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团协会 > 正文
中央音乐学院新增8位民乐方向博士生导师
2017-06-20 12:59:35 发表 |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新增8位民乐方向博士生导师,开创中国民族器乐教育与研究新局面!


6月15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的2017年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经审议及无记名投票表决,新增一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其中包括8位民乐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名单如下:

 

于红梅(二胡)、严洁敏(二胡)、章红艳(琵琶)、张强(琵琶)、谈龙建(三弦)、黄河(扬琴)、李萌(古筝)、戴亚(笛子)。

 

原文:

      

2017年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决议

 

        6月15日,中央音乐学院召开2017年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经审议及无记名投票表决,作出如下决议:
        一、批准授予孟辉等33名毕业研究生博士学位、高山等190名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王帆等304名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陈珊珊等390名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二、批准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班丽霞(西方音乐史)、徐之彤(作曲)、常平(作曲)、周娟(作曲)、钱琦(电子音乐作曲)、李小兵(电子音乐技术理论)、史付红(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谢天(声乐)、原丁(器乐伴奏艺术)。
       三、批准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杨民康(中国佛教音乐文化)、李滨扬(作曲)、张立萍(声乐)、于红梅(二胡)、严洁敏(二胡)、章红艳(琵琶)、张强(琵琶)、谈龙建(三弦)、黄河(扬琴)、李萌(古筝)、戴亚(笛子)、俞明青(大提琴)、范磊(单簧管)、韩国良(长笛)、吴迎(钢琴)、韦丹文(钢琴)、曹晓青(手风琴)。


                                         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办
                                                  2017年6月16日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是集民族器乐教学、表演、研究为一体的教学部门,始建于1950年,原为民乐组,1956年正式建制为民乐系。现任系主任于红梅,副主任戴亚、章红艳。建系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出版的各类民族器乐教材以及理论著作百余部、音像制品四百余套。民乐系师生在国际、国内各项重大比赛中获奖达300余人次,包括历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艺术院校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全国重大比赛中荣获各类金奖,台北民族器乐协奏曲大赛历届第一名,海内外江南丝竹演奏比赛两届一等奖,全国广东音乐比赛一等奖;特别是在2014年文化部举行的文华艺术院校奖观摩比赛中,民乐系包揽所有青年专业组金奖。近年来民乐系通过“中国民族音乐节”等学术活动,对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进行多元化的学术探索与成果展示,为搭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创新平台作出积极贡献。

 

博士生导师介绍:

 

于红梅

 

        中国当代杰出二胡表演艺术家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央民族乐团客席独奏演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客座教授。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苏安国、张韶、蓝玉崧、刘长福教授。作为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之一,曾荣获在美国纽约举行的Pro Musicis International Award “乐府国际音乐大奖”.她的专辑《于红梅二胡协奏曲专辑》荣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专辑《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Indie Awards“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最佳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三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独奏专辑《红梅随想曲》荣获全国首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2002年2月, 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成为第一位在此举办独奏会的华人民族器乐演奏家。

        她作为独奏家出访了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逾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她曾经首演了多部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二胡作品:《追梦京华》《八阕》《天香》《西口情韵》《塞外弦鸣》等。参加了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澳新行、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等诸多重大演出活动。录制出版了十六张个人演奏专辑。曾荣获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于红梅演奏艺术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对乐曲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纽约音乐会杂志评论“她的精彩演奏震惊四座”,“她是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精神的杰出的演奏家”。

 


 

戴亚

 

        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

        1982年在杭州歌舞团工作,1990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被推荐至“文化部优秀演员”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毕业。他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获“三育人”称号;获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突出贡献奖; 2005年获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近年来,先后多次与世界著名的瑞典国家交响乐团、玛尔默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合作举办了笛子独奏、协奏音乐会,在国内外获得极高的声誉。2009年在全国首次举办了笛子协奏曲专场音乐会。 曾应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歌德堡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等之邀举行大师班讲学、演出等活动。编有《中央音乐学院笛子考级教材》(国内版和海外版)、《中国音协笛子考级教材》、《笛子曲博览》,著有《中国竹笛与西洋管弦乐队合作的实践和思考》等论文。 

       他致力于笛子协奏曲的开发,先后委约并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释迦之沉默》《陕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陌上花开》《飘》《胡旋舞》《云》《雪意断桥》等十部大型笛子协奏曲。

 

 

章红艳 

 

