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创始校长吕思清|与梅纽因的不解情缘
2021-08-01 10:04: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吕思清校长


 

提到吕思清,自然会想到《梁祝》。他是首位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录制的五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中国小提琴曲目中最著名的作品,全球销量达数百万张。

 

1

吕思清的梅纽因情结

 

吕思清4岁开始随父亲及叔叔学习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而在他11岁时便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被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选中,进入了由他创办、位于英国的天才音乐学校——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学习,在这里进一步打开了吕思清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演奏技艺的提升,也开启了他与梅纽因长久的不解之缘。

 

1982年9月,在耶胡迪·梅纽因先生的带领下,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与瑞士国际梅纽因音乐院学生联合访华团访问北京,11日至13日与中国中央乐团联合奉献了三台演出,在中国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而吕思清也作为出访团员,参加了全部的活动与演出。

 

 

 

 

1983年,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耶胡迪·梅纽因创办了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在第一届比赛中,13岁的中国少年吕思清便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五名。

 

 

以下节选自吕思清自述《往事如乐》:

 

在梅纽因音乐学校

我一直相信我的一生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的,仿佛在冥冥之中有了定数,偶然间,命运之门就会为你打开。当然,命运的垂青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你必须有被垂青的资本,作好充分的准备。

1981年,11岁的我踏上了英伦留学之路。

去梅纽因音乐学校是我第一次出国,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跟在国内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从生活上来说,就少了许多限制。梅纽因音乐学校里边足球场、篮球场和游泳池一应俱全。就是在这里,我迷上了体育。我爱踢球,也爱看球,当时英超及其他欧洲强队的著名球星我能认识一大半儿,谁的身价多少转会费多少也基本背得出来。当然,我对体育的兴趣纯粹是业余爱好,不可能影响到我的艺术生涯。

在这里,小提琴的演奏不单纯是作为一种独奏形式或一件乐器在学,而是要参加很多综合的训练。另外,这里的学校还经常举办一些小型的音乐会,场面不大,但特别正规,很容易调动人的情绪,每一个参加者都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在里边。

除了音乐之外,我在梅纽因的课程还包括英文、英国文学、化学、物理、历史、图画、戏剧、地理、自然科学等十几门功课,所以在英国的留学不仅仅是小提琴的学习,而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感知西方社会、感受西方文化的过程。在梅纽因,我和大家一起住在学生宿舍,每周要上五天课,每天大约八小时,其中约三个半小时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四个半小时学习音乐知识和练琴。我不知道学校做这样的时间分配是否经过严谨的论证,但这个比例对生性活跃的少年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以我为例,在英国的几年,既没感到学习的压力,又没对音乐的练习产生厌烦情绪,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我对二者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兴趣。

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不同,梅纽因音乐学校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的是对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音乐素养、音乐知识的积累。从进入梅纽因音乐学校的第一天起,玛格丽特夫人就成了我的主课老师。玛格丽特对我的最大帮助就是让我接触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方法。当时中国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来自前苏联,对演奏技巧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音乐感觉和音乐风格的重视。玛格丽特接手我以后,几乎不教技巧,每天上课讲的全是音乐风格相关背景之类的知识。每节课上,她给了我曲子,总会告诉我不要光看音符,要先去体会它背后的东西,她还告诉我,有了曲子也不要急着去演奏,要先在脑海里去阅读,形成一种概念,然后再自己感受、练习,最后再回过头来听大师的演奏。这样做的理由是,大师的演奏已经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听早了,会限制自己的发挥,失去演绎的灵感。直到今天,我仍然保留了这个习惯。

玛格丽特总共教了我三年,这期间,我的个人演奏技巧虽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就凸显了出来,而这恰恰是国内学生的弱点。我一直觉得,英国的教学方法和中国的教学方法正好是一个互补,我在童年时接受的这两种不同理念的教育,对我以后的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在英国学习的后期,我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表演及比赛机会。1982年秋天,由梅纽因牵头,学校组成了一个印度和中国大陆的巡回演出团。这是我留学英国后得到的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过去的老师和家人都看了表演,认为我演奏中的确有了一些原来没有的东西。1983年,我又得到了在伦敦费厄菲尔德艺术中心音乐厅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机会。这次演出的伴奏乐队是英国著名的伦敦皇家交响乐团,据说我是跟他们合作的小提琴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英国《泰晤士报》就此报道说,我的出现很可能打破了英国古典音乐历史上的纪录。演出当天,费厄菲尔德艺术中心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偌大的演出现场可以用鸦雀无声来形容。我的演奏完成后,听众长时间起立鼓掌,我接连谢幕四次,才退入后台。

