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涅高茨与涅高茨学派浅谈
2019-12-04 12:04:53 发表 | 来源:本臻音乐

“关于他在艺术,哲学,思想上的造诣,大家怎么说也说不完,他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老师,因为他会把你的演奏引入到文化的高度,当然‘老师’这个词对于他来说太过狭隘,但是命运选择了他成为一名教师”——涅高茨的学生,著名钢琴家,教育家 - 戈尔诺斯塔耶娃
 

 

涅高茨这个名字,对于对俄国钢琴学派稍有了解的人肯定都听说过,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涅高茨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在钢琴教育界几乎被称为“神”的人,甚至可以把他成为是二十世纪教学成果最显著的教育家。

在涅高茨的演奏中没有先人之见的枯燥乏味的表达。他绝不象某些钢琴家那样,表面上的光彩夺目有时会多于内心的感情,公式化的演奏有时会多余丰富天赋的表现。他决不是那种与其说是创造性地表演,还不如说是“设计”表演的人。他的演奏极其真挚朴素而同时又热情奔放,在表达作者的乐思时既自然而又富于浪漫主义的激情,并且在所演奏的乐曲中加入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趣味。

涅高兹的演奏总是轻松自如地倾泻出来,没有任何内在的压力,对所演奏的素材也不滥加修改。他最不喜欢追求琐碎的精确和学究气的匀称。他的演奏形象充满了现实的感觉,他们有强烈的感情,深邃的抒情性,出自内心的兴奋,使人神清气爽的蓬勃朝气。他们独特地放映着我们这一时代的理想,体现出时代的脉搏,一句话,这些形象就是通过艺术家的奔放热情而表现出来的生活本身。

▲上课中的涅高茨

▲上课中的涅高茨

▲涅高茨的班级

他的学生各个如雷贯耳--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扎克、维德尼科夫、马里宁和其子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等等,甚至现在的徒孙们都是俄罗斯学派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么一位功成名就的教育家,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如此评价“中等水平的钢琴家,好的音乐家,优秀的艺术家,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也许是大师在谦虚而已,但是1912年当涅高茨在柏林听过鲁宾斯坦演奏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奏鸣曲后,甚至试图自杀,原因是这场音乐会让他清楚的明白自己也许永远无法成为同样优秀的钢琴家或作曲家,可以说情绪上的抑郁伴随了他一生。

▲涅高茨与鲁宾斯坦

虽然在演奏上涅高茨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文化造诣上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师,他博览群书,擅长引经据典,常常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以启发,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课每次教室里都会坐满了人,甚至有别的城市的人专门坐火车来旁听,涅高茨幽默并富有想象力的讲解让每位到场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在钢琴教育上,涅高茨不赞成,甚至反对基本功练习,强调技术可以在练习乐曲中有技术难度的段落中获得,练琴和演奏要始终保持热情,有想象力,音乐要始终保持伸缩性(rubato),对音色要求极为细腻,精益求精,我们从涅高茨自己的演奏中可以去求证他的理论,这和强调节拍,触键质量和辉煌技巧的戈登威泽学派在好多地方是截然相反的,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中至今流传的好多两位大师为艺术严厉争执的故事,这里就不细讲。

▲涅高茨与儿子小涅高茨

谈到涅高茨,就绕不开里赫特这个名字,涅高茨最得意的弟子,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里赫特的成长经历恰好印证的涅高茨的教学理论,这要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说起--1937年,经涅高茨的学生介绍,里赫特来莫斯科找涅高茨上小课,据说当涅高茨听说这个从没读过音乐学院附中的孩子想来考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抱着有些轻蔑的心态来到教室,教师里如往常一样,坐满了人,里赫特完美演奏了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之后里赫特又在涅高茨的要求下做了即兴演奏,然后涅高茨拿了某首作品的乐队总谱让他视奏,在“百般刁难”下,里赫特总能从容应付,涅高茨对旁边的女学生说,“这个人是个天才”!之后他又问里赫特的老师是谁,答案居然是--没有老师!

▲涅高茨与里赫特

里赫特只在幼年时期在母亲的教育下识了谱,做了基本的学习,之后完全是自己在学琴,而且,一辈子没有弹过音阶!

