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访谈 > 正文
著名作曲家王黎光: 老百姓为何热衷让孩子学艺术
2017-07-10 10:32:54 发表 | 来源:人民网

访谈嘉宾: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访谈文字实录】        

艺术考试的火爆现象不会衰竭

人民网教育频道:目前,全国各地艺术类院校招考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年报考北影、中央美院等知名艺术类院校的考生人数都刷新了去年的记录,艺考场面火爆。老百姓为何热衷让孩子学艺术?今天人民网特别邀请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谈谈这个话题。

我们看到,近几年各类艺考生报考场面火爆,这种火爆究竟是真实的火爆,还是只是一种感觉?

王黎光:人们对艺术的向往和艺术爱好的追求,在每一个时代都是火爆的。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物质文明还没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就会更火爆,更需要精神上的归宿感。艺术从来都是这样,人们对艺术的热爱,我觉得不能用专业和非专业衡量,它是从内心自发地迸发出来的。

我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曾经办过钢琴、小提琴、民族器乐演奏的比赛,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与,有那么多的观众收看呢?媒体有过一次对全国学习器乐孩子的调查,了解到大概有六七千万人在学习,这种学习不是爱好,而是专业的学习。一个学习艺术的孩子,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着,也就是说有六千万人学习器乐,就有大约三亿人关注这个赛事,你说多火爆啊。

其实,学习艺术,也不单单是对艺术的单纯学习。对艺术的热爱,实际上是对生活的追求。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青海看一看,那里每年举办花儿节时,有十万人在那里花儿对歌。那十万人,你说他们有艺术修养吗?如果单单从严格的艺术角度来讲,他们没有艺术修养,他们有着对生活执着的热爱,这种热爱比艺术修养来得更强烈。他们表达的是自己的生活,还用学吗?所以说艺术的魅力就在这儿。这种火爆,我觉得不是冲着专业院校来的,我认为是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对艺术热爱到一定程度上,如果有专业化的学习机会,比如能进高等学府学习深造,何乐而不为呢?我认为不仅仅是这两年,再往后看,艺术考试的火爆现象是不会衰竭的,它一直会持续下去。

教育频道:在艺考大军中,比较惹眼的还是帅哥美女云集的影视类院校。近期几位明星考生报考北影被粉丝围观,媒体的目光也聚焦在几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身上。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王黎光:对于明星考生的炒作不健康也不雅。不是帅哥美女就不能考电影学院了吗?这种观念是对艺术的亵渎。艺术的根本是真善美,真和善在前面,美也并不是表面的美,而应该是文化由内而外的释放。

电影是工业、社会学和艺术学相结合的专业,对于老百姓来说比较平常,容易接受。相较之下,音乐、舞蹈、戏曲才是纯粹的艺术专业,不是有童子功,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底,孩子根本就不可能踏进艺术类高校的大门。

考级是对艺术的一种热爱的方式

教育频道: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能看到音乐类考级的报名点排着长龙的景象。音乐考级的商业氛围很浓,家长们趋之若鹜。考级,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呢?

王黎光: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考级呢?艺术的魅力在哪?艺术是从生活当中来的,是对情感的最佳表达,任何一种方式都比不过艺术的表达方式。因此,热爱它的时候,人们都不可自拔,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考级不是一种艺术学习的专业方法,而是人们对艺术的一种热爱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热爱的过程当中,人们会主动寻求阶段性的进步,希望每一年有一些成长。于是就通过考级来验证一下艺术水准,我觉得仅此而已,通过考级最后考到音乐学院的人实在是很少。因为考级,基本上属于音乐艺术普及层面,它不是音乐艺术专业层面的行为。

很多家长是想通过考级让孩子达到艺术的更高层次,我觉得这个观点还不够正确,至少不够严谨。考级更多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见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个台阶的过程。这个台阶就是每一年的练习有每一年的进步。我不说专业,就是从对艺术的严格训练的角度来衡量考级的话,我觉得考级更随意一些,更业余一些,不够职业。

