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流行音乐 > 流行音乐人 > 正文
杨宗纬或成为下一个歌神? 曾受"乐坛教父"李宗盛赞赏
2015-10-30 00:56:57 发表 |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李宗盛曾说,华语男歌手里,他最欣赏的是张学友、陈奕迅和杨宗纬。张、陈二位自不必说,那都是早已封神的人物,那杨宗纬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能让乐坛教父如此青眼相加呢?

  与张学友、陈奕迅相比,杨宗纬至少在两方面是“差距”巨大的,一是传唱度高的原唱歌曲比较少(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那首《洋葱》了),不像张、陈二位都有大量歌曲广为流行;二是风格较为单一,远不如张、陈二位曲风丰富。可以说,在这两方面,杨宗纬完全处于下风,不具备可比性。可是,杨宗纬终归是独特的,非常迥异于其他歌手的是,他唱歌的鲜明特点居然是体现在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上,这不仅是指他独步乐坛的再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他选歌的眼光和品位。

  前两年,杨宗纬参加了《我是歌手》和《中国音超》,其时他选歌的眼光和品位即已初露端倪。除了为人熟知的《征服》和《我要我们在一起》外,像《空白格》、《流浪记》、《矜持》、《我离开我自己》、《十二楼》、《浮生千里路》等歌都相对小众,个别歌曲甚至是通过他的翻唱才广为人知。细细品味这些歌曲(除《征服》之外),大都深情内敛,点到为止,富有余味,十分耐听,虽然大体可归入苦情歌,但基本上都不是那种歇斯底里、声泪俱下的类型。我曾分析过他翻唱的《矜持》,认为这首歌恰好体现了杨宗纬独特的“矜持”唱法——迂回婉转、收放自如,这种唱法仅仅以“催泪”二字形容是过于简单化了。

  如果说彼时杨宗纬演绎老歌时还能听到明显的层次感以及他阶梯式推进的唱功,那么今年他参加《蒙面歌王》时的选歌就更为大胆了,其个人品位也愈加凸显出来,大概也是因为这种大胆,所以他的选歌也常常与节目制作方发生冲突。节目播放至今,他唱过的歌曲包括《看穿》、《跟着你到天边》、《红尘来去一场梦》、《但是又奈何》等。到了《但是又奈何》这一首,整首歌几乎无高潮出现,只是淡淡开始,平平唱去,静静结束,但表面的平静之下,分明又有暗流涌动,给人静水深流之感。对于这番演绎,巫启贤评价的三个字——“忍得住”,的确是知人之论。在这种带有一定竞技性的舞台上敢于做出这种选择,能够一反绝大多数歌手那种大开大合、追求跌宕起伏的唱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胆量或自信了,而是一种坚定的审美趣味使然了。

  这种审美趣味如果要用其他文艺类型中的作品来类比的话,那就好比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或者契诃夫的小说,举一个最近的例子,那就是侯孝贤的《聂隐娘》。如果一个观众怀着追求惊险刺激、体验快意恩仇的目的走进影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他必定是失望而归的。实际上,侯孝贤的作品较为接近小津安二郎,力图还原的正是这种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大部分主人公都像现实中的人一样,挣扎,忍耐,不那么痛快、不那么理想也不那么自我地活着,但平淡不意味着没有心理斗争,忍耐也不意味着没有辗转反侧,相反,这种平淡和忍耐意味着更大的不容易。清代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就唱歌这件事而言,若能演绎得如山峦起伏一样固然是好,但若能演绎得如同老友自远方而来一般,那也是“不亦乐乎”的,因为老友在侧,一切都已莫逆于心,又何须高声喧哗呢?当然,后者这种唱法的妙处是更难被发现的,就像杨宗纬演唱中时常一闪而过的鼻音和哑音一样,你很容易忽略它,但如果你细加回味就会觉得其中的佳妙所在。

  从这个角度而言,杨宗纬的独特性是弥足珍贵的。他不跟风,不盲从,能在高度商业化导向的流行乐坛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审美,假以时日,若能有更多好的原唱作品出来,与张学友、陈奕迅比肩而立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肖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