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周婷婷 中国扬琴:中西结合的近代中国音乐乐器
2019-05-13 21:45:21 发表 | 来源:周婷婷
 

 

  摘 要: 本文主要以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史为背景,对扬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具体在对比近代中国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扬琴的衍变发展,以及中国扬琴与近代音乐史发展特点的结合问题。
  关键词: 中国扬琴 中西结合 近代中国音乐
  1.概述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的中国音乐,具有与中国古代音乐不同的发展特点。一方面,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传统音乐(包括古典的与民间的歌曲、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等等),朝着同新的时代要求和人民生活相结合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洋音乐的输入而产生的新的音乐(包括新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相应的音乐活动方式,等等),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朝着同新的人民生活和时代要求,以及与中国固有的音乐传统相结合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以上两个方面相互结合发展的进程,构成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基本内容。扬琴作为一件外来乐器,没有像钢琴、小提琴等其他外国乐器那样保持其原型,而是在数百年广泛流传使用中,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成为自身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乐器,这一特点正好与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特点相结合。
  2.扬琴作为中西音乐结合之典范的探讨
  纵观当代的中国民族乐器,其实真正在中国起源发展的只占少数,如琴、笛、笙等,而在民族乐器中大多数占重要地位的如二胡、古筝等乐器,都是有历史考证的“外来乐器”。我认为扬琴虽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是可以说同二胡等其他民族乐器一样,都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或者也可以这样猜想,如果没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结合,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民族乐器。同样我们现在可以与西方交响乐队抗衡的民族管弦乐队,就会成为缺少二胡、琵琶、扬琴、唢呐等重要乐器而不能成立。
  2.1扬琴的中国化发展
  扬琴的制造并不复杂,它传入中国时“东南沿海手工业空前发展”,在这样的工艺条件下,仿制应当不算困难,是随时随地均能做的事,早期曾有把扬琴制作成外观如蝴蝶状的,得名“蝴蝶琴”即是一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音乐家、民间艺人和乐器制作艺师们的共同努力,对扬琴的结构形制、音质音色、音位排列乃至演奏技法等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革新改制,使其与中国音乐实践日趋紧密。在积累起一套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乐曲、技法理论著作和系统教材,涌现出一批技巧精湛的演奏名家之后,人们才对这一件外来乐器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洋琴”也是如此。它本是说明这种乐器的来源,后来便演变为“扬琴”,其原因有人说是取其声音之悠扬,有人说是取其敲击时双手高扬的姿势,有人说是因为它曾在扬州一带流行,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因为他们不愿意将这种已经十分中国化了的乐器再叫做外国琴——洋琴,正如不愿再把火柴叫做洋火,煤油叫做洋油一样。扬、洋谐音,又有上面那些美好的意思可供联想,很自然地就转变过来了。扬琴的定名十分生动地反映了这种乐器由世界走向中国的过程,它与钢琴、提琴等外国乐器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是很不一样的。
  2.2扬琴中国化的改革
  扬琴分布在许多不同文化的国家中,作为一件“同根”乐器,它当然会保持某些共同的特征,又能展示出不同文化带来的差异,那么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揭示这些特点。
  2.2.1击弦工具方面:中国是盛产竹子和具有竹文化的国家。扬琴传入中国后,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自然地域条件和审美要求的差异,我国老一辈艺术家采用琴竹替代琴槌,可称为是重大的变革与创造。琴竹轻巧而富有弹性,有利于竹法的运用与变化,例如:为了便于变化音色,在竹头上方再倒装一个较小的竹头,不加垫,这种“反竹”的音色脆亮,和下方加垫竹头的圆润柔和音色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中国扬琴独特的音色个性与技艺品格,从而区别于外国的扬琴体系而独树一帜。
