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西洋乐 > 最新资讯 > 正文
旅美花腔女高音杨羚梓博士讲座毕业音乐会圆满举办
2022-05-10 23:17: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美国中部时间5月6号,旅美花腔女高音杨羚梓博士讲座(毕业)音乐会在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厅圆满举办。本次音乐会是讲座音乐会,主题是探究二十世纪早期中国与美国艺术歌曲的异同(以黄自与艾米比奇的艺术歌曲为例)。音乐会在Youtube视频平台进行了全球同步直播。

杨羚梓出生于音乐世家,凭着多年来对声乐艺术的不懈追求,杨羚梓的歌唱技巧越发成熟,舞台上的她优雅、大气,在美期间,曾连续获得同年最高奖学金,成功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并作为主要角色参演了多部歌剧及歌剧片段。多次荣获国际声乐奖项,并收到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地音乐节和歌剧公司的演出合作邀请。

本次音乐会杨羚梓完美地演绎了6首中外艺术经典曲目,彰显了一位花腔女高音的魅力与风采,展现出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底。

艾米·比奇( Amy Beach )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也是最出色的女性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体裁和创作风格各异。她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浪漫。

黄自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也是最早把欧洲作曲技术理论传授到中国的音乐教育家。黄自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艺术歌曲的创作占据了黄自音乐创作的较多空间。

花腔女高音杨羚梓在美读博期间,有了更多机会学习探索和演唱各种风格的西洋艺术歌曲。然而,她同样希望向美国的观众,介绍西方音乐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影响和发展。今年二月在她的第三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上,演唱了艾米·比奇的艺术歌曲套曲。通过对音乐的分析研究,杨羚梓惊喜地发现,这位美国女作曲家的写作风格与中国作曲家黄自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杨羚梓的第三次独奏会成为了她讲座研究的灵感,让她有了动力,来探索中国艺术歌曲和英语艺术歌曲联系。

本场音乐会以黄自的《玫瑰三愿》拉开了序幕。这首作品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正处于第二次中日战争。诗人来到校园授课。看到玫瑰散落在校园里,写下了这首诗,黄自后来把这首诗谱成了艺术歌曲。

《May Flowers》(五月的花),艾米比奇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音乐和风格上都与《玫瑰三愿》极为相似。杨羚梓选择演唱并解析了艾米·比奇的这首作品,作为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洋过海留学异国他乡的杨羚梓在本场音乐会中还选择了《思乡》这首作品,杨羚梓把海外游子眷念家乡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思乡》中黄自以优美的旋律美化了诗句,描绘了家乡晚春的景象,表达了一个流浪者渴望回家的悲伤。

《春思曲》这是黄自创作于1932年5月27日的艺术歌曲,配以韦瀚章的诗歌。歌词清新迷人,典雅含蓄,充满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可以代表作者独特的文体写作。作品旋律精致优美,抑扬顿挫,疏密有致,富有意境,与歌词搭配的相得益彰。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I shall be brave》是艾米·比奇1932年创作,这首作品是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描述了大自然春天的花朵盛开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在看到万物复苏时,渴望治愈内心悲伤的心情。

《尽管我乘上了清晨的翅膀》(Though I take the wings of morning),这首作品是艾米·比奇1941年创作的一幅类似的作品,也是一首非常抒情和富有表现力的歌曲。有趣的是,这首曲子的最后一句歌词也是比奇最后的音乐作品——《Bid me then, be still.》。

 

 

花腔女高音经常表现拥有热烈情绪的女性角色,最后,杨羚梓以这首艾米·比奇的作品为压轴,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本场音乐会圆满结束。

 

(来源:中国音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