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乐古曲 > 管乐 > 正文
“守”艺人王益亮:半世纪制笛之路
2016-02-03 15:31:17 发表 | 来源:简集
大隐匠心--制笛大师王益亮  王益亮,1948年6月生,上海市人,竹笛、箫、排箫制作名家。
 
 他8岁习笛,10岁进入上海黄浦区少年宫民乐队,师从江南丝竹名家高志远先生。1964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作,师从徐六四先生开始制作笛箫。1972年,与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共同研制三孔口笛,于1973年5月1日首次在上海体育馆登台演奏。
 
 
 50余年来,他制作的竹笛深受众多竹笛演奏名家的喜爱。从老一辈演奏家陆春龄、赵松庭、孔建华、王铁锤,到当代名家李镇、简广易、俞逊发、蒋国基、林文增、詹永明、张维良、戴亚等,都曾使用过王益亮制作的竹笛,以其音色美、统一性好、承受力佳的特点成为许多演奏家终其一生的首选乐器,也是香港中乐团指定的竹笛声部用笛。
 
 王益亮制作的竹笛,音色中正典雅,高中低音统一,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张力,能够完全承受顶尖竹笛演奏家出众的气息压力,弱能细若游丝,不绝如缕;强如排山倒海,响遏行云。其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因竹而制
 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王益亮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因竹而制。根据每根竹胚的细微差异因竹制宜,最大程度地发挥每根竹子的特点。
每一根经过王益亮雕琢而出的竹笛都具有了流水线批量生产所无法赋予的微妙个性,更重要的是,经过无数次充满感情的端详和凝视、无数次精益求精地打磨和把玩,让王益亮手中那一根根顽竹仿佛也浸润了制作者的心血,更增灵性。
 
 2、因人而制
 王益亮制作的竹笛,能根据使用者的功力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竹材,继而进行个性化的雕琢设计,以便让制成的竹笛能够与使用者的能力珠联璧合,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3、中西合璧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王益亮不断吸收借鉴西洋乐器的工艺,对竹笛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良。受到小提琴制作工艺的启发,他创造性地在竹笛内壁增刷涂料,一方面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改善竹笛内壁的光滑程度,大大提高了竹笛的稳定性。
 
 4、乐韵匠心
 王益亮不仅是卓越的竹笛制作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竹笛演奏者。这双重身份特性,令他对竹笛的理解远远超出普通的匠人水准,能够更多地从演奏家的角度体察每一把竹笛的优劣之处,捕捉普通工匠所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以乐韵匠心的精神将竹笛的制作工艺发挥到极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劳动者历经磨炼之后保存下来的精髓,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民族之根,才能无愧于祖先和子孙。而在现代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由谁来“承”呢? 
 
 五十多年来,王益亮以乐韵匠心的精神,在竹笛手工行业整整坚守了50余载,其制作的竹笛陪伴了许许多多的演奏家。一根根普通竹管,经他巧手雕琢之后,其声如龙吟涤荡,出扬正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吹奏出民乐的绝代风华。这不仅源于王益亮对竹笛工艺的理解深刻、认识独到、技艺熟稔,更缘于他对竹笛的热爱和对制笛工艺永不止步的追求之心。他希望手工竹笛的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