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西洋乐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意蕴·中国精选钢琴作品:流淌在血液里的音乐力量
2022-08-05 09:07:50 发表 |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近日,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中国意蕴·中国精选钢琴作品》师生教学音乐会特别专辑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是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央音乐学院于2007年合办的公立艺术类音乐学校,也是中央音乐学院在异地唯一的合办学校。

该专辑系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学术成果出版项目。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担任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李昕教授担任总策划,收录了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小学至中学不同年级的部分在校学生和教师演绎的多首不同风格、时期,题材技法独特的当代优秀中国钢琴作品,集中展现了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以及师生团结协作、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该专辑的出版,旨为见证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让更多人关注并喜爱中国钢琴作品,为中国钢琴音乐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隶属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为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现任负责人为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张帅教授。公司承央音优秀教师成果出版之重任,成功地打造了众多代表中国音乐界最高学术成就的音像作品。

自2022年始,北京环球音像开辟了版权代理、全球数字发行、艺术家经纪与多品牌运营等新的战略领域。

钢琴演奏家李昕与北京环球音像决定在围绕音乐艺术作品产出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中国意蕴》作为北京环球音像转型后推出的专辑。目前这张专辑已独家首发“腾讯音乐”平台,之后将上线全球各大音乐平台,敬请期待!

 


 

李昕,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钢琴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厦门市教育局授予的首批钢琴名师工作室——“李昕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和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我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吴迎教授和德国钢琴家、教育家Konrad Richter教授。

李昕曾获中央音乐学院“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称号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及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带领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荣获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她在我国钢琴文化传播和钢琴教育普及等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曾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的钢琴课堂担任主讲嘉宾,主编或参与编写了众多钢琴教育相关教材。她多次在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钢琴讲座及音乐会,足迹遍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发布厅、天津大剧院等地。

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的近30年间,李昕负责学院本科钢琴主课、必修课、室内乐、钢琴系研究生教学实习课以及钢琴集体课等教学工作,为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等核心课程与师资培训课程。自201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至今,李昕秉承中央音乐学院优良传统,扎根厦门,服务厦门,将学校建设成为央地教育合作的典范,为中国音乐美育理念的普及发展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专辑发行后,北京环球音像特派员魏雯菲对李昕进行了专访,与她聊起了《中国意蕴·中国精选钢琴作品》的诞生历程,以及她对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解读与展望。

 

 

“支声(Heterophony)”是北京环球音像旗下艺术品牌,包括音乐家专访、讲座、直播、短视频等多个板块。

“支声”音乐家专访系列,力图从丰富活跃的基点出发与音乐家进行深度对话,用灵动的、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思想的火花,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探寻音乐家的艺术理念,发掘和记录音乐背后的故事。

 


 

中国意蕴·流淌在血液里的音乐力量

 

“鼓浪屿钢琴学校校长李昕专访”

Interview with Li Xin

 

  

李昕:LX

北京环球音像:BJHQYX

 

 

BJHQYX:首先请您谈一谈,这张专辑为什么命名为《中国意蕴》呢?

 

LX:每一部钢琴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作为艺术传承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回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还要去预见它的未来。同时,孩子们也应该通过更多的作品,了解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在《中国意蕴》前期选曲的过程中,从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精选出1—2首代表作品,目的是由小见大,用不同作品体现中国风格和气质,最终汇总成中国钢琴音乐的百年发展历程,将其神韵广传于世。

 

 

BJHQYX:您曾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钢琴系就读,可以谈谈中德两国在钢琴教育方面有哪些不同吗?

 

LX:我是本科毕业后到德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的钢琴教育更加注重本专业与音乐史学的结合。这些学习并不具象,需要学生融合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最终完成对欧洲音乐系统化、脉络化的学习。

 

 

 
 

 

 

BJHQYX:请您简单谈谈鼓浪屿钢琴学校对于钢琴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LX:鼓浪屿钢琴学校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入校,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和较好的演奏技术,他们学习、表现西方作品的能力和状态也会在入校一段时间后显著提升。比较之下,孩子们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认识度和理解力就显得相对不足,更需要巩固加强。2018年,我与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键盘系主任陈再峰老师开始着手主编《中国精选钢琴作品分级教程》,也将从过程中获得的启发运用到学校的培养方案里。从那时开始,我们每学期都会设立有关中国钢琴音乐的专题教研和艺术实践活动,教师们引导孩子把作品讲出来、演出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中国音乐。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效果显著。可以说,《中国意蕴》的出版发行也是对这些年课题研究的总结。

 

我认为,教育并不是硬性地灌输或给予,我希望将孩子们领进音乐的大门,因材施教,给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后把未来的路交给他们自己探索。

 

 

 

 

 

BJHQYX:您认为应该从什么年龄开始培养孩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素养呢?

