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乐古曲 > 民族声乐 > 正文
王珂迩博士中期独唱音乐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1-12-22 11:11: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冬是一个淡而隽永的季节,从容不迫地吟唱着自己的故事。12月14日,王珂迩博士中期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梦想剧场成功举办。

看似瘦小柔弱的王珂迩在舞台上优雅从容,用细腻的处理深情演绎了十六首作品。从古韵柔美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到极具表现力和欣赏性的艺术歌曲,再到不同地域不同方言的地方民歌,一架钢琴伴奏,无扩音、无主持、无嘉宾,王珂迩凭借甜美的声线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诠释了中国声乐的魅力,让现场观众沉醉在美妙的声乐艺术中。

与评委及嘉宾合影

出席音乐会并担任评委的嘉宾有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王士魁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戴滨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党委书记张天彤教授、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田彦和著名作曲家孟勇。担任音乐会钢琴伴奏的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著名钢琴演奏家邓垚和旅意青年钢琴家张焕。“扎实的基本功、完美的控制力、非常好的修养,今天表现非常棒。”“作品选材用心,涉猎广泛,处理细腻。完成度非常高!”“进步非常大,艺术性大增,今天音乐会很成功!”音乐会后,对于王珂迩的整场表现,评委老师们也是不吝赞美之词,给予肯定和鼓励。

与声乐博导戴滨教授、理论博导张天彤教授合影

音乐会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及地方民歌三个版块组成,也是王珂迩围绕博士课题主旨——中国声乐女高音混合声的真假声比例在多类作品中的灵活调整与运用所作出的一次探索。同时也深刻体现出王珂迩的声乐博导戴滨教授力求植根于中国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探索中国声乐广阔天地的“情境设计结合深悟作品内涵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中国声乐女高音混合声的练声与歌唱的关系”等教学理念和学术思想。

与声乐博导戴滨教授合影

整场音乐会展示的作品风格迥异,有多首高难度曲目,如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是金湘先生1981年选词南朝乐府民歌而创作。演唱时长大约16分钟,十分考验歌手的耐力、气息的把控以及强弱情绪的处理。在《子》这部声乐套曲中,钢琴与声乐互为主线交织前行,在中国传统调式七声音阶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大量极具个性色彩的变化音和离调,增强鲜明音乐色彩的同时也增加了声乐演唱的难度。舞台上,王珂迩通过不同的歌唱情绪,很好地演绎了这首无论从创作角度、歌唱角度还是审美角度都极佳的艺术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音乐会第一组古曲演绎完后,王珂迩演绎的由作曲家孟勇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冬梦》也让大家耳目一新。作品在演唱和作曲风格上采用中国音乐文化结合的方式,还别具匠心地采用了带有湖南特色的湘昆音乐素材。动人的词曲,出色的唱腔,唯美的演绎,王珂迩以细腻的情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空灵的潇湘梦境和凄美爱情的艺术魅力,将潇湘文化中特有的伤感与彷徨韵味这种带有悲剧气氛的意境,通过女高音的演唱和钢琴织体的交融呈现了出来。

音乐会的结尾是一组采风民歌,《日头落山夜了里》《偷南瓜》《苗岭飞歌》这三首民歌都是传承人口传心授教授的,其中《偷南瓜》是王珂迩跟随理论博导张天彤老师今年7月份去山西采风所学。后来在课堂上反复演唱后做了一些改编使作品更加丰富完整。王珂迩说自己对民歌极其热爱,源于自己从小唱着山东民歌长大,像《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山小调》等,这也符合她甜美明亮的音色特点。

真爱无需语言,行动总能体现。王珂迩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和进步,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行走在自己所热爱的专业道路上。2015年硕士毕业的王珂迩顺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担任一名独唱演员,在工作五年后又努力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她对自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声乐博导戴滨教授和理论博导张天彤教授的精心指导和鼓励让她对声乐艺术的领悟更加深刻,她的音乐素养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再次祝贺王珂迩圆满地完成了博士中期音乐会,期待来年的博士毕业音乐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