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曲艺戏剧 > 名家新秀 > 正文
“现实题材剧目创作专题培训”授课名师 之 陆军:不见终章
2019-08-25 12:31:42 发表 | 来源: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陆军:

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文华奖获得者。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上海戏剧文学学会会长,上海市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南昌大学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中方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主编。

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述逾500万字。出版《编剧理论与技法》《编剧学论稿》《陆军文集·8卷》等图书13种(20册),主编《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10卷)、《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教材丛书》(10卷)等图书30余种(103册);公演大型剧作35部。

1993年从事高校戏剧教育,创建编剧学,创办《编剧学刊》,创立“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获省市级、国家级教育教学类奖励13项。

曾先后获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宝钢优秀教师奖、文化部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据说西点军校操练新人的规矩乃是天下第一言简意赅,传统由来已久,不管什么时候,被学长或长官cue到,回话只有四句可选。

Yes,Sir.

No,Sir.

No excuse,sir.

I don’t know,Sir.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虽然我猜,大抵也没多少人敢用到最后一句。

我们的集中培训即将告一段落,一路名师相伴。从理论研究到创作实践、视野拓展,经历了一个遍。戏神麾下,掌史官、大乐正,都不吝赐教。收官三日,课程表上明晃晃一个名字,大家瑟瑟发抖,又期待又战栗。

药丸药丸,敝圈的司徒大人来了。

司徒者,三公一品,掌教化之责。师者,授业解惑,说理更是题中应有之义。编剧是门手艺,手艺需要训练,训练要讲规矩。

既懂规矩更擅长训练我们的人来了。

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样样全能,戴上眼镜哈哈一笑,是个好身材的哆啦A梦;摘下眼镜摆个pose,和《全职高手》男主角只差一把千机伞。

“全职业精通”,编剧教科书。

吃饭只要五分钟(难怪身材干练),从不看电视(因为浪费时间)的陆军老师来了。

来了他就很后悔,“怎么答应的,嗯?”他纳闷,“在你们都想家的时候来,不合算啊。”

么事么事,惨淡经营白手起家,更快乐。

“我的普通话……”陆军老师说,“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中最差之一。”他淡定点头,“是蛮辛苦的。”

么事么事,勇敢认错坚决不改的老师,我们最喜欢了。

吉林这一趟,是陆军老师今年鲜有的几次外出授课之一,何况千里万里,远超其他。他说,年纪大了,手上活多,来不及做,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非上海主场授课。

他处可不去,吉林不能推。为什么?为“报恩”。

1987年,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戏剧文学》上一篇洪欣所著的《生活给了他极大的赐予——记青年剧作家陆军》给了当时刚刚起步的陆军老师极大鼓励。
 

△三十二年前《戏剧文学》发表关于陆军老师的文章

 

三十二年,此情铭记在心,终有一日,他报恩还情,许君一诺,千里应声万里来。

带着三天课程,两大课题:《延长剧作寿命的九种可能》和《“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释义》而来。

我们都轻敌了。

△小朋友,你们都轻敌啦

 

讲话细细密密、温温柔柔,笑起来坦坦荡荡、可可爱爱,其实他比谁都犀利直白。

实干派的直白。

“很残酷。”陆军老师把剧本创作现状归纳为四类十六档,说,“绝大多数剧本都在‘无发现,无戏剧性’这一档。”

或者更好些,“无发现,有戏剧性”。

而剧本重要的是发现,倘若“有发现”,是否有戏剧性,便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戏剧性可以补上。

是因为对中国戏剧现状的判断极其不乐观,他筚路蓝缕,蹈火前行,身为一个技术流却自诩“三流编剧”,勇敢创建编剧学,又创立“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中国戏剧“编剧荒”的现状,他看不得。

△冲突要高质量,要追寻生命中的微光

 

