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曲艺戏剧 > 名家新秀 > 正文
听赵开生、高博文讲述评弹往事
2019-06-01 13:42:00 发表 | 来源:上海卫视

本期嘉宾:赵开生、高博文

一部《都挺好》火了评弹

但你可知道,在建国之初

评弹就经历过前所未有的辉煌

更有一些人,为重塑经典倾尽毕生精力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第一大城市,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上海。与此同时,中国的文艺创作也拉开了新的帷幕。

70年来,各个艺术领域都曾涌现出令人激赏的作品。其中由评弹表演艺术家赵开生谱曲、余红仙首唱的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之一。

七十年故事从头叙,2019年5月25日、26日周六、周日晚21:00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可凡倾听》带来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节目,听评弹艺术家赵开生、高博文讲述评弹往事,敬请期待!

1

作为一部地方曲艺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传唱的范围之广、流行程度之高可谓前所未有。事实上,能有机会为毛主席的词谱曲,用赵开生本人的话来说,完全是“初生牛犊不畏虎”。

▲《可凡倾听》节目现场

彼时,赵开生只有23岁,不会作曲,也不懂记谱。“我把所有我会的曲调,会的流派唱腔全部打碎,放在旁边,像调色板一样重新调。”就这样,赵开生一句一句去体会诗词里的情感,单单是“寂寞嫦娥”四个字,他就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

▲余红仙演唱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一首《蝶恋花》风靡大江南北,词中提到的主人公李淑一也找到赵开生,并且告诉他,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在毛主席的书房中看到评弹《蝶恋花》的78转唱片。评弹艺术也通过这部作品的流传,拥有了更广泛的听众。

2

赵开生1936年生于江苏常熟,14岁那年,他在同乡陈希安的介绍下师从周云瑞习艺,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评弹艺术生涯。

▲《可凡倾听》节目现场

周云瑞精通音律,是评弹界少有的精通琵琶、古琴、箫等多种乐器的人才。他师从沈俭安学弹词《珍珠塔》,后长期与师弟陈希安拼档,被誉为“小沈薛”,跻身于评弹界“七煞档”、“四响档”之列。

▲周云瑞(左)与陈希安演出照

那时候周云瑞要到剧场里演出、说书,晚上还要到电台,只能忙里偷闲教赵开生。学艺很辛苦,幸运的是赵开生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周云瑞很宠爱这位弟子,尽管他在家里闯祸闯得很多。

▲赵开生

“先生收我做学生,没收我拜师金,而且还在我身上贴钱。一个礼拜还要给我零用,钱不要乱花,去看看戏,现在我懂得了先生的意图,要叫我懂得姐妹艺术,将来可以吸收到评弹里,我可以让评弹有新的变化,是这个意思。”

▲赵开生与弟子高博文同台演出

师父的教育让赵开生铭记于心,后来,他也一样如此对待自己的弟子高博文,严厉而温和。

3

事实上,作为解放后涌现出的新一代评弹演员,赵开生的艺术生涯几乎见证了评弹这门传统艺术从何去何从到重获新生的整个过程。

▲赵开生在《可凡倾听》节目现场

他除了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创作新曲,也从未忘记对于传统剧目的整理,《珍珠塔》就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当年就因为唱了几句《珍珠塔·方卿见娘》而成功拜得“大响档”周云瑞先生为师,经过多年的钻研、表演,赵开生的《珍珠塔》在众多流派之中可谓独具风格。

▲1981年,陈云与赵开生亲切握手

如果说赵开生的《珍珠塔》是在前辈的基础上的整理创新,那由他首演的新编书《青春之歌》则是评弹艺术发展的又一次积极尝试。

▲赵开生、石文磊演出《青春之歌》

这部作品刚刚问世不久就得到了陈云同志的关注,他不仅多次写信给上海评弹团团长吴宗锡,提出自己对剧作和表演的修改意见,鼓励他们“不要怕失败、不要怕犯错误,能打胜仗的将军,一定是打过败仗的”,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高博文在《可凡倾听》节目现场

赵开生对待艺术创作的理念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高博文。在将金宇澄《繁花》改编成评弹的过程中,高博文时刻不忘师傅的教导,“无论创新也好、发展也好,你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得到观众的承认,你才能够创新。”

上海解放70周年,中国的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为重塑经典倾尽全力,为艺术传承积极创新……节目现场,赵开生、高博文、曹可凡还首度联袂演出《珍珠塔》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