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活动讲座 > 正文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举行,表彰23位前辈
2015-12-05 23:38:33 发表 | 来源:中国民乐杂志

2015年12月1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在上海盛大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古筝艺术家代表们出席了会议。探讨交流,并介绍各自所在学会的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伊始,第一项议程是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蔚为大家致欢迎词,向参加此次盛会的学会领导和艺术家同行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和全国同仁们欢聚一堂的同时,共同商讨中国古筝艺术事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王中山先生开幕致辞并讲话,就古筝学会的最新章程做了充分的说明,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新的希望与要求,希望全体与会成员们为中国古筝事业担负起历史使命,不断迈向新台阶。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张珊女士代表古筝学会做了学会工作总结并重点强调了中国古筝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希望通过不同的活动组织形式,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把延续千年的古筝艺术发扬光大。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代表夏金瓯女士进行发言,阐述了推动古筝事业需要学会理事之间更多地沟通和交流,通过“走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各地古筝艺术家们的联系,在中国筝艺的传承中,共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举,实现艺术家们的“中国筝梦”。
  
  随后,理事会为徐振高、尹其颖、王世璜、王刚强、陈荗锦、叶申龙、张贵声、陈灵芝、孙文妍、项斯华、林坚、金利子、何成育、郭雪君、范上娥、刘巧君、苏巧筝、李柯、吴青、王昌元、曲云、赵群、王小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筝界名家们颁发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由李萌老师、阎爱华老师、王蔚老师等宣读老专家简历和获奖感言。
 
  下午会议继续,理事会成员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希望通过各省筝会之间的交流,为古筝发展与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建议。分组前,由筝会副会长江澹曦老师为在座成员宣读了中国音乐工作者自律条例,希望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能坚持遵守。
 
  随后,各省古筝学会代表们进行了经验交流,对古筝学会今后的发展问题各抒己见。除此之外,与会人员们讨论了传统古筝流派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古筝专业和业余教学中的规范问题。最后,两位负责分组讨论的高雁副会长与樊艺凤副会长对今天的分组讨论进行汇报总结,两组意见交流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随着夜幕降临,本次古筝学会理事会圆满结束,各省古筝协会的理事们积极努力下,中国筝乐发展蒸蒸日上,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大家对以后的方向会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中国筝乐发展定能更上一层楼!




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
 
 
 
徐振高, 男,1933年生于扬州江都,古筝制作高级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业内誉为“古筝之父”。1952年起从事乐器制作,1958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师从原大同乐会琴筝制作传人缪金林,现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顾问。
 
徐振高为古筝制作技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他与师傅缪金林共同成功研发了S型岳山21弦古筝,成为全国通用标准制筝样式;1961年,他首创“双鹤朝阳”古筝图案,开创了现代古筝外观装饰发展的新局面;此外,他还在琴弦改良、琴码调整、面板烘烤、引入标准化制筝模式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自70年代起,徐振高开始带徒授艺,数十年间,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以及江苏扬州、河南兰考等地培养了100余名徒弟,这些徒弟多已成为中国古筝制作界的中坚力量。2014年,徐振高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获奖感言:
我与古筝相伴了五十六年,五十六年来,在古筝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非常荣幸获得 “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由衷地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感谢在座的各位演奏家和老师!感谢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你们成就了我与古筝的这一生!
 
 
 
尹其颖,男,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北京古筝研究会创会发起人之一。祖父是中医,生前极喜弹筝、吹箫,常常以乐聚友。其童年时期深受得不少音乐的熏陶。青少时代,在二胡演奏家杨雨森引荐下拜曹正为师,开始学筝。
 
1955年,尹其颖考入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前身),成为全国第一位以古筝为专业考进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在筝曲创作、古筝演奏技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成就。改编《晚会》等钢琴曲,入学第二年,改编《瑶族舞曲》,创造性地将食指摇及右手四指拨弹技法使用到筝演奏中。1957年,与唐玉斌、雷雨声代表中国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演奏古筝、高胡三重奏《春天来了》,荣获金质奖章。
 
1959年,尹其颖受聘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并于1961调任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20世纪八十年代,尹其颖移居美国。
 
