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评论 > 正文
万物皆有灵 和合融阴阳——浅谈郭燕妮原创国学音乐《能量冥想》作品之:云语
2021-10-27 00:11:44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文/ 聂品


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骨笛等乐器(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18支)的制作技术。
在没有文字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己经对“音阶音程关系”有了相当惊人的音乐智慧和相当程度的认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世界最早的古乐谱(竹简)发源于东方华夏的夏朝,成熟于周秦时期,华夏先民首先是以“文字记谱”及后来“五音”作为古乐记谱,因有了中国活字“印刷术”才有了后来各种记谱出现。中国音乐的产生早在《吕氏春秋·古乐篇》里就有了明确的记载,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泠伦(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人物)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他根据凤凰鸣叫的两个六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的“12音律”,以至后来的“三分损益法”和“五音阶”及“七音阶”无不打上“中国国学的阶级烙印”。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音乐发展史同样是中国国学的发展史。中国国学一直以来都伴随着中国音乐发展。
在郭燕妮着手策划、创作《能量冥想》,就发现了中国的“国学音乐”(由郭燕妮、聂品首次提出)。特别是在《易经》里的“五行”思想与“五音”等相对应的关系上,可以说明“国学音乐”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
什么是“国学音乐”?简而言之“国学音乐”就是以中国国学思想在“中国音乐”里贯穿始终,表达出中国古人的音乐智慧和哲学思想。


 


一、中国“五行”思想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 )是中国国学体系之一;“五行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的运行(运动)和循环生克变化所构成,常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其根本基础是表达宇宙与地球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五行”的源头是上古时代“万物有灵”、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广泛用于农业、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立法、音乐等方面;而“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性,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学”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郭燕妮原创国学音乐作品《能量冥想之:云语》是从原有已经创作、演出的作品中按照“五行排序”进行音乐作品编辑、整理和“二度创作”,其目的是以音乐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领域的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二、国学音乐与音乐能量及音乐疗法
中国的“国学音乐”在“五行”上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行神兽、四象和七大星区(二十八星宿)。其中五行神兽:青龙:东方七宿、白虎:西方七宿、朱雀:南方七宿、玄武:北方七宿、应龙:(勾陈、麒麟为:中土)对应;“五脏”:心、肺、肝、脾、肾与方位:东、西、南、北、中对应;五官:眼、耳、鼻、舌、口与色彩:红、黄、蓝、白、黑对应;滋味:酸、甜、苦、辣、麻于心里:忧、思、悲、恐、惊对应。包括藏传佛教的“五明”中的:声明、因明、内明,都是“观内而外”的音疗。
在音乐里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木、火、土、金、水都具有深刻而广泛的音乐涵义,“五行”和“五音”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机制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是此,音乐本身就具备了巨大的“宇宙能量”我们通过“音乐冥想”完全可以与宇宙沟通、与身体对话达到:观其内而明察外。当然就可以实现中华“音乐疗法”。
能量冥想是通过“人体静态意识”的“空性”,达到人与宇宙天体浑然一体的“空”,汲取宇宙能量及与宇宙“对话”,从而提升“人”的更高“维度”,现实“身心灵”自我不断地“完善”。能量冥想加以音乐“元素”,通过“乐”的“震动频率”和“声波频率”完美地达到用音乐“疗愈”,包括人与宇宙及身心灵的“频率共震”,这种音乐的“音乐疗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性音乐”,也称之为“音乐疗法”。在中国的“国学音乐”里,“音乐疗法”便是人们对于《易经》的融会贯通,是“五行思想”的具体体现。
“音乐疗法”,在上古时代就已经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从甲骨文到仓颉造字,再到没有取消繁体字之前,中国汉字每一个都暗藏深刻而朴素的“人文哲学思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音乐疗法”就“樂”和“藥”来说,是先有“樂”而后才乐“藥”。正是:藥先樂後(吴慎先生命名)。普遍意义上的“五行”对应“五音”即:木、火、土、金、水对应:宫、商、角、徵、羽;对应着:心、肺、肝、脾、肾和忧、思、悲、恐、惊;以及酸、甜、苦、辣、麻。
从中国音乐音阶发展历史上看,音阶是从“五声音阶”又称“五度相生法(律)”即:宫、商、角、徵、羽而来。到后来构造出“7音阶”的过程。中国音乐鼻祖们,不断地改造发现了音阶的生成方式规律,并增加“纯八度音程”内的音数,直到“十二平均律(音阶)”这一黄金制的产生,形成了今天中国的“7音阶”。
每一个阶段的中国音乐发展,都秉承了先人们的智慧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灿烂的“五行观”。“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上万事万物朴素地分为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和诠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道法自然”之规律。