他对戏剧的要求,是高的,也是稳的。

第一,是要追寻艺术真实。常识、常情、常理不能违背。

托尔斯泰是我们不能避开的人,把人类的艺术推进了一大步。“其实在艺术中,只需要一种加否定词的品质,不说谎。在生活中说谎是可恶的,但还不会毁灭生活,它只是玷污了生活,因为在谎言下仍然有生活的真实,总是有人在希望着什么,因什么而痛苦或欢乐;然而在艺术中,谎言毁灭着一切现象之间的联系,用粉饰掩盖了整个生活的真相。”

想想看《沙家浜》的真实和不真实吧,它自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来,沪剧版有民间传奇的色彩,但改编为京剧后原来隐藏着的某些“不真实”就开始显露出来。

像程谦明扮成江湖郎中,到沙家浜传递指令:速将伤病员转移到红石村。问题是,你程书记在明处,完全可以让红石村的人去接伤病员,或者调动其他力量来办这件事啊!为什么偏要去为难几乎是孤军作战的阿庆嫂,让一个女子去独自面对大批伪军,完成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喂,你以为她是汤姆·克鲁斯吗?一个壶扔到水里,又怎么能和人落水的分量相提并论?胡传魁再怎么草包,堂堂司令也不至于草木皆兵到这个地步——胡大司令,难道你是新四军派来的卧底吗?

这当然有些吹毛求疵,那些优秀作品中的“不真实”,因其戏剧构架的深处具备的珍贵发现而无可厚非。

可是,不够优秀的我们呢?

看一看,恩格斯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批评,就感觉膝盖上插满了箭。

“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再看看果戈理处理《外套》的功力,答案就更清晰了。

艺术真实,时时要在。

第二,是要重视冲突的质量。

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播放的短片《花园》不过七八分钟,冲突质量之高令人惊叹,一个立意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官方作业,完成得如此之好。

《列车》中跳下火车的男人和《农夫》中穿上花裙的男人,前者面对造成了生存困境的尴尬却无可解决,后者则平静而又纠结地诠释了“失去所爱如何继续生活”的巨大冲突。

都不过是短片而已。

短而犀利,真实而震撼。

冲突的质量,几乎可以决定戏剧的质量。

不过别担心,外国有《青春禁忌游戏》在前,我们也有《雾蒙山》在后。

用饱含着真理、智慧、道德、人性的戏剧之光去照亮人生吧,假如你相信你做得到。

为什么不做呢?

第三,是要揭示社会环境。

像彼得·布鲁克的《情人的衣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交代着小镇上白人对黑人的种种凌辱和敌视——如果没有这个残忍背景,单纯诠释一个变态男人对犯错妻子的冷暴力,剧作又有什么意义?

像曹其敬导演的话剧《红尘》,优秀的人物设计图谱讲述了一整个世界对女主角的戕害,称得上令人惊心动魄。

还要做什么?

要构建生动剧情,探索叙事形式,着力戏剧解扣,植入艺术象征,创造独特人物,更新戏剧观念……

要“在没有戏的地方写出戏来,在有戏的地方写出好戏来,在有好戏的地方写出绝活来”。

凡具有较长久的艺术生命力的剧本,都是剧作家依托“想法”与“想象”之双翼,以戏剧的方式去寻找真正生活着的人的灵魂,去复活已经远去的人的生命,以此表达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实、生动、独特的社会感悟与人生发现,并用人性之光照亮生活的心血之作。

“想象”创造作品生命,“想法”决定了作品的寿命。

△陆军老师授课现场

 

试试看吧,写出“莎士比亚化”的生动作品,真实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广泛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人物的鲜明个性……

不是“席勒式”地而是隐蔽地,不是做作地而是自然而然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矛盾。

首先,要“自然而然”。

“……通过剧情本身的进程使这些动机生动地,积极地,也就是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而相反地,要使那些论证性的辩论……,逐渐成为不必要的东西。”

其次,要“表现他怎样做”。

在塑造“性格化”人物形象时,不仅要表现人物在做什么,还要表现他怎样做。

哈姆雷特要复仇, 这是坚定的,但——怎样复仇?

