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超6成大学生喜欢中国艺术歌曲
2022-09-26 22:17:26 发表 | 来源:音乐周报

中国艺术歌曲是当今各类声乐比赛、音乐会中经常出现的曲目类型,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的中国艺术歌曲,涵盖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精髓,并与西方作曲技法巧妙融合,集诗歌、声乐、器乐为一体,是进行全民美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那么,中国艺术歌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状况如何?如何针对现状让中国艺术歌曲在美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笔者开展了调查问卷与采访相结合的调研,根据调研报告展开分析与思考。

 

 

结论一 近6成大学生对中国艺术歌曲了解不多

笔者对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菏泽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共16所高校的学生(包括音乐专业、初等教育专业、美术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化学专业、数科专业等各类专业),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850份,收到回复779份。

调查显示,对于中国艺术歌曲“了解很多,并会演唱”的同学比例为38.89%;“了解一点点”的同学比例为58.33%;而“不了解,听不懂”的同学只占2.78%。

55.56%的同学既喜欢流行音乐也喜欢中国艺术歌曲;更喜欢流行歌曲的占22.22%,更喜欢中国艺术歌曲的占11.11%——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不过,喜欢中国艺术歌曲的同学总占比达到了66%,说明中国艺术歌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具有较好的基础。

在喜欢听中国艺术歌曲的学生中,有74%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含音乐专业)。一位学设计的同学在采访中表示:“我听的歌曲种类很多,但是我会在创作的时候听一些古典乐或者古诗词改编的艺术歌曲,我感觉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艺术歌曲有那种线条感,听起来很舒服,它们大多是柔美的,仔细听其实刚柔并济,总是能给我带来创作灵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艺术专业之间的互通性。

结论二 9成同学更希望听到歌唱家示范演唱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78.64%的同学通过“短视频APP”听到中国艺术歌曲——在互联网时代,对于追求快时尚的90、00后,所接触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虽然短视频工、APP对中国艺术歌曲存在展现不完整、不充分等问题,但对于丰富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播途径,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68.18%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艺术歌曲时,比较困难的是情绪、情感的表达,说明大学生普遍对中国艺术歌曲理解还不够深刻。这个调查结果提醒高校的声乐教师,应在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方面多一些手段与方法。

针对“如果有中国艺术歌曲讲演会你会去吗”这一问题,有55%的同学选择“不会去”。而愿意去听中国艺术歌曲讲座的学生,最想听到的内容是“歌唱家示范演唱”(91.67%),61.11%的同学希望听到“艺术歌曲的百年历程”,希望听到“歌词字句的解析”的有72.22%,希望听到“词曲作者的介绍”的有50%。

可见,作为最直观的体现手法,“歌唱家示范演唱”在同学们心中的重要性最高、产生的效果最好,同学们倾向于通过聆听歌唱家的演唱感受艺术歌曲的内涵。不过,了解词曲作者背后的故事,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笔者建议,在对中国艺术歌曲的解析中,把歌唱家示范演唱和词曲作者介绍相结合,效果更好。

建议

开放表演场地

丰富推广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意蕴深远、诗意盎然。无论是歌曲还是曲调,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能在大学美育中推广中国艺术歌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中国艺术歌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可喜——在互联网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仍有许多大学生喜爱中国艺术歌曲,证明推广中国艺术歌曲教育的基础是良好的。艺术给人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可以让艺术承担美育的责任与义务,让中国艺术歌曲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笔者建议,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丰富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形式。例如,在高校举办中国艺术歌曲讲演会、专场歌唱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走近中国艺术歌曲;将表演场地开放,邀请非艺术专业同学走进剧场,加深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认识;将表演风格与流行音乐结合等多种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中,提高艺术歌曲的可听性与吸引力,让中国艺术歌曲在美育教育的平台上不断传播、发展。

王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