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财经 > 音乐财经 > 正文
一场音乐节背后的经济账本
2017-08-15 13:45:40 发表 | 来源:求是网

 
  最近几年各种音乐节如雨后春芛般崛起,但目前真正靠市场运作盈利的音乐节寥寥无几,有的是依靠政府补贴,有的则主要靠房地产商或其他赞助商。那么,中国音乐节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记者以2015年长江国际音乐节为样本,算一场音乐节背后的经济账。
  总收入
  2015长江国际音乐节于5月1日至2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据长江国际音乐节制作人、北京华江亿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晓蕾介绍,长江国际音乐节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大板块——票房、赞助、衍生收入,此外,音乐节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票房收入占60%至65%
  唐晓蕾介绍,今年长江国际音乐节的观众总数约为7.8万人,由于受规定限制,观众总人数不能超过8万人。根据观众人数和平均票价核算,包括套票、家庭票、学生票在内,其票房收入约为7.8万×200元=1560万元。这部分门票收入占整体收入的60%至65%。
  从观众比例来看,与以往江苏省周边观众占主导的情况相比,今年外地观众的比例首次超过了总人数的1/3。根据中国移动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长江国际音乐节来自北方的观众较多,一些远在新疆、漠河的观众甚至会冲着某个歌手而来,还有一些国际观众,他们则是冲着喜欢的国际乐队而来。
  当然,并不是每个音乐节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久前在成都举办的大爱音乐节以6000多万元的高投入,换回不足300万元的票房收入。4天到场人次达10万之多,但售票情况却不足5万张,黄牛影响了相当一部分门票收入。
  从2004年黄燎原在宁夏银川贺兰山下策划的“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大型露天音乐节开始,国内音乐节才开始出现盈利。该演出超过10万名观众,票房总收入达680万元,再加上房地产商400万元的赞助,该音乐节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盈利的音乐节。从这场演出开始,户外音乐节才逐渐形成了以门票和赞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
  品牌赞助占30%
  赞助收入大约占长江国际音乐节整体收入的30%。唐晓蕾表示,长江国际音乐节的赞助商呈梯队增长,今年网商的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国际赞助商越来越多,赞助商类别包括地产、汽车、通讯、服装、化妆品等。
  与长江国际音乐节合作的品牌包括中国移动、奥迪、宝马等,但其并非“来者不拒”。如今年长江国际音乐节就放弃了与某汽车品牌的合作,因为对方要求在音乐节现场做车展,唐晓蕾担心这样会占用观众的娱乐空间,影响音乐节的整体效果。
  这些赞助商也非常挑剔,“每个品牌的诉求都不同,同样是赞助音乐,有的偏重古典,有的偏重经典,有的偏重摇滚,都要与其产品气质相契合。不是简单的冠名就能让对方满足,必须做到赞助品牌与音乐节内容的有机结合。”唐晓蕾说。
  衍生消费占5%至10%
  衍生品收入占长江国际音乐节整体收入的5%至10%。长江国际音乐节今年拓展了多主题的休闲娱乐区,包括摄影帐篷、美食长廊、家庭乐队、篝火晚会、创意市集、星空露营等。衍生产品的开发,如海报、DVD、T恤等成为新的利润来源。
  “衍生品部分的市场潜力是惊人的,像DISNEY LIVE在中国巡演,孩子们看完演出后,纷纷购买杯子、玩偶、冰淇淋等衍生品,其购买额度一般是门票的一倍,衍生品带来的收入远远大于门票收入。”唐晓蕾表示。2010年,因音乐节期间阴雨连绵,镇江当地百姓仅靠4日内卖雨靴的收益就已超出当地人均年收益的50%。
  “今年我们的衍生品市场做得不算理想,一些演出乐队从国外带来了少量限量版纪念品,在宣传期间就送给歌迷了。将来,我们要自己研发衍生品,要有前期研发,不能仍卖低端商品。而且,衍生品要常年卖。”唐晓蕾说。
