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西洋乐 > 最新资讯 > 正文
巴伦博伊姆将执棒202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届指挥及唱片全收藏)
2021-01-02 23:36:00 发表 | 来源:古典音乐

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落下帷幕的同时,维也纳爱乐即刻宣布,明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由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执棒。这是巴伦博伊姆继2009年、2014年后第三次执棒。届时他将80岁。

刚才的新年音乐会还好有《拉德茨基进行曲》,大家看了觉得如何?从云端传来的掌声有你的吗?

‍80岁的 里卡多·穆蒂精气神还挺足的。关于这场音乐会,关于穆蒂的表现,大家有什么想说的,请踊跃留言。

约瑟夫·施特劳斯《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片段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文 |莫敏妮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是当今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作为兼具钢琴家、指挥家等多重身份的犹太裔音乐奇才一直活跃在国际乐坛,持阿根廷,以色列和西班牙护照。由于个人经历以及富于语言天赋,巴伦博伊姆能说流利的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希伯莱语。他是一位推倒障碍穿越禁忌界线的艺术家,建立“西东合集管弦乐团”以来,由于和平理念与杰出贡献,更成了令人尊敬的人道主义者。巴伦博伊姆1942年11月15日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为第三代俄裔犹太移民。布宜诺斯艾利斯当时有世界第三的犹太人口。1952年,他随父母移居建国不久的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战争不断,在中东四面楚歌的夹缝中伴随着血与火生存。即使是如今,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到他们心中的圣城耶路撒冷时都要到哭墙低声祷告、哭诉流浪之苦。多年来,巴伦博伊姆始终在寻找一个家园,最终,他找到了音乐的精神家园。

 

巴伦博伊姆有一个以音乐家为核心的音乐圈子,他跟梅塔、祖克曼、马友友、布列兹、波利尼、阿格里奇、鲁普、郎朗等经常一起表演、切磋音乐艺术。从与阿姐阿格里奇合作《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惺惺相惜深厚的感情,到在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中,帕尔曼小提琴灵感飞动,琴声高昂悠扬,巴伦博伊姆琴则琴键上飞花的精彩,再到法雅的钢琴与乐队交响组曲《西班牙庭园之夜》中,难得一见他和多明戈联袂,亮点在于男高音多明戈“弃歌执棒”,巴伦博伊姆则钢琴相陪,可以看到,纵横古典乐坛,无论是个人能力与人脉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基础与底蕴。艺术是相通的,天赋能力可以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驰骋,这在看过一些灵光闪耀的演奏之后很确信这一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到不少钢琴家,如普雷特涅夫、波利尼等也是立足钢琴演奏,继而发展指挥,甚至作曲等,一点也不奇怪,而且他们多掌握七、八种语言以上。看过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访谈录,他说为了更好地从事音乐活动,应该学好语言,因为可以了解作曲家的思想以及作品的精髓,他已经懂得11门外语,而且还在继续学习新的语种。巴伦博伊姆还有一个显著的犹太人身份,在马勒之后,继伯恩斯坦和索尔蒂,他顺势成为了古典音乐界犹太军团的领军人物。

巴伦博伊姆钢琴方面尤为突出,演奏长于乐句的表情处理,对旋律线的表现能力很强,以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为主,是演绎贝多芬奏鸣曲的权威,同时是莫扎特、勃拉姆斯和肖邦钢琴作品的优秀诠释者,他说“贝多芬的音乐是全球性的,在世界的每个地方——它向所有人言说”,巴伦博伊姆曾三次踏上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这个史诗般的征途。1967-1970年为EMI录音贝多芬全集时,他才二十多岁,演奏虽略为欠平衡感,但无疑很接近阿劳那种真诚质朴的风格。1981-1984年间在DG录制的全集则更为专注和严谨,严格按照乐谱的信息。2004年,62岁的巴伦博伊姆回到他年轻时喜爱的演奏,此时他的贝多芬重新雕琢了许多细节,音乐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简约更为凝练。他的肢体动作常常是在一些宏大的乐句结束前高举双手,而当只有右手弹琴的时候,左手会做出一些指挥动作。

