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曲艺戏剧 > 名家新秀 > 正文
【人物采访】一生挚爱地方戏浓墨书写家乡情——张永生
2020-01-15 18:24:55 发表 | 来源:搜狐
走进张永生的家,记者仿佛走进了一座小型的戏曲博物馆,近千本的磁带、CD,满满地记录的都是评剧和二人转,数不清的评剧、二人转剧本、文献资料、工具用书被码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对于本溪评剧、二人转的历史传承、发展脉络,包括其中的经典剧目、趣味故事,张永生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而且他还时不时地顺手抽出一些磁带、书本作为佐证。在外人的眼里,研究、创作地方戏这项工作既劳心费神,又无名无利,而张永生却说,这是他的一生至爱,心甘情愿、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8岁登台的小戏迷

张永生,1952年生于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花岭村。父母当年给他起名张永升,借用“步步高升”的寓意想要个好彩头。可是后来张永生上学,感觉这个“升”字有些市侩,于是就自己把“升”字改成了“生”字,意为“永远学习,永远做一个学生”。没想到这一改,“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就成了张永生一生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农村里极少演电影,家家户户也根本没有电视,就连最普通的电台广播也很少能听到,所以,村子里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就是村民组织起来扭秧歌,看二人转、听评剧。可以说,当时的二人转和评剧不仅起到了娱乐大众的作用,同时还有了文化传播的功能。花岭村里有个自己的小剧团,张永生的大哥由于拉得一手好扳胡,是村办剧团里的主要乐手。张永生天生就喜欢评剧、二人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日日熏陶,小小的他竟然能有模有样地唱上几段。剧团领导看在眼里,就把张永生和另一个小女孩儿王绍云招进了剧团,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参加剧团演出。两人一副架,唱起了二人转。那年张永生才8岁,刚上学,还没认几个字,团里的大人就一句一句教,两个小演员就一句一句地背,硬是学会了《小两口分家》《包公赔情》《劈山救母》等几出大戏。由于他们还是孩子,唱起戏来很受欢迎,团里经常安排他们演“炮戏”或“轴戏”。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他还能随口说出这几出戏中的经典台词。特别是《包公赔情》这出戏,包龙图的刚直不阿,对贪腐的肃清力度,对法理人情的平衡把握,都给年幼的张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追戏76场创记录

1971年,19岁的张永生进入到师范学校文艺班进行学习。对于这个好机会,他十分珍惜,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文化知识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从小就喜欢的评剧和二人转,但那时评剧和二人转已经被打成了“封、资、修”,舞台上早已没了演出,他就经常在休息时躲到学校后山头,坐在树丛中,哼唱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评剧和二人转唱段。师范毕业后,他进入学校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尽管工作很忙,但他对评剧和二人转的兴趣丝毫未减。“文革”结束后,评剧和二人转恢复了演出,张永生对于评剧和二人转的热爱也几乎达到了一个痴迷的状态。那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而他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也一大半都用在了看戏、买书、买资料上。

评剧恢复初期,全国都在排演现代评剧《小女婿》,张永生在本溪就看了40多场,从艺术宫、人民剧场、溪湖剧场、平山俱乐部、彩北俱乐部……剧团演到哪,他就看到哪,剧团里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精神不正常。之后又到省内其他城市看《小女婿》的演出,一次,他在丹东开会,听说红旗剧场演出《小女婿》,散会后,就去买票看戏,到剧场一看,票已卖完了,天还下着雨,他披了一块塑料布,坐在剧场的台阶上,硬是听完了剧场门前大喇叭播出的演出实况。不仅全省各市的《小女婿》他都看了,还到秦皇岛、唐山、北京、天津、吉林等地看《小女婿》的演出,最后统计仅是《小女婿》这一部剧,他就看了76场,也算是创下了一个记录,其对戏剧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创作路上的两位好老师

戏看得久了,难免就会手痒、心痒,总想写点儿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张永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都说是起步阶段不容易、很困难,可是,张永生却在一开始就遇到了三位好老师,其中一位就是当时正在艺术馆文艺部开办诗歌学习班的赵福元老师。赵老师对辅导的学员特别耐心,尤其对初学者更是关怀备至。诗歌班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戏曲和二人转唱词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两位老师就是当时评剧团的业务团长王述和王述的爱人王星。当张永生带着自己的处女作小评剧《借妈》的剧本找到王述老师的时候,王述和王星对一个不熟悉的小青年,没有丝毫的敷衍和不耐烦,给了他最专业的指导,最耐心的说明以及最诚恳的建议,也正是在王述和王星两位老师的帮助修改下,《借妈》最终在本溪群众艺术馆创办的《群众艺术》上发表,这也给了张永生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之后,他一口气创作了《婆与母》《回门》《红花给谁戴》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其中,作品《红花给谁戴》获得了本溪市政府奖,本溪电台进行了录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全国80多家市级电台播出。集安市艺校也排演了这出剧,上演了300多场。

感人至深的《中秋泪》

常年笔耕不辍,使得张永生的戏剧创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一个大幅度的跨越。1996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永生戏曲作品选》,这是对他多年来戏曲剧本创作的一个总结;2010年时代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张永生的二人转作品集《山情》。张永生的戏剧创作,有两个特点,一是源于生活,注意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汲取营养。二是关注时代,主动承担起文艺创作的社会责任。针对一些人纪律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漠,为了唤起人们对法律和党纪的敬畏,对亲情的责任,2015年,张永生创作了现代评剧《中秋泪》。

剧本创作完成后,在全国戏曲剧本征文中,获国家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工程二等奖。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市文广局和本溪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以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和艺术眼光,果断决定将此剧搬上舞台。2016年《中秋泪》一经上演,立即引起轰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在全省各市巡回演出。

张永生先后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二十多年,对文化工作,对文化人士,怀有深深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割舍的文化情结。现如今,张永生已年近古稀,但仍然坚持戏剧创作。他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投向他热爱的家乡本溪。就在前不久,他还创作了一出现代评剧《家风》,入选了辽宁省委宣传部剧本创作扶持项目。为了家乡本溪的戏剧文化建设,张永生真可称得上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让我们共同祝福他,在戏剧创作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佳作频出,更上一层楼。

记者 仲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