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评论 > 正文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2020-11-30 14:23:29 发表 | 来源:今日头条

        引言:2006年,瑞典人林西莉所著《古琴》一书于瑞典出版,并获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2009年,该书正式引入中国,并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评价为“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十年之后,中国一位琴人带着他花了十年零四个月的心血之作走进出版社,只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自己有能力写出更好的古琴书,从此全世界的华人不再汗颜。而对古琴最深切的情感和最剔透的认知,依然流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自古琴产生以来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什么是琴道?什么是琴德?大音希声做何解?琴人的修行到底是什么?琴的境界是什么?什么是无弦?用琴怎么做到养生?琴的真正之美是什么?怎么听懂古琴曲?有什么样的琴曲不能听?……等等等等的历史疑问都有没有真正的系统解决。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纵览中国数千载文明史,古琴与中国文人之间,从来有着与其他乐器截然不同的意义与秉持。多少琴曲背后,又承载了多少曲折蜿蜒的传说和故事。古琴,早已内化成中华文化的特殊符号。同时,它又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智慧的载体,以琴声向所有聆听者传递最深沉的哲学思考。然而遍览古籍,却少有人能够真正系统地对古琴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刻的发掘和探索,仅仅多以个人感言散见于各家笔记之中,或是以琴谱做以记录。正因有感于此,本书作者朱慧鹏,多年来潜心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一步步梳理支撑古琴精神内核的思想脉络,溯源琴学思想的根基、发展和外在表征形式,他以传统哲学为纲宗,在古琴哲学、美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华,琴道、琴德、大音希声、修养、境界、无弦、养生等论述,解决了很多历史性难题,并归纳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琴学哲学体系,而这十年磨一剑,最终成此《听琴经》一书。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听琴经》全书篇幅不广,却内涵深刻。全书共三十六章,以琴的“本、宗、法、用”四点核心思想展开论述。

        一是琴之本。开宗明义,对“琴道”“琴德”这两个古琴最核心的哲学概念展开直接讨论。“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古琴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君子之器,发正德之音。“琴道”和“琴德”,是一切琴学思想生发的基础,是琴之所以能够拥有厚重的文化承载的先决条件。从古至今,“琴道”“琴德”似乎是琴人间心照不宣的默认存在,却从未有人真的敢于且能够做到对此概念进行准确而精辟的阐释。在本书中,作者自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到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后,提出“道者,先于物为其母,载于物为其心”。将“道”的概念从纯粹的抽象的状态描述,和实际的物质存在接续起来,万物有道,万物皆道,奠定了“琴道”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道和万物最本真的存在状态做出了更进一步叩问和探求,似真非真、似静非静,朱慧鹏感悟到静有不守不归的另一种状态,而将静分为先天和后天,这种状态又难以在现有文字中寻找到恰当的描述,后来观看洛水入黄河,悟到动也有和静一样的另一种状态,又互为表里,从而合“河洛”二字,造一新字“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 (péng)来表示万物至真、天地以合、尽显自然的先天状态。表现在琴上,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自然之境,心绪繁杂、环境纷扰如秋风过耳,不萦于怀。这种状态下,可以最贴切地感到自然万物,琴声所载,天地大美。这也正是他所提出的琴学思想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在此之上,一步步演化生发出“琴乐五要”、 琴乐之美的“三层次学说”以及“琴乐三生论”等琴学理念。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二是琴之宗。正因为古琴本身蕴含着纯粹的哲学意义,是与天地、自然沟通的桥梁,和外化的表现形式,琴人若要实现如此状态,对自身的修行也当有所规范。概括而言,当“守天地序,同天地和,顺应自然,尽善尽美。”在不断的自我约束和修炼中,不断将自身状态与天地自然相契合,抛开繁杂俗事,提升心境,直至舒朗开阔、廖远通达。作者在书中也对此进行了专门描述,以境界论,可分“有琴之境、无琴之境、有无相生之境”;以技法论,是为“弦化无弦、有琴无弦、无琴无弦、无弦无乐”。琴人修养愈深,表达愈简,自然愈近。最终的修行理想即为“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静”的状态,感悟万物自然最深处的律动,方能发出最本真的琴音。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三是琴之法。指导实践才是理论提出的最终意义所在。本书在对打谱、记谱等抚琴技法的介绍和思考之外,还突破性地站在听琴者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方法论述,以其琴学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听琴八法”和“十不宜听”,明确听琴者应当具备的个人素养和欣赏角度,以及听琴过程中应当回避的不良因素等。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四是琴之用。琴自古以来就被文人们用来抒发胸臆、寄托情思、涵养心性,这也正是琴音传达自然万物之声的直接反馈,在书中每个章节内容中均可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专以一章论述了“琴乐养生”的概念。很多人在欣赏琴曲时,都会产生身心愉悦之感,然而尚未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此进行系统阐述。作者以其琴学思想为核心,本宗法用为基础,中医传统养生思想为支撑,提出这一全新理论,从抚者和听者的不同角度来论述“琴乐养生”的哲学依据、原理、方法和理想效果。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听琴经》一书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出了以“

令全世界华人不再汗颜的古琴书——《听琴经》

 

        ”为核心的琴学思想,包括理念、方法、修行、养生、审美等诸多方面,构建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自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孕育而生,在千年的古琴传承中悄然滋养,不仅琴学领域从古至今无有出其右者,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在哲学研究中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其内容之精辟之深刻,将对当世和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也许当年《听琴经》的诞生契机,多少有对《古琴》一书所谓“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的评价难以认同,然而十年雕琢,几经易稿,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早已超出预期,所获得的成果也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设想。即便最终难免曲高和寡,与人云亦云之间的选择,亦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看到此处,当年“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的帽子也应该早早摘掉了,从此全世界的华人不再为此汗颜,挺起了炎黄子孙之脊梁,提振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弘扬了中华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