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评论 > 正文
用现代舞和诗的形式,重新解构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2019-12-23 23:45:39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看了一出有意思的“舞蹈诗”:用现代舞和诗的形式,重新解构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原来现代中国学院派的编舞家和舞者是从这么一个角度来看待 “那个时代”的历史  还是很有启发,下面吐槽和褒奖一下。

         从音乐上可以更加改进  或许是经费和时间有限的原因,没能请到专业作曲家来重新编写 此次用的都是已有的曲目剪接。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用已有的乐曲来进行舞剧编排,在特定的情结上会带来很大的作用,比如引起共鸣,勾起回忆,此次用的大量《红色娘子军》原曲和某几首特定的红色歌曲用的都十分到位,引起了非常有意思的观众反馈和共鸣。但一旦脱离了这两种情况,很有可能会让观众引起思想上的歧义。比如这次用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开场交响乐曲,这首曲目非常抒情、很好听,但从内容上来讲,真的不是那么合适,让人忍不住猜测编舞是否真的要把战士和乡土火锅烩菜放在一起  (看情况应该不是,只是单纯因为乐曲优美而选择)。

         从舞蹈上来说,首先我是个外行,所以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很美,无论是独舞,双人舞还是群舞的技术都非常精湛,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肢体动作无论是芭蕾在“斗争时期”的表达,还是现代舞对“工人大生产时期”的表达都十分到位,让人精神振奋、感同身受。

         在舞蹈编排的段落布局上来看,用诗歌的形式作为现代舞和芭蕾的穿插手段布局思维非常有意思,相信如果未来能够在舞美和多媒体上再增加多一些流动的信息,让整体剧情更加流畅推进,会让“诗意“表达得更加充分。唯一在编排上的吐槽点是时空切换太快,太频繁会给观众带来思维的负担: 脑子真的不够用,不停地要去切换想象力--我真是只是想来好好地过一个美好的夜晚,没想到等待我的却是一场高考论文题。哈哈。




         all of all,这大概也算是学校实验作品关于“探讨过去“的题材中相当出色的一部了,比起之前的《南泥湾》,又是上了一个台阶。 对于实验摸索的作品而言(此处指未商业化的舞台作品),不停地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可能是极其重要的,观众的接受度、共鸣、口碑传播与社会价值传播都是需要严肃探讨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 用时间去证明吧,用时间去证明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在反思的时候,不用考虑今天,一切“今天”发生的好或坏,都仅仅只是“情绪瞬间“。只有在经过时间的历练之后,那些花言巧语和误会才会剥开它的外套,让你看到自己真正存在的意义--谁知道今天的你是否“无用”呢? 

         那么,“明天见吧“。
         -送给所有想看到“自己“的人。


          (李少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