  总体来看,不管是长江国际音乐节还是其他音乐节,各种衍生品贩卖大多还处于简单拼凑的阶段,更像一个混乱的杂货市场,缺乏自己的独特文化品质。把衍生品做好,音乐节将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平台。
  此外,音乐节对一座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以长江国际音乐节为例,音乐节促使很多乐迷在“五一”期间去镇江旅游,对当地的旅游经济有很大提升。音乐节期间,每天都有几万人从下午到夜里聚集在世业洲音乐岛,成为镇江的一景。
  “五一”期间,镇江市区酒店宾馆客房入住率达90%以上,位居“五一”期间江苏省各大城市的前三位。交通也因音乐节的到来而变得紧张,许多订不到票的观众,不能直达镇江南站,最后选择到达上海的车次。为了让观众方便来镇江,唐晓蕾和她的团队单独为观众提供城市大巴。
  在迷笛音乐节10周年之际,迷笛音乐节也曾来到镇江。据主办方统计,迷笛音乐节前期预售票和现场售票总共约售出了8万张。以每张入场券60元计算,带来了近500万元的营收,这一数字超过了镇江市区电影院一年的电影票房。
  总支出
  包括乐队费用、音乐节的前期宣传费、舞美设计费、环境舞台布置费、乐队演出及交通费、工作人员交通住宿和报销、电费等经营成本。很多看不见的支出让音乐节难以在初期盈利。
  制作费用
  制作成本一直是音乐节的核心运营成本,今年长江国际音乐节为了做好场地规划,请来了来自美国、德国的舞美设计师。长江国际音乐节曾把两岸三地受欢迎的歌手,如罗大佑、萧敬腾、张惠妹、崔健等都请到过现场,今年请来了罗琦、陈珊妮、好妹妹乐队等艺人,国际乐队包括德国蝎子乐队等。
  为了请到德国蝎子乐队,唐晓蕾从2014年就开始与对方洽谈。“在国际上请艺人,要经过特别详细的斟酌和考量,他们首先要看你的公司做过什么,个人做过什么。当时蝎子乐队考虑了两个月时间,要来我的简历详细研究,在签约前,他们飞赴镇江考量音乐节现场,对风险的规避特别严谨。”唐晓蕾表示。
  为了达到德国乐队的搭台要求,小到一个螺丝不符合要求,舞美设计团队都要重新做出3D图,对方甚至对舞台每根柱子的要求都要写进合同。整个制作团队四五十人,跨3个时区工作,几乎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每人每天平均只睡5小时,忙完一周后,唐晓蕾发现,同事们的脸都绿了。
  场地费用
  除了固定的外场地租金,一些基础设施的费用投入是看不见的。由于长江国际音乐节是在江边举办,为了保证几万人的安全,唐晓蕾和团队投入一笔费用对该场地做过加固。在基础设施方面,现场的安保人员、检票人员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现场费用
  为了保证现场体验的完善,唐晓蕾和团队也耗费了巨大精力。如何解决音乐节场内厕所排队长、草地上满是垃圾的问题?如何解决由于安保观众不能自带饮用水但官方售水摊点却供货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中西观众如厕习惯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让艺人洗手间与观众洗手间区分开来?如何安置年纪较大的观众?这每一项都需要事无巨细、考虑周全。
  为此,唐晓蕾和团队在现场增加了一半以上的洗手间,洗手间看似小问题,如果不加以区分,不仅会引起乐队的不满,还会产生合同违约等严重后果。按照蝎子乐队的需求,现场重新搭建了十几个化妆间,里面配有咖啡机等标准设备,这些都是按照双方签约时合同附件的要求一一实现。
  音乐节前后,唐晓蕾每天几乎都会收到100封邮件,都是为了如何解决这些看似很小但影响很大的问题。一场音乐节下来,她觉得自己成了“超人”,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运输费用
  做一场国际音乐节自然要耗费不少运输费用,蝎子乐队从德国运来几个集装箱的演出道具,通过邮政查询,一公斤货物通过航空从德国运输到北京,物流费用为18元。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物流成本之高导致刚性成本难以削减,这也是为何国内音乐节难以盈利的原因之一。
  国内音乐节每年在物流成本上的花费非常庞大,物流、场地器材租赁与搭建费用、税收等刚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音乐节的工作人员收入微薄,很多音乐节第一年很难挣钱就是这个原因,内容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记者 刘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