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传奇音乐剧巨匠陨落,“剧迷鉴定器” 桑德海姆先生一路走好
2021-11-27 17:17:17 发表 | 来源:腾讯

音乐剧传奇巨匠斯蒂芬·桑德海姆(华语剧圈亲切称之为“桑爷”)去世的消息,我是从“梅花间竹”读者群里最先得知的,当时的我正在纽约Soho的商店里享受着美好的“黑色星期五”。

 

那一刻我和群里的朋友一样,多么希望这是假新闻啊。

随即,各路媒体关于桑爷的讣告都纷至沓来了。

 

他没痛没病,没有任何征兆,前一天还在开心地欢度感恩节,后一天就忽然撒手仙逝。

站在纽约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那种震惊、那种错愕、那种恍惚,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去年科比去世消息传来时。

 

 

尤其是昨天,我们还刚刚看了最近热映的音乐剧电影《Tick, Tick, Boom!》,桑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电影里的电话留言是他的真声!),而且这部电影讲述的也是一位突然去世的音乐剧天才的故事,今天就得到这样的消息,这样的巧合,实在是更加让我唏嘘和心痛。

坐在电脑前我想了很久,该写些什么来悼念桑爷呢?

资浅如我,必然没有资格评价桑爷的作品和生平的。我能想出的最贴切的形容,或许就是标题里写的“剧迷鉴定器”(或者也可以说是“剧盲照妖镜”)。

在刚开始接触音乐剧的人里,十个人里大概有九个半是从韦伯、迪士尼、近期或许是LMM米兰达等等鸿篇巨制作品入门的,大概很少人会一开始去找桑爷的剧来看,很少人会因为看到一部桑爷的剧而入坑,很少人做音乐剧普及的时候会上来就给你讲桑爷的剧。

桑爷的风格不是那种动辄豪华热闹、动辄票房冠军、动辄一票难求、动辄全球几百场巡演、动辄演几十年不衰的剧。无论是歌词、旋律还是故事,桑爷都是整个百老汇乃至世界音乐剧历史上最有诗性的存在。

 

 

他的作品淡雅、含蓄、灵动、深刻,有门槛,甚至许多人称之为晦涩,最初接触不一定能理解和记住。他并非不知道如何写出高潮迭起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口水歌,他只是不愿写,不屑写(他也有一些这样的作品,然而是他自己最看不上、认为不是自己风格的作品)。

他的音乐和故事里蕴含着极为震撼人心的力量,极为天才的思考和表达,却用这样一种平淡如水的方式细细地朝我的心灵灌溉。多少次,多少首,我沉醉并且惊叹,它们经过了那么多精心的雕琢,却显得是那么的自然!

桑爷给百老汇乃至全球音乐剧舞台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他大大拓宽了“音乐剧可以演什么”的边界,让人们看到音乐剧竟然还能这么演,竟然可以讲这么细腻的情绪、这么猎奇的故事、这么松散的形式、这么个人化的不媚俗的表达,而且竟然还有票房,竟然还受人喜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之美,大多需要有一定音乐剧的欣赏经验和品味,不再一味寻求感官刺激,才会慢慢爱上、且越爱越深、越品越有味道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音乐剧演员平时特别喜欢唱桑的歌。比起那些引吭高歌的大嗓门、大花腔、大高音、大旋律,桑爷的歌曲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既能引起更细腻的共情,也有更多空间来体现演员对音乐剧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音乐处理技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桑爷愈加受到推崇和喜爱,不仅因为长寿的他把绝大多数同辈都熬死了,还因为在这文艺作品日益商业化、快餐化、资本化、流量化的今天,桑爷的这种反媚俗的坚守、对纯粹艺术的追求、以及这种婉转悠扬的风格才显得这么难能可贵。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剧迷来说,桑爷的风格可以不喜欢,但能不能说几部桑爷作品的赏析,能不能承认以及讨论桑爷的天才,也可以成为音乐剧观赏是否入门的试金石。

(甚至我也不需要在这里多说桑爷的作品和成就了。能点进这篇文章的人,有谁还需要我来多嘴介绍呢?)

据我观察,桑爷在华人圈子里广受喜爱,或许也是这种“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风格,和我们东方的文化更容易共情,我们也更能欣赏和体会桑爷的魅力。而我个人,也非常喜欢Hadestown, The Band's Visit这一类诗性更强的作品。

甚至我能想到的对他最合适的称呼是“先生“。

当称呼一个人为”先生“时,这个词超越了性别、年龄,饱含着对这个人成就的敬仰、品德的推崇,以及对其提携后辈的感激。桑爷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传世佳作,开创了一个音乐剧的时代,更是培养和成就了遍天下的桃李。

桑德海姆,正是这样一位先生。他的生命有限,而他的作品得以流传,他的艺术理念得以传承,他的精神生命不息。

生命无常,没有什么能比这首《Being Alive》更能表达此时的心情了。

 

(版权原因不能直接插入音乐,只能贴歌词了)

 

斯蒂芬 · 桑德海姆先生千古!

 

 

(来源:梅花间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