 

 

2

回到青岛,再续梅纽因情缘

 

成为音乐家后的吕思清依旧从未间断续写着与梅纽因的故事:2014年2月,吕思清应邀担任在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举办的第十六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评委,并与其他评委一起举办独奏音乐会。时隔30年“故地重游”的吕思清感慨万千:“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年轻又有朝气,就像回到了1983年。”而与不少老朋友再次相见,也让吕思清颇为惊喜。

 

2019年8月,吕思清欣闻耶胡迪梅纽因学校落户中国、并将校址选在他的家乡青岛的消息,非常激动。他第一时间送上了美好祝愿,并同意受邀担任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校长职务,作为梅纽因大师的学生而执掌梅纽因学校目前唯一的一所海外学校,成就了一个圆满的艺术佳话。2021年7月25日,“启航——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发布会上,吕思清先生被正式任命为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创始校长。

 

 

 

 

吕思清先生在致辞中说:“青岛是一个音乐人才辈出的城市,在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都有来自青岛的音乐家,但青岛音乐教育土壤的养分还不是特别的充足。我在11岁时被梅纽因大师选中,成为英国梅纽因学校的学生并在那里汲取人生和艺术的养分,让我对音乐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成为了我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四十年后的今天,我激动于母校唯一的海外学校落户中国,落户在我的家乡——有着“琴岛”美誉的青岛。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从诞生起就肩负着重大使命,遵循英国梅纽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所有热爱音乐的青少年追寻梦想,将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倾力执守的初心。”

 

在吕思清校长及领导团队的掌舵护航下,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将乘着音乐的风帆驶入浩瀚艺术海洋。

 

3

辉煌的小提琴演艺生涯

 

吕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国青岛,4岁起学习小提琴,8岁时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特优生,师从王振山教授。11岁时被耶胡迪·梅纽因勋爵选中到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学习;1989年进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多萝西·迪雷和姜孝(Hyo Kang)。17岁时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四项大奖之一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成为获此殊荣的东方第一人,此外还曾在北京、英国、美国等世界各地众多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作为当今公认最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之一,除了经常出现在全球众多顶级音乐节和著名音乐活动中,还担任北京国家演艺中心五月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以及耶胡迪·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多个国际知名比赛的评委。2021年应邀担任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首任校长。

 

吕思清经常与国际上最重要的乐团合作举行独奏会。曾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著名的音乐厅演出并获得好评,包括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艾弗里费雪厅和爱丽斯杜莉厅、洛杉矶好莱坞剧场、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伦敦的巴比肯中心、皇家歌剧院和威格莫尔音乐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和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歌剧院、莫斯科大礼堂、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墨尔本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阿布扎比酋长国宫和中国国家演艺中心等。

 

吕思清曾与世界上众多最重要的指挥家和音乐家合作,包括Lorin Maazel、Valery Gergiev、Leonard Slatkin、Edo de Waart、Vladimir Ashkenazy、Lawrence Foster、Jaap van Zweden、Osmo V nsk、Michel Plasson、Bocelli,以及谭盾、余隆、郎朗、吕嘉、汤沐海、吕少佳、简文彬、林超良、王羽佳、王健、张娴、张怡、李心草、杨扬等顶尖音乐家。曾与当今世界一流的乐团密切合作,如英国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国家交响乐团、哈勒乐团、毕尔巴鄂交响乐团、伯尔尼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纽伦堡交响乐团、阿斯本节日乐团、好莱坞碗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新泽西交响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读卖日本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台湾交响乐团等。

 

 

 

几十年来,吕思清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贡献,获得了众多的国际荣誉,包括美国众议院荣誉证书、新泽西州亚裔杰出艺术成就奖、加利福尼亚参议院荣誉证书、加利福尼亚众议院执行委员会多次颁发的荣誉证书、杰出艺术家奖、中国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青年等。2006年9月16日,加利福尼亚州米尔布雷市(Millbrae)通过一项法案,将这一天宣布为“吕思清日”,以表彰吕思清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