 

LX:当然是越早接触民族音乐越好,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听过和没听过的孩子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有机会一定要让他们去接触民族器乐、民歌、地方戏曲,这些音乐会和他们的成长道路相融合。回想一下我在附中读书的经历,那时我们弹过许多根据地方民歌、舞曲改编的音乐,也演奏过丁善德、桑桐、王建中、储望华等作曲家的作品。这么多年过去,我发觉自身对于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大多是从这些钢琴作品里启蒙的。等我长大后真正来到这些地区旅行,年少时演奏过的那些旋律就会在耳边回荡,这种感受非常鲜活。

 

 

 
 

 

 

BJHQYX:结合《中国意蕴》这张专辑中的曲目,您认为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有哪些共性问题需要演奏者注意?

 

LX: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一大部分是根据民族器乐曲或民歌改编的,这就涉及到特殊音色的问题。比如《花鼓》要模仿打击乐,《卖杂货》要模仿扬琴、高胡、弹拨乐器,《百鸟朝凤》要模仿吹打乐。因此在练习时,就需要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建立民族音乐的审美,用钢琴音色去模仿民族乐器的音效。节奏方面,这张专辑中收录的曲目大多需要特殊的节奏处理,比如对鼓点的模仿,对爵士律动的运用,以渲染独特的意境。

 

我前几天看了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鲁宾斯坦回到波兰的故事,他说:“肖邦的音乐就是我血液中的音乐。”我认为,中国音乐演奏起来也应该有这种感觉,那些音乐元素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弹起来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可以抓得住的。

 

 

 

 

 

BJHQYX:本次参与专辑录制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的各个年龄段,作为教师,如何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演奏这些中国作品时更合理地进行二次创作?

 

LX:除了融合戏曲、文学等内容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外,我们还加入了视觉上的绘画艺术欣赏。比如,钢琴学校的美编朱超老师在宣传册中精选了南宋画家惟妙惟肖的《打花鼓图》和《货郎图》作为配图,用生动的绘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我认为音乐与绘画具有相似性,虽然音乐由音符构成,但每个音符都是民族音乐的火种,每个动机和句子都有蓬勃的生命力。教师团队也会共同研讨,带着学生们接触不同的民族元素,分析作品风格,感悟创作初衷。此外,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我们也强调要具备“守正创新”的精神,这种创新需要先静下心来感悟,不停探索反思,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我审美。

 

总之,孩子们不仅要学习演奏技巧,更要运用这些技巧,在二度创作中塑造音乐场景,展现作品内涵,表达中国精神。

 

 

 
 

 

 

 

BJHQYX:作为《中国意蕴》的总策划者,您在作品集筹备发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怎样克服这些挑战的呢?

 

LX:这些挑战主要还是在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方面。比如徐振民的《唐人诗意两首》就是把文字衍生成了不具象的意境和气韵,反映的内容更加宽泛了。这部作品由初一年级的郑熙演奏,一开始她几乎理解不了民族音乐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启发她进行绘画、诗歌、声音的想象,通过努力,终于呈现出了最终成品。再比如陈怡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八板》,在演奏时要表现出民间音乐素材的“八板”节奏,用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反映民族向心力。演奏者江志飞老师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接受到了作曲家陈怡教授和傅涛涛教授的帮助。

 

不过,在突破挑战的过程中,我也会发现惊喜。作曲家高平老师的《夜巷》是2007年厦门国际钢琴比赛的委约之作,而这部作品的演奏者田昊川出生于2006年,也是厦门孩子,这大概都是一种缘分。录制结束后,我将音频发给了高平老师,他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和肯定。孩子们得到了作曲家的亲自指导,也是演奏者和创作者之间的灵感碰撞,过程非常奇妙。对孩子们来讲,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让他们受益匪浅。

 

 

 
 

 

 

BJHQYX:本次与北京环球音像的合作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回忆?

 

LX:我要感谢北京环球音像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规划合理,各项安排具有学术性和创新性,效率非常高。相关工作人员与我们反复核对各项内容,定稿成品以及后续的跟进都是很及时的。

 

 

 

 

BJHQYX:我从鼓浪屿钢琴学校的官网了解到,近年来学校和名师工作室组织了如“诵读经典 传承美德”“百琴齐奏颂党恩”“指尖跃动奏响家乡旋律”艺术实践等钢琴教育活动。在您看来,举办这些活动的深层社会意义是什么?

