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 > 活动讲座 > 正文
从《深秋叙》说开去,穆祥来老师讲座成功举办
2015-11-15 18:33:17 发表 | 来源:遇见笛箫
  
在讲座举办前,穆老师从遇见.笛箫广大笛友的提问中挑选了5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以下是穆老师为线下的朋友回答的问题。
 
1、穆老师您希望学生用什么样的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呢?应该用什么样的大A调笛子来演奏呢?  
答:音色醇厚的。              
2、老师您在创作这首乐曲是的情感是什么和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奏这首经典之作呢?  
答:此作品主旨是记录悲天悯人的情怀,是看到美受伤害而无力救助的遗憾与愤慨的心理,切忌在悲伤上做文章。抓住了这个思想就好演奏了   
3、深秋叙这首乐曲是用大A调来演奏,大笛子又非常需要气息,老师希望我们演奏这首乐曲时,气息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先把气量练出来,练到极端,以备用于一些特殊音乐表现的段落。然后再练各种不同强弱、不同音色、不同表情、不同结构间的气息对比设计的气息变化。一切为音乐表现服务。演奏的核心是为了表达音乐的淋漓尽致。该用气时,绝不吝惜,要饱满,震撼(若你的语言动情,有些沙哑又何妨!); 该控制时,要控制,讲究音色的含蓄,以配合音乐意境。这也是我对气息的认识。
4、老师您的主专业是二胡,笛子是您的第二专业,但为什么您写出来的深秋叙却让专业的演奏家痴迷,也让笛子爱好者们为之痴迷呢?  
答:创作和本专业无关。我自小受笛子熏陶,对它的音色、语汇等比较了解。写笛子作品,主要是通过笛子来表达音乐主旨。所有的音色思考,都必须从适合笛子演奏出发。
5、老师对我们年轻一代有没有什么演奏方面、创作方面的希望呢?希望我们努力继承与发展哪些方面?   答:不要只单纯学一样乐器,而是要学好一个系统。如:钢琴,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等。但就这几项论,若是掌握了,就够支撑你音乐表演的。若是业余的,就多听经典,背下来,模仿他。如想搞创作,牵扯的面就更广了。先把音乐系统的基础打牢了,再说创作。
 

 
 
 
以下是穆老师接受中国音乐报的采访记录。
 
中国音乐报(以下简称“中”):我们都知道,您所创作的笛子独奏曲《深秋叙》,是建国以来诸多笛子独奏曲中的优秀作品之一。该作品在音乐美学、音乐表现的内容、音乐音响学、音乐语言材料的科学使用、表演技术的创新等方面填补了竹笛音乐创作史上的空白,请问您是在什么样的创作背景下创作出《深秋叙》这样的作品呢?您在创作时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穆祥来(以下简称“穆” ):《深秋叙》是我于一九八八年九月份开始创作,一九八九年元月完成。当时正值八八年的秋天,很多友人纷纷准备出国,临走之前前来拜访。多年好友就要离开了,依依不舍,充满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情,所以特别想做一首曲子来抒发我当时的种种遗憾和对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感叹之情。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各种坎坷总是会有的,而遇到的坎坷越多,特别是能经历过各种酸甜苦辣如:寂寞、苦闷、伤感、痛苦、矛盾、怨恨、恐慌、犹豫、尴尬、欢乐、兴奋、愤怒、失望、绝望而又能正确面对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才是最有财富的人。所以,我在音乐表现内容上,选用了最适合反映艺术审美特性的悲剧题材——在深秋季节“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扬红叶坠。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丽,山骨细,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蒴红蓼霜天雪,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声宵碎。” 
 
中:您说的太有诗情画意了,真是一曲《深秋叙》,一句“悲天悯人”让人深思。那么您当时在创作这首曲子时的动机是什么呢?
穆:我的主要动机是对《感谢生活》的读后思考及对生活的感悟。冯骥才在他的小说《感谢生活》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一定要感谢生活给予的一切,要用宽容、乐观的态度报答生活。所以我觉得我的《深秋叙》,不是写愁!倘若你能从中感受到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对美的蹂躏、自己又无力去解救的感慨,对逝去时光的遗憾等,那可以说明你已经领悟到我当时创作此曲的意境及充满戏剧性感情变化。如果你是演奏者,那你一定能演绎得超过所有的演奏家!
 
中:最后,我想问一个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与音乐的问题,请问您觉得我们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是否已经走向了世界?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更好的走向世界?
穆: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是否已经走向了世界,我有三个疑问:一、我们准备好了吗?二、如果已准备好了,想一想还缺少什么外部的条件?如何完善外部条件?是真的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吗?三、仔细地分析一下西方文化是如何被我们所接受的,这对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是很重要的。如何与世界接轨,怎样与世界这条轨接上。无论是西洋乐的管弦乐队,还是模仿西乐建立起的民族乐队,其乐队数量都不应无限扩大,应有一个科学的量作为限制。西乐经几百年的实践已定量展现在世界的舞台,被世界热衷;而民乐目前却处于数量上的盲目扩大、而音响效果却是一个很不理想的状态,这应当引起专家们的警觉!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深入分析文化科学发展的语义内涵,在科学二字上狠下功夫。注重科学与民族文化审美及世界文化审美的有机结合。努力使用世界文化中被人们已经承认的科学成果来升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务必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充分的升华,才有可能使其得到切实的发展。常言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值得斟酌,好像说的不够完全。只有把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升华,它才是世界的!
 

 
 穆祥来老师在热情讲解

 
 
穆老师讲解现场



穆老师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