正是在这方面,莎士比亚刻划了“这一个”人物的智慧、忧郁、善于思索、孤独、犹疑不定,为人类文学宝库增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典型。

还有那“宝贵的背景”——莎士比亚在剧作中广泛地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五光十色的英国平民社会,全面反映欧洲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风貌。“介绍那时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提供一幅十分宝贵的背景”,即“福斯泰夫式的背景”,具备了现实性、时代性和广阔性。

人物关系的变化,命运的变化,性格的变化,冲突情势的变化,戏剧气氛的变化,叙述方式的变化……种种般般,千变万化,组成了最有价值的冲突和结构,带来了最富有思想的误会和巧合,而且——由人物心理活动衍生的剧情最有价值。

叙事,要有智慧。

最棒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象征,即用某种符号代表某种事物。如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比兴”,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它包括隐喻、借喻以及近似的讽喻、借代、比附、寓言、影射等。

作品中要有一点象征的意识,适度的象征可以增强作品的容量,这对作品寿命的延长大有作用。

△学员剧本朗读会现场

 

戏剧是什么?

美国现代戏剧批评家汉密尔顿的定义是:“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以客观的动作,以情感而非理性的力量,当着观众,来表现一段人与人之间的意志冲突。”

戏剧究竟是什么?

是创作幻觉的剧场。

“戏剧的意义,在于以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时代,向同时代的人贡献戏剧人独到的识见:对美好生命的礼赞,对崇高品行的咏叹,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人性恶俗的怨恨,对肮脏交易的诅咒,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在于帮助人们理解时代,了解社会,从而让人们看清时代与社会的本质,更加渴望并努力着手建设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这是戏剧人最重要的任务。”

这也是观念的力量。

重建科学新进的戏剧观,是中国戏剧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观念的准备,是最重要的创作准备。

观念,就是艺术生产力。

而发现生命中的微光,与发现真理同样重要。

重视冲突质量,发现生命微光。

这是戏剧最重要的两件事。

那光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它的眼力,你有吗?

△学员认真朗读“千字剧”

 

没有把握的你,和我们一样,都需要“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的训练。

——什么是百字剧?

100字内,类似剧情概要。特点是剧“胚”佳,张力足,构思新。

——什么是千字剧?

1000至3000,类似折子戏。或3000字以上,如重场戏,或独幕剧。特点是多变化、有亮点、见人物。

——什么是万字剧?

10000字以上,相当于中型戏剧,大型戏剧。特点是推崇“三一律”、有戏核与戏眼、重人物塑造。

所谓“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就是在老师指导下,按照设定的百字剧、千字剧、万字剧写作要求,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戏剧写作训练,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戏剧写作要领,增强戏剧创作能力的一种方法。

别再说什么“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戏文系不培养编剧”“ 创作要看天分”了。

剧本创作,究其根本是一门手艺。

而我们大多数人,又何曾努力到了——或者,有机会懂得如何努力到——需要去拼天分的地步?

这一回,陆军老师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编剧的巧妙在哪里?巧妙不过一二。

这“一二”是什么?陆军老师的经验就是六个字:戏核、戏眼、戏骼。

经验中的重点,则是四个字:戏核、戏眼。

只要掌握了运用戏核、戏眼、戏骼构思剧作的编剧技法。你就拥有了编剧基本功。

戏文系专业的本科专业教学,需要整整四年。从元素训练、独幕剧写作、戏曲写作、电视剧写作到大戏改编、毕业创作……

而“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学程只有短短十五天,所学的也不过三件事:戏核寻找,戏眼打磨,戏骼构建。

怎么训练?“三三制”。

百字剧,寻找戏剧发动机:一要奇思:癞蛤蟆要吃天鹅肉;二要妙想:田忌赛马;三要灵光:愚公移山。

千字剧,学会驾驭重场戏:一要在没有戏的地方写出戏来;二要在有戏的地方写出好戏来;三要在有好戏的地方写出“绝活”来。

万字剧,学会精彩地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一要熟习 “三一律”;二要备齐戏核与戏眼;三要力求形式即内容。

创作案例一个接一个,个人小贴士一张接一张。

最简短的编剧要领,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一个人,为了达到一个可以理解的有难度的目标(欲望、动机),采取行动(动作),遇到障碍(对手,冲突),抗衡对垒厮杀(包括与自己的较量)直至高潮(危机,绝招)。

来吧,不试一下么?

