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杨靖 |《琴海游思》的启示——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的学术思考
2021-10-18 20:44:43 发表 | 来源:人民音乐杂志

 

一、《琴海游思》的启示

 

2020年12月25日,中国音乐学院发布“刘德海音乐艺术周”将于2021年4月举办的消息,引发了海内外音乐界的热烈反响和期待。正如王黎光院长在发布会上所讲:“艺术周是对刘德海先生的创作、教育和演奏艺术等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通过纪念中国乐派的代表性人物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该如何“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先生的音乐艺术成就?我认为要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洞察他的细思心语,明晰他的艺术主张,进而探寻艺术周内容策划的学术定位与起点。

作为刘德海先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我留在他身边学习工作已近四十年。近期捧读了刘德海先生从1986至2019年期间撰写的六十余篇文稿汇编而成的文集《琴海游思》,再次使我的精神和情感受到了强烈震撼。顿悟之处如醍醐灌顶,切身之处更心领神会,痛快之处便拍案叫绝,无解之处随慎思莫辩。书中既有对音乐艺术和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辨,科学实证和艺术幻想的殊途同归,天道轮回与终极关怀的宗教情怀,道器合一与物吾两忘的艺术追寻,又有口传心授与学府教学的利害得失,唯权不尊和俯躬乡野的治学风骨,罗盘图式和三角金分的艺术解构,故人神交和花鸟虫鱼的艺术对话。


刘德海著《琴海游思》,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年版

 

全书包含正论、散文、檄文、札记、诗歌、打油诗、图式等,其文体文风尽显刘先生不拘一格的风范。正如他对自我性格的描述“秉性好动好奇好幻想,幽默而胆怯,冲动而伤感,形象思维敏捷,触类旁通流畅”①。“文集“读完之刻我掩卷而泣,领悟了老师在《阅读赵沨》一文中引用的“佛去才知佛圣”一句话的痛彻含义。

在我细读了先生具有深刻艺术思考的文章,揣摩和领悟先生“细思心语”的萌动中,艺术周的策划结构逐步清晰,即:从刘德海先生的演奏、创作、教学、立论等多方位的思想和成就出发,用音乐本体的力量,学术研究的视角,共同“盘点”先生为琵琶艺术和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二、“盘点”的启示

 

 

先生在《刘氏琵琶盘点》一文自叙了其66年“琵琶行”“爬坡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所创。“66年琵琶行,边走边回头,无始亦无终。”②

启示一,作为杰出的琵琶艺术家,刘先生的音乐创作可谓是他人生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先生一生改编和创作的琵琶作品共计102首。学者何昌林曾将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入巨大心力创作的《人生篇》等数十首琵琶曲统称为“新弦索十三套”。学者乔建中评价为“重建了一套崭新的充满传统气韵也富有现代感的琵琶语境”。

然而刘先生却自我评价道:“刘氏创作‘乱’弹琴。有情有理,无法无章。”③这看似风趣自嘲的背后是其达到了技术解放的不羁,精神境界自由后的超脱与自信。先生作曲的章法在其《刘氏琵琶创作之路——25条提纲》中,已经归纳和升华成为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直达“音乐以情本体为终极关怀”的人本主义音乐观。在“术”的层面上坚持“技术是情的载体”的技术观,“古今中外音乐凡可表情达意之术皆为我用”的方法论;在“道”的层面上信奉“乐学即人学”的创作观,强调音乐创作无论何法重在入情入理表现人性的要义。

刘先生的音乐语言和作品构成的独特意象乃至文论感性的表述和理性的思辨,皆凝聚出了他的艺术主张、艺术思想、艺术趣味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融入到了他“坚持创作的自发性、自觉性、主动性”的动因之中,体现了他“站在东西方撞击点上审视琵琶”的广阔视野,“立足于当今中国,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④的文化观之中,并外化成为具有其生命意义的个性张显,拓展了琵琶艺术表现的技术创新系统,浓缩在了被其称为“原创新曲、改编作品、古曲新奏、民间音乐再制作”四大板块的“作曲场域”,“谱系完整”的102首音乐作品之中。

启示二,刘先生年轻时就为自己立下了“演奏、创作、立论”三步走的艺术道路。他在成熟和晚年时期多篇敢破敢立的文论,皆源于他“实践出真知”的艺术理念。

刘先生在《刘氏琵琶作曲历程断想》一文写到:“我青年时代是传统的叛逆者,步入晚年成了传统的守护者。”⑤当他的关注点由中外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扩展至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境遇下的传承发展,“现代性”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研究,民族音乐教育和中国音乐学派建立等诸多宏大理论问题之后,我们才会豁然明白他的这一转变不是个人兴趣和好恶的转移,不是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命题的被迫选择,而是一个学贯中西的民族音乐家,经历了多重文化思潮的撞击和反思之后,文化寻根意识的觉醒。一个“创新狂热不减”“保守心思剧增”者,⑥实现了真正“文化自觉”的精神追求。

