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闪亮的风采:电影胶片上的十位伟大音乐家
2019-06-01 22:39:00 发表 | 来源:时光网
      随着玛丽蓉·科蒂拉小姐满含热泪、激动得不能自持,以至于只能用可爱的“法文腔英语”无逻辑地在亿万观众面前致谢,今年的“天后小金人儿”落在了一代歌后皮亚芙的灵魂上。才华横溢的高卢姑娘用自己卓越的表演,让法兰西民族一个世纪的骄傲在银幕上重生,当之无愧的获此沉甸甸的殊荣。接下音乐人传记这样类型的片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因为你所扮演的人物不是一个简单如你我的平凡人,而是一群被时间证明了的天才,一部分人心目中的“上帝”。成功了,他们会以你为荣,将无法寄托的万千怀念都化作强烈的爱慕赠送给你;反之,如果你稍有差池,便瞬间成为粉丝们眼中的千古罪人,遭人数以吨计的口水攻击而经年累月聚不起那口复苏还阳的丹田气。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下面是那些“涉险过关”的幸运者,他们无不利用或平白或写意却同样精湛的演技不经意间让自己在24格的胶片上仿佛灵魂附体。

 

(Overture)
 第一乐章:《矿工的女儿》(Coal Miner's Daughter, 1980)

 

 

 音乐风格:乡村

 演唱者:洛蕾塔·林恩 / 茜茜·斯帕塞克

 

 

 

      1980年,茜茜·斯帕塞克(Sissy Spacek)与汤米·李·琼斯(Tommy Lee Jones)联袂主演了迈克尔·阿普泰德(Michael Apted)执导的《矿工的女儿》(Coal Miner's Daughter)。这是一部根据著名乡村女歌星洛蕾塔·林恩(Loretta Lynn)的自传改编的音乐文艺片。斯帕塞克在片中饰演贫困矿工的女儿林恩,在婚后凭着她那充满情感的歌喉,终于成为乡村歌后。片中有十余首乡村名曲,包括曾登上排行榜榜首的名曲 “Coal Miner's Daughter“,均由斯帕塞克亲自主唱,这也算是圆了她儿时的歌星梦想。此片成为斯帕塞克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为她赢得了1981年的第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第38届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和第53届奥斯卡奖影后的桂冠。电影原型洛蕾塔·林恩,1934年4月14日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巴却尔山谷,是矿工特德和

克拉拉·韦伯所生育的8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其中她的小妹妹姬丝·桃基尔(Crystal Gayle) 后来也成了一名非常有名的乡村、民谣歌手。洛蕾塔·林恩的歌唱生涯中有16支单曲获得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还有60首打入榜单的歌曲,15张销量第一的唱片,也获得过无数的奖项。从六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洛蕾塔·林恩的歌曲数量一直都是很丰富的,到了九十年代才稍稍有些减少。1972年的时候,洛蕾塔·林恩被推举进入“纳什维尔歌曲作者国际名人堂” (the Nashville Songwriters International Hall of Fame),在那年她也成为了获得乡村音乐协会年度最佳艺人的第一位女歌手,同时又和乡村音乐大师康威·特威蒂分享了最佳二重唱的奖项。1973年,她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的封面,同时也成为了乡村音乐女歌手中的第一个百万富翁。洛蕾塔·林恩1988年入选乡村音乐名人堂。她在自传《矿工的女儿》中告诉人们,只要凭着勇气,就可以毫不畏惧地同贫穷和疾病斗争。她的歌迷亲切地称她为“妈妈”,同她分享自己所遇的种种问题。
    

 第二乐章:《世界上所有的早晨》(Tous Les Matins du Monde,1991)

 

 

 音乐风格:古典

 演奏者:圣哥伦布 / 让·皮埃尔·马瑞勒

 

 

       当小提琴在意大利大行其道的时候,大提琴的近亲维奥尔琴则在法国发扬光大。圣哥伦布(Monsieur de Sainte Colombe),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富传奇色彩的维奥尔琴演奏家,生活在法国最辉煌的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皇帝的宫廷音乐会是欧洲一大奇观,但惟独圣哥伦布拒绝为宫廷表演。他过着隐居的生活,追求个人的哀愁与痛苦,颇有独钓寒江雪的气概。他的学生马兰·马莱(Marin Marais)是路易十四宫廷中最了不起的维奥尔琴大师,正是由于这个“趋炎附势“的学生,圣哥伦布传奇的一生才会在今天仍被世人传颂。影片曾荣获1991年法国恺撒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音乐在内的七项大奖,是一部杰出的音乐传记巨著。通过对大提琴家圣哥伦布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完美追求。同时影片以极其优美的音

