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周延甲: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
2015-10-01 03:17:10 发表 | 来源:周延甲
  秦筝在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由西东渐再南下而遍及神州大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先后传播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与当地人们相结合,或用在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中,或被文人雅士用自弹自赏的文娱活动中。建国以来,由于国家的重视,筝这个乐器,独立表现音乐形象的功能得到极大发挥,从伴奏到独奏,又从属到自主,有了很大的发展。
  音乐是人们思想、语言、歌谣、风习、情趣的产物。因州异国殊,自然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秦筝,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为秦地秦人弹奏琴声的乐器,传播到别的地区和国家后,就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流派,“茫茫九派流中国”就是个概括的说法。诸如河南、山东、潮州、广东客家、浙江、延边(伽耶琴)、内蒙(亚托噶)、福建等流派。陕西流派虽也是其中之一,但人们只是囿于对历代文史资料有关秦筝的论述,而对陕西流派的具体内容却了解得很少。秦筝是这个乐器的专用名词,陕西流派是筝在陕西流行的产物,是对别的流派相对而言的。本文试就陕西流派的源流和现状,流传和复兴,进行探索和阐释,旨在继承陕西流派,繁荣秦筝艺术。
  筝是秦人最早的弦乐器,她与缶等敲击乐器一起,形成了秦声,“呜呜歌”就是陕西流派最早的筝曲。
《秦腔史稿》(焦文彬主编)中载:“乾隆四十四年王曾翼编撰《甘州府志》卷四:乐操土风,而以占德坿缶弹琴,本秦声也。西陲是甘肃东南一带的泛称,是秦人最早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民间乐器就是缶和筝,代表了秦声。在秦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里也有“击瓮叩缶,弹琴搏髀,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的论述。
  秦人是由甘肃移居和扩展到陕西关中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敲着土制乐器,弹着竹制的筝,伴和着歌声,这就是真正的秦国音乐。值得注意的是,这“歌呼呜呜”的秦声,就是“呜呜歌”,是秦人的声调,也是最早的秦腔,也就是最早的筝曲。
  秦人进入关中建立诸候国后,经济日益繁荣,军事逐渐强大,与各国文化文化交流活动也频繁起来了,这就有了吸收别国先进文化的条件,就必然会出现“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李斯)的状况。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里也记述着原来秦地“民间酒会,各以党俗鼓缶弹筝”的局面后来被“钟鼓五乐”、“鸣竽调瑟”、“郑舞赵区”所代替的事实。
  在瑟取代筝的年代里,秦人演唱时,虽然伴奏乐器换了,跳的舞也是别国的,但唱的曲调,仍然是秦声,就是李斯谈到的“呜呜歌”,这歌有起伏的旋律,有明显的节奏,还能配以诗句来歌唱。
  西汉时的杨恽,是陕西东府华县人,能唱秦声,在他失意时自编自唱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就是用“呜呜歌”的曲调。所以唐训诂学家颜师古认为,“呜呜歌”,“关中旧有此曲也”。颜是西安人,一定是通晓秦声的。尽管杨恽歌唱时他赵国的妇人用瑟为之伴奏,但这“呜呜歌”却在关中流传了数百年。
  戏曲理论专家们认为,秦声,即是秦腔形成的最早源流,在秦声演变为秦腔的漫长历史中,筝始终是为之伴奏的乐器,东汉以后,筝参照瑟形进行了改进,既有了较宽的音域,又有“筝筝然”、“有剩哀”的特点;不仅右手奏法铿锵有力,音质坚实,而且左手颤揉滑按,以韵补声、悲哀怨之情,逼真感人。隋唐以来,各种乐器、戏曲、曲艺中,筝都是很好的伴奏乐器。众多名人的诗词文赋中对筝的颂扬和描写,都是陕西流派演奏、形式、曲体、技法等方面的历史记载。
  一直到明朝末年,筝还是秦声(腔)伴奏是离不了的乐器。
  清人陆次云《圆圆传》中载:
