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乐古曲 > 最新资讯 > 正文
“盛世华章”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2022-04-28 12:30:27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学院

4月21日晚,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主办的第一届“国乐之春”艺术节活动,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盛世华章”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国乐团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校长王黎光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中国乐派国乐团团长、首席指挥许知俊执棒,携手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教授、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名家云集、精彩纷呈的国乐盛宴。



第一首《太阳颂》由作曲家王丹红创作,以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创作素材,以民间音乐为依托,曲风在清新典雅的基调中迎来喜庆高潮,为整场音乐会带来火热开场。许知俊的指挥风格亲和、热情细腻,对乐曲风格、乐队音色与层次精雕细琢,将音色表现力处理得淋漓尽致,使民歌的小巧灵动与国乐团的大气辉煌交相辉映。


 

 

第二首乐曲是作曲家王云飞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巾帼》,由宋飞担任独奏。作品音乐语言丰富,既有急凑有力、如同万马奔腾征战沙场的场面,也有如泣如诉、充满回忆的抒情段落。宋飞在当晚的演奏中展现出高超的技艺,生动地演绎出女子的温婉柔美与征战沙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魄。


 

上半场最后两首乐曲是《风笛舞曲》和《平均律与梅花三弄》。两首原曲均是德国作曲家约·塞·巴赫创作的钢琴作品,经唐建平改编并移植到民族管弦乐中,展现出中西交融的独特风韵。《风笛舞曲》将原曲中的“风笛”主题以不同的乐器呈示,在声部游走与乐队层次逐渐加厚中,展现出国乐团每件乐器的独特音色与表现力。《平均律与梅花三弄》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前奏曲分解和弦式主题与中国古琴经典乐曲中最具代表性的“梅花三弄”主题相结合,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音乐交织中,碰撞出和谐的声景共鸣。


 

下半场第一首乐曲为张维良创作的笛子协奏曲《南韵》,并由他担任独奏。这部作品根据福建南音《梅花操》第二章“临风妍笑”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旋律赋以柔美清新的南国情调展开,经过慢、快、慢的三段发展,最后在主题再现中深刻描画主题意境。张维良以精湛的技艺和松弛自如的台风,展现出超脱世俗之外的唯美意境。


 

 

下半场第二首乐曲为作曲家何占豪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当晚由王中山担任独奏。乐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充满焦虑、愤恨与无奈感慨之情。王中山以手中的古筝如泣如诉地讲述了“精忠报国”的故事。观众惊叹于他精巧细微的音色处理,更被他的演奏感染,沉醉其中、潸然泪下。



当晚音乐会压轴曲为指挥家、作曲家关逎忠创作的《盛世华章》。这部作品创造性地运用了两个编钟与管风琴合作的乐队编配。来自中国古代和西方教堂的两种乐器和国乐团同时奏响,古今混响,中西交融,乐声萦绕在音乐厅,雍容大气。钟鼓齐鸣,弦瑟交织,乐曲在编钟悠长绕梁的余韵中收尾。

 

在观众不绝于耳的欢呼与掌声中,中国乐派国乐团返场加演了《瑶族舞曲》和《花好月圆》两首经典作品。观众鼓掌和乐,热情洋溢。音乐会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热烈氛围中完满收官。


 

中国乐派国乐团是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核心项目,能够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首次推出的“国乐之春”中国民族音乐主题特别策划艺术节,是对乐团实力和影响力的充分认可。中国乐派国乐团将始终坚持高规格的艺术追求,诠释中国乐派经典作品,为中国音乐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文: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