获奖感言: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古筝学会授予我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 这份荣誉令远居海外的我深为感动,谢谢古筝界各位同行对我这八旬老人的厚爱和鼓励。在此,我祝愿古筝艺术在中国更加繁荣昌盛,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王世璜,男,汉族,出生于1933年,湖北黄岗人。古筝教育家,筝乐活动家,演奏家。曾兼北京乐器学会理事、北京古筝研究会秘书长。先后师从曹正,高自成,赵玉斋先生学习古筝。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主任。1980年成立北京古筝研究会被选为秘书长。编有《双手弹奏古筝练习曲》,《二十九首古筝双手练习曲》。
 
1989年为中央音乐学院等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乐器海外分级考级编写了古筝专业一至八级的规定曲目及练习曲,并两次赴新主持古筝专业的考级。1983年协助曹正先生在北京开办了幼儿古筝培训班。并受聘为中国电视台举办的”山城杯”电视大奖赛、“ART杯”等比赛的评委和中央音乐学院校外考委会的考级工作。参与筹划了1986年在扬州举办的第一次“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1991年朝阳举办的“中国古筝传统筝曲研讨会”、于广东澄海举办的“澄海93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朝阳96中国古筝艺术节”及1997年7月于广东澄海召开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筝会筹备委员会并被选为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获奖感言:
衷心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给我颁发“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
 
 
 
 
陈茂锦,男,汉族,生于1934年,古筝教育家。福建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古筝学会理事,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福建筝派领头人,福建闽筝传承班研究会会长,闽筝传承班导师。
 
早在1951年,还是少年的陈茂锦观看了一场闽筝传人陈友章的演出,顿时便被闽筝古朴、淡雅的音律所折服。1954年,他考入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虽然主修的是琵琶,但每逢寒暑假或者下乡,陈茂锦都会跑到云霄,师从陈友章学筝。后来,陈茂锦又赴诏安拜闽筝大师张永固为师。由于欣赏他孜孜不倦的勤学精神,张永固、陈友章将祖传的古筝谱毫无保留的传给陈茂锦,希望他能将闽筝传承下去。1961年还专程赴广州向罗九香先生学习客家古筝演奏。毕业后的陈茂锦更花了多年时间着力于记谱、译谱、打谱、整订近百首闽筝曲谱,并将这些珍贵的曲谱收入编写成《闽南筝曲集》,填补了闽派古筝理论的空白。发表有《闽筝初探》等重要艺术文论。
 
获奖感言:
余毕生事筝,治闽谱,传闽韵。只有寸长,成果微小,获此荣誉,实有愧之!日后乃与筝相随,乐筝晚年!祝筝会事业,绮靡光彩,壮丽辉煌。
 
 
 
王刚强,男,生于1936年6月,浙江省遂昌县人。古筝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浙江丽水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及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浙江省音教委理事等。
 
1957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程午加、瞿安华、马友德教授学习琵琶、二胡;随曹正、郭鹰、金灼南、赵玉斋先生学习古筝;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73年调入浙江丽水学院任音乐、美术教研室主任。
 
十年潜心于古筝艺术研究,编写了南艺第一套古筝教材《古筝曲集》上下两册及《古筝新声》;创作了《跃进曲》、《老簧调》及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百花争艳》(集体)等;为各大音乐学院输送了优秀的古筝演奏人才;创作改编移植了几十首各类器乐及古筝作品;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奖”及民乐作品创作奖等;出版专著《古筝新韵》及发表论文《春涧流泉淙淙响——谈古筝大师的历音演奏》等。其业绩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教授大典》、《世界名人录》等。
 
获奖感言:
接到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为我颁的奖很激动,谢谢筝会关心。感谢党及南艺的培养;感谢曹正、赵玉斋、郭鹰、金灼南等恩师传授筝艺。我将继续毫无保留传给下一代。谢谢!
 
 
叶申龙,女,1938年11月生于香港,广东新会人,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国筝会副会长。师从曹正、赵玉斋、苏文贤老一辈古筝演奏家。
 
从艺60年中,多次参加国家重大礼宾演出,出访亚欧各国,受邀在台湾、香港举办古筝专场音乐会和古筝讲座,并培养出众多古筝演奏艺术精英骨干,担负起了社会教学工作。由她传承改编、演奏的30余首古筝曲被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盒带、CD古筝独奏专辑出版发行。其中《阿里山歌》一直是台湾多家乐团保留曲目;《四季调》是专业院校及古筝教学会的考级曲目;《春天》、《清泉》等曲目蜚声海外,CD《庆丰年》古筝独奏专辑是1995年国家音像出版重点规划项目。2013年中国文联、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沈阳大学共同策划“叶申龙从艺60周年师生音乐会”反响热烈。2000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百位文艺名家”称号;2006年被省民管学会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获奖感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筝友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非常喜欢这个奖 !感谢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关怀和呵护才有这小小的贡献 我虽然年龄大了 但我还是继续努力为古筝事业作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
 
