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访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中国当代著名指挥家卞祖善老师
2021-09-27 23:06:05 发表 | 来源:百度百家号

我与音乐本无缘,是音乐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音乐,音乐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个性。我就是作为音乐的一名虔诚的信徒和热忱的传教士。”这,就是八旬高龄的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的人生座右铭。

说出这番话的人,他将五十余年的人生都献给了指挥台,他的指挥棒的一扬一抑牵动着中国交响乐的起与落,他为了音乐事业倾尽一生。他就是卞祖善老师。

卞祖善老师现场指挥

国际著名指挥,中国音乐界泰斗,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会第四、第五届理事,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指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中乐团艺术顾问,中国音协管乐学会高级顾问,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一级指挥,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曾先后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并多次赴港澳台地区演出,他的指挥受到各地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评价。

卞祖善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乐队指挥,而他最初与音乐结缘却属偶然。1936年,卞祖善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贫困的家庭,缺衣少食的他,上小学时最惬意的是课间休息时能喝上一碗别人施舍的粥。13岁时卞祖善孤身一人流浪到上海,在基督教难童教养院,他参加了唱诗班,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随后又在钢琴老师黄兰玉的指导下学习钢琴就这样,他“撞进了音乐的大门”,在跳跃的五线谱上憧憬未来。

1950年,卞祖善报考了育才学校(后转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同时建立指挥系。酷爱交响乐的卞祖善成为当年上海音乐学院创建指挥系乐队指挥专业的第一个本科生(当年该专业仅招卞祖善一人)。

卞祖善,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师从杨嘉仁教授。

俊宏与卞祖善老师合影留念

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从事乐队指挥至今。几十多年来,他指挥演出了、《红色娘子军》、《吉赛尔》、《天鹅湖》、《泪泉》、《希尔薇娅》、《罗密欧与朱丽叶》、《鱼美人》、《祝福》、《林黛玉》、《杨贵妃》等中外芭蕾舞剧。

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格拉祖诺夫的《第五交响曲》、海因里希?史韦沙的《历史交响乐组曲》和《东西方交响乐》。

他先后应邀指挥原中央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成都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陕西省乐团、兰州交响乐团、福建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江苏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山西交响乐团、山东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黑龙江交响乐团和武汉乐团举行交响音乐会,均获得成功。

 

他还是1987、1989、1991“北京交响乐之春”音乐会的指挥者之一,是1993年11月广州“名人名曲荟萃音乐会”的十名指挥者之一,是1995年9月8日“上海交响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的京沪九名指挥者之一;是2005年5月27日中国爱乐乐团成立5周年庆典音乐会的八名指挥者之一。

近年来,他先后赴美国、英国、苏联、菲律宾、瑞士和越南等国家指挥当地的乐团演出,并先后多次赴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演出,他的指挥受到各地热烈的赞扬和高度评价。

多年来,卞祖善一直手执指挥棒耀眼于舞台。近年来,他积累多年的音乐学养也如雪山融化般倾泻出来,他的声音经常出现在校园里,讲堂上,为追随音乐的人传道授业解惑。

更令人由衷钦佩的是他已经以乐评人的身份,在最近12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央电视台的转播现场,担任转播嘉宾、顾问,为观众点评演出,舞台上乐队、指挥、曲目的一切,从他脑海里简单搜索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广大观众,令观众在欣赏到动听音乐的同时,也享受到一场艺术的盛宴。

老师从流浪的孩子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从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个乐队指挥到闪耀舞台,卞祖善已经度过了70载春秋。

因为早年的经历,卞祖善一直呼吁在我国创办义务音乐学校,招收那些来自边远地区、有志于学习音乐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人都应享受音乐”。卞祖善常常这么说。

多年来,卞祖善就是带着这种愿望四处奔走,到处讲学,他的记事本显示,今年已经飞行了超过70次航班。他把他对音乐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希望更多的人也能从音乐里面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他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为此,他仍然不停地学习,读书、听音乐。

1999年,卞祖善正式退休后,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交响乐的普及工作中。目前,他正在为大力促进我国西部交响乐表演艺术事业而努力。卞祖善说:“如果没有听众,交响乐便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听众需要引导,我愿为之努力。”

2003年4月受聘担任西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继续为音乐指挥事业发光发热。

卞祖善老师著作《乐海管蠡》,本书选编了作者近20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百余篇关于音乐的文章,通过良师益友、华韵撷英、音乐指挥、交响之路、舞剧乐评、第三流派、友谊乐章和往事随笔8 个部分。