在2000年之后的多篇文论中,他愈加关注当前民族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传统相割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感叹“由‘文人圈’派生出来的‘学院派圈’一旦失去‘民间’的滋养,将成为一堆没血没肉的高精尖‘技术音乐’,这一趋势令人担忧”⑦等现象。然而这些带有“矫枉过正”意味的感叹,并不是全盘“保守”和“复古”,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须持有“礼失求诸野”的返璞归真态度,“先走进去,再走出来”去芜存菁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追古人之活精神,求艺术经典之本真,进而依旧新作,创造新传统音乐”⑧。

以上的理念和实践从琵琶开始贯穿到了他对民乐重奏、室内乐、大中型编制的各类型民族管弦乐团的创新实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先生基于江南音韵的风格表现,开始编创新型的丝竹重奏作品,组建丝弦五重奏组,尝试民族器乐的重奏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1985年,刘德海先生组建了被誉为“五朵金花”的弹拨乐五重奏组,更把古曲词调、民间音乐、戏曲曲艺、外国音乐等列为改编与新创的对象,探索弹拨乐重奏的多样性表现,南北两个重奏组先后隔空呼应轰动了中国的民乐界。今日追问当年何以如此引发广泛关注?那就是:熟悉的民族器乐,新颖的表现形式;单一的旋律线条,多声的织体再现;民间的音乐语言,乐府的解读方式;民族的风格韵味,作曲技法升华提炼;又熟悉又新鲜,“移步而不换形”的时代发展。南胡北刘两粒“投湖之石”的“涟漪效应”持续延展至今天,引发了40年来民族室内乐方兴未艾的长足发展,影响了民族音乐观念、形式、创作、演奏和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带动当代民族室内乐发展的起点。


 

刘德海教授与“五朵金花”,左起:魏蔚、杨靖、刘德海、林玲、李玲玲、黄桂芳。

 

1997至2002年,刘先生应邀参加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以教育教学为先导的民族乐队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组建的全国最大编制的少年民族乐团、少年弹拨乐团、少年弓弦乐团、吹打乐团的首任艺术总监,陆续邀请了一大批作曲家和“朝夕相处的几条同道汉子,凭着智慧和冲动,创造音乐‘奇迹’”⑨,在没有现成模式参照,没有观念、方法、风格、表现内容约束的前提下,围绕中国器乐合奏艺术的新编乐队形式,力图通过创作的多元、声源音响的开发塑造,追求民族乐队不失个性的整体协和音响,探寻民族乐队合奏艺术的时代生机,重新构架对民族音乐发展的理念与行为,寻求民族音乐发展的新路向。

由刘先生命名的“和美颂”系列音乐会以及1997年中国少年民族乐团开始在“央视”的“国乐飘香”和“音乐频道”栏目中精彩演绎,一次次给观众和音乐界带去了惊喜与震撼。乐队的编制组合、创作多元的系列探索创新所产生的从未体验过的音响和新颖艺术魅力,激励和感动着所有的参与者,也成为了一届届附中学生艺术人生启蒙的美好记忆。附中教学改革的乐团平台模式,成为后来一些学校和乐团竞相模仿的榜样。2000年,中国音乐学院李西安老院长自发组织了在京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媒体,专题研讨附中几个新编乐团的探索意义和成果。他评价道:“附中几个单编大型室内乐团的探索,不仅突显了同一族群乐器的个性魅力,更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现‘交响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补课’环节。”《人民音乐》发表专评称:“中国少年民族乐团的系列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民族音乐新世纪的曙光。”《音乐周报》述评为:“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战术性实验,对民乐现状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与挑战。所牵动的不仅是民乐教育教学的改革,而带起的是民乐创作演奏、器乐改革、市场营销等一个整合的大工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1年刘先生应邀再次担任国乐系系主任期间,提出了“1行动计划”,即完成一个集表演、创作,理论为一体的音乐“活库”。他认为,“中国音乐学院责无旁贷应承担传承发展地方民间乐种的历史性任务。”⑩“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实现了与地方民间音乐的接轨才能实现与国际真正的接轨。”⑪他带领师生赴潮汕、泉州考察学习,举办“潮州音乐年”“泉州南音年”等学术活动,邀请民间音乐家进课堂、登舞台与师生开展互动。更以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形式,邀请作曲家或自己编创,探寻符合中国传统与当代审美语境的,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新路径。民间音乐在学府的活态教学端倪已开始显现,师生受益良多,刘先生更是兴奋与不倦,连篇累牍记叙着心得,规划着未来。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办“1行动计划”专题研讨会,对刘先生在传统文化价值和具体内容如何回归现代社会文化生活,这一重大课题所做的研究与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阶段性的成果和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办学的宝贵遗产。