巴伦博伊姆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是德意志人的冷峻融入阿根廷人的狂野表现,带有一种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激情和隐忍的平衡,诗意和现实的平衡,清晰而有张力。这与普雷特涅夫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天衣无缝柔美的贝多芬境界是不同的,扣心自问,究竟喜欢谁的演奏?还真难说,只能说各有风格,各有闪光点,技术上普雷特涅夫更精进,但我觉得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其中融入的倾注在作品里的感情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对于演绎德奥作品,巴伦博伊姆在《The Art of Piano》有这样的阐述:“阿劳生于智利,很小的时候就移居德国,对日耳曼的一切都很着迷,拉美人经常会这样的,因为这与家乡的一切都相反,他专心致志,虔诚地相信音乐的严肃,因为他成了最愿意妥协的音乐家的典范,任何程度的妥协。”从这段话里看,巴伦博伊姆何尝不是拉美人?在“暴风雨”中,我尤喜爱第三乐章,巴伦博伊姆的演绎相对于、有点粗粝,但是更接近德奥作品的风格,力度的对比,颗粒的清晰等。他诠释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大气磅礴,流露出浓浓的日耳曼音乐风格。另外极其喜爱巴伦博伊姆与指挥家切利比达克合作的勃拉姆斯的《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呈现给我们深沉广奥、史诗般的恢弘概括性,体会音乐里不同于人间的秩序,深沉内省、抒情忧郁的风格可见其功力,让我们从心底掀起秋风狂卷落叶式的悲怆,快意而又隐隐温暖。

 

我们再看看巴伦博伊姆的指挥,他的指挥属于深厚的德奥风格,内敛、洒脱、干净利落、热情洋溢,力度跌宕。在老一辈指挥家中,他曾表示最为偏爱富特文格勒和巴比罗利,并从这两人的身上继承了很多优秀的素质和风格。张爱玲说西方交响乐就是一场阴谋似的,先慢后快,然后乐队的乐师一而再、再而三,把音乐往高潮上推。指挥更是象发了疯似的,头发散乱,满脸油汗。一会用手指勾,一会用手势往上引。一会给管乐部打打气,一会给弦乐部鼓鼓劲。最后鼓、铙、号、管所有的响器一起上。结束后,个个汗水淋漓从座位上站起来,让台下的观众不鼓掌都觉得良心上过不去。那么巴伦博伊姆的表现呢?在指挥舞台上有时候是君临城下的威严,有时候是诙谐的,时而握拳挥舞,时而雨过天晴的狂喜,时而执棒挑出灵动的弧线。他的“双料”身份也给我们带来特别的惊喜,就如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里那样,会品赏到一个指挥一边演奏钢琴,一边用自己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来指挥和掌控乐队的气氛,乐句之间的张驰,让音乐听起来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充满生命力的。他的指挥也是充满戏剧性的,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巴伦博伊姆在海顿第45号交响曲《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无可奈可地看着乐手落花流水般地纷纷离席,他的表情从惊讶到无奈挠头、思索、瞪眼到想追赶,最后抚摸小提琴手,用诙谐动作与丰富表情来还原了作品原有的意境,表现了海顿机智圆融的创意。201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们从第一首曲目《美丽的海伦四对舞》就可以感受到当今的世界,你不可否认它是场欢乐舞会,由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平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重要主题,在最后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时,另类的是巴伦博伊姆没有对乐团进行指挥,而是与演奏家们一一握手。在那么严谨恪守传统的新年音乐会上,增添了轻松气氛。他也是有限度的无拘无束,据说有次演出,镜头停在他的双脚上,他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晃荡。

 