  2.2.2琴体改革方面:早期的扬琴琴身小,音域窄,显然不适应音乐不断发展的需要。中国扬琴的改革从扬琴传入中国之初就开始了,本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改革的高潮时期,其改革的思路是把琴体朝着横的对称的方向发展,使其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几百年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形制的扬琴,比较成功的是后来的“401型”一类,它是在早些时候改良的“快速转调扬琴”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中国扬琴的音位是依据中国传统的律吕排列;纵向大二度、横向五、八度,虽也采用了十二平均律,但半音是需要确定的,并不完备。
  2.2.3乐器音色方面:随着乐器的不断改革发展,现代扬琴乐器本身的音响有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声音的频率成分和瞬态过程的特性,构成扬琴音色听觉的感受是明亮、圆润、厚实、悠扬悦耳,音点具有颗粒性和穿透力。为了寻求新的色彩,噪音已作为合理的音乐表现材料和与乐音有同等价值的音乐素材,在扬琴曲《林冲夜奔》中的风声呼啸和第三段“风雪”的最后,将左马条的第一个弦位音定为减二和弦,右手的连续摇指与左手带滑音指套连续下上滑抹的组合技巧,突出了跌宕起伏的噪音色彩。同时,也体现出以横线向纵横交错的织体思维变化;趋向立体的音色结构和听觉透视。
  2.2.4演奏技法方面:扬琴的演奏方法有单竹、齐竹类、轮竹类、颤竹类、滑抹类、揉弦类、拔弦类、抓弦类、点弦类及装饰音类[2]。其音色清脆悠扬,讲究织体“横线性”的旋律润饰加花。通过各种顺打、慢打、齐打、密打、分打、连打、夹打、衬音、坐音、顿音、花音、装饰时、轮竹、浪竹、颤竹、滑颤等技巧的运用,形成丰富多样的花点、线条,使曲调华丽、活泼、流畅,并更具有民族的韵味。
  2.2.5乐谱记载方面:由丘鹤侍编写、1920年出版于香港的《琴学新编》(第一集)[1](以下简称《新编》),是我国迄今最早的扬琴教材。扬琴从其传入中国到《新编》出版前的这段时间里,主要依附于民间的说唱和地方小戏之中,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向中国官方进献扬琴扬琴音乐进入宫廷的记载。因此,一直在民间发展使它逐渐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再加上扬琴这种乐器制造较为简单、容易上手等一些优点,使它沿着中国音乐文化轨迹发展时获得了更多的空间,为它的普及和转化为中国乐器打下了基础。随着地方性乐种的兴盛和推广,扬琴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同和喜欢,渴望学习扬琴的需求促使丘鹤铸写出了第一本扬琴教材《新编》,在书中乐器名称从“洋琴”到“扬琴”的转变,成为洋琴经过明清时期的流传演变为真正的中国民间乐器扬琴的一个标志,而“扬琴”的名称也从《新编》的出版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3.结语
  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文化的传承则是不同人种、不同族群、不同社会在历史长河中做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当然也会在接触不同文化的同时,通过扬弃、整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创造出新的事物来。中国扬琴是从欧洲传入,经过中国文化的熏陶,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乐器是音乐文化的载体,从外国的“洋琴”到中国的“扬琴”,这是文化碰撞、交流所产生的结果[2]。
  而我之所以选择扬琴这件乐器来探讨中西结合的近代中国音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扬琴的传入是在中国民族乐器中较晚的。据《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记载,扬琴是在“明代(1368-1644)晚期传入中国”[3]的,并在至今发现中国扬琴最早的史籍:喜明盛昭所著的《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中记载:“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用了瑶琴(扬琴)”得到证实[8]。比较中国民族乐器中其它如二胡、琵琶等“外来乐器”,距今都有上千年历史,扬琴绝对是个“晚辈”,但是这个晚辈在短短的几百年历史中,与时俱进、迎头赶上,在当今的民族器乐艺术中占得一席之地,可以说是更能代表中国近代中西音乐融合的特点。
  其次,扬琴能与中国音乐快速融合也与近代中国音乐特点及扬琴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就直接导致近代中国音乐是以融合、发展、再融合、再发展为发展方式的。在这种发展前提下,扬琴又是从传入起就在民间流传,并没有像其他同期传入中国的管风琴、钢琴、小提琴、竖琴等外国乐器一样,只依附于西洋教会音乐而传入中国,也仅为特权阶级所享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传播基础上,扬琴才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转变为一件中国民族乐器。
  综上我认为,扬琴在中国的传播正好是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两大特点的结合,正是传统音乐发展与西方音乐传入的完美结合,这些特点在其他乐器及音乐形式中并不多见。因此,对扬琴发展史的研究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音乐发展特点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丘鹤铸琴学新编(第一集)[M].香港:亚洲石印局代印,香港时昌洋货铺发行,1920.
  [2]邝晴.我国第一部扬琴教材《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4).
  [3]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