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悼念京剧名家谭元寿 | 谭门薪火的传承发展功臣
2020-10-11 00:11:54 发表 | 来源:中国艺术报

 

 

谭元寿(图片来源:北京京剧院微信公众号)

 

谭门薪火的传承发展功臣

——悼京剧名家谭元寿先生

 

崔 伟

 

 

2020年10月9日,一代京剧大家、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谭元寿先生,走完他辉煌而又丰富多彩的九十多年人生旅途,与我们挥手告别而去。我们十分怀念他!

 

谭元寿先生是我极为熟悉和敬重的一位长辈,自我上世纪80年代走入戏剧这门艺术行列,就一直得到他的巨大关爱与鼓励、扶持。他的艺术根基坚实、经验丰富、功力不凡、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传承贡献和巨大的发展成果。他不仅是京剧谭门薪火的继承者、掌门人,更是新中国传统艺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践行者、书写人。

 

2015年冬,崔伟拜望谭元寿先生(摄影:谢天一)

 

30多年的往来,作为晚辈,我深切感到“德艺双馨”在谭元寿先生身上体现得极为充分、极为具体。谭老一生谦逊、低调,有着传统北京人和艺术大家的道德风范,他坚决不许别人称他为大师、著名艺术家,他总是说自己就是一个一生努力追求,始终虔诚向京剧传统和前辈名家学习的京剧演员。每次聊天,老先生总是由衷敬畏传统,真诚感念前辈,极为尊重观众,热心提携青年。艺术上他更是广学博采,从不囿于一门一派。他深信传统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也坚信传统必须要随着时代而坚实优质地发展,这样才能使京剧艺术常青不衰。

 

谭门为世界戏剧艺术书写了一部恢弘的家族贡献史,也见证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但一直以来,我们往往更多着眼于谭门前辈的巨大贡献,而对于谭元寿先生的艺术关注、研究很不够。他的辞世,的确到了客观评价谭元寿先生艺术贡献的时候。我认为,说谭元寿先生是谭派老生艺术的第三座高峰,是当之无愧的!

 

谭元寿先生是一位延续了谭派老生的精神本质,但又在一个新的时代和不同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广学博彩,功力深厚,身手全面,自成品格的老生名宿。他的艺术特色与成就是谭派老生艺术一脉相传的新发展,是对京剧艺术的新的时代贡献。他生长于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先生三代同堂,且充满艺术氛围的京剧世家,从小就有着别人不具备的艺术环境。他不仅家学渊源,而且自幼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打下了规范、扎实的京剧艺术功底。出科后,他更在父亲和舅父宋继亭的指导下,对科班所学的剧目进行了认真、严格的“下挂”,为日后在社会上施展身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谭元寿先生走南闯北,搭班组班;主演配演,文戏武戏;传统现代,风风雨雨,经受了无数的历练,锻炼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终于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首屈一指的京剧老生名家。年过八旬,仍活跃在舞台之上,德高望重,深受国家和观众的尊重与爱戴。

 

首先,谭元寿先生在当代京剧表演艺术中担当起了传统老生表演艺术承上启下者的重要作用。他的深厚家学和科班基础,以及他成名后的丰富舞台实践,使得谭元寿先生传统功底坚实,身手全面。在老生行当中,他继承了谭门文武不挡的特点,不仅年轻时经常演出《三岔口》等武生戏,更是目前首屈一指的文武老生翘楚。特别是他对于传统剧目和表演本领的掌握更是异常扎实,非常广博。他会的剧目,具有的舞台经验,拥有的艺术见识,在前辈凋零的当代具有更加重要的艺术价值。

 

其次,谭元寿先生在当代京剧流派传承中承担着谭派老生艺术薪火传递者的重要作用。谭派历经几代人的呕心沥血,价值巨大,将其流传下去不仅是后代人的责任,而且对京剧的发展意义深远。而谭派艺术集文武于一身,无论是演员的先天嗓音条件,还是后天功底基础,都要求极高。从遗传基因和后天过硬功底两个角度看,谭元寿先生都具有继承谭派艺术的最佳条件,而多年的艺术实践,过人的艺术功力,不仅成就了他当代杰出老生的社会历史地位,也积累了深厚的心得,丰富的经验。目前,他掌握的谭门名剧,如:《定军山》《战太平》《洪洋洞》《问樵闹府·打棍出箱》《李陵碑》《奇冤报》等等,具有浓郁的谭派风格,饱含深厚的创造心血,极具艺术价值,的确是后学问业的最佳人选。

 

第三,谭元寿先生在当代京剧现代戏创作、表演中,以成功的创造,生动的形象,无愧为京剧现代戏的重要奠基者。谭门每一代人都有着不同特点和程度的巨大创新,但真正用京剧形式反映现代生活,谭元寿先生可谓在家族中前无古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演绎的《沙家浜》中的郭建光、《红岩》中的许云峰、《草原烽火》中的巴图、《秋瑾传》中的徐锡麟等,都很好地将传统京剧老生艺术与新生活、新人物予以结合,为京剧表演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为谭派艺术续写了新的辉煌。

 

谭元寿在京剧电影《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

 

第四,尽管谭元寿先生没能向曾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富英那样开宗立派,但他在继承谭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学习余(叔岩)派、李(少春)派等流派,结合自身条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艺术风格,并育人众多。

 

评价谭元寿先生的艺术地位,前提是必须将他的艺术发展与成就放到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中去考量。这样,才能客观公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因此,说谭门对京剧、对老生艺术的巨大贡献,仰望的应是三座高峰——谭鑫培、谭富英、谭元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视野放远到京剧艺术的发展长河中全面地看问题,也才能更强烈地感受到谭门数代人对京剧艺术,对老生行当的巨大贡献,以及谭派艺术的不朽价值;当然也是对谭元寿先生的最好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