当下,考级目前比考学的热度还要高,为什么?因为考级的门槛低,所有人都能参与,每一年都能有一点点进步,这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欢喜的事情。艺术爱好者更多是把艺术作为提升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把艺术作为职业。

一个艺术爱好者,学习一门艺术是为了提升修养时,每年有一些进步,每年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是非常愉悦的。我认为,考级只能起到这个作用,而通过考级达到专业训练、素质很高的目的是做不到的。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想要科普的——音乐学院搞艺术教育,是为了大家能够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方法,比如说钢琴演奏,一定要掌握一种正确的弹奏方法;演奏二胡,也要掌握一种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人人都能达到艺术的最终目的,只不过你方法对,可能五年就达到了,方法不对可能用二十年都达不到,技巧在这里起这样的作用。

专业和业余,不是说水平高低的问题

教育频道:不少家长在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几年之后,就会考虑一个问题:孩子的天分能否走专业,还是只能作为业余爱好?

王黎光:其实,专业和业余我认为没有区别。什么是职业呢?以钢琴专业来说,职业钢琴家和非职业钢琴家是什么?就是拥有同样的修养,有的人把钢琴演奏作为生存的手段,有的人只是作为修养和爱好。作为修养和爱好就一定水平低吗?那肯定是错误的。

有的人演奏水平非常高,但是并不愿意做钢琴家,只想作为一个音乐的爱好者,修炼自己的境界,这很好啊。有的人拥有同样的演奏水平,以演出为生存方式,这才叫职业。专业和业余,我个人认为不是说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是否作为职业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观点,常常是用水平的高与低来划分职业和非职业。

教育频道:家长中其实有一些人本身是艺术爱好者,粗通吹拉弹唱,他们热衷送孩子去学习艺术,但自己并不敢启蒙孩子,这个本身可能正是源于对艺术的敬畏之心。那么,真正的艺术学习的方法、目标是怎样的?

王黎光:你刚才说学习方法、目标,首先从艺术理念方面来讲,艺术一定是来自于生活,升华于生活,所谓的升华于生活,就是它有高尚的引领性,这种引领性是文化方面的。它的标准是什么呢?娱乐,令大家高兴。

但是,娱乐有的时候分寸掌握不好,就有点低级趣味,人们最后追求的是什么呢?还是通过艺术来升华自己的境界。通过娱乐满足生理要求,在饭后茶余消遣一下,我觉得这个就完全不是艺术的标准了。所以,对于艺术的看法、艺术的培养模式也好,艺术的实践也好,我觉得它应该有标准。

我们现在有一种错误观点,一谈到艺术就“高大上”,这个“高大上”是带引号的,是小众的,只有小部分的人自娱自乐才叫艺术,这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艺术的标准就是,首先要来自于生活,第二要升华于生活。升华一定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如果只来源于生活,而不升华于生活,很可能就变成低级趣味。只有来自于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才能寓教于乐,达到寓教于乐就是艺术的标准和方向。

教育频道:寓教于乐这个词在教育领域里听到比较多,在艺术领域应该怎样理解寓教于乐?

王黎光:谈到寓教于乐,所有的艺术实践、艺术经历、艺术引领都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和阳光向上,这个我觉得是根本。通过你的艺术表达,让我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净化,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有些民间艺术里面那些生活当中的低级趣味,我觉得不是很健康,这些与艺术还是有区别的。

音乐舞蹈戏曲专业没有十年八年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教育频道: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艺考热,各类艺术类院校报考场面都很火爆。

王黎光:是的,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艺考热,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三个影视类院校,报名都在上万人。看着是非常红火,但是它的门槛低,那些自认为具备条件的人都会来报名应考。这和音乐、舞蹈、戏曲学院的红火有什么不同呢?