乐和镜头语言,让观众仿佛徜徉于艺术殿堂之中。片中一开始圣哥伦布为亡妻所谱的“墓之悲歌”实在让人有悲伤的近乎窒息的感觉,他对亡妻的思念已经到了一种挖心掏肺、灵魂完全榨干的境界。圣哥伦布以回忆的形式幻想与亡妻相遇,每当他拉琴时妻子就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把和她相会的场景用画家的笔记录下来。没有多少人物的对话,因为音乐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有的只是宁静的乐声,还有低回的旁白娓娓道来,琴声如诉。

第三乐章:《古尔德的32短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1993)

 

 

音乐风格:古典

演奏者:格伦·古尔德 / 克尔姆·费奥雷

 

 

      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Glenn Gould)从来不是个与时俱进的"聪明汉"。一九六二年他将届而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它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格雷罗学琴,14岁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协作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而开始演奏生涯,1955年首次到美国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而一举成名。古尔德的演奏曲目从巴赫到爵士乐无所不包,他录制了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但最出色的表现还在于对巴赫的演绎上。古尔德在处理快速乐段和声部的力度层次方面有非凡的才能,只有他才能出色地表现出巴赫赋格的层次与魅力,而他在处理慢速时,音粒似是一个一个跳跃出来,快速时又似音粒飞溅,有眼花缭乱之感。古尔德是一个拒绝观众、专注于录音中寻找表现的钢琴家,他兴奋时会边弹边哼,我们在唱片中经常听到他的这种“杂音”,但这丝毫也不损害他演奏的光辉。弹指二十载,古尔德接近天命之年,反潮流的风骨一以贯之:"听到有关艺术界成天在考虑跟上时代潮流,不是竞争就是模仿,这很令人沮丧。我想象不出比这更次要的事情了……以一概而论的方式思考艺术的趋势很令人厌烦。你知道:今年该是反英雄,到明年英雄又该回来了,等等。这根本无关紧要,艺术家应该根本不去考虑这些事情。" 八十年代初,古尔德重新录制了《哥德堡变奏曲》,他正是靠演奏巴赫的这首名曲一鸣惊人。让人称奇的是,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公司录制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唱片(在他去世前发行)都是《哥德堡变奏曲》。可以说,古尔德始于巴赫,终于巴赫。而他眼中的巴赫,也是个"与时代每一种可能的潮流都背道而驰"的不合时宜者。比较《哥德堡变奏曲》两个版本的长度很有意思。第一次的演奏只用了38分27秒,最后一次却延宕至51分15秒。此中真意何在?古尔德的好友,一位电视导演说,后一个版本,"古尔德向我们说出,他正要去另一个世界。这是他的永别。绝对如此……特别是最后的咏叹调主题,他真的是在说,永别了。那种有意拖长的、令人揪心的口吻……第一个版本是生命,就是生命本身,而第二次录音则是死亡……"  
      一九九三年,古尔德告别人世十载有余,加拿大导演弗朗索瓦·吉拉德(Francois Girard)拍出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电影《古尔德的32短篇》,向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钢琴家致敬。

第四乐章:《 闪亮的风采》(Shine,1996)

 

 

音乐风格:古典

演奏者:戴维·赫尔夫戈特 / 乔弗里·拉什

 

 