 

LX:我认为,学习音乐的终点不是孤立的练习或表演,而是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主要就是“育人”,即用音乐美育的方式教育孩子。这并非说教,而是一种内生动力。为了让更多学生直接参与到音乐生活中,我们设置了一些专项课题,紧扣“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题,带领学生更加坚定地跟随党的领导,将党史和中国钢琴的百年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反映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BJHQYX:在活动中有没有收获一些感动的瞬间呢?

 

LX:当然了,我收获了许多感动的瞬间。比如一些美育活动虽然没有正式的舞台,可孩子们仍会专注地演奏,尽力吸引观众的注意。记得有一年,我们在一个只有简易电子琴的社区表演,四年级的关多多同学为居民们弹奏了《社员都是向阳花》。那天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被她的音乐感染,所以她也非常开心。这次《中国意蕴》录制,我们也邀请了关多多同学来演奏《卖杂货》,希望她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热爱能持续下去。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们也受到了激励,在未来也会转化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BJHQYX:为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继续发展,未来您在教学方面有哪些规划?

 

LX:首先,我们要培养“寻根”意识。《中国意蕴》集合了百年来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历程,不管中国钢琴音乐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回顾过往,追本溯源。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我特意将《牧童短笛》这部作品设置在曲目单一首一尾的两个位置,就是为了展示年龄相差较大的两人对同一部中国作品的不同处理:开篇用孩子简单纯粹的角度去表达,末尾再用成年人饱经阅历的视角去解读,希望听众能从我们的演奏中感受到不同。

 

其次,学习、演奏、传播、推广中国钢琴音乐是非常必要的。在未来,鼓浪屿钢琴学校会继续将中国音乐作为重点,渗透进各个年级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也会努力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用创新精神去推动中国音乐潮流发展。

 

最后,作曲家、演奏家、音乐评论家也要相互促进。目前,学校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开始投身这项工作,带领学生们演奏中国作品、创作中国音乐、为中国歌曲填词。这是一种使命担当,也反映了我们的团队精神,非常有意义。

 

项目参与老师如是说

 

 

余娜 教师

《皮黄》演奏者

 

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了炎黄子孙的血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机,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亲身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音乐在他们心中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生生不息,代代传承。通过参加本次专辑录制,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不断学习的必要性,要保持一颗对新知的渴望之心,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我要带动身边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发,这是对艺术、对人生的认真态度,也是中国年轻钢琴学者们的使命。

 

何粤 教师

《百鸟朝凤》演奏者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虽然较为短暂,但仍然涌现出众多的经典佳作。王建中、丁善德、储望华等前辈用惊人的想象力把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融入到钢琴作品中,为创作者、演奏者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些作品旋律性强,演奏技术丰富,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适合具备一定演奏功力和音乐想法的学生来学习。孩子们在这过程中肩负起了传播中国钢琴音乐的责任,进而展现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汪洋 教师

《钢琴前奏曲三首》op.18(1998)演奏者

 

《中国意蕴》作为我校的艺术精品教研项目,立足于艺术生产角度,将艺术生产深度融入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符合办学、艺术教育、国家意识形态三方面的理念。这张专辑的录制发行过程提升了学生们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认知度,梳理了与中国钢琴作品相关的演奏理念,更加坚定了师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信心。我们将与时俱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出具有扎实基本功底、深刻文化底蕴、强烈民族自信且能够有效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高素质人才。

 

江志飞 教师

《八板》演奏者

 

相对来说,刚刚跨过启蒙阶段的中小学生对中国音乐语言的理解并不深刻,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百年以来,亦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没有被大众熟悉,这令人惋惜。所以,在该阶段开展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尤为重要,就像是让学生重新沉浸在“母语”的学习环境中一样。中国音乐从古至今就容纳“不和谐的美”,中国作品尤其是现代作品的美学容积非常宽广,这也是指导学生在演奏时需要关注的重点。00后、10后的孩子们出生在祖国的繁荣时代,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相信,在他们中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钢琴家,向世界奏响中国的钢琴音乐!

 

 

 

专访整理完成于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采访/撰稿:魏雯菲

排版:周佩妮

视觉设计:韩子乔

监制:陈芷茵

责任编辑:白羽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师生特别专辑《中国意蕴》已上线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微店,欢迎大家长按二维码跳转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