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郑小瑛:指挥台上的女“司令”
2022-08-14 15:04:00 发表 | 来源:中国妇女报

郑小瑛,1929年生,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央歌剧院乐队首席指挥。她是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的中国指挥家,也是新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晚上7点,浙江音乐学院偌大的音乐厅,只有四层排练厅的灯还亮着。空调把室温降到了26度,指挥台上的郑小瑛,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汇聚,终于顺着鬓角的白发,滴在紫色的小格短袖上。

“合唱要求你给它力量,一定要目光炯炯,而且精神抖擞。即使再疲倦,你也得想到你是个‘司令员’,得号召大家步伐整齐向前进。”


 

在浙江音乐学院排练《黄河大合唱》,郑小瑛的汗珠顺着头发滴落
 

前不久,得到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主办方的邀约,93岁的郑小瑛一口答应。

“12岁时,我就在小学里唱《黄河大合唱》,我跟我妹妹包了所有的独唱和对口唱。一唱‘风在吼’,大家就会觉得是自己人,有一种同根的感情。所以他们来请我的时候,我觉得《黄河大合唱》无法拒绝。”

排练结束后,在助手的搀扶下,郑小瑛慢慢走下指挥台,缓缓擦拭脸上的汗水,紫色的格子短袖贴在后背上。“我现在看着年轻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嫉妒。我现在很着急,很想多做一点事。”


郑小瑛早年指挥照
 

歌剧音乐的“讲解员”

1978年,郑小瑛刚刚调入中央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复排了歌剧《茶花女》,想让更多中国人欣赏到不一样的音乐。然而,首场演出就以失败告终。

“没听说过歌剧的听众们,见面就开始寒暄,台下很热闹,序曲根本无法开始。那个曲子那么安静,演奏员看着我苦笑,说使劲拉大家也听不见。”

郑小瑛心急,更心痛。“演到一半,会有人趴在乐池上来问:这还有个人打拍子啊?怎么一个劲唱,也不说话?”

既然观众不懂歌剧,那就在开演之前,花20分钟给大家讲一讲。“我讲歌剧和话剧、电影有什么不同。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期待知识,所以我二十分钟的讲座成为一个亮点。”这一讲就是四十四年。

二十分钟的讲座后,郑小瑛要迅速跑到后台换上演出服,时间得掐得一秒不差。“头一天没有多少人,第二天就成倍增长。我七点开始讲座,他们六点半就慢慢集合了。”


郑小瑛在指挥歌剧演出前的音乐讲座
 

美好的音乐,应该还给大众,还给人民

那些年,北京的街头,多了这样一道风景:一位中年女子左手攥着谱子,右胳膊夹着录音机,小跑着挤公共汽车。没有人知道,这个有点狼狈的人,是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

当被问及为何对工作如此热忱时,郑小瑛回答,“我曾经有过三年多的文工团生活,有很多的事情让我非常好奇,非常激动,非常惊奇。那时的锣鼓队,几个大汉围着一个大鼓,推着板车往前走,那种震撼,那种民族的气概,击中了我的心和音乐细胞。”

郑小瑛前往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时,刚刚19岁。她踏进火红的革命浪潮,和群众打得火热。“我们创造的美好的音乐,应该有义务把它还给大众,还给人民。”


郑小瑛在解放区学会了打大秧歌鼓
 

首位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女指挥家

郑小瑛急着给国内群众普及交响乐,也急着把民族的音乐带出国门。有评价称,“对于眼睛来说,看她的指挥手势也是一种享受。”


 

1960年,郑小瑛在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指挥家安诺索夫
 

上世纪90年代,郑小瑛应邀去哈佛大学讲学。有位美国记者问了她一个刁钻的问题,“你是怎么战胜那些男人站到指挥台上去的?”

郑小瑛回答,“我是我们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员,也是我们中国最高音乐学府的指挥系主任、教授。”后来,她慢慢了解到,当时美国还有相当的性别歧视。“在我成长的年代,我们党提倡男女平等,我确实是幸运的。”


 

1962年,33岁的郑小瑛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个登上外国歌剧指挥台的中国人
 

三次患癌,戴着假发也要指挥

68岁时,郑小瑛被查出癌症。白天看病,晚上还如约去做讲座,讲到兴奋处,郑小瑛便站上桌子,现场指挥学生们合唱。办住院手续前,她只追着医生问一句:我还能指挥吗?

“我连续做了五天放疗,每次大概半个小时。大概休息了一个多礼拜,照样去指挥,去讲课。”

出院仅一个月,郑小瑛就戴着假发出现在爱沙尼亚的舞台上,遒劲地指挥着歌剧《卡门》。指挥棒划响沸腾旋律的那一刻,青年琵琶演奏家章红艳流泪了。

“剧场是满场的,这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郑老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站在这个指挥台上。所以当第一句《卡门》的旋律出来的时候,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郑小瑛(后排中)创办了我国第一支女子交响乐团“爱乐女”乐团
 

盛誉、疾病、年老……这些通通拖不住郑小瑛向前奔的脚步。从爱沙尼亚演出回国后,郑小瑛飞往厦门,组建我国第一个“公助民办”的职业乐团——厦门爱乐乐团。

没有资金,没有人马,没有演出场地,甚至连排练地点都没有。郑小瑛干脆把家从北京搬到了厦门。

“我的座右铭就是:急社会之所需,尽自己之所能。就是说社会需要,我又会,那我就去做。”

2014年,2015年,郑小瑛的体内又接连两次发现癌细胞。癌症成了熟客,郑小瑛气定神闲地治疗、出院,然后接着忙。台上的演奏者、台下的观众,谁也看不出,飞舞的指挥棒,攥在一个三患癌症的人手里。


 

郑小瑛把中国的交响乐作品带到了世界各国的舞台上
 

一生走在“创业”路上

93岁的郑小瑛,又创业了。为了让观众听懂歌剧,今年1月,厦门市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注册成立。“洋戏中唱”,成为她现在最焦心的事。

“歌剧的成本很高,如果没有真正收到社会效益,那是一种浪费。所以我现在天天说,应该‘洋戏中唱’。”

2021年4月,国家大剧院。郑小瑛指挥完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后,合唱团成员突然在舞台上大喊:“郑老师,我爱您!”台上一人呼,台下百人应。

“240人一起唱,震撼人心。既然社会还需要,那就是命令,我还能动弹,还能做,我没有理由拒绝工作。”


2000年,郑小瑛与厦门爱乐乐团首次在故乡的土楼里奏响交响诗篇《土楼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