      1996年的澳、英合拍片《闪亮的风采》是一部题材不同、视角新奇、风格迥异的音乐家传记片。它所讲述的并非作曲家,而是钢琴家——一个富有天分而又刻苦努力的钢琴家的富于戏剧性的、悲喜交集的一生。戴维·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确有其人,少年时代是位钢琴神童。他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与不幸,就在于他有一位崇拜音乐、望子成龙但却偏执成狂的父亲。影片并未认真向观众交待父亲彼得作为原籍波兰的犹太人经历种族灭绝大屠杀的背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爱子如命、求成心切又狂暴专横、令人畏惧的人。出于害怕“家庭分裂”、失去儿子的心理,他烧掉了戴维靠自己的才华挣得的一份美国留学邀请书,强迫他留在悉尼郊区的家里。他最尊崇俄国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以至于竟不切实际地要求音乐教师罗森先生教小戴维弹奏“伟大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三”被父亲彼得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真实生活中的戴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1909年11月,拉赫马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从各方面看来“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难度显然大大超过了后者。影片中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情节,真实再现了戴维在练习演奏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这组镜头中的画面与情节、音乐和对白的剪辑,在电影和音乐两个艺术范围内同时达到的专业水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以往的音乐家传记片不同的是,导演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在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悲喜剧作品中,运用了音乐史上许多大作曲家的丰富的古典音乐材料。这些素材的选择首先和戴维·赫尔夫戈特作为一个音乐会钢琴家的专业经历相吻合,而有些曲目的出现,则显示了影片导演和配乐作者戴维·希尔什菲尔德(David Hirschfelder)的创作构思。从钢琴家在少年时代参加社区音乐比赛起,我们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先后听到了萧邦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和《前奏曲》(雨滴),舒曼的钢琴组曲《童年情景》片段,李斯特的《升C小调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和他根据帕格尼尼的《钟回旋曲》改编的钢琴曲《钟》,以及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等。作为现实中的钢琴家和妻子吉莲的“爱情主题”,维瓦尔迪的经文歌《人间需要真正的和平》(Nulla in Mundo Pax Sincera)被影片作曲家戴维·希尔什菲尔德改编成了由女声独唱、拨弦古钢琴和大提琴交织成的一首三重奏,出现在那组令人难忘的镜头中:由于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而无法长大、甚至“越活越小”的戴维,陶醉在从耳机传来的甜美动人、圣洁无瑕的女声独唱里。他全身只穿了一件风衣,正在一张绷床上快乐地向着蓝天不断弹跳。这里就不得不说,第69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获得者、澳大利亚著名演员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才华横溢的优秀表演。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他在酒吧里叼着烟蒂,行指如飞地弹奏拉赫马尼诺夫改编自同行里姆斯基·科萨柯夫作品的那首著名的钢琴小品《野蜂飞舞》。而影片这一情节之所以令人激动和信服,就在于作为戏剧演员的杰弗里·拉

什所拥有的钢琴演奏技能——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学过多年钢琴。所以在影片主角不同年龄段的3个演员中,只有他是在需要弹琴的场景中自己演奏而不用替身的。尽管出现在影片中的一些专业难度过大的作品象李斯特《升C小调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等等他必须依靠模仿动作和钢琴家原型——戴维·赫尔夫戈特的配音,但他本人把一首《野蜂飞舞》从头弹到最后一个音符时表现出的流畅到位和手指触键感觉的专业感,不仅征服了酒吧里的全体客人,也征服了世界上的所有观众。

        
第五乐章:《我不在场》(I'm not there,2007)

 

 

音乐风格:民谣摇滚

演唱者:鲍勃·迪伦 / 6位明星

 

 

      鲍勃·迪伦,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成名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等,成为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迪伦对待音乐有一种随心所欲的哲学态度,这使他成了最具创新精神和最神秘的艺术家。因此在电影中重塑鲍勃·迪伦,单单一个演员的确不够表现出这位“摇滚诗人”身上的复杂性。曾执导《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的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在新片《我不在场》中选用了不同性别、年龄、肤色的6位演员以抽象的方式来回顾迪伦的生平,而片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则需要36位风格各异的音乐人来演绎。该片打破了传记片拍摄的一切既定规则,赋予迪伦以更诗意的形象。托德·海恩斯希望通过一组色调、风格都不同的“小插画”,拍摄一部“非传统的传记片”,“这不是逐年逐月重新讲述迪伦的生平。我们着重强调他的风格、流派和身份等方面剧烈的变化。”片中的六位“迪伦”中,童年是由黑人小男孩马库斯·卡尔·弗兰克林(Marcus Carl Franklin)扮演,那是迪伦的音乐深受黑人节奏布鲁斯的影响,把美国民谣先驱伍迪·古瑟里(Woody Guthrie)视为偶像的启蒙时代。本·威肖(Ben Whishaw)扮演的少年迪伦身上融合了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Arthar Rimbaud)的气质,因为在身份的认同上,迪伦与兰波相仿,他们都是恃才放旷的完美主义者。唯一不同的是,生活把兰波推上了审判席,让他成为罪人;时代把迪伦推上审判席,要他成为法官。克里斯汀·贝尔(Christian Bale)扮演激进时期和探索福音音乐时期的迪伦,曾经的热血青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了温和的中年,信仰也从革命变成了宗教。希思·莱杰(Heath Ledge)扮演的迪伦是一个公众看不到的迪伦,家庭瓦解,与妻子离婚在即;演艺生涯一帆风顺,但并不感到快乐;迷失自我,朋友一个个远离。最让人击节的是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反串出演的“女版”迪伦,这是一个身在名利场中却想走另一条路的迪伦,对应他向电声转变时期丢失了一批忠实的歌迷所引发的争议。他忽然拿起了电吉他,曲风从民谣忽然转向了电子摇滚,歌曲内容越来越难以理解,台下的观众不解、鼓噪、喝倒彩、谩骂。反映了一个已经被定了型的歌手想要变革的艰难,而他的态度也像自己的“性别”和“身份”一样是暧昧不清。最后是理察·基尔(Richard Gere)扮演的迪伦,被海恩斯形容为“嬉皮西部”版本,迪伦歌曲中的虚构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迪伦在这个角色中合二为一。这个角色对应迪伦遭遇几乎致命的摩托车事故后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的一段经历,都选择了厌倦公众伤害的“逃亡隐居”之路,但最终又无法涤清融入血液中的音乐磁极,最终还是被吸引到回归之路上。