《乐海回响》是卞祖善老师继音乐文集《乐海管蠡》之后的续作。作为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在书中主要论及了音乐创作、音乐现象、音乐活动等,特别是着重诠释了一些指挥大师和大家,如小泽征尔、托斯卡尼尼、李德伦、彭修文、聂中明等的指挥艺术。书中还广为涉猎了西方、俄罗斯、日本等地的音乐和音乐家,其中一些评点,虽没有长篇大论,但也仍然切中肯綮,给人颇多启发。

几十年来,他指挥演出了《吉赛尔》、《天鹅湖》、和《红色娘子军》、《林黛玉》等中外芭蕾舞剧;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斯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等。

近年来,他先后赴美国、英国、苏联、菲律宾、瑞士等国家演出,并先后多次赴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演出,他的指挥受到各大媒体热烈的赞扬和高度评价。

 
 


 

与中芭结缘60载!指挥家卞祖善的乐舞人生|人物

 

9月9日是指挥家卞祖善入职中央芭蕾舞团60年纪念日。1961年9月9日,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的卞祖善,入职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担任乐队指挥。60年来,卞祖善带着他的指挥棒走遍了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走下指挥台,登上讲台,与社会广大听众分享音乐。

如今,85岁的卞祖善,指挥起来依然从容优雅,聊起音乐依然逻辑清晰。虽然霜染两鬓,但他还是那个风度翩翩,对音乐相当较真儿的卞祖善。
 

幸运的选择

 

卞祖善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个乐队指挥本科毕业生。1961年8月底,他满怀信心地来到北京,住在钱粮胡同附近的东四旅馆,报到的地方就在朝内菜市场对面的文化部。干部司关政同志接待了卞祖善,并告诉他,“你有三个选择:东方歌舞团、新影乐团(中国电影乐团前身)和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这三个单位都欢迎你去工作。”这让卞祖善十分惊喜,“我是服从分配来报到的,竟然还有主动选择权。”卞祖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因为我热爱芭蕾音乐,热爱芭蕾。冥冥之中,芭蕾音乐似乎和我有着不解之缘。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实习时,第一次登台指挥的曲目恰恰就是柴科夫斯基《天鹅湖》的第二幕“场景”。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首次指挥乐队的好评令我备受鼓舞,终生难忘。”关政对于卞祖善选了一个校级舞团深感意外,卞祖善笑着解释:“我也刚毕业,大家都‘实验’,挺好!”就这样,卞祖善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实验”,与自己的单位同步成长,这让他充满了斗志和期待。

卞祖善说,1959年实验芭蕾舞团创建之初,乐队只有9个人,后来增加到14人。等到他上任时,实验芭蕾舞团已经拥有一支完整的双管编制管弦乐队。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形成如此可观的局面,是因为国家对芭蕾舞艺术事业高度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导和安排下,将原属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管弦乐团的大多数团员,调拨给了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1961年秋,《吉赛尔》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上演,这是卞祖善进团后指挥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他背谱指挥大获成功。从那之后,他执棒了无数的经典芭蕾舞剧和原创剧目。

1967年,卞祖善指挥中芭乐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录制的舞剧《红色娘子军》(1964年版,中国唱片M837、M838;2004年出版CD,中唱典藏ACD001,责任编辑卞正洪),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指挥特别奖。

同年(1967年),由卞祖善指挥、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摄制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纪录片(郁蕾娣饰吴琼花,武兆宁饰洪常青),和上述录音均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对于中芭乐团而言,主要工作是坐在乐池中,为芭蕾舞剧演奏音乐。为了能让中芭的乐队从乐池里走到舞台上,独立展示自身的艺术水平,卞祖善也没少费心思。1991年,是莫扎特逝世200周年,卞祖善召集乐团演奏员,倡议“为了莫扎特,为了音乐”不计报酬地举办两场交响音乐会,得到了大家热情的支持。卞祖善笑称“我在中芭乐团搞过一两次这样的‘艺术民主’”。音乐会很受欢迎,每位演奏员还获得了50元报酬。


 

今年4月10日,卞祖善再次执棒中芭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面对这支合作了几十年的乐团,卞祖善感慨:“正是几十年来的亲密合作,使我在指挥艺术方面得到了锤炼,受益终生。在中芭收获的一切,在音乐学院课堂里是不可能企及的。我作为中芭的一名指挥,深感荣幸和自豪。”

5年前,中央芭蕾舞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庆祝指挥家卞祖善从艺55周年,中芭为此还主编、出版了《乐舞人生——卞祖善八十感怀影集》。团长冯英曾评价:“在卞祖善先生指挥带领下的中芭交响乐团,不但将一部部舞剧音乐演绎得光彩夺目,更与他一起将满腔热情和执着奉献的精神留在了中央芭蕾舞团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
 

