(1944) 9’

 

 

邹翔

 

 邹翔,具有国际影响的加拿大赫奈斯(Honens)国际钢琴大赛最年轻第一名获得者,极少数先后获得茱莉亚学院音乐学士、音乐硕士和最高表演学位艺术家(博士)文凭三个学位的华人钢琴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音乐领域唯一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邹翔的演出足迹遍及世界五十多个城市。他举办过个人独奏会的地点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意大利布索尼音乐节、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新西兰奥克兰艺术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钢琴艺术节、北京音乐厅、上海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他曾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协奏曲十多场。

 

 邹翔在演奏现代音乐作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他被英国《国际钢琴杂志》誉为“中国诠释现代音乐的领军人物”。2008年他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举办梅西安《二十圣婴凝视》全本中国首演,2013年再度举办利盖蒂全套钢琴练习曲中国首演,均受到表演界、理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创举。2006年他委约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纳木错》并在卡内基音乐厅作世界首演。他还演奏过卢托夫拉夫斯基、科里利亚诺、莱夫斯基、柯尼斯、斯陶德、陈怡、陈其钢、盛宗亮、周龙等众多当代作曲家的独奏、室内乐和协奏曲作品。

 

邹翔曾受邀在世界多所知名音乐学府举办讲学及学术活动,包括中国九大音乐学院、美国寇蒂斯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奥柏林音乐学院、西北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西兰音乐学院、奥克兰大学等。

 


 

 音乐会作品简介:

 

 高平《第一奏鸣曲“浮影”》

 作于2015年年初,是受钢琴家邹翔委约而创作的作品。

 钢琴的声响常常给我一种阴翳感。这会不会和它非个性化的“素色”质地有关, 我自己并不太清楚。我想象这些乐章是投射在阴翳中的光影,是光和影的戏剧。第一乐章是悠远飘忽的,有一些极轻盈、稍纵即逝的乐思和幻想。第二乐章色调暗下来,被沉郁的哀歌气氛所笼罩。末乐章是急板,炫彩般闪耀而过,前两章的某些旋律在奔腾的音群中浮现又沉没。整部作品充满了灵动而变换不止的感觉和情绪。 像很多事情一样,它们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高平)

 

 

 盛宗亮《我的旁歌》

 创作于2007年,是由新作品机构Music Accord委约,为美国著名钢琴家耶芬. 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而作,并题献予他。前三首均为单一动机,采用相同或类似的节奏型(织体),主要在和声上进行多样变化,以挥洒自如的笔触发展而成乐曲。作曲家创作理念的重点在于突出前三首乐曲的平静、流畅、激动之间的性格对比。第四首音调核心基于作者在母亲逝世祭奠仪式时听到的佛教唱经曲调。加上装饰音的吟诵音调,结合帕萨卡利亚手法,反复出现,并加入各种变奏,传达深沉、压抑情绪,表现作曲家对慈母的深切念想。旋律虽然被三次突然插入的粗厉、狂暴音调所打断,但始终未能消融缅怀心绪,音乐在绵绵的思念中缓缓结束。

 

 

 叶小纲《纳木错》

 作于2006年2月,是作曲家应钢琴家邹翔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次公演而创作。纳木错是位于西藏高原的内陆湖,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纳木错四周是高耸终年不化的雪山,作曲家曾与2001年亲抵这一神秘的湖畔之畔,被其静谧悠远而深深感动。

 

 

 周龙《五魁》

 五魁舞是中国东北满族的传统舞蹈形式。舞者头戴面具,模仿虎、豹、熊、鹿、麃等动物形象,借以表现山林人的狩猎生活。钢琴独奏《五魁》以这个题材为主题,采用了单章的体裁形式。基本分为三部分,乐曲前、后两部分以粗犷、慓悍、炽烈的情绪与空旷抒情的中间部分形成对比。从主题材料的发展上,它还具有变奏曲的性质。

 

 

 斯特拉文斯基《奏鸣曲》

 这部协奏曲由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于1924年夏天,并于1925年由作曲家首演。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互有关联:都采用相同的节奏和奏鸣曲形式,并有各自再现形式。此外,针对主题素材,四手联弹的第一主旋律在曲终乐章的尾声部分再现。第一乐章采用八音符演奏三重奏,而富有创意的第三乐章则由十六分音符组成,能使之更为生动,更接近巴洛克风格。第二乐章更接近于被斯特拉温斯基评价为“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的贝多芬的浪漫曲调;因而,旋律的修饰更为密集,与斯特拉维斯基在之前乐章中采用的简单直接的作曲风格相异。

 

 

 科里利亚诺《练习曲幻想曲》

 约翰·科里科亚诺的《练习曲幻想曲》由詹姆斯·托科于1976年首演。这部作品创作于科里科亚诺第一风格时期的后期,深受塞缪尔·巴伯、亚伦·科普兰、罗伊·哈里斯、威廉姆·舒曼等美国作曲家的影响。正如作品名字所昭示的,练习曲幻想曲中不乏能训练钢琴家技术的乐章,这些乐章借助音列与旋律主题与第一练习曲相互关联,并在作品中营造出自由且片段式的氛围。该作品彰显出作曲家粘合不同素材的娴熟的技法,同时也能展现出钢琴演奏家们高超的演奏技艺。

 

 

 梅西安《黄鹂鸟》(选自《鸟鸣集》)

 选自梅西安所做的十三首钢琴套曲《鸟鸣集》(1956-58),为其中第二首。在此之前,他为记录鸟鸣声而曾多次旅游各地。梅西安称“想正确地为鸟声绘出肖像”。在整个套曲的十三首中,共包括七十七种欧洲鸟的鸣叫声。《鸟鸣集》中,每曲均使用古希腊的三段结构,表现鸟声在白天与夜晚之间的变化,比如日出或日落。作品多用印度节奏, 一方面表达各种鸟声的持续和组合,另一方面表现鸟的栖息地在不同时间状态中的景色,如崖、水、池、海、河等。

 

 

 梅西安《欣喜之圣灵的凝视》(选自《二十圣婴凝视》)

 “热狂之舞,陶醉的号角曲调,激情的圣灵......耶稣基督之灵的幸福和喜悦......我常为神是幸福的这一事实而惊讶,然而又为无法描述的不断的欣喜隐藏在基督的灵魂中而惊喜.因为欣喜对我而言,是一种意义最深刻的激情,也是一种陶醉。”——梅西安

 这是整部套曲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继第六首“上帝创造万物”之后,又一首篇幅十分宏大的乐曲。它技术艰深,在音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在构思上充满了智慧与想象力,是梅西安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