        浙江嵊州人, 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副主任。

        作为一位蜚声中外乐坛的琵琶演奏家,其精湛而具有典范性的音乐技艺和优雅的东方意蕴,使她成为极少数闪耀着明星光彩的音乐家。

       她7岁习琴,先后师从章时钧、孙维熙、林石城,学生时代已是开创琵琶协奏曲专场音乐会的第一人。2011年,她首创个人音乐季,于一周内连续举行独奏、重奏、室内乐、协奏曲等四场不同组合的音乐会,所奏30余部(首)作品几乎概括中国琵琶音乐的经典之作,同时又以《逆水行舟•一个音乐家的时代感受》为题发表学术报告,堪称世纪之初中国最重要的音乐事件。

       这位自称“琵琶行者”的音乐家,其行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30多个国家,曾与郑小瑛、陈佐煌、汤沐海、吕嘉、邵恩、余隆、托马斯·斯利普(美国)、亚伦·哥特弗雷德(以色列)、捷杰耶夫(俄罗斯)等40余位指挥家以及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澳门乐团、巴伐利亚交响乐团、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她被国外媒体称为“来自东方的使者,无与伦比的音乐精灵”。 

      1992年留校任教起,她所教授的学生多人多次荣获“金钟”、“天华”、“飞扬”等国内外重要赛事奖项。2003年,章红艳开设“弹拨音乐重奏与合奏课”,创立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并担任主讲教授和音乐总监。致力催生新作,探索不同乐器组合的可能性,这一实践不仅丰富了民族音乐的曲库,还为全国各乐团、院校输送了大量乐队人才。

       2008年始,她在国内外许多城市举行“且弹且谈”讲座音乐会,推广高雅艺术及音乐厅文化。

 

 

黄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文化部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总编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聘任教师委员会委员。
        1975年至1977年,在四川省乐团担任扬琴独奏演员。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项祖华教授,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师从郑宝恒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作品《天山即景》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三等奖,1985年参加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集体演奏一等奖,作品《回忆》获1991年全国民族器乐展播优秀作品奖。作品《秋》在北京市文联音乐作品征集中获最佳作品“佳作奖”。曾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台湾、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等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出访美,英,意,德,荷,法,比,丹,日、爱尔兰,伊拉克,瑞士,瑞典,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艺术节。同时被英国名人研究中心收录为“世界2000名人录”和 “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辞典”。其演奏风格热情奔放、潇洒自如、注重音乐气息、强调音乐内涵,舞台表现极具震撼、感人倍至。
        作品有《金色牧场》《离骚》《川江韵》《天山诗画》《拉萨行》《黄土情》等,专著有《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三册),《扬琴经典名曲集》(两册),《全国扬琴演奏考级作品集》(三册),《优秀扬琴曲精选与解析》,《扬琴必学教程》(两册),《扬琴演艺知识500问》等。DVD音像制品有《黄河扬琴作品专辑》《扬琴名家名曲专辑》《黄土情》《川江韵》《古道行》等专辑。

        曾获“北京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和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奖”等殊荣。所讲授的《扬琴名家名曲》获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

 


 

严洁敏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二胡演奏家。中国第一位民族器乐演奏和作曲双学士学位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特邀客座乐团首席。 
        严洁敏出生于杭州。六岁开始学习二胡,八岁师从孙宇嵘老师,十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在附小附中期间二胡专业先后师从陈大灿、王乙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二胡和作曲专业分别师从王国潼和徐振民教授。曾向苏夏、许讲德、林心铭、李恒、田再励、赵家珍、姚利等老师学习。作曲方面,1990年获中央音乐学院艺术歌曲创作奖,并于1991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交响作品音乐会。 
        严洁敏录制了大量音像制品,先后出版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气歌》《三门峡畅想曲》《牧羊女》《二泉映月》等个人二胡独奏专辑(CD),《诗弦》系列DVD现场实况音乐会,《严洁敏二胡独奏音乐会》vcd,以及《二胡考级辅导大全》教学vcd,民族交响乐作品集《火祭》等。 
        她活跃于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经常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并与许多作曲家以及世界各地乐团合作,演奏了大量不同形式的作品。参加了北京国际音乐节,英国Huddersfield现代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等许多重要音乐活动。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荷兰新音乐团、澳大利亚Elision乐团等。荷兰最有影响的“De Volkskrant”报称之为“ 中国的奥依斯特拉赫”、“激情的演奏大师”。法国里昂进步报“Le  Progres”评价其“显示了对二胡这件乐器音质音色极高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戏剧性、对比性卓越的控制能力”。 
        严洁敏从教二十年来,治学严谨,努力使二胡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所教授的学生多次在全国二胡比赛中获得金奖。先后应国内外多所音乐院校邀请讲学。 
  

 

张强

 

        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秘书长,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客座教授。 
      1965年出生于西安。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随其父张棣华学习琵琶。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吴俊生、邝宇忠、李光华等先生。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陈泽民先生。 
       曾先后多次在海内外民族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得奖项。留院任教以来,在教学中重视演奏技术的系统化训练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合理运用,注重对学生音乐意识和演奏个性的确立及培养,善于激发学生音乐潜能,教学成绩突出,学生在海内外重大器乐演奏比赛中屡获大奖。