  “进圆圆,自成惊且喜,遽命歌。秦吴渝,自成蹙额曰:‘何貌其佳,而音殊不可耐也?’即令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己拍掌以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乐户出身,他的不少部将也都是陕西人,习听秦声,以秦腔班子随军,随时演唱,解除疲劳,鼓舞士气,这是很自然的事。
  综上所述,从最早的“拊缶弹筝”“弹筝搏髀”“歌呼呜呜”,到明末的“操阮、筝、琥珀”唱“西调”!从最早的“呜呜歌”到“秦腔”,一脉相承,证实了筝是奏秦声的重要乐器,“呜呜歌”、“秦腔”,就是筝最早弹奏的曲调。
  秦腔是秦声影响全国后产生了别的剧种一个相对的称谓,陕西流派是秦筝传播到别的地区形成了流派后相对叫法,秦声不但包括秦腔、还包括陕西别的民间音乐,如道情、眉户、碗碗腔等。属于秦声的眉户音乐,筝也是最早用于伴奏的乐器之一。
  眉户(也叫迷胡)是陕西三大剧种之一。是在北曲基础上吸收民间曲调,由小曲发展而成的。是由“板凳曲子”的清唱到搬上舞台能表现故事情节的联曲体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明代中叶起,眉户清曲的伴奏中,筝就是离不了的乐器。
  陕西著名学者李静慈在《关于灯影戏》一文中说:“盛行于周至以西,北至乾、醴、兴、武、永各地的道情灯影已绝,只有用清曲调代替,这就是眉户调。也就是一人独唱,不过弹的是三弦。据说从前也用过筝和琵琶,唱的是大小调皆有。我见过周至、武功两个老艺人,他说现有调子近二百多种,是明朝是康对山、王九思整理出来的,因而叫眉户调(1950年《艺术生活》)。
  李先生听老艺人谈的眉户伴奏中曾用筝的说法,是合乎历史事实的,这在《泮东乐府后录序》中得到了证实。
  《泮东乐府后录序》,是明代文学家康海(1475-1540)所作。康号对山,也是武功人,他原为进士,被免职后,寄情于词曲戏剧的研究和创作,并且聘养了一个家庭演出班子,为实践和发展秦声,即秦腔和眉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诗文中,提到的双娥、小蛮、青娥等十几个家伶,都是演唱演奏的好手。尤其在他晚年时,“适得二青衣,能鼓十三弦及琵琶号称绝艺。古今曲调,能审其雅俗之语,和律依永,殆同天授予作。”至于康本人,他不仅编导排演,样样在行,就是弹奏乐器,也是精通,除善琵琶外,“还善鼓瑟,拨筝、击缶、扣筑、弄阮、打拍板。”他家有各种乐器三百多副。(见《秦腔史稿》)康海就是一个秦筝演奏家。
  由以上可看出,从明弘治年间以来,筝在眉户清曲中的伴奏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掌握的极少史料和民间艺人的代代传闻中,已可窥见筝在陕西之一斑——陕西流派沿革的线索。至于秦声形成的,现在流行的许多陕西民间戏曲音乐,以及隋唐以来的长安古乐中,筝这个善为秦声的古老乐器,一定在不同时期,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发挥过自己的作用。这些有待人们继续努力,研究并继承。
  由于民族乐器对歌唱艺术的依附、绝大多数乐器是不曾有自己的独奏曲的,独弹倒是常有的。或者依附于若干乐器的合奏,现在人们所谓的传统古筝独奏曲,只不过是传统的伴奏谱或合奏谱而已。这也是由于民间艺人迫于生计自然形成的演出方式代代相传艺术实践的结果。
  盛行于关中,影响到邻近省地的眉户曲子,其历史源远流长。国为眉户全是吸取流行的民歌小曲,所以独立性强,流传年代也各不相同,如《西京调》、《凄凉曲》、《长城调》等,虽不能象传说的那样是周秦时期的古调,但是可以肯定,其流传年代是比较久远的。有些曲调还流传到外地。河南著名民间音乐家、古筝演奏家曹东扶说,河南鼓子曲“如‘西满舟’、‘背弓’等曲牌子带有陕西眉户风格。”(见《河南鼓子曲序》)
  河南鼓子曲,也叫大调曲子,其前奏曲——板头曲,就是八板体的器乐合奏曲,河南流派的古筝独奏曲,如“打雁”、“闺中怨”、“高山流水”、“思乡”等,就是三弦琵琶、筝、泌胡等乐器的合奏曲。“河南鼓子曲牌联奏”(王省吾编)一曲,就是由“新年乐”、“剪剪花”、“满舟乐”、“银纽丝”四个曲牌组成。牌子曲、鼓子曲、前奏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旋法调式是统一的,相互补充来完成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
  可见,民间器乐独奏曲,或者是有唱词的民间曲调重复、或者是前奏曲合奏谱的单独演奏。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曹正教授指出,“很多民间乐曲,首先是为声歌伴奏,然后是自弹自唱,最后由于只弹不唱而转化和形成为纯器乐曲的(《古筝迷胡曲集?前言》按语一文)。”根据这一规律,陕西眉户中,筝曾经是伴奏乐器之一,眉户清曲也是秦筝演奏谱,也是陕西流派筝曲。
  从陕西筝人近数十年弹奏眉户清曲的实践中,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秦筝奏秦声,舒然自若,眉户属秦声,韵味十足,秦声西调,表现得惟妙惟肖。
