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真秦之声 、秦筝归秦”
2020-08-04 16:13:22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真秦之声,秦筝归秦

纪念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逝世一周年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秦桑曲》陕西筝曲

作曲/演奏:周延甲

 



        《秦桑曲》真正开创了陕西筝乐的先河,它是周延甲先生秦筝曲目创作历程中的顶峰佳作,蕴涵着其毕生的音乐思想之精华。

        周延甲先生与筝结缘数十余载,他曾移植、编订、改编和创作了几十首筝曲,在他创作的全部古筝音乐作品中,陕西风格筝曲所占比例最大,在筝界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体现出他在地域性风格音乐作品上的创作投入。

        20世纪50年代,国家政府曾大力号召:“加强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在举国上下发掘抢救文化遗产这一续接传统的重要历史时段,周延甲带领陕西筝人走在了前面,开启了他毕生的事业——“秦筝归秦”。

        也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逆向思维的一个基本方法!“秦筝归秦”,关键是要演奏本地广大群众最熟悉欢迎的乐曲。历代相传的以秦腔、碗碗腔、迷胡为代表的戏曲音乐是典型的华夏正声,就是从事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其中的 “迷胡”(音乐眉户)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文献记载中,用筝奏陕西“迷胡”始于600年前。于是,周延甲就地取材,就从“迷胡”曲开始从事创编工作。1958年他创作了第一首迷胡筝曲《秋夜筝》(《迷胡调》),此曲有迷胡音调,但又不是某一个确定的曲调,是他长期受到迷胡音乐耳濡目染后,自然而然由心底流淌出的韵律。



 



 

《迷胡新曲》(古筝、二胡二重奏)根据古筝曲《迷胡调》改编创作

 

作曲:周延甲 / 丰芳

演奏:周延甲(古筝)

演奏:丰芳(二胡)

 


 

        周延甲先生1959年正式留校任教后,他根据部分迷胡曲牌编订了《古筝迷胡曲集》,共收录了30余首曲目。千万不要小看这本曲集,其中的17首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选全国音乐艺术院校专业的必修和选修曲目,这是对周延甲工作的充分肯定,该曲集也成为陕西秦筝振兴的先声!为了编辑这些“小曲”,周延甲奔波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处拜师请教。其中有艺人、演员、演奏员,常常是老师教一句,他唱一句;老师拉一句,他弹一句,直到老师满意为止。终于,曲集得以完成,他的演奏技艺也日臻成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我们最艰苦、物质生活最贫乏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话、录音机、复印机,乐谱要自己抄,出行做田野调查多靠双脚。透过这本曲集,我们可以想象他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60年试制双排码古筝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期间在西安市骡马市剧场举办演奏会周延甲古筝独奏《迷胡调》
 

        在实践中,周延甲深刻感受到:“筝弹迷胡非常顺手,五声音阶弦序自然排列,很适合下行级进、上行跳进的秦声旋法,二变之音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微升4和微降7的音高,加上轻重不同的颤音润饰和尾音下滑,把“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声腔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筝弹奏迷胡再现当年的情景,把从群众中来的筝又送回到群众中去,这不就是“秦筝归秦”吗?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艺术需要继承、创新,秦筝要想继续发展就应有不断新鲜血液的融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周延甲带领他的学生,并与专业作曲家共同努力,合理借鉴新的创作思维与演奏技法,从古老的“秦声”中继续寻找源头,以迷胡、碗碗腔、秦腔、弦板腔及西安鼓乐为母本,深度挖掘秦筝艺术风韵,从中吸取养料进行再创作。《百花引》《姜女泪》《秦桑曲》(周延甲)《新翻罗江怨》(黄枕宇、周延甲)《香山射鼓》(曲云)、《三秦欢歌》(魏军)《骊宫怨》《黄陵随想》(饶余燕)《乡韵》《秋夜思》(周煜国)《秦土情》(周展)等等一大批名曲的有力支撑使得秦筝流派在保持自身地域风格基础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秦筝归秦”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四个字:“继往开来”。先是学习、吃透传统音乐的精髓,然后在继续挖掘传统、学习传统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中西结合,实现再创造。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72年用试制的16弦踏板转调筝参加陕西省独唱(奏)音乐会演奏《八百里秦川金浪翻》(陈代霖作曲)《浏阳河》等乐曲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74年 周延甲先生研制25弦踏板转调筝,向陕西省文化厅汇报演出。

 