       张强曾多次在海内外举办琵琶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经常在海内外举办的重大器乐演奏比赛中担任评委、受邀在多个艺术院校举办学术讲座及公开课。作为成员之一,与其他三位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传授、演出并最终完成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全本(1814年手抄本)音乐光盘的录音制作和出版发行;此外,他还录制出版了多张琵琶演奏专辑和数十张琵琶教学光盘及大量琵琶演奏教材。 
        他的演奏功底深厚,音色变化丰富,演奏的曲目及音乐风格宽泛,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音乐表现,活跃于海内外的音乐舞台,经常受到著名音乐团体和音乐节的演出邀请。曾应邀参加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英国哈德斯菲尔德现代音乐节等以及在内地、港、澳、台等地举办艺术节演出。曾应邀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国内外音乐厅演奏琵琶独奏曲、协奏曲、传统丝弦重奏和现代室内乐作品。

 

 

谈龙建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校任教至今,其间获芬兰西贝柳斯音乐院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从附小、附中、本科乃至硕士研究生全阶段的三弦专业教学;承担研究生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基础”必修课(共同课)的教学;与此同时还担任民族器乐表演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近年来所指导的二胡、琵琶、阮、三弦、笛子和古筝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全部以优良成绩通过答辩,其中有11篇被专家评委会推荐为优秀论文。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弦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编写了大量的三弦练习曲和教材,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教学体系,在强调严谨规范的技术训练的同时,提倡开放性思维和多元化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教授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三弦人才,其中不乏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奖项。

       谈龙建坚持不懈地深入于传统音乐的挖掘和研究,自1984以来,几十年来勤于笔耕,发表了很多颇有建树的学术专著与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专著有:《三弦演奏艺术》《三弦自学入门与提高》《清故恭王府音乐——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白凤岩三弦、琵琶作品集》《大相国寺音乐师传乐谱孤本》《三弦套曲——弦索十三套三弦谱》等。主要学术论文和音乐评论文章有:《谈三弦的换把》《“弦索十三套”的三弦演奏艺术》《关于〈合欢令〉传谱的辨析》《三番 & 海青》《关于〈合欢令〉〈将军令〉的定弦问题》《三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弦索音乐在恭王府的承袭》《三弦音乐纵横谈》等。

        她积极开展科研及学术活动,近年来独立策划、主持并完成了《三弦国际音乐周》系列、《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表演艺术论坛》《弦索遗韵——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学术研讨会》等院级重大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成功地在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办“弦鼗之乐——中央音乐学院三弦音乐会”、“三弦新作品荟萃音乐会”、“花蕾弦韵——中央音乐学院三弦学生系列音乐会”、“弦之吟——中国三弦音乐会”、“弦索遗韵——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音乐会”等,在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同时,全面深入地推动了三弦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

 

 

李萌

 

        壮族,广西贵港人。自幼随母学习钢琴,曾先后在黄忠贤、韩里、吴素华等名师指导下学习小提琴、二胡。1976年开始习筝,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师从李婉芬、曹正、项斯华、张燕、何宝泉等名家,198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二组主任。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古筝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在古筝教学、筝曲创作、教材编写、乐器改革方面均有建树,也是国内演奏剧场的倡导者及首创者之一。

        教学中始终坚持积极进取、力求创新的精神,教学严谨、因材施教,同时教书育人,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青年演奏家,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各大院校及地方音乐学院古筝教学的骨干力量。

       多年来坚持古筝教材建设的工作,所编各类教材近20余册并配有演奏示范的影像教材。从1980年开始,多年坚持深入民间,先后到内蒙、陕西、河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市、县进行实地采风工作,搜集了大量的传统流派的多家演奏版本,并汇编成书,出版了《潮州筝曲四十首》《潮州五家筝曲集》等书籍,为院校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全面而详实的资料。

       在推动现代筝演奏艺术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曾在国内外开过几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对筝乐器演奏艺术科学良性发展做了许多工作,编撰过许多实用的现代筝曲教材,如《中国现代筝曲集萃》(一、二册)、《中国筝谱》上、中、下(与人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筝演奏艺术的发展。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1998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出版的个人专辑有《粉蝶采花》、《高山流水》、《春到拉萨》。教学专辑有《跟我学——中国古筝教程》等。创作的筝乐作品有《弦辙》《黑调》《鲲鹏赋》《抒情即兴曲》《青山流云》《长歌行》等,个人创作的筝曲专辑《月色清明》《红水河狂想》《藤缠树》。创作筝类演奏剧场《人生几何》(作曲、配剧、音响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