以上“盘点”的启示,定位了艺术周策划的学术支点,结构的指向,内容的构成,升华了艺术周的纪念意义。至此,以“琵琶行——刘德海琵琶音乐巡礼”“传统的翘望——民间音乐的时代回响”“和美颂——丝竹相和之国乐交响”三场音乐会以及刘德海音乐艺术研讨会、六场民族民间乐种学术讲座为内容而结构的“刘德海音乐艺术周”整体策划思路完整呈现。

 

 

三、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的学术思考

 

“琵琶行——刘德海琵琶音乐巡礼”音乐会精选了刘先生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原创和编创作品十余首,以刘先生“和合”精神作为构思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琵琶艺术发展的“诸流相合”为愿景,共同形塑音乐作品而达到人与人、人与曲“和合”的理想境界,向刘德海先生表达深切的缅怀和最崇高的敬意。因而,产生了邀请全国的音乐学院、艺术高校、艺术团体等83位老、中、青、少四代琵琶演奏者共同演奏刘先生版本的《十面埋伏》和他改编的《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两首经过特殊编排并具有特别涵义乐曲的构想。《十面埋伏》作品的表现构思,是将刘德海先生的演奏录像和83位的琵琶现场演奏进行跨时空的衔接和交汇,演奏者和观众在从未体验过的琵琶群体所营造出交响性的声场震撼和艺术情境中,其视听感受乃至心灵都将受到强烈的撞击,将刘先生对传统经典的诠释与当代琵琶人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以琵琶的群体性创造来继承和丰富刘德海先生音乐艺术的表意系统,在音乐表象和精神意蕴的历史与现时勾连中,激发演奏者的情感价值观念和音乐文化认同。这是站在当代语境中思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位意识”,亦必将是彰显琵琶艺术繁荣发展的一次历史盛举。


 

83位老、中、青、少琵琶演奏家《十面埋伏》

 

丝弦五重奏组演奏《跃龙》

 

“传统的翘望——民间音乐的时代回响”音乐会涵盖了民间乐种和当代民族室内乐两种形式。我国民间乐种具有多样的音乐构形,它们在历史长河中较稳固地保持着传承性,是群体精神文化的表征。因而,音乐会根植于传统,让历史深处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古曲等体裁在学府的舞台上散发出质朴品格和人文气质,以滋养和培护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同时,基于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刘先生等一代人探索实践的影响,也基于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加“五朵金花”弹拨乐重奏组,近二十年来创建“杨靖琵琶室内乐团”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一批同仁组建“紫禁城室内乐团”而开展的一系列深入研究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和民族音乐时代创新实践,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广泛开展的国内外室内乐艺术合作的认知体验,确定了通过本场音乐会引发对民间乐种和当代民族室内乐的构形与价值进行多维展示和创新实践的策划思路。既有“西安鼓乐(行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传统表现形式的保留,也有“潮阳笛套锣鼓”“福建南音”“苏南民间吹打”寻踪觅迹的重现,更有“弹拨五重奏”和“丝弦五重奏”在专业化语境中的重组。音乐会上不仅有作曲家高为杰先生为怀念好友刘先生而专门为本场音乐会创作的室内乐与人声作品《白石道人音画》,还有“紫禁城室内乐团”“琵琶室内乐团”“阮咸乐团”兼具传统基因和现代语境的民族音乐再造。从“向前走一步”的角度来看,它们都以不失传统的“新面貌”而呈现。更难能可贵的是,表演者均为高等院校和艺术院团的一批中青年演奏家或“非遗”传承人,他们的艺术追求和探索实践无疑体现着民族音乐后辈群体对回归中华“根脉”文化内核的渴望与创新性发展的责任担当。


 

陕西戏曲研究院眉碗途团、紫禁城室内乐团演奏《华州韵》

 

“和美颂——丝竹相和之国乐交响”音乐会由民族管弦乐,弹拨、弓弦大型单编乐团担任演奏。民族管弦乐团由指挥家许知俊执棒,董晓琳演奏刘先生的经典传世之作《草原小姐妹》,以纪念刘先生在民族器乐与交响乐合作中的成功范例,继承并发扬刘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世界顶级指挥家、交响乐团开展的一系列成功合作,将民族音乐经典在国际传播推广的精神。


