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箜篌大师崔君芝 · 崔君芝:千年箜篌的消亡与重生
2019-12-05 23:28:24 发表 | 来源:国际日报
    首届敦煌文化创意论坛暨首届国际箜篌日确立大会刚刚结束,敦煌电视台记者龚虎专访中国现代箜篌演奏艺术创始人和本次论坛总策划黄子琦女士。

  记者在采访崔君芝教授时,她非常激动地说,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感谢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感谢总策划黄子琦,能够在我弹奏箜篌四十年之际带着我海内外、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一起来到敦煌寻梦箜篌,此生无憾了!而且11月16日国际箜篌日确立大会在敦煌举行,让我们这些坚守了这么多年在箜篌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有幸到莫高窟里寻找箜篌在汉唐时期灿烂辉煌的足迹,使我们特别荣幸和满足。

 

 

 

1715bf9294f253b30dfc74f124038492.jpg


崔君芝正在接受敦煌电视台记者采访

 

  记者采访论坛总策划黄子琦女士表示:这次有幸能够独立策划敦煌文化创意论坛系列活动,我也深感荣幸,这是源于我2000年第一次来到敦煌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时候就在壁画上初见箜篌的样子。箜篌作为现代比较罕见的民族乐器,在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对箜篌音色、演奏的描述已经达到极致的赞誉,在当时作为皇家非常重视的宫廷乐器,如今却已失传数百年甚为可惜,《孔雀东南飞》中明显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件应该从宫廷走向千家万户雅俗共赏的乐器,不应该越来越小众,导致后期被人们忽略淡忘直至失传。2010年在中央民族乐团有幸结识了崔君芝教授,跟随崔教授学习了一段时间,又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在英国法国挪威的演出活动,我对箜篌和崔君芝教授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崔教授对于箜篌所付出的全部青春和心力让我尤为感动,后来我发现箜篌圈子比较小众,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也没有较多人才涌进来帮助这件乐器走近大众,也没有很专业系统对箜篌的宣传,箜篌也不像古筝那样发展的比较成熟,有自己的节日,我就想着我既然是一位多年从事策划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编导,有责任帮助箜篌学子拓展更广阔的舞台,更有责任配合专家学者、演奏家们一起去挖掘箜篌更深一层的文化价值,让失传的箜篌能够真正的重生复苏、传播与传承推向每一个中华儿女,我在北京与崔君芝教授开设的全国箜篌师资总部已经连续三年跟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开设箜篌师资研修和认证培训班十几期,培养了新的箜篌师资力量几百人,希望这样的长期坚持能将箜篌的专业队伍不断壮大,这好像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了。
 


 

  箜篌,这件古老的乐器,在历史的流变中逐渐消亡,又在一群人的努力下,在现代中国再次重生。崔君芝老师是第一个掌握现代箜篌演奏方法的人,在这篇文章里,她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箜篌在现代中国的“重生记”。
 

崔君芝:千年箜篌的消亡与重生




 

  箜篌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浩如烟海的历史绘画文献资料中,如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和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互相影响的敦煌文明中,就有上千的彩绘和一些石雕等都记载了箜篌的兴盛和史实,仅在莫高窟一处便有关于箜篌的各类壁画二百余幅,舒展曼妙的箜篌飞天,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箜篌演奏图,以及箜篌乐伎像蝴蝶般舞动的手指,轻灵优美,千姿百态艺术精品之美使历史的沉淀跃然浮现,千古天籁之声回荡于耳。

  根据音乐史料记载,由于箜篌乐器形制不同,在六朝末期就分别造名为卧箜篌与竖箜篌。竖、卧兼有的另类,无论有无凤头装饰,人们皆统称为凤首箜篌。独有在中华大地上这几种箜篌是同时并存,且始于秦汉,盛于隋唐,衰退于明清。《旧唐书·音乐志》载:“旧说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乐器,列入“清商乐”中使用,并东渐到日本和朝鲜。今日日本称之为“百济琴”,朝鲜称之为“玄琴”,就是传承至今的卧箜篌。它与古琴、古筝、瑟相近似,是平放于身前演奏的品柱一类的拨弹乐器。
 




 

  我们再看竖箜篌的历史,它源于美索不达尼罗河流域,非华夏之旧器,随丝绸之路自西域传入中原。中国通   典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它与古埃及弓形竖琴、亚述式角形竖琴等为同一族群。传承流变至今的拉丁美洲竖琴、西欧各种形制的竖琴,皆是竖抱于怀演奏的弦鸣一类拨弹乐器。
 


  凤首箜篌最早起源于佛教,“印度维纳箜篌”、敦煌中菩萨乐伎手持的“无凤首的多弦弯琴”、“波斯横式角形竖箜篌”、新疆出土的“且末箜篌”都属同类。与当今使用的用皮制成的共鸣箱、有品和柱的“西非箜篌”(称之为可拉)等都是凤首箜篌的变异。至今流传于缅甸的“桑柯”就是凤首箜篌的一种原型。同是   平放于身前、竖抱于怀兼而有之,箱体共振、品柱、弦鸣共存一体的拨弹乐器。
 