 
 
张桂声,男,汉族,生于1939年3月,黑龙江省宁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首届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自幼学习二胡、小提琴,1958年考入哈尔滨艺术学院师从张春欣老师学习古筝,不久被学校派往沈阳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赵玉斋教授。毕业后在哈尔滨艺术学院任教,1965年合并到哈尔滨师范大学继续任教。1961年列席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自1986年第一次中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起,多次出任会议的组织委员或学术委员。曾出任各级比赛评委和考级专家评委。除了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诸多演出外,2001年应邀赴日本参加山口世界博览会演出、并在早稻田大学讲学,2004年应邀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演出。编写了《古筝双手弹奏练习曲六十二首》、《古筝曲集》、《古筝练习曲》等教材。编创《赫哲人的春天》、《采花》等十余首筝曲。撰写了《古筝演奏指法符号规范浅议》、《筝艺散论》等多篇论文。
 
获奖感言:
古筝艺术发展到今天,在理论研究、乐器制作、演奏技艺、乐曲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本人虽从事古筝工作几十年,但贡献微薄,受此殊荣深感不安。谨向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及筝界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祝古筝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陈灵芝,女,生于1940年10月,贵州镇远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贵州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原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58年考入贵州大学艺术系后,师承陈天乐教授并兼修古筝。留校任教期间曾得到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以及多位名家的指导。从事古筝教学及演奏工作逾三十年。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分别在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中获奖。多次荣获“优秀园丁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曾获贵州省第一届“苗岭之声”音乐节古筝独奏二等奖,作品获创作奖。1983年受文化部派遣,以演奏家身份随贵州歌舞团出访巴拿马、委内瑞拉等三国的十三个城市,发表了《试论古筝演奏的基本功及其训练》等多篇论文。
 
获奖感言: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授予我“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这份荣誉是对我终生从事古筝工作献身古筝事业的高度肯定。 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并表示万分的感谢!为此,我只有在有生之年做好学校的反聘教学工作以及新一届省学会需要我配合和协助的工作以表我的诚挚感谢 。
 
 
 
孙文妍,女,生于1940年10月23日, 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1965年毕业留校任古筝专业教师,2003年7月退休。现兼任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国乐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江南丝竹传承人。
 
在50年的专业教学中,培养了百余名专业古筝人才和近千名业余古筝学生。在国际、国内进行演出与讲座近百场次。撰写与发表了音乐专业文章数十篇。1971年在上音院参加与组建民乐四重奏,后改名为“丝弦五重奏”;1985年与何宝泉共同编著并在新加坡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古筝教程;编著了五套中国古筝教程;三部曲集与曲解;《中国古筝教程DVD》等出版物。1986年起配合叶栋教授解译唐代筝曲的工作。1989年同何宝泉一起组建中国第一个筝乐团。1992年发起与组织了中国古筝第一场考级活动。1998年3月被列入《世界华人文学名人录》2012年、2014年荣获江南丝竹乐的“德艺双馨奖”和“特殊贡献奖”。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音协古筝学会颁发“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给我。在此感念王巽之老师为首的众位老师的培育;也要谢谢陪我一路走来的众多学生的支持与配合。愿:有着千年历史,百万学习者的古筝艺术,在令人鼓舞的今夕,将会更加璀璨夺目。
 
 
 