  首先,眉户的音调进行与筝的弦位排列恰相吻合,眉户,虽有七十二大调,大都属徵调七声音列。其四级音微升Fa和七级音微降si,这两个音有人称“游移音”,这游移的效果,正好由按颤mi、La两个弦音来完成。这就是秦声的特点。古人说“秦筝声最苦”,“秦筝吐绝调”,秦声的效果正好用二变之音来表达。
    第二、音律和旋法进行的特点。弹奏眉户的弦音,属纯律关系,其三度和六度音是偏低的。这正好发挥燕乐调式的特性、充分表现秦声风韵的长处。
  第三,旋律进行时,上行多跳进,由三度到七度、八度不等;下行多级进,有时也有四度或六度,这些在筝上是很容易完成的。
  第四、左手大指按弦的突出运用,这种技法是自古就有的,很可能是唐筝技法之一。在日本筝和我国潮州筝曲的演奏中至今保留着。然而在北方各筝派中却是极少见。
  由于秦声中Fa、si游移音和特点和曲调进行的需要,往往两个按音连续进行,这就需要左手食、中、名三个指的合力按弦与大指的单独按弦交替进行。否则,旋律就要中断,音乐就不能完整。(如:谱)这种特殊技法,在弹奏陕西筝曲中却是经常出现的。
  由于陕西筝曲明显的特点,以及影响的不断扩大,陕西流派的继承和复兴,再不是一句空话,近些年来,筝界及评论家们对陕西流派的了解和评价,使陕西筝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各派名家荟萃西安古城,交流教学大纲和教学曲目。在规定的音乐院校筝专业学生的必修和选修曲目中,陕西眉户筝曲就有十余首。有“西京调”、“凄凉曲”、“长城调”、“罗江怨”、“道情”等,而这些都是眉户清曲只加注古筝指法的乐曲。
  1962年由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举办的古筝流派介绍会,浙派名家王巽之《古筝流派》(1962.3.15文汇报)一文中说:“各派……表现的乐曲,陕西派多抒情、河南派……活跃欢快,山东派刚健有力。”
  1982年著名音乐评论家肖兴华在《筝的今昔》(1982.9《音乐生活》)一文中说:“陕西派多为抒情性的歌唱……”。同年,《交响》载文《秦筝在秦》的考察报告,介绍了陕西榆林古筝,使人们对陕西筝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85年香港苏振波编著的《中国筝艺大全》一书“中国筝流派的探讨”一章中,将陕西筝列在首位。文中谈到,“由于陕西筝曲是由地方戏曲演变面成,唱腔便是筝曲发展之风格和情感的灵魂所在。因此,不论在筝曲的节拍,乐曲结构的长短上,者基本上保持原曲调的面貌……要是说河南、山东等地的筝乐在演奏风格上已成流派,陕西一派,应该踏入成熟期了。”苏先生谈到的“陕西筝曲”,指的是陕西筝人1961年根据眉户清曲编印的《古筝迷胡曲集》一书及流行海内外的《绣金匾》、《秦桑曲》、《姜女泪》等。陕西筝人奋力于秦筝传统的研究和陕西流派的继承,除整理编订秦声中曾用筝伴奏的秦腔和眉户曲谱为筝曲外,还利用秦声素材编订了不少好的作品,有的在国际上获奖,有的已成为海内外古筝音乐会上保留曲目,如《香山射鼓》、《秦桑曲》、《姜女泪》、《三秦欢歌》等。
  《香山射鼓》(曲云曲)是根据西安古乐的曲牌创作的。古乐,筝也是用于伴奏的,此曲“以盛唐时期的乐中筝为依据……从形式到内容、从乐曲旋法到弹奏技巧,都是缘古籍而寻声,参文物而觅古。”(《秦筝》第二、三期)此曲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和专题讨论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
  《秦桑曲》是根据碗碗腔音调创作的。著名音乐现论家何昌林:“右手以韵补声的进退复扶所产生的清角与闰音及其美妙地连接使用时别具一格的意趣,使人在‘跌宕错落莫辨宫商’的离迷之际,充分领略了‘秦风’的神韵。”(《中国音乐》1985.2)著名古筝演奏家项斯华《秦筝和“秦桑曲”》(香港《文汇报》)一文中说:“《秦桑曲》……在旋法和格式上都更接近于传统,比较地道,真实的反映了秦地音乐的风貌……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秦地筝人的努力成果,下在使中国稳乐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概括起来说,秦筝在陕西有着优秀的传统,秦筝奏秦声,已为古人所称道。即使在清代以后,一度冷落除榆林城内还用筝为榆林小曲伴奏外,别的地区已很少见到。但从艺人们的代代传闻中,从有些史料记载来看,筝确是秦腔、迷胡中常用的伴奏乐器之一,建国以来,河南、山东等派名家来陕传授筝艺,陕西筝人努力学习,“引进”各派筝技,以史籍为依据,从实践看效果,使传播到别地区的秦筝又回到陕西,为陕西人民所享用——“秦筝归秦”的陕西,将遍响“真秦之声”,“民间酒会”、“党俗”、“弹筝”的局面,将重现三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