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200选10,这场因疫情而迟到一年的“海上新梦”,今晚在上海音乐厅圆了
2021-05-07 09:53:00 发表 | 来源:上海市文联

《海上新梦·十四——“复兴之光”管弦乐、声乐原创作品音乐会》今晚在上海音乐厅拉开帷幕。

“海上新梦”是上海音乐家协会创办于2007年的原创音乐品牌,今年是第十四届。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展示优秀原创音乐作品的主推平台,历届“海上新梦”已成功演出各类新作近200首,为繁荣上海乃至全国音乐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的“海上新梦”定位为原创中小型管弦乐、声乐作品音乐会,秉承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力推新人新作的传统,创作并遴选了一批兼具中国文化特征、精神内涵、时代印记与艺术高度的音乐作品。

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的“海上新梦”来之不易,由于疫情原因,去年的“海上新梦”未圆,所以今晚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演的作品,其实历经两年的遴选和等待。这些作品是从全国近200部应征作品中评选出来,整个评选过程作者都是匿名的,结果出来后,才发现作者分布无论是地域还是年龄上,都呈现了丰富的跨度。

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海爱乐乐团共同主办,以“复兴之光”为主题。音乐会作品均为世界首演,作曲家以青年新人为主,平均年龄为36岁,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吉林的青年创作骨干和留学生。作品力求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发展进步的优秀传统及悠久的民族血脉和文化基因;力求彰显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民情怀,以小见大地展现时代变迁下的辉煌成就和内心情感。


 

本场音乐会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器乐作品包括:管弦乐作品《鸽子》《沧澜迹响》《广场节日》《峭拨》《沪上烟云》、钢琴与交响乐队作品《兴之舞》、小提琴与交响乐队作品《水之狂想》等;声乐作品包括:女声合唱与钢琴《诗两首》、混声合唱与钢琴《季候》、女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交响乐队《中国故事》等。

音乐会由上海爱乐乐团演出,张亮指挥,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张润崯、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宋倩等加盟演出。本场音乐会是中国当代青年音乐家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上新梦”原创音乐平台上的一次重要合作和亮相,是当前我国青年音乐创作整体水平的一次重要展示,同时也为广大上海市民和音乐爱好者带来一场独具时代精神的视听盛宴。

 

1、沪上烟云——为管弦乐队而作

秦钰轩曲

2、小提琴狂想曲——水之狂想

蔡东铧曲

3、沧澜迹响——为管弦乐队而作

王浩宇曲

4、广场节日——为管弦乐队而作

李文平曲

5、诗两首——为六部女声而作

汪磊词曲

6、季候——混声合唱与钢琴

邵洵美词 夏炎彬曲

7、兴之舞——为钢琴与交响乐队而作

刘炎林曲

8、鸽子——为管弦乐队而作

姚雨霁曲

9、峭拔——为管弦乐队而作

卫铭睿曲

10、中国故事——女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交响乐

廖建中、吴粤北词 龚晓婷曲

小提琴独奏:张润崯

钢琴独奏:李小倩

女高音独唱:宋倩

指挥:张亮

演奏:上海爱乐乐团

合唱指挥:徐悦栋

合唱排练伴奏:熊申声

合唱:上海爱乐交响合唱团

 

《沪上烟云——为管弦乐队而作》由秦钰轩作曲,曲名来自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该作品使用一个非对称且带有拱形结构特点的曲式结构,勾勒出几个申城的瞬间:极目江天、晨光熹微、城中天府、烟波江上、申城、於海。

在《水之狂想——小提琴狂想曲》中,曲作者蔡东铧尝试以“水调”作为小提琴的主动机,探索水的各种声音,有形无形的灵性和它为人类文明所带来的象征意义。其难点在于如何把“水调”和交响乐队融在一起。模仿水的音形、空间感和韵律节奏等,小提琴独奏与交响乐团微则无声,强则汹涌。

王浩宇创作的《沧澜迹响——为管弦乐队而作》以东方血液中内在横向线性表达为作品的核心动机,在配置管弦乐色彩上,以各乐器组的“同组点描”与“混组点描”为发展音乐的主要音响素材,并结合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对于乐器属性拓展与延伸的相关现代器乐技法为作品声音环境的配置手段,共同形成了与线性基础交相辉映的动态色彩。