项斯华,女,汉族 生于1940年,古筝演奏家、浙派筝传人。早年于上海音乐学院专修钢琴,后改习古筝,师承浙江筝家王巽之,又从曹正、郭鹰、任清芝等名家学习其它流派筝乐。在校期间,首次尝试双筝演奏《海青拿鹤》一曲。毕业后先后任北京电影乐团、上海乐团等地乐团筝演奏员,并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顶级音乐院校。1975年,参加文化部属下“录音录像小组”,以古筝演奏京剧唱腔《文姬归汉》等作器乐“人声化”实验。1981年,移居香港。1993年移居加拿大。录有古筝专辑《渔舟唱晚》、《出水莲》、《灯月交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和《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等,其中《项斯华中国筝名演集》荣获日本文部省艺术节大奖。著有《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古筝指序练习曲》等著作。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颁“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予我,感谢筝友多年来对我的支持。牢记前辈的悉心教诲,寄望後辈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林 坚,女、壮族,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广西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一九六一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先后师从曹东扶、赵玉斋、罗九香等前辈名师。毕业后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获得“联合国国际交流协调委员会”及“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授予“最佳教师奖”和“艺术教育贡献奖”。创作了《春苗》、《漓江春色》等几十首古筝独奏曲,编著出版了《现代古筝教程》,撰写了《古筝传统筝曲的美学特征》、《乐器教学心理学初探》等多篇论文。从一九九四年至今,应邀到美洲、欧洲、澳洲十几个国家演出、讲学及艺术交流。二零零五年举办的“千人古筝齐奏”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经五十多年努力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家及社会的认可,事迹被《中国专家名人典》、《世界名人录》等五十多种名录名典录用。退休后至今,仍然活跃在社会音乐活动中,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继续努力发挥余热。
 
获奖感言:
古筝艺术博大精深,是我最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能从事传承古筝艺术的工作是我的幸运和福份。我虽然年岁已高,但“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我有生之年,将继续努力发挥余热。
 
 
 
金利子,女,朝鲜族,1941年12月25日出生,伽倻琴演奏家。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办公室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民乐考级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
 
1960年毕业于延边艺术学校伽倻琴专业,留校任教。1961年调任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任教。同年在本科主修古筝专业,师从王金如副教授,1963年调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至退休。其演奏的代表性曲《阿里郎变奏曲》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迎春文艺晚会”并获得中央民委表彰;中央电台录制《纺车谣》收录于中国少数民族器乐集锦专辑;其编曲伽倻琴弹唱《小鸟》《迎春谣》分别参加第一届、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同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出。合著独唱曲《金达莱向着周总理开》被编入21世纪音乐教育丛书。80年代设计制作的“传统型16弦伽倻琴”为中央民族歌舞团伽倻琴弹唱指定琴。
 
获奖感言:
真没想过能获奖,尤其是“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首先衷心的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授予的荣誉,信任和鼓励。记得学会成立的会上老专家们说过‘古筝学会的成立要感谢大家的努力,要感谢音协的帮助,要载入历史的史册‘。祝学会为繁荣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
 
 
何成育,女,汉族。生于1942年12月,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195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专业, 先后师从于田耕时、 曹东扶、 赵玉斋、 曹正等教授。1964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省曲艺团工作,曾任曲艺团团长、四川省舞蹈学校校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 、东方古筝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考级委员会古筝专业主任、现受聘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并多次担任国家级古筝专业大赛评审委员。2007年推选为四川省老教授协会理事、 文艺专委会副主任至今同时创办四川成育艺术中心。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古筝演奏与教学。创作并演奏的代表作品:二胡 、古筝二重奏《剑门春意浓》、《千里川江》、《绣金匾》;古筝独奏曲《春风又绿阿佤山》;古筝与管弦乐队《漓江行》等。先后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多次代表四川参加国家重大庆典演出。多次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多次获得园丁奖。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给本人颁发的“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同时要感谢我的老师田耕时、曹东扶、赵玉斋、曹正,是他们的教导,引导我走上这无怨无悔的古筝艺术道路,并感谢我的亲人朋友……所有爱我,帮助支持我的人。转眼就七十多岁了。而我得到了终生热爱并为她付出的事业——古筝艺术的肯定!非常满足了!
我会付出我毕生的精力,不遗余力的去努力为古筝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尽力到最后……
 
 
 
郭雪君,女,1942年生于上海,广东潮阳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曾任上海音协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潮州乐团副团长。
 
12岁师承潮州筝家郭鹰,后师承浙江筝家王巽之,期间先后受到曹正、萧韵阁、林毛根、许守诚等筝家指导。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筝独奏员。
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受邀于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和讲学。为国内培养了大批古筝专业演奏人才。录有《寒鸦戏水》、《霸王卸甲》、《杨柳春风》等CD唱片和《学好古筝》、《中国传统筝演奏技法》等教学系列片,著有《青少年学古筝》、《古筝考级曲集》、《古筝经典》等专著。曾多次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录制专题节目。
 