第六乐章:《 雷 》(Ray,2004)

 

 

音乐风格:骚灵 / 爵士 / 蓝调

演唱者:雷·查尔斯 / 杰米·福克斯

 

 

      这是一部传记影片,介绍了黑人灵魂乐歌手雷·查尔斯(Ray Charles)传奇的一生,刻画了这位灵魂乐之父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和美丽心灵。雷·查尔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美国乔治亚州的小镇上,但贫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难,七岁时,他又因青光眼而导致双目失明。但雷继承了自己单身母亲的坚强,她鼓励自己的孩子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佛罗里达州一家残疾人学校,聪明的查尔斯很快学会了用盲文“阅读”乐谱,并且依靠自己的勤奋和音乐上的天分开始了音乐创作。仅仅在少年时期,查尔斯就熟练掌握了多种乐器的弹奏,尤其是在钢琴上,他的天赋带着他达到了许多视力正常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母亲去世之后,15岁的雷·查尔斯辍学来到西雅图,开始了在南方的巡回演唱,他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他也自此走上了耗尽自己一生的对音乐的不懈追求。 60年代,雷在音乐上获得突破。他成功地将乡村、爵士、管弦和教会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个人风格,这种优美音乐逐渐获得了世界音乐界的认可,他也被看作是一个音乐上的奇迹。他的唱片开始热销并且有多只单曲登上了排行榜,他获得邀请开始了第一次在欧洲的个人演唱会,并且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合并将它们的魅力不断发扬光大。除了在音乐上掀起了对

既有的欣赏方式的革命,雷·查尔斯也是一位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他支持和提携年轻的黑人音乐家,捍卫自己和其他黑人的权利,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击退了无数种族歧视者的眼光,他正直高大的身影也鼓舞着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奋勇向前。但同时,影片也并未回避雷的一些人性上的弱点,例如对于女色的特殊欲望,将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有血有肉,加上黑人男星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精彩卖力、得到原型首肯的伟大演出,使本片不可多得的成为同类影片中的佼佼者。

          
第七乐章: 《一往无前》(Walk the Line,2005)

 

 

音乐风格:乡村摇滚

演唱者:强尼·卡什 / 乔奎因·菲尼克斯

 

 

