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评论 > 正文
音乐——沟通世界的语言
2016-10-27 15:57:48 发表 | 来源:吴艳艳

音乐作为沟通世界的语言,在其社会、政治、军事等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音乐反映社会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它既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又能凝聚众人的力量,并唤醒人性的善良;还能在交流中充当使者的角色。
音乐是世界上最没有沟通障碍的美丽语言。当互不相识、语言不通的人们坐在一起欣赏音乐时,他们能听懂音乐中的喜怒哀乐,能为音乐一起欢欣、一起悲泣、一起激动、共同勉励。这是音乐的神奇力量。
作为人类七大智慧中最早发展的一种智慧,音乐在其社会、军事、政治等功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在社会功能中的作用
音乐——净化心灵
音乐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
《乐记》中指出:“夫乐者乐也。”(音乐即快乐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听一首轻松愉快的乐曲,在饮茶吃饭之时,伴以悠扬悦耳的音乐,不仅可以调剂生活,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乐的陪伴下,人们松弛了工作中绷紧的神经,消除了工作中的疲劳,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这是一种高雅的娱乐,也是一种积极的放松、有文化的休息。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会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孔子曰: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司马迁也说过:“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是能够影响宇宙的一种力量。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音乐可直接模仿七情六欲,当人们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会充满同样的感情,如果长期聆听不正经的音乐,就会变成不正经的人,反之,常听正经的音乐,就会变成正经的人。音乐对人民的教化作用正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的音乐可以传递感情、振奋精神。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上,每当唱起和平、友爱的歌曲,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热烈相拥、激情勃发,竞技体育,展示强健的体魄。还有诸如环保、抗震、爱心等公益歌曲,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语种,它们都会风靡全球,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鸣和响应。
二、在军事功能中的作用
音乐——凝聚力量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需要吹起嘹亮的号角,有节奏的鼓点指挥着士兵的前进、后退、进攻阵势、及作战方案。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战士、工人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下气壮山河的《国际歌》。它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歌词谱曲,并于同年由工人合唱团在里尔的售报工人集会上首次演唱。<SPAN style="COLOR: black">《国际歌》出版不久,就遭到统治阶级的迫害,发行人因为这首歌被判刑。但是,不管统治阶级怎样禁止和迫害,这首歌还是以它强大的生命力,</SPAN>成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唱响全世界。它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响彻寰宇。1944年,曾被苏联定为国歌。1923年传唱于中国。《国际歌》已成为向剥削阶级征战的号角,它是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影响最深远的歌曲。
一首歌从作词、谱曲、首唱、到传唱,到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可见它的内在力量是多么强大。它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也是这首歌伴随着中国人民、鼓舞着中国人民向反动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可怜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末路,自刎于乌江。历史上有名的楚汉之争,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张良利用四面楚歌,壮我汉军雄心,使楚营军心涣散,从而全面溃败。这是我国古代以歌胜战的典例。
 
音乐——唤醒人性
如果地球上确实有地狱,那一定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是必要手段,对于人民来说却永远都是苦难。
波兰著名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死亡的城市》中,记录了一个曾经救助他的德国军官的故事。二战期间,钢琴家每天通过国家电台向世人演奏肖邦的作品,鼓舞人民和士兵反对法西斯。但顷刻间,纳粹的炮火轰塌了电台演播室,德军占领了波兰。钢琴家在被押送集中营途中获解救、逃亡,藏身于一座荒废的阁楼,却又被德国军官发现。当流水般的旋律在键盘上开始流动,感染着那军官,军官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柔和。此后,军官帮助钢琴家获得食物和衣物,帮他度过难关,分别时许愿希望再听他演奏。
战争碾碎了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没有国界的音乐却使人性的善良象花朵芬芳一样散发出来。
曾记得一部影片,说的是德英法的大战期间,一位波兰女高音歌唱家冒着生命危险,到硝烟弥漫的前线寻找她的恋人——被应征入伍的德国歌唱家。正值圣诞前夕,德国前线哨卡居然破例让行,并命令他们为德国军官、士兵们演唱。当美妙的歌声穿越每个人的心灵,而法国这边战场上自愿要求当救护兵的牧师听到委婉的歌声,随着吹起悠扬的风笛,令各国的军士们深深地折服。各国将军宣布停战三天,继而在布满死尸的战场上,大家不分敌我,忘情地陷入音乐、歌舞、香槟的洪流中。
音乐消停了几天的战争,也让军士们的灵魂得到了片刻安宁的洗礼。
 
三、在政治功能中的作用
音乐——交流使节
当两个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想要结交,互通有无时,音乐便成了友善的使者。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藏王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向唐廷求婚。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将美丽、温柔、端庄的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出嫁西域,肩负着和睦邦交的使命。送亲队伍,除了携带丰盛的嫁妆、绢帛和种子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农技人员和乐师,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和</st1:PersonName>夫人歌舞庆贺。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保证了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
音乐的传播促进了藏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与繁荣。
1973年震惊世界的“破冰”之旅,由105位音乐家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奏人们耳熟能详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扣响命运之门,同时也震撼了人们冰封的心灵。他们超越了音乐的疆域,用音乐融化了彼此之间的陌生,并开启了中美友好交流的大门。
奔腾的《黄河》在演奏家指间流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滔滔气势和会场人们的澎湃心潮。当年中央乐团一首《美丽的阿美利加》让费城的音乐家热泪盈眶。在相互“敌视”的中美关系下,没有人会保存美国的乐谱,钢琴家急中生智,把儿时听美国传教士唱过的一首民谣即兴改编成钢琴小品,使音乐别有一番情趣。
35年后,纪念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特别音乐会之始,庄严的《埃格蒙特》为“5.12"罹难同胞致哀,表达了世界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同情。沉重的主题、悲叹的华彩、雄浑的交响、柔弱的哀泣、动人心魄的胜利,显现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坚强信心和毅力。
音乐会后,中美外交风云的见证人喟叹:“两国人民的友谊,正象音乐会中演绎的‘贝六’一样,经历风雨,喜迎阳光。”
音乐的交流使中国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音乐无论是什么题材,它的主题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赞美和平,表达人们对美好、善良的期待的。例如,
音乐中有赞扬人的美好心灵、高尚道德的,歌颂先进思想、新鲜事物的;有描绘历史事件的,缅怀革命先烈的;也有揭露、控诉敌人凶狠残暴行径的,讽刺丑恶事物的,嘲笑不良习俗的等等。多数是表现美好的事物与生活中的欢乐。好的音乐作品将这些美与丑的事物,进行了入微地刻画,诱发出人们的心声。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人的一生,
音乐则能帮助人们广泛地接触社会,体验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
就让我们在文化艺术的海洋中,拾起音乐的珍珠,向世人展示我们国人纯净的心灵,表达美好、友善的祝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