当然有里赫特这样的天才学生是涅高茨的幸运,但是里赫特也在涅高茨的帮助下迅速的声名四起,涅高茨晚年在回忆录中写道与里赫特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1937年里赫特成为了我的学生,虽然我不知道是谁在谁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但是名誉上来讲,是这样的”。

可见两人实际上可以算是对方的老师。

▲涅高茨与家人

RealMusicians/文





关于涅高兹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俄语:Генрих Густавович Нейгауз;英语: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1888年4月12日出生于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市,前苏联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少年时代在维也纳随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学习钢琴。1915年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其教学生涯。从1922年至逝世涅高兹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俄国在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几位钢琴家,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维德尼科夫、扎克等。

 

人物经历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俄语:Генрих Густавович Нейгауз)。前苏联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涅高兹钢琴学派(俄罗斯四大钢琴学派之一)的创始人,列宁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1888年生于乌克兰,少年时代在维也纳随戈多夫斯基学习钢琴,后回国。1915年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其教学生涯。1922年起至逝世涅高兹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俄国在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几位钢琴家,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扎克、维德尼科夫、马里宁和其子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等等。涅高兹的演奏生涯因其繁重的教学工作和苏联相对封闭的政治环境而未尽显辉煌,但通过许多听过其演奏的钢琴家的描述,可知他是一位极富修养、技术高超的钢琴大师。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H.G. Neuhaus,1888-1964),苏联钢琴家及教育家、苏联功勋艺术活动家、列宁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出生在乌克兰的伊丽莎白格勒(基洛沃格勒)的一个德裔音乐家庭,涅高兹的父亲是德国移民,而母亲是荷兰人,父母都是钢琴教师,而他的表兄弟便是波兰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家庭深厚的音乐环境使得涅高兹从小就耳濡目染,而长大后从事音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涅高兹早年跟随父母学钢琴,后来随波兰著名钢琴家戈多夫斯基学习,并不断地在欧洲巡回演出,确定了他钢琴演奏家的地位。但涅高兹并不是像他的好友波兰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那样是个很稳定的演奏家,他时而非常精彩,而有时却不尽如人意。涅高兹将它归入于自己的那种“心理忧郁症”。这使得他有时情绪高涨,有时又极度的忧郁。而这种症状伴随了涅高兹的一生,为此,他毫不讳言自己是“循环性的精神病”。
 
1902年14岁的涅高兹首次登台演出。1912至1914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附属钢琴进修学校随波兰著名钢琴家戈多夫斯基学习。1915年曾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做校外考生(是指不在学校学习而参加考试的学生)。此后,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1916至1918年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音乐中学任教。1918至1922年在乌克兰基辅音乐学院任教。1922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保留至今仍在沿用的29号教室)直至1964年去世。其间1935至1937年曾任院长。著有《论钢琴演奏艺术》(1958年)一书。其学生既有像里赫特(S.Richter)、吉列尔斯(E.Gilels)、维德尼科夫(A.Vedernikov)、扎克(Y.Zak)、维尔萨拉德泽(E.Virsaladze)、拉杜·鲁普(Radu Lupu)、克莱涅夫(V.Krainev)、柳比莫夫(A.Liubimov)这样的职业演奏大师,也有像S.涅高兹(涅高兹的儿子)、瑙莫夫(L.Naumov)、戈尔娜斯塔耶娃(V.Gornostaeva)这样的钢琴教育家。 作为受人尊敬的伟大的钢琴教师,涅高兹却并不热衷于钢琴教学,他甚至痛恨这种重复的、没有多少意义的劳动。因为对他这种程度的钢琴家来说,平庸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何况学生之中真正的天才本来就不多。但他又无法放弃教学,这形成了涅高兹经常无端地忧郁、反感甚至是极端的痛苦。
 
涅高兹是个充满激情和诚实的艺术家,这使他的文风显得朴实和真诚,没有那种夸夸其谈的自得,也不隐瞒自己对教学甚至对自己父母的怨恨。从《涅高兹谈艺录》中,我们感觉其实涅高兹的一生非常的不幸,这源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己本人生活状态的不满。艺术家大多是矛盾的,他们其实都很难有真正平静的时刻。而那种所谓的“宁静而致远”大多是一种自我欺骗。涅高兹是诚实的,而一种容易感动的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伟大的音乐中将自己深深地陷入其中。涅高兹的痛苦是为了音乐,为了一个理想而又崇高的精神世界。
 
苏联解体以后,他的部分录音被录制成CD在全世界发行,才使人们对其演奏风格有了直接的了解。在许多同时代大师的描述中,涅高兹演奏的肖邦与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有着异常的魅力。
 