  

金漆凤首箜篌



 

  从汉至隋唐以来,中国箜篌流传甚广,历史悠久,演奏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使用的卧箜篌,被古琴、古筝代替而逐渐消亡。同源不同流的竖箜篌(包括凤首箜篌)无论从演奏手法、演奏乐曲的内容、演奏形式和场所以及装饰性的彩绘,雕龙画凤、大漆描金和乐器的形制都被中国化了,并经常出现在古代民族乐队和佛教音乐中。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有段描绘:“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绣花,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

  唐代诗人顾况之作《李供奉弹箜篌歌》也有非常生动的诗句:“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予。弹尽天下崛奇曲,胡曲汉曲声皆好 。”
 


 

  诗人李贺的名篇《箜篌引》也提到:“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二十三弦动紫皇 ”

  【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小箜篌女子所弹,铜弦、缚其柄于腰间,随弹随行。”晋人曹毗在“箜篌赋”描绘“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从以上可看出竖箜篌在千年的流传中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了。自唐代起,箜篌便泛指竖箜篌了。
 

 

  小箜篌演奏图 河南博物馆


 

  箜篌的新生

  中国现代箜篌的试制与改革,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箜篌新生的时机到来了!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直接领导组建了“箜篌改革试制小组”,组长是文化部艺术局专员关立人女士,成员有文化部舞台科技研究所的留德音响专家王湘先生、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技师蒋柏松师傅、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厂张琨老师和中央民族乐团竖琴演奏员崔君芝。

  在文化部部长周巍峙和中国音协主席吕骥的直接关心领导下,李焕之、赵沨、吴祖强、杨荫浏、曹正、吴景略、朱虎雄、张子锐等专家学者亲自参与和支持帮助,并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如借鉴清末大同乐会研制的箜篌,以沈阳乐器厂韩其华试制的双排弦(利用杠杆支撑原理达到可演奏揉压颤滑音效果)的发明为   基础,以中央民族乐团崔君芝提出的“卧箜篌和竖箜篌相结合融为一体,创新制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箜篌”为指导理念,使箜篌试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这件古老的乐器获得了新生。

 


  1980 年春天,箜篌改革试制小组在完成了整体设计后,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试制了第一台中国现代箜篌,从而结束了箜篌失传的历史。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教授二十多年来潜心钻研,对中国现代箜篌又进行了改进,以传统的制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箜篌的种类、造型、揉压颤滑机械、音准、转调等诸方面都有了专业化的提升,为箜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崔君芝和现代箜篌
 
 

  新型的中国现代箜篌经过艺术实践证明,具有专业化而广泛应用的有两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能体现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精髓所特有的揉压颤滑音,并都是通过双排弦的结构而达到这一特性的。乐器制作采用了“梧   桐木”制成双面立式共鸣箱,用“色木”制成双排导音码,用钢丝、蚕丝缠尼龙制成琴弦,用“硬杂木”制成琴柱和琴座,用铜与木制的多层板做成拉弦板,用牛角和钢条制成拉杆和手拨转调机械,用钢条和铜制成   拉杆和脚踏瓣转调机械,其中包括凤首、凤尾拉弦板,侧面琵琶式双面立式共鸣箱、发音音窗、双排雁飞式   导音码、双排琴弦、杠杆支撑揉压颤滑机械、琴柱、琴座、联动手拨式七声半转调机械、凤尾式共鸣箱保护板、脚踏式转调拉杆及转调踏瓣等等配件。

 

  箜篌演奏艺术的新生

  乐器演奏赋予乐器以新的生命,创新箜篌演奏艺术是箜篌乐器发展的关键。中国现代箜篌演奏创新的原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借鉴共性,探索创新个性。

  历史上记载的卧箜篌与竖箜篌相结合并融为一体的理念,成就了中国现代箜篌演奏艺术的新生。类似卧箜篌的中国民族乐器是当今流行的古琴、古筝、琵琶一类的乐器。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艺术以“中和”为主,轻柔淡雅含蓄之美为多,同时兼有大幅度的起伏跌宕,乐音与噪音的强烈反衬,轻重、虚实的大反差,强调横向线条的旋律,用摇指、轮音等各种演奏技巧延长旋律线,使其连贯清晰,以揉压颤滑音的演奏手法使旋律线条近似人声而富有韵味,还运用多种技巧,使音色变化丰富。

  竖箜篌传统的擘弹法就是当今流行的各式西洋竖琴的演奏手法。西方的竖琴发展已近二百年,1820 年,竖琴转调踏瓣改为复式,降、还原、升三档机械结构。它的乐器制作在音准和转调上趋于成熟。

  从以上的归类来看,这些皆属中国现代箜篌演奏艺术发展可借鉴的方面,但它不是简单的竖琴+古筝=中国现代箜篌的公式。它是一件全新的乐器,要从乐器本身的各类特点上,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挖掘、创新属于中国现代箜篌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艺术。

 
 
 

ca7b3b0bbb75f2986bcd63cb9834e24b.jpg



崔君芝与谭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