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活动讲座 > 正文
探索贝多芬作品中无穷的可能性 | 基因三重奏 超越时间的声音
2022-07-19 16:20:45 发表 | 来源:古典纵横

中国成立时间最长的钢琴三重奏组合:基因三重奏组

 

基因三重奏在星外星古典出版的这张贝多芬是精彩的唱片。这不但是贝多芬第二交响曲钢琴三重奏版录音在中国的首个出版,而且即使和目前全球已有的唱片版本比,基因三重奏版无论演奏、录音和制作都与全球一流水平看齐,不输任何其它的唱片版本。近期国内出版的古典音乐唱片比以前多了很多,这张是最值得收藏和聆听的其中一张。

2020年是贝多芬年,基因三重奏在策划演出节目的时候,就想着要演贝多芬的三重奏作品,贝多芬全套的钢琴三重奏是他们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大公”、“鬼魂”、第1和3号都在手上,要真的去实现,并不是很难。不过比这个更有意思的事情还有什么?贝多芬到了维也纳发展后,用了短短的2-3年时间,站稳了脚跟,进入到维也纳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列。他的作品也因此很受欢迎,演出的机会多,而且很多作曲家为了沾贝多芬的光,纷纷改编贝多芬一些受欢迎的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分别都曾经有不少改编的室内乐版本,不过对于这些经他人之手的改编,贝多芬多有微词。唯独第二交响曲,有贝多芬本人亲自改编的版本。

之前,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的钢琴三重奏版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行内的人士。在欧美演出这个作品也不多,唱片版本也是到近年来才慢慢多起来。在中国,之前有记录记载的是2015年有过一组欧洲来访北京的钢琴三重奏组演过这个作品,之外就再无记录了。表面上,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受海顿的影响,个人风格不如后来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鲜明,不过这部作品可塑性很大,在不同的指挥手里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精致的、大气恢弘的、交响化的、室内乐化的……,各种效果都有,演奏者能带听众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贝多芬,有寻幽探胜之感,很过瘾。

而贝多芬将这个作品改编为钢琴三重奏版后,这个作品和贝多芬自己所写的七部钢琴三重奏是非常的不同。现在演奏这七部钢琴三重奏,演奏者多追求统一、齐整、融合的效果。而这个第二交响曲在改编为钢琴三重奏后,戏剧性和乐器之间的对抗性就更强,反而成为贝多芬所有钢琴三重奏中,气魄、架构最宏大的一部,三位的演奏者互相需要在对抗和斗争中取得平衡,演奏难度挺大的,需要三位的演奏者技术相当,气质和性格互不相同而又互相撑得起。张佳林、张精冶、宋昭三位从中央音乐学院同学多年的“兄弟”就刚好具备这种气质和个性。他们在演奏贝多芬作品之初就定下“只演贝多芬本人写下的作品”的原则。这个比完成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更有意思的挑战就这样水到渠成般开始。

最后,基因组在全国巡演这套作品,共演出八场,这部作品与第三钢琴三重奏录制出版CD,第二交响曲单独出版了黑胶唱片。这些演出都获得了不少好评和赞誉。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可能是贝多芬年演出这个作品次数最多并出版唱片的组合。

 


 

基因三重奏在深圳镜山剧场首演这部作品的海报

 

笔者是亲历了基因三重奏组这整个的历程,从构思的开始,到他们在深圳境山剧场的首演,在珠海华发中演的演出,到最后一场在星海音乐厅的演出,还有中间唱片录制的整个过程。当把黑胶唱片放到唱盘上播放的时候,依然有着意外的感觉,聆听贝多芬作品的那种——永远都会有新的发现——感觉再次出现。

 


 

基因三重奏组演出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三重奏版的黑胶唱片

 

现在的室内乐演奏,是讲究整个组合的演奏者之间高度的默契,最好能到相互心意相通的程度,声音是水乳交通一般和谐。不过在上世纪之初,室内乐的演奏和现在很不同,演奏者之间的性格和性情差异比较大,讲究水平相当,但不一定声音是走向一起,只要是相互能撑得起作品的结构和骨架。基因三重奏三位的演奏者,都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和环境,但是每个人的性情却各有不同,这样的情况下组合出来的效果,倒是有点像上世纪之初那些大师的室内乐组合。演奏时在保持作品平衡下互相斗法,组合外生活各自各精彩。这个第二交响曲的三重奏版虽然经过反复排练和多次演出,在现场音乐会当中,基因组的演奏依然是充满即兴、激情和冒险精神,场面激烈整体是平衡与和谐。别看舞台上仅有三件乐器,那种交响化的场面感是扑面而来,贝多芬俨然是印象中“扼住命运咽喉”的那个人。

而唱片当中就很不同,三位演奏家略带严肃和冷静,演奏没现场那么激烈,演奏变得工整和细致,换来贝多芬哲学家深邃思考般的场景。这就是为什么笔者一听黑胶唱片时有那种错愕。回过头来细想,好的作品不就是这样经得起反复演奏和挖掘,永远都能有新意吗?正如这张黑胶AB面的Label纸,黑白的设计正好是他们的演奏的两面。

 

 

后天,基因三重奏组三位“哥们”在北京音乐台讲这张唱片,以及他们演奏这个作品的经历。到时也看看他们自己怎么说。有时间我也希望一起听听。
 

    (赵毅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