音乐、舞蹈、戏曲这三个专业,没有十年八年功,根本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到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来报名的人,基本上是有五个人报名,大概有两到三个人被录取。我说大一点,一百个人报名,大概只有50多个人录取,一半一半,差不多是这样的水准,没有水分。

而戏剧影视学院,一千个人报名,大概真正能够录取的也就是十几个人,水分非常大。你看着报名的人很多,但实际真正具备素质的人非常少,完全是个人认为自己具备条件就来了。

像音乐学院,没有附中的学习,没有和老师长达八至十年的学习,他根本连报名的勇气都不会有;舞蹈学院,没有从小开始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通过附中,附中以后到大学,你根本没有机会。戏曲更不用说了。所以,戏曲、舞蹈、音乐需要童子功,需要真正的技巧的积累,他才能报名。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是少数,所以含金量很高,报名的人数少但录取的比例高;而像电影学院、中戏,报名的人数多,录取比例低。可以说,他们的红火,实际上是艺术上的假红火,音乐、舞蹈、戏曲学院报考的红火,是艺术上的真繁荣。

隐形就业才是艺术院校最根本的就业方式

教育频道:去年在咱们学校采访的时候,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校纲对现场的新生说,将来你们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毕业后能干本行。这个比例真的是很低。学艺术的毕业生都是什么去向?

王黎光:在艺术类院校毕业生中,真正成为高精尖的人也就只有1%-2%左右,仅有百分之十的毕业生能够进入体制内的单位就业,比如交响乐团、话剧团、电影制片厂等;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或者留学。

教育频道:是的,我们查阅资料发现,在2016届毕业生中,北京电影学院近七成选择了自由职业,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也有近半数选择了自由职业。

王黎光:时过境迁,艺术类人民网教育频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与过去有所不同。现在院团的运营模式和生存现状都发生了变化,自由职业人士在这个领域里比较活跃,这个群体往往比体制内的人挣得多,活得潇洒。而艺术院校只招高精尖人才,不仅要求是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还要出类拔萃。

我之前在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时候,曾经分管过学生工作,也包括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我当时提出了艺术院校“隐形就业”这一提法,后来被有关部门接受了。“隐形就业”是什么意思呢?艺术院校的学生很多人愿意从事自由职业,不愿意有单位。另外,要当公务员,要到机关里工作,还得参加公务员考试,他们不愿意考。

另外,我觉得艺术,艺术家,喜欢自由一些,不喜欢有人管。以电影学院为例,毕业以后,学生户口也不要,单位也不要,跟着剧组去拍戏,跑龙套。一般一个群众演员,正宗的电影学院毕业的本科生都是三千到五千左右一集,一部电视剧拍十集就是三到五万,作为一个龙套演员,拍十集的量,大概是两三个星期就拍完了。如果这样试想起来,实际他一个月的收入能拿到三到五万,而且是现金税后,在剧组管吃管喝管住又不花钱。12个月下来,基本年收入拿到三十万到五十万左右。考虑到就业人数多,我们再切一半,变成年收入20万。这就是艺术院校的一些现象,还不仅仅是表演专业,摄影专业、美术专业也一样,出去搞一个设计,拍一个婚纱照,自己开个小公司,就把这个事情做了,而且年收入很高,月收入很高。

就业从我们这个角度看,实际上是两层,一层是计划统计方式的就业,还有一种是隐形就业。刚才说了正常规划式的、计划式的这种就业,如果达到10%的话,隐形就业可能会达到50%-60%以上。隐形就业被认可以后,就业率一下子就达到了90%以上。我曾经做过一个针对不同届别毕业生的调查,调查了400个学生,结果发现没有一个穷困潦倒的,有一半左右在北京买了房子,把父母接到了北京。

一年又一年,看着那么多的人考试,却看不到那么多人就业,这些人都哪去了?如果真正情况是这样的,艺术院校早就办不下去了,实际上隐形就业才是艺术院校最根本的就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