1967年,巴林博伊姆与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成婚,两人曾频繁地联袂演出,这一段珠联璧合的组合到杜普蕾的离世是最让无数人感叹与同情的,当中展现有探戈般的热情和欢快,亦有触目惊心的痛苦,我想他也曾有自己内心的挣扎吧,其实杜普蕾与巴伦博伊姆拥有最美好的时期也应不遗憾了吧。巴伦博伊姆现任妻子为艾琳娜·巴什基洛娃(Elena Bashkirova),好奇现在这位妻子何许人也?来自于一个非凡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牌教授兼钢琴家,她自己则是一位知名钢琴家,专攻室内乐和钢琴伴奏。Bashkirova was firstly married to the latvian violinist Gidon Kremer.In 1988 she became the second wife of the Argentine born pianist Daniel.Barenboim.吉东·克莱默曾被卡拉扬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小提琴家”。身为一个骄傲的母亲和幸福的妻子,她与巴伦博伊姆育有两子,其中一位叫迈克尔·巴伦博伊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音乐新星。

巴伦博伊姆说,练琴是一种反社会的活动:独自一人守着一部大机器,日复一日,每天要证明自己是大师。这种过程非同一般,它使敏感之人的心灵变得格外复杂。音乐人经常处于孤寂和危殆中,演出之后每每整个人被掏空之感,担心灵感不再而焦虑常在,就算身怀绝技,也养成一种慎言明哲保身的矜持,而巴伦博伊姆却活力充沛,极为健谈,在音乐界可遇难求。其实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可以回到早年一起演奏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那时,巴伦博伊姆可以与帕尔曼、祖克曼、杜普蕾、梅塔再次青梅煮酒,快意切磋,微醉微酣。式微,式微!胡不归?现在独缺了杜普蕾,而其他几位也已步入暮年!在什么事都变幻了的世间,却依然清光不改的只有月亮呀。细雨湿流光,阔叶年年与藤长,岁月淡去无限事,茫茫,串起音符满思量。清洌的江风,波澜不惊澄澈的江水,独自疯长的野花野草挽起了冬日柔媚的歌谣,看着满目江景,简单到极致的思绪,《鳟鱼》涌上来: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在清清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 这是2013年郎朗和巴伦博伊姆以及柏林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合作了莫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巴伦博伊姆已经45年没有指挥拉二了,他上一次指挥这部作品还是在60年代与阿什肯纳吉的合作。

历届指挥及唱片收藏

克来门斯·克劳斯

Clemens Krauss(1893–1954)

1939年、1941年-1945年、1948年-1954年

约瑟夫·克里普斯

Josef Krips (1902–1974)

1946年、1947年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

Willi Boskovsky (1909–1991)

1955年-1979年

洛林·马泽尔

Lorin Maazel (1930–2014)

1980年-1986年、1994年、1996年、1999年、2005年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1987年

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凯瑟琳·巴特尔/卡拉扬)

克劳迪奥·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2014)

1988年、1991年

卡洛斯·克莱伯

Carlos Kleiber (1930–2004)

1989年、1992年

祖宾·梅塔

Zubin Mehta (1936—)

1990年、1995年、1998年、2007年、2015年

里卡多·穆蒂

Riccardo Muti (1941—)

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18年、2021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Nikolaus Harnoncourt (1929–2016)

2001年、2003年

小泽征尔

Seiji Ozawa (1935—)

2002年

马里斯·扬颂斯

Mariss Jansons (1943—)

2006年、2012年、2016年

乔治·普莱特

Georges Prêtre (1924–2017)

2008年、2010年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Daniel Barenboim (1942—)

2009年、2014年

2014

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

Franz Welser-Möst (1960—)

2011年、2013年

古斯塔夫·杜达梅尔

Gustavo Dudamel (1981—)

2017年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2019年

安德列斯·尼尔森斯

Andris Nelsons(1978-)

2020年

12月8日开始的转发赢唱片活动揭晓,“菓菓LOVE静茹、K&L海上的月、丽达吻了谁的鹅”三位读者经抽签赢得202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唱片。请这三位朋友后台留言自己的联系地址,我们会尽快为你寄去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