        在他的感召下,诸多门生也纷纷投入到“秦筝归秦”的全面复兴中,如曲云根据唐代西安鼓乐的曲牌创作的《香山射鼓》,魏军根据秦腔创作的《三秦欢歌》《婆罗门引》等。除了秦筝作品不断产生,还有一些演奏家通过演出扩大了秦筝的影响,如1982年济南全国民乐大赛中周延甲女儿——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望演奏《秦桑曲》获得优秀演奏奖(当时的最高奖),她是传播秦筝作品最早的演奏家,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演奏《秦桑曲》。1989年“山城杯”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尹群、张晓红演奏《秦桑曲》分获一、二等奖,樊艺凤演奏《香山射鼓》获得三等奖,《秦桑曲》获得创作一等奖,《香山射鼓》获得创作优秀奖。1983年,为了探寻研究秦筝历史和复兴秦筝,周延甲联合众多同仁成立了“秦筝学会”,同时创办以他任主编的《秦筝》杂志,主抓理论建设。与此同时,周延甲联合陕西诸多筝家和筝学理论家,写出一系列的史论和筝学理论文章,追溯秦筝历史,记载复兴成果,是形成陕西筝派的重要佐证,恢复、确立了陕西筝派的正统地位。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83年主持成立西安秦筝学会(陕西秦筝学会前身)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主编《秦筝》杂志。在秦筝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作为一位教育家,首要是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始自1957年,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周延甲教授了上千位学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周延甲在担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期间,对秦筝人才梯队的建设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宏观把控能力和战略眼光。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他一以贯之地将“秦筝归秦”的理念传输给他们。秦筝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在专业,科学而又非常细致、严谨的轨道上运行;将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等等都纳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有力地保障了这项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世界各地遍布秦筝学人,在他的教学与引领下,在他的教学与引领下,秦筝陕西流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曲云、魏军、李世斌、樊艺凤等均是出色的秦筝代表人物。除了院校中的传承梯队,家族传承亦令人称道。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女儿周望1977年考入中央歌舞团,1991年任教中央音乐学院,成为“秦筝京传第一人”,为秦筝陕西流派的传扬做出重要贡献。儿子周展亦是集演奏、创作于一身,《秦土情》一曲,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1989年中央电视台“山城杯”民族器乐大奖赛《秦桑曲》获作品一等奖。学生尹群(右三)获演奏一等奖、张晓红(左三)获二等奖、樊艺凤(右二)获三等奖、沙里晶(右一)获三等奖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00年5月香港《秦土情》音乐会与周望、周展
 


 

        为了创造便于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国际通用的五线谱,周延甲与他的两个孩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望、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周展)积极普及推行古筝五线谱教学。无时不为推广普及秦筝艺术、中华筝五线谱教学体系等事殚精竭虑。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06年4月7日、8日参加香港古筝艺术节与香港中乐团合作演出《秦桑曲》、《姜女泪》、《凄凉曲》指挥:顾冠仁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09年10月30日在西安市人民剧院举办《秦筝归秦---周延甲作品音乐会》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09年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录制专题节目《周延甲-秦筝》板胡:黄育英
 

        《真秦之声--周延甲等曲精选》是从周延甲先生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近四十年来在筝的教学和演奏实践中编创的大量筝曲里选录整理的。这些作品为提高筝的专业教学质量、培育演奏人才,促进筝艺事业的繁荣,振兴秦等陕西流派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作品从形式上看,有独奏作品、还有齐奏曲:从内容上看,有根据戏曲曲牌、民歌和创作歌曲改编的筝曲,也有根据民间音乐素村创作的筝曲。数十年来,他在筝的教学、演奏、理论研究、社会活动、乐器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周望教授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学生,到北京参加工作之前,一直在父亲身边学筝。在后来工作和学习的二十多年里,她们父女间仍然不断函件往来,向家父进行筝艺的请教。每逢大的节假日必返故里,一则省亲,二则继续领受教海,进行深造。这本《真秦之声——周延甲筝曲精选》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之中辑录成册的。



 



 

《百花引》(古筝三重奏)陕西筝曲

作曲:周延甲

编配:朱毅

演奏:周延甲 / 周望 / 周展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在秦筝归秦的精神引领下,周延甲先生实现了源于传统、又创新于传统的不平凡的事业。他集创作、表演、教学、理论于一身,为传统民族音乐的开拓性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04年8月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17年获得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 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19年获得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称号
 

        正如周延甲先生的儿子周展所说:父亲是“中华筝”改革发展的总设计师,指引着全体秦筝同仁的前行方向!相信广大的“秦筝”爱好者和学者们一定会永远记得周延甲先生为“秦筝”事业服务和奉献的精神,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但他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对秦筝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民族音乐事业能够繁荣发展,与父亲这一代的老艺术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后辈的我们,有责任接过他们传承民族音乐事业的旗帜,并努力将之发扬光大,为我们的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周延甲《周延甲筝曲选》、周延甲《古筝迷胡曲集·前言》、

        王英睿《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