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再见,海丁克大师|故人·故事
2021-10-22 12:02:00 发表 | 来源:国家大剧院

 

▲伯纳德·海丁克(1929-2021)

据国内外多家媒体消息报道,荷兰指挥大师伯纳德·海丁克(Bernard Haitink)2021年10月21日在家中去世,享年92岁,海丁克大师的经纪公司 Askonas Holt 证实了这一消息。


 

▲青年海丁克

1929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伯纳德·海丁克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大师之一,也是继门格尔贝格、贝努姆后又一位收获国际声望的荷兰指挥家。他自幼学习小提琴和指挥,1954年首度以指挥家身份登台,先后担任享誉世界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伦敦皇家歌剧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等重要音乐艺术机构的首席指挥职务。同时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也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

 

 

2019年夏天,海丁克大师宣布退休,在与荷兰广播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一系列告别巡演后,结束了其长达65年的辉煌职业生涯。海丁克大师擅长曲目广泛,在歌剧和交响音乐领域都有着精深的造诣,他在众多知名唱片厂牌中灌录发行了超过400张水准卓越的录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2009年,海丁克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
 

2009年2月,时年80岁的海丁克大师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造访国家大剧院,演出了他最为人称道的海顿、布鲁克纳、马勒的经典作品,让观众全面领略了大师非凡的舞台魅力。那两场演出也成为了海丁克大师在北京音乐舞台上的唯一一次亮相。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记录2009年芝加哥交响乐团造访国家大剧院的文字,缅怀离世的海丁克大师,愿他安息。


 

▲2009年,海丁克大师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接受芝加哥交响乐团赠予的80岁生日礼物
 

▲2009年,海丁克大师与夫人的在舞台上留下这感人瞬间


 

《海丁克:这里是古典音乐的“新大陆”》

VOICE | 声音

“我在八十岁高龄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国家大剧院。没想到,却在这里发现了古典音乐的‘新大陆’!这里有那么多的年轻观众,他们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慰藉与力量。因为我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我的继承者们也不会孤单,任何对古典乐的悲观预言,显然都为时尚早。中国的国家大剧院让我相信,有年轻人在,有希望在,有未来在。明天一定会更好。”

MEMORY | 往事

有人曾说,除了世袭的王位和交响乐指挥,世界上没有哪一份行当能够干到耄耋之年。年过八旬的殿堂级指挥大师——伯纳德·海丁克也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纵横指坛半个多世纪,灌录唱片几百张,执掌过全球几乎所有的超级天团……海丁克的一生,辉煌得如同一部交响史诗,每一个音符都惊为天人。

2009年2月13日,当八十岁的海丁克,率领一百一十六岁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奉献有着一百零三年历史的马勒《第六交响曲》。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无疑在抒写一部传奇,一部由漫长时间年轮交织而成的传奇,一部由海丁克全情打造,亲自演绎的传奇。
 

海丁克曾说:“我可以认老,但绝不服老。”在他看来,每一场音乐会都是一次激情的探险。马勒《第六交响曲》,结构宏阔,织体繁复,是古典音乐史上“珠峰”式的高难作品。当晚,八十岁的海丁克仙风道骨、气定神闲,犹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指挥他的“水手”在暴风骤雨与电闪雷鸣间自由穿梭。

观众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音乐历险,而“老船长”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惊喜发现。细心的海丁克注意到,舞台之下的观众席上,几乎全部是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这可颠覆了大师多年来的经验与记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我第一次拿起指挥棒,我是黑发人,观众为白发人;如今,我成了白发人,观众依旧是白发人。”这是海丁克五十年音乐生涯无法回避的尴尬境遇:即使在音乐根基深厚的欧洲国家,年轻观众也越来越少,面临着极大的流失。为艺术倾其一生的海丁克大师一度黯然神伤:“古典音乐难道真的走向了黄昏?”这一次,海丁克在国家大剧院看到了不同,那些年轻的,充满活力的,热情洋溢的面孔让大师受到了深深的震动。

“这是真的吗?我看到的是真的吗?”

为解开大师心中的疑窦,国家大剧院通过统计分析两场音乐会的观众样本,给出了有力的数字:偌大的人群中,青年观众占大多数,包括一支不容忽视的琴童大军,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听众只有不到2%。这让见多识广的海丁克着实震惊了,他在八十岁高龄第一次来到中国,没想到,却在这里,发现了古典音乐的“新大陆”!这片未知的世界,这希望给年过八旬的海丁克带来了无限的慰藉与力量。
 


 

“我曾经对古典乐的命运并不乐观,现在,我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我的继承者们也不会孤单,任何对古典乐的悲观预言,显然都为时尚早。国家大剧院让我相信,有年轻人在,有希望在,有未来在。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