用最简短的编剧要领,调动灵魂深处的波谲云诡,气象万千。

难吗?似乎不难。

难的,是在变化与成长中,向同时代人贡献戏剧人独到的识见(意蕴)。

欲望→行动→对手→冲突→高潮→变化→意蕴。

做到这一切,戏就成了。

可是呵,自古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爷爷”一点都不温柔

 

三天时间,从百字剧独立阐述到千字剧剧本朗读会,作业一交,课堂之上,哀鸿遍野。

大意了。

陆军“爷爷”一点都不温柔。

他不吝于表扬不吝啬鼓励,对作业中每一点尚且稚嫩的光彩予以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他的四十米大刀也片刻没停。

发糖发刀,爷爷都是好手,觑着歧路亡羊,直接迎头痛斩,“不能再这样写下去了”——是的,这是最轻的批评了。大多数人或许有生以来都从未如此被否定——好的,晚饭不必去食堂,每人一大海碗内牛满面。

可我们都爱他。

他那样严格,又那样真实、迅猛、直接地提升了我们。

结结实实地揠着苗,货真价实地助着长。

重症下猛药,苦口良药,却是一击而中。

陆军老师给出的《编剧工作坊自我训练建议方案》,是一个看上去就很潮的“10+10+X计划”。

第一个“10”:

找10部经典戏剧(影视也可),在一百字左右的篇幅内概括剧作内容,突出戏核与戏眼。在概括过程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点就会在您脑海里慢慢凸显出来,您就有了戏核与戏眼意识。

“建议您用一个月时间做这件事。”

第二个“10”:

将您自己写过的(或朋友写过的)10部作品,按照前面说的戏核与戏眼的定义重新做一次梳理,看看剧作中有没有戏核与戏眼?精采不精采?

如果没有,或不精彩,请您重新去寻找并置换。

“建议您用一年时间做这件事。”

第三个是“X”:

请您新创作X个百字剧,要求必须具备精彩的戏核与戏眼。

——建议您,用一生时间做这件事。

别忘了,若你选了编剧创作,那便是一生之事,更是一生之盟。
 

△陆军老师与培训班学员合影留念

 

“我能看到你的未来。”陆军老师说。

我们相信。

因为“爷爷”慧眼如炬,课堂一片喧嚣,朗读会气氛爆棚,讲台前进了戏的学员们热血沸腾,他却连角落里暂来旁听的培训工作人员的反应都不曾遗漏,敏锐地捕捉到互动点。

给这控场能力跪了。

你“爷爷”永远是你“爷爷”。

更何况,他与创作、与编剧这门学问定下的盟约,比我们更奇崛,更艰深。

没有他,“编剧学”这门学科也许还在路上。

没有他,至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不会有一门“编剧学”被从戏剧学中成功剥离出来,崭新地、独立地、骄傲地面对我们。告诉我们,你在做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

没有他,我们又怎会如此被“恶狠狠”地棒喝:“也许二十年后你还在今天这个“段位”上重复自己。”

编剧、创作,从不只是人间风月,天地花雪。

它注定有关现实,有关真相,有关社会,有关时代,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更有关人性……

有关生命中激烈极致的冲突,和不可磨灭的千古微光。

——若你喜欢,就把这一切当成是荣耀,而不是炫耀。

而荣耀,注定不见终章。

 

*文中部分语句出自蝴蝶蓝《全职高手》、音频怪物《千秋蹈火》

(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文字:高媛 图片:王宏伟 编审:孙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