为全国乐团 “摇旗呐喊”

2015年,卞祖善为京西爱乐乐团排练

除了中芭,作为指挥的卞祖善还跟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打交道。指挥交响音乐会之外,卞祖善为推动各地乐团的持续发展,曾给相关领导写信,争取解决乐团的实际困难。卞祖善称之为“摇旗呐喊”,“这个方式并不是我首创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德伦先生等指挥家曾联名写信帮助过不少乐团。”

卞祖善在与各地乐团合作过程中,亲身了解到乐团遇到的实际困难,主动写信给相关领导,为乐团寻求帮助。有些信有回复,并帮助乐团解决了实际困难,如深圳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上海爱乐等乐团;当然,也有些信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在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中,卞祖善格外关注西部交响乐团的发展,不仅出版了《2010中国西部交响乐团回眸》一书,还帮助西部交响乐团奔走呼吁,终于促成了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的举办。首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于2010年底在重庆举行,成为中国西部交响乐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想提升中国交响乐的整体水平,必须拉动西部交响乐的发展。”从2010年起,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一直坚持举办,已举办了五届,越办越好,推动西部交响乐艺术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几年,卞祖善还在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教授管乐指挥乐队课程。“该院学生每人选学一种乐器为主课,以班建团,同时在指挥乐团中实践学习指挥。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们毕业后分别去云南各地,为当地的管乐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师资队伍,这在国内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卞祖善如是说。

如今,卞祖善对于上台指挥持有一种“随缘”的心态。“有一些很有意义的作品在国内还没演过,我就设法在国外订购总谱并托朋友扫描生成分谱。有机会就演,要让演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为音乐普及奔走呼号

卞祖善为线上与线下的学生举办讲座

当下卞祖善更关注的,还是如何为音乐普及奔走呼号。

冼星海于1929年提出的“我主张把音乐普遍了整个中国,使中国音乐化”,成为卞祖善的座右铭。

改革开放以来,卞祖善就与罗忠镕、郑小瑛、金正平、徐新、王西麟等同行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进行普及交响乐的义务讲座。

其实,这并不是卞祖善最早参与的音乐普及讲座。早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大学期间,他就到上海交通大学、闸北中学勤工俭学,举办音乐普及讲座。

“我在北京很多的大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科研单位举办过音乐讲座。2005年起,教育部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我去过大江南北的学校举行音乐讲座。”去年,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卞祖善在各地分别举办了8次以《人类的交响乐》为题的讲座,很受欢迎。10月15日,云南教育厅在昆明举办的“名师大讲堂”,由卞祖善主讲《闳约深美——关于美育的思考与对话》,线上收视率达52.36万人次。今年8月26日,他又在厦门海峡国际社区“艺术视界”主讲《论音乐的和谐与崇高》,受到了热烈欢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并入木三分。”

在卞祖善看来,这些努力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希望人人能像享受福利一样享受音乐。“以前的普及讲座像是游击战,后来是阵地战,而现在已经是兵团大战了,但尚未迈入全民义务音乐教育的时期。”为此,他坚持不懈地奔走呼号。
 

感恩国家献颂歌

卞祖善与恩师杨嘉仁

卞祖善常说:“我是个幸运儿,一路走来,多亏国家培养,有各方面的关注、爱护、栽培和支持,方有今日的我。”

卞祖善的童年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过着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日子,以致被送进了上海基督教难童教养院。为唱诗班弹钢琴的黄兰玉老师成为卞祖善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1950年夏,卞祖善考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陈贻鑫老师把他正式领进了音乐大门。不久之后,卞祖善转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于1961年毕业。回忆起自己的专业指导老师杨嘉仁教授,卞祖善说,“杨教授给予我慈父般的教诲和期望,是激励我终身不断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而早年的同学之谊也令他感怀至今,“我的同班同学们,待我如手足。每当学校组织春游、暑假出游活动,大家都带着我,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帮助。我期盼今年11月,参加上音附中校庆70周年活动,再一次向母校表达感恩之情。”

卞祖善由衷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2000年末,卞祖善编创的钢琴曲《颂歌》,获得了深圳市“献礼建党100周年钢琴作品创作征集”优秀创意作品奖。此曲由青年钢琴家陈韵劼首演,颇受欢迎。今年11月至12月,旅美青年钢琴家沈璐将在国内10个城市巡演,10场音乐会每场都将演出《颂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卞祖善笑言:“‘近黄昏’也很美啊!”

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要有所作为,这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卞祖善深情地说:“时至今日,我还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