三、云语命名解读
【1】云(雲):从中国繁体字的结构理解“云”是非常容易的,“无雨就无云”即:云的形成是因为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类别。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逆辐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因此:
云是一种能量、同样也是一种热能。
【2】语(語):语:由【言】和【吾】构成。
左部是“言”,作形旁,表示与言语有关;
右部是“吾”字,作声旁,指示该字的读音,文言文“吾”同时是“我”的意思。
吾:为上半部分是“五”,下半部分是“口”,文言文即表示:吾在说话,白话文就是:我在说话。)和“我”得声;秦、汉以后“吾”字声旁就写作一个“五”,“語”就定形为从言、吾声,一直延续至今,汉字简化时将“言”简化为“讠”。在现代汉语中“言语”、“语言”等词语的构词都是同义语素并列,看不出“言”与“语”的区别,但在古代汉语中,“言、语”这两个词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许慎概括为“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意即自我陈述是“言”,与别人谈论是“语”。《礼记·杂记下》 “言而不语,对而不答”用的就是本义。
【3】云语:能量聚集、言而不语。
在静寂清静无为的冥想里,感受能量聚集的升华。这种“内在能量升华”是由八卦五行和“能量波”震动频率而至,以音乐规律融入其中形成“合二为一”的旋律,这就是中国古人巧妙利用音乐治愈人体各种疾病的核心所在。因此:
云:吸大地之热能量其逆辐射回归滋养大地
语:从无声到有声静观其内外觉冥天人合一
云语:能量冥想空中无色、乐音和合万物润灵

在时长55分钟的《能量冥想之:云语》里,青年作曲家郭燕妮女士将其分为三大幕十首曲目即:第一幕:三桓乾坤、第二幕:五行八卦冥想、第三幕:七宿归一。十首曲目其中:01、开篇:接引【五行阵木青龙:东方(木)】、02出离【五行阵金白虎:西方(金)】、03旋风【五行阵水玄武:北方(水)】、04、遨游【五行阵土:应龙(中土)】、05、乐云【八卦山艮(土)】、06、纳新【八卦雷震(木)】、07、融合【八卦天乾(金)】、08、彼岸【太极和合】、09、回归【五行阵火朱雀:南方(火)】、10、尾声:云语(能量的冥想)。郭燕妮在音乐创作中把“冥想”与“能量”融合,充分表达中国音乐的“国学”元素,郭燕妮以“灵性的冥想”作为主旋律“引出”中国乐器与配乐和中国古典音乐旋律,这是在现代音乐的今天少之又少不可多得的“国学音乐”。正如郭燕妮在她的这部原创音乐里开篇诠释那样:
天地启元,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万物不可逆也。只有效法天道而自立自强,才能不停地运行下去;遵循天道的德行,地球与人类方得以和谐;宇宙人类自强不息方可厚德载物。
让我们开启觉知之门,在音乐的空灵里冥想大自然那生生不息的能量……


 

【郭燕妮背景介绍】

郭燕妮(女):新加坡德艺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青年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瑶台天籁远古创作琴音者、瑶台天籁乐团创始人及团长、音乐制作人、音乐剧导演;原创系列民族史诗音乐与灵性音乐开创者、首位《国学音乐》概念命名提议。曾在荷兰鹿特丹皇家音乐学院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