 
艺术风格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是一位得天独厚的艺术家。他具有崇高的感染力和奔放的热情,象他这样的钢琴家越来越少见了。他的内心感受丰富深邃,一切外在的东西都退居次要的地位。在他的演奏中我们找不到用陈规俗套来粉饰的空白点。他从不象匠人般墨守成规。他的演奏总是充满活力,其中既有极其清晰的思想,又有另人感动的深情;既有刻画分明的线条。又有生动如画的瞬间。这里没有刻板机械的表达,他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都是机场灵活曼妙的,优美动人的。
 
涅高茨从来也不用故意的夸张来破坏整个演奏。他的表演既不冷淡无情,但也不一味拘泥细节。他能不知不觉地从粗线条的刻画转入最细腻微小的色彩变化,而且前后混成一体。他的处理手法非常自然,毫不勉强,无论是在主要的东西上,还是在个别细节上都有丰富的感情,而且表达得自然淳朴,得心应手。
 
 
演奏风格
涅高兹的演奏和教学曲目极为宽广,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诸大家的各类作品,对于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作品诠释尤为突出,还曾经校订过很多肖邦的作品。在阐释苏联作曲家作品方面如: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米亚科夫斯基等人也是权威。涅高兹的表演风格热情奔放,思想深邃,感情真实,内在与外在统一,毫无夸张作秀的表现,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其生前曾录制过很多唱片,至今仍然被莫斯科音乐学院保留并沿用,作为演奏和教学的典范。
 
 
涅高兹的演奏学派底蕴非常深厚,其本人在文学、戏剧、诗歌、绘画等方面的造诣很高,其学派表演风格得益于晚年的苏联表演体系鼻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对于美术作品较为直观的艺术形象来讲,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比较抽象,需要由演奏者找出并展示给听众,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联系完全取决于演奏者这个媒介,所以“表演”在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涅高兹指出了应重视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的研究,首先提出“正题——音乐、反题——乐器、合题——表演”的三段体辩证说法。认为对于“艺术形象”的认识与表现应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儿童应尽早地意识到自己弹奏的旋律是生动的、有形象的,从而正确的表达感情和意境,完成最初的“表演”。也就是说,涅高兹把表演列入钢琴演奏的首要任务之一,否定了钢琴“弹奏”,而肯定了钢琴“演奏”。所有的表演艺术都有着相同之处,就像演员演戏一样,除了背台词之外,还要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面目表情,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钢琴演奏中,能够熟记作品、保证正确的弹奏是我们的“台词”,而肢体语言虽然不像演员那般丰富,却是整个“表演”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著名钢琴演奏家吉列尔斯这种内外兼修的大家的演奏中能看到真正的“表演”。虽然在钢琴演奏技术上已经登峰造极,但他每一次上台演出之前,除了演奏的作品本身,还必须要精心练习自己在演奏时将要做出的所有动作、表情,包括从登台到坐在钢琴前的步伐的次数、鞠躬的幅度都精准无误,达到了一个真正的演员应有的水平。这也正好印证了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的那句话:“今时今日,我们大家都能‘弹奏’的很好了!”言外之意是:真正懂得“表演”的人还是少数。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自然是钢琴演奏中的重要因素。在对节奏的解释中,涅高兹做出了一段经典的关于“rubato”的论述。“rubato”意思是自由的,也有我们中国音乐当中常用的散板之意。在一段音乐上的表现是:在保证基本速度的情况下“先快后慢”,或是“先慢后快”。涅高兹的解释是:“意大利语中rubato意为盗窃,如果你占用了时间而不把它届时归还的话,那你就成了小偷,请大家始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演奏特色
在涅高茨的演奏中没有先人之见的枯燥乏味的表达。他绝不象某些钢琴家那样,表面上的光彩夺目有时会多于内心的感情,公式化的演奏有时会多余丰富天赋的表现。他决不是那种与其说是创造性地表演,还不如说是“设计”表演的人。他的演奏机器真挚朴素而同时又热情奔放,在表达作者的乐思时既自然而又富于浪漫主义的激情,并且在所演奏的乐曲中加入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趣味。
 
涅高兹的演奏总是轻松自如地倾泻出来,没有任何内在的压力,对所演奏的素材也不滥加修改。他最不喜欢追求琐碎的精确和学究气的匀称。他的演奏形象充满了显示的感觉,他们有强烈的感情,深邃的抒情性,出自内心的兴奋,使人神清气爽的蓬勃朝气。他们独特地放映着我们这一时代的理想,体现出时代的脉搏,一句话,这些形象就是通过艺术家的奔放热情而表现出来的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