 

董晓琳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指挥:许知俊。

 

杨靖与中国音乐学院校友弹拨乐团演奏《月儿高》,指挥:刘顺。

 

弹拨乐团和弓弦乐团如何在本场音乐会再次辉煌展现,我和艺术周主要策划人之一并担任两个乐团指挥的刘顺教授,秉承着刘德海、曹文工、刘顺、沈诚等一批音乐家二十多年前开始的探索创新思路,再一次有针对性地对乐团进行了声部的重构。特别委约作曲家刘青为本场音乐会创作了弓弦乐合奏《泉》,表达作者深受刘先生关于民间与学府的音乐创作汇成一股涌泉,生生不息,涌泽四方的启示。在弓弦乐团原声部的基础上增加了板胡群体在高音声部的坚实与挺立,新加入的马头琴声部与原编制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声部遥相呼应,使乐队的中低音声部更加厚实和温暖。弹拨乐团新增的高音琵琶、高音扬琴在音色层面上与柳琴形成了合理过渡。新加的低音琵琶、低音扬琴与原有的大阮形成了立体的中低音声场。同时,特意为弹拨乐队而制作的十二平均律制的南琶,以其松透温润的声音品质与北琶(现代普遍使用的“竖弹琵琶”)挺拔润泽的音响色彩相融汇,从而形成了既通透圆润,又深厚宽广的混合立体音响空间。通过以上探索丰满了弓弦乐团和弹拨乐团的声部建制,使两个单编乐团的音响效果愈发立体和交响化,在“追求民族乐队不失个性的整体协和音响,探寻民族乐队合奏艺术的时代生机”探索中取得了新的成就。此举将对中国民族乐团的交响化建设和表现形式多样化发展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两团均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历届优秀学生组成,他们在刘德海等老师们的教育和启蒙下开始了对音乐、民族音乐及其价值的认知。当重返“和美颂”的舞台,怀着对刘德海先生和母校的深情感恩,饱含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以集体共创的形式将少年之光化作今天的音乐创造,在心灵层面上彼此共享着音乐的价值意义,校友们在音乐中共同的呼吸和激动的热泪,真实地体现了刘先生直达“音乐以情本体为终极关怀”的人本音乐观。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校友弓弦乐团、校友弹拨乐团合影。

 

研讨会开幕式黄虎致辞

 

“刘德海音乐艺术研讨会”是对刘先生理论与实践的聚焦。研讨会邀请全国的文化学者、音乐学家、作曲和演奏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先生在音乐理论、演奏、创作、教学等方面的成就进行总结梳理,旨在深入读解先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所创,全面回顾与总结刘德海先生辉煌的音乐艺术人生,以多维的研究视角探讨先生在当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并期待为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六场关于民族民间乐种的学术讲座,是对刘先生关于民间音乐在学府活态教学倡议的具体践行,是推进专业音乐教育主动与民间音乐文化开展交流对话的实际举措,是对重构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模式内涵意义的有力支撑,是将民间音乐“非遗”保护转化为“活性”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文化价值和具体内容如何回归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命题的响亮回应。

 

 

结 语

 

刘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和实践具有不同时期的个性特点,又高度契合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更站在了引领民族音乐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他基于实践所提出的艺术主张,具有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在实践层面的高度契合和理性层面的前瞻性。他用一生艰苦卓绝探索而积累的演奏、创作、立论“三部曲”成果回应着国家和时代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大命题,他以丰硕的教学成果、教育思想丰富着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建设的具体内涵。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是短暂的,而艺术周留给我们对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思考,创造民族音乐新辉煌的启示将是深刻和长远的。

 

83位琵琶演奏家共同演奏《十面埋伏》

视频地址:https://haokan.baidu.com/v?vid=11077770260428098684

 

参考文献:

①⑥《刘氏琵琶创作之路——25条提纲》,载刘德海《乐海游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年版,第200页。本文注释均出自《乐海游思》下略。

②《刘氏琵琶盘点》,第216页。

③同①,第197页。

④《旅程篇》,第29页。

⑤《刘氏琵琶作曲历程断想》,第145页。

⑦⑩《“乐府采风”开悟篇——2002年春节潮汕之行》,第64页。

⑧同⑤,第142-143页。

⑨《“二龙”盼“珠”——传统音乐建设重在行动、贯在坚持》,第80页。

⑪《1行动计划备忘录》,第57页。

*本文原载于《人民音乐》2021年第9期。

 

 

杨靖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