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浅谈古琴演奏与古诗词朗诵的配合
2023-01-13 11:21:05 发表 | 来源:戏剧之家



浅谈古琴演奏与古诗词朗诵的配合

纪军/文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之所以能够保留到今天,正是因为它们历经历朝历代的丰富和发展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古琴和古诗词之间也有很多互通之处,首先,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全唐诗》《全宋词》当中的作品都是身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文人骚客对当时人、事、物产生的纪录和感慨。而古琴,由于其特殊的记谱方式,因此我们现在听唐宋时期创作的琴曲跟1000多年前听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不夸张地说,古琴和古诗词的朗诵都是标准的古声古韵。其次,它们都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传承、发展,也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最后,它们都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艺形式,且都是通过声音承载信息、表情达意。因此出于所学专业的敏感和本能,我十分希望古诗词朗诵和古琴的演奏能够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诗词朗诵与古琴演奏配合的理由

诗词朗诵与音乐是兄弟艺术,二者在塑造意境、反映现实方面是非常接近的。二者同为声音的艺术,前者主要通过有声语言的节奏、停连、重音、语气等技巧来倾诉语意、描述意境、表达情感;后者通过乐音的高下、长短、徐疾、轻重承载演奏者及曲作者的感情,依靠单音在单位时间内运动发展所造成的节奏、和声形成旋律,进行音乐造型用以表情达意、描摹对象、烘托意境。二者都是用声音传达信息给受众,但古诗词的朗诵较为具象,侧重写“实”,古琴曲则较为抽象,侧重写“虚”,“实”与“虚”、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运用必将产生听觉的冲击和震撼。

二、古诗词朗诵与古琴的非即兴伴奏

关于古琴的非即兴伴奏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有很多琴曲是根据一些经典诗词创作而成的,因此诗和曲的节奏、情绪、段落都基本一致,所以在配合时就不会出现不协调、不搭调的问题。本文中将以古琴曲《阳关三叠》伴奏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从音乐和朗诵的段落、节奏、音程及情绪进行阐释。《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这首乐曲产生于唐朝时期,是根据著名大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而成的。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谱入琴曲后又增加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朗诵时,我认为首先要对乐曲的旋律与诗文(歌词)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特别是要做到乐曲情绪、朗诵情绪与诗词所表达情意的平衡,这样在表现时就能更好地向受众传达出古人们在送别朋友时那种不舍、挂念、伤感,又期盼能早日再相见的复杂心情。

三、影响古诗词朗诵与古琴演奏配合的因素

古诗词朗诵和古琴演奏的配合是由朗诵者和演奏者共同完成的,所以不像独自朗诵或演奏那样随心所欲,双方要相互照顾彼此的情绪、节奏和习惯,笔者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影响配合优劣的因素。

(一)节奏的一致性。音乐、朗诵、戏曲等一切有声语言都忌讳声音在一个波段内始终是一样的频率,包括写文章也讲究“文势见山不喜平”,如果从受众角度出发或者从审美学角度出发,在有声语言里就产生了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高等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同领域的两种艺术形式在配合时也讲求节奏的“步调一致”,拿朗诵和古琴的配合来说,朗诵者出于处理的需要,节奏峰峰相连、激越而急促,如果古琴的伴奏是不紧不慢、松松垮垮,那就直接导致配合的失败。

(二)音高的互补性。音高是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它是“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是人类听觉赖以分辨乐音高低的特性。针对朗诵与古琴的配合,如果在配合的时候两个声音的音高始终保持一致就会显得“过犹不及”。一定情况下应该尝试此消彼长的方式,比如用音高较低的古琴低音区音色来反衬音高较高、较为激昂的朗诵情绪。

四、结论

古诗词和古琴艺术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当中的精华,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古诗词朗诵和古琴的演奏都是用声音和韵律感染受众从而产生共鸣,并且二者的组合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搭配,而是虚实的辩证结合,是优势的互补,因而能够双壁合辉、交相辉映。但目前国内的朗诵和古琴界学者及爱好者,只是从实践角度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和论证,通过对古诗词朗诵艺术和古琴演奏艺术方面的学习可以认定,二者的结合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都是可行的,也希望本文能够为论点提供一些佐证。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顾梅羹.琴学备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