李文平的《广场节日——为管弦乐队而作》建构于非传统的和声,游离于传统旋律,但节奏却基于传统,多用音流式的密集音符表达广场的热闹、嘈杂,又用整齐的节奏稳定音场基础。这一拍一音有时是一组五个音,有时又是一组七个音,没有固定,或许偶有八分音符。后来又发展出一个整齐划一的由八分音符组成的,在高音区出现的舞动的“旋律”,当出现在中低音区时,她又变化为一个类似于舞蹈动态音型。进入尾声,乐队安静下来,木管奏出微弱的号角声,依次铜管也奏出号角声,弦乐与木管在局部再现了前面的舞蹈音型,随着音流增多、号声渐强,场面越来越宏大,在铜管没有一个重复音的长音中结束全曲。

《诗两首——为六部女声而作》使用汉代乐府诗《江南》和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两首诗词为唱词。两首诗词均描绘了与“水”相关的景物。同时两首诗词却有更多的不同之处,甚至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江南》生动而充满生趣;《暮江吟》静谧却色彩斑斓。词曲作者汪磊把这样两首诗词作为女声合唱的上下阕,产生了有趣的组合和音响。

《季候——混声合唱与钢琴》选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合唱叙事诗《衍梦集》”之五,是现代诗人邵洵美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极具诗歌文化转折且彰显中华民族人民情怀的现代诗歌。它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冷暖隐喻“你”对“我”的情感变化,以及“我”的不同感受;音韵和谐,构思精巧,内涵隽永而又写得玲珑剔透。曲作者夏炎彬使用单一动机结合简约派等作曲思维描绘了“爱情的萌发(春天的早晨)——情感的递增(炽热的火夏)——逐渐走向破裂(叶落的深秋)——幻灭(梦里的冬风)”的递嬗过程。

刘炎林作曲的《兴之舞——为钢琴与交响乐队而作》采用两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来表现当代中国繁荣兴盛之景。作品为奏鸣曲式结构,以江南地域民间音乐素材为主部主题,将舞蹈性节奏融入其中使之具有丰富的律动;以蒙古族民间音乐为副部主题,其旋律宽广而抒情,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这两个由特色民族素材构建而成的主题在中部交相呼应,还结合丰富的色彩性和声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支声化对位技法,创造出一幅炫丽多元的中华民族音响图景。

《鸽子——为管弦乐队而作》是曲作者姚雨霁献给为当今繁荣的中国作出贡献的人们的作品。

《峭拔——为管弦乐队而作》是一部描写西岳华山之美的“石头的交响”,呼唤人们去征服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险岳。曲作者卫铭睿意图以个人翻越人生险境的心路历程,映射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民族品格。

《中国故事——女高音独唱、混声合唱与交响乐队》由廖建中、吴粤北作词,龚晓婷作曲,作品表达了创作者对华夏文明及伟大祖国的深情诉说及由衷赞美。乐曲带领听众穿梭于历史和当下,铺陈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辉煌图卷,表达当代中国人传承华夏文明的热忱和决心。全曲在“再创新时代的奇迹”中走向了高潮,激昂澎湃的旋律生动地传递出当代中国人传承华夏文明,再创新时代辉煌的希望和决心!

担任今天音乐会指挥的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张亮在演出前对记者说,他刚接手这些作品时并不知道作者来自哪里,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些作品来自全国,而且年龄上层次也比较丰富,有的可能还有国外留学背景,其中不少作品对现代音乐作了探索和实验,而且各有各的想法。也正因为作者来自天南海北,所以他们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式、套路或风格,放在一起就会显得丰富多彩。

特别地,有些作品虽然很现代,但是它排演起来很“顺”,这个东西很重要!可以这么说,一个作品,特别是现当代作品,演奏是第一枚试金石,如果演奏起来“顺”,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高。

张亮说,爱乐乐团每年会演奏很多新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演奏当代音乐,比如作品中有的地方它就是一个纯粹的音响效果,必须重注它的整体效果,就不能过分纠结于具体音高节奏。

另外这类音乐的节奏大多非常复杂,这也是现代音乐的一种创作技法,一首曲子可能节奏一直在变,演奏员如果节奏感不好的话,困难就会很大,当然这对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编 I RAY

美编 I 翛样

摄影 I 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