获奖感言:
庆幸赶上了音乐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看到了许多中丶青年古筝艺术家、作曲家为古筝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感恩先辈特别是以曹正老师为首的一批老艺术家引领我们开创了古筝发展的新天地⋯立足传统、刻意求新永远是我努力的方向。
 
 
范上娥,女,出生于1943年,女,广东潮阳人。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195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钢琴,1958年转学古筝,师从王巽之、曹正、郭鹰等名家,深得各流派演奏精髓。1966年,毕业上海音乐学院,任北京电影乐团演奏员。期间录制了大量的影视音乐并担任独奏,出访欧洲、亚洲、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其演奏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1981年,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香港参加亚洲音乐节,与香港中乐团合作首演中国第一部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李焕之曲)。1983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为其出版《范上娥古筝独奏》专辑。1987年,编著出版《郭鹰演奏的潮州筝曲选》。1992年移居加拿大。代表筝乐作品有《雪山春晓》、《银河碧波》、《幸福渠水到俺村》(合作)等。
 
获奖感言:
诚挚地感谢学会颁发这个奖给我,这将鼓励我为古筝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五十多年来,我目睹古筝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感到莫大的欣慰。祝学会事业顺利,更上一层楼!
 
 
 
刘巧君,女,1943年生於石家庄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河北省音协古筝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民管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196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1969年分配到河北省梆子剧院工作,1979年任河北省艺校古筝专业教师。曾于1985、1993年获省文化厅“记功奖励”,1994年获省委宣传部及省文化厅“浇花奖”,1995年获河北省中专教学汇演“教学一等奖”,2014年获中国艺术家协会河北秘书处“德艺双馨”艺术终身成就奖。已出版的作品有:与郑新兰女士合作的筝曲《淀上组曲》,与闫明先生合作的筝曲《陌上桑》。论文《关于幼儿古筝教育的几点体会》以优秀论文一等奖收入《中国当代教育专家成果汇编》中,2005年编著出版了《古筝培训教程》。2009年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成功举办了从教三十年“桃李芳菲一刘巧君师生古筝音乐会” 。
 
获奖感言: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十分感谢学会此次给予本人的奖励和鼓励!作为一个老园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苏巧筝,女,1944年出生于广东潮州。其父为潮乐名家苏文贤。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任香港浸会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教师。
 
1958年即考入广州部队文工团,任古筝演奏员。1960年赴沈阳音乐学院进修三年,师从古筝教育家赵玉斋。上世纪80年初,在广州音乐学院任古筝教师。80年代中移居香港,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活动。苏巧筝不仅是一位古筝演奏家,而且是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专家。她对潮州音乐深有研究,尤其是在潮州庙堂音乐的研究方面。她先后发表了《潮州寺堂古乐》、《潮州弦诗乐调体说》、《潮州大锣鼓与西安鼓乐若干比较》、《潮州大锣鼓与潮阳笛套锣鼓比较》、《论古筝的指法分类统一及记谱问题》等专著和论文,并灌录有多集的CD唱片和录音带在国内外发行。
 
获奖感言:
奏雅歌诗交汇杏坛忽焉半世,依仁游艺养成君子期以终身!愿:筝乐与天地同和!
 
 
 
 
 
李 柯,女, 出生于1944年6月,四川泸州市人。195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高中学习古筝直至1966年本科毕业。先后师从田耕时、高自成、赵玉斋、曹正等老师学习。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文革后重建古筝专业的开创者,长期致力于古筝教学及古筝演奏法的研究。制定了川音附属中专、大学专科、本科古筝专业各教学层次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制定了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古筝专业考级标准。撰写《古筝教材编写初探》《论古筝摇指》《论古筝颤音》《论古筝传统音乐教学》论文10篇,出版《青少年器乐(古筝)考级指南》和《四川古筝考级曲集》。培养了川音第二代古筝青年教师和首批古筝硕士研究生,所授学生中多人次在全国重大比赛中获奖。现任四川省社会艺术音乐考级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川音民乐系党支部书记、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一届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获奖感言:
衷心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在召开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上颁发“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给我。平生无大愿,愿作乐中筝。
 
 
吴 青,女,汉族 生于1945年10月,籍贯湖北汉川。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959年——1970年,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和大学古筝专业,先后师从许守诚先生和丁伯苓先生。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曾编撰出版古筝教材和论文若干。从事古筝专业教学40余年,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1995年应聘担任“东方杯”全国首届青少年古筝专业比赛”评委。1991年曾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首批访问学者率武汉音乐学院民乐三重奏组赴澳大利亚讲学并举办音乐会。2005年4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和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吴青从艺46周年师生古筝音乐会”及“吴青古筝教学研讨会”。《中国艺术大家》、《艺术中国》和《丰碑》等文献里,对其教学成就均有收录。 2012年3月,中国古筝网在《人物专访》栏目中对其艺术人生作了较为全面而详实的报道,在《名家讲名曲》栏目中介绍了其对筝曲《平沙落雁》和《清江放排》的诠释和演奏。
 
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音协和筝界同仁们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今后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王昌元,女,汉族,出生于1946年,浙江杭州人。古筝演奏家、浙派筝代表人之一。
 
九岁随父王巽之先生习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学生时代,师从家父王巽之及潮州筝家郭鹰。期间,协助家父拟定筝曲《林冲夜奔》、《海青拿鹤》、《高山流水》等多曲的演奏指法。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双筝演奏,初露锋芒。1969年毕业于上海音院民乐系,曾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等团古筝演奏员。1984年,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教授古筝,并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讲学。1988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举行独奏会。代表作品有创作曲《战台风》、《洞庭新歌》等,移植《梅花三弄》、《广陵散》等。现旅居美国,在纽约成立了“纽约海外中乐团”和“王昌元筝艺术中心”,推广中国古筝艺术。
 
获奖感言:
衷心感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给我颁发“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
 
 
 
曲 云,女,出生于1946年,山东平度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
 
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高自成、周延甲等名师系统习筝。本科毕业后,在陕西民间艺术团工作,长期得到曹正、李石根等名家指导。曾随仿唐乐舞团演出筝独奏,创作、表演筝曲《香山射鼓》。此曲荣获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及全国民族器乐“山城杯”大赛优秀作品奖。曾在香港举办个人古筝独奏会及古筝艺术讲座。筝家曹正先生曾评价曰“曲入云霄,名副其实”。整理、创作筝曲数首,代表作有《香山射鼓》、《赚•梅花引》等。她对西安鼓乐乐器、乐谱、演奏多方面都有研究,发表有多篇极具学术价值的文论。被业界誉为“学者型演奏家”。
 
获奖感言:
衷心感谢音协古筝学会授予我的这项荣誉。继承,发展,并且不断创新,使中华筝乐永葆生命活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将视这份荣誉为鼓舞,为动力,继续为繁荣古筝事业尽绵薄之力。
 
 
 
赵 群,女,1946年6月生於河南省鹤壁市。195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专业,1965年毕业於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同年分配到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直至2001年退休。先后从师王金如、王莉、李婉芬、曹正等名师。在文工团期间长期担任独奏演员,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出访日本、朝鲜、阿联酋等国家。从1986年开始了普及教学工作。 2000年、2001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分別成立,分别在两个办公室工作了十几年。
 
获奖感言:
今天得到这个荣誉,很激动。从13岁学筝到现在几十年,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也算是从一而终了。几十年经历了古筝事业从小到如今蓬勃发展的过程,真是很感慨。这是几代筝人努力的结果,我愿为这个事业再尽微薄之力。
 
 
 
王小月,女,汉族,1946年12月18日生于河北,河北省景县人。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兼任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筹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等。在音乐刊物发表的论文有《古筝艺术表现与演奏法》、《论古筝教学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等,并在全国性古筝专业会议上发表《古筝的创新与发展》等学术论文多篇。2004年编写、出版了中、英文对照,国际通用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四卷本教材《王小月古筝教程》。本人还主编出版了《天津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教程 古筝上、下册》。改编的双筝组合曲《满乡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古筝优秀作品奖,并由主办方出版乐谱及音响。她还热心古筝的制作和改革,研制的140型儿童筝曾获国家专利并批量生产。曾兼任数家民族乐器厂的古筝制作顾问。
 
获奖感言: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授予我“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我深为感动!并致谢筝友们多年的支持和帮助。筝乐传统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在发展中继承。祝筝乐永远发展昌盛。
 
(资料来源:上海音协古筝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