     “这是田纳西州悲伤的一日,但却是天堂里的节日”,2003年9月12日,美国乡村音乐传奇人物、驰骋乐坛50余年的强尼·卡什(Johnny Cash),因糖尿病引发的呼吸窒息,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医院去世,走完了71年的传奇历程。作为影响了美国近代乡村、流行、摇滚与民谣界的最重要创作歌手之一,卡什以其深沉浑厚的男中音,简约有力的吉他弹奏,横跨乡村乐和摇滚乐,他一生灌录超过1500首歌,唱片销量逾5000万张,曾获11项格莱美奖。从市井小民的真实心声到男女情爱的百味杂陈、从蓝领阶级的悲苦生活到知识份子的良知观察,其作品视角独特、范围广杂。卡什是一个不怎么唱情歌的人,他更喜欢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讲一些底层民众的故事。如那首着名的《Man in Black》一样,卡什演出时永远一身黑衣,也常唱到犯罪凶杀等较灰暗的内容,所以被人赋予了“黑衣人”的称号。卡什的经历太多,从头到脚都是传奇,如同伟大的猫王一样,他创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爱情与背叛、沉沦与梦想、罪恶与荣耀都在其中冶于一炉,所以,将卡什传奇的一生事无巨细地压缩在一部2小时的电影中,只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一往无前》把卡什与第二任妻子琼·卡特(June Carter)年轻时代在乐坛的奋斗历程作为泼墨的重点,其中交织着卡什面对毒品在沉迷与抽离间的拉锯战。卡什生于美国南部阿肯色州的小农场,农场工人的民谣和赞美诗让他自幼年时就迷上了音乐。酷爱音乐的妈妈嘉莉一直激励着卡什在歌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上帝在眷顾着你,总有一天你会为全世界唱歌的。”1950年,应征入伍后的卡什从内而外发生了变化,战争的残酷使得他开始独立思考一些沉重的话题,这种习惯养成了他日后作品的独特视角,同样是在军中,20岁的卡什第一次接触到了吉他,很快就无师自通地成了吉他高手。1955年,退役后到孟菲斯当地电台和酒吧驻唱跑场的卡什,凭借出众的音色博得了太阳唱片公司老板山姆·菲利普斯的青睐,随后与之签约,一气推出了三张单曲,其中《I Walk the Line》在“公告牌”乡村音乐冠军的宝座上驻留6周之久,热卖了200万张之巨,卡什的音乐传奇之旅由此铺开。当卡什的声望趋于顶峰时,厄运也随之降临,在大量的演出安排下,卡什开始依赖吸食安非他命来缓解精神压力,药物的负作用很快就影响了卡什的生活,深受毒瘾困扰的他干脆抛妻别子远走纽约。在纽约,卡什遇见了生命中最重的女人琼·卡特,如六月般温暖的琼是乡村音乐着名的卡特家族的传人,也是卡什朋友的妻子。在琼的帮助下,卡什重返阔别四年之久的乡村音乐的冠军宝座,二人的关系日趋明朗。但毒品与酒精的沉湎令卡什的演唱事业再度陷落低谷,忍无可忍的原配妻子终于离他而去,正当卡什处于绝望的边缘时,已与丈夫离婚的琼来到了他的身边,爱情和宗教的力量终于挽救了卡什,戒除毒瘾的他在卡特家族的强大支持和哥伦比亚公司的鼓励下,重新登上了事业的顶峰,卡什的专辑月均卖出25万张以上,甚至连披头士都无法与之相抗衡。

第八乐章:《控制》(Control,2007)

 

 

音乐风格:后朋克

演唱者:伊安·科蒂斯 / 萨姆·雷利

 

 

    本片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摇滚乐巅峰时期,朋克集团的领军人物伊安·科蒂斯(Ian Curtis)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在英国的一个小镇里住着一个怀揣伟大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对他来说家乡马克莱斯菲尔德小镇死气沉沉就像是一座沉寂的监狱,唯有正在伦敦燃烧的华丽摇滚才是放纵青春的解药。他渴望成为像大卫·鲍伊(David Bowie)还有伊基·波普(Iggy Pop)这样的摇滚巨星,有一天能够纵情的在舞台上面对万人的呼喊肆意的扫弦、激情的高歌。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朋克乐代表人物伊安·科蒂斯。著名乐队性手枪(Sex Pistols)1976年在曼切斯特举行的一场演唱会,改变了柯蒂斯的人生轨迹。虽然他当时并不会演奏吉他,但高挑的身材却是摇滚主唱的最佳人选。他在演唱会现场结识了寻觅主唱已久的伯纳德·萨姆纳、皮特·胡克和斯蒂芬·莫里斯,三人当时就一拍即合,随后组建了一支名叫华沙(Warsaw)的乐队。后来乐队更名为享受分裂(Joy Division),乐队成员对音乐都抱有非常执著的热爱,这使得他们很快发迹,受到了许多歌迷的追捧。但随着向自身音乐灵魂的不断深入探索,伊安·科蒂斯的心理逐渐完全被那种驱动他音乐创作的恐惧与悲恸所控制。过早的结婚生子也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到他患上癫痫症之后

,绝望与孤独感便完全成为了他感情世界的主打。他再也无法承担压在他肩膀上的重担,再也无法面对冰冷黑暗的真实世界,干枯了的灵魂消耗着他柴瘦的身体,一切都变得纠结与狰狞,终于,无权选择生的人勇敢的选择了死,1980年5月,终于就在好不容易开始筹备的美国巡演前夕,万念俱灰的伊安·科蒂斯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二十三岁。当天晚上,他正在看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的电影《史楚锡流浪记》(Stroszek,1977),听着伊基·波普的专辑《白痴》(The Idiot)。事实上,Joy Division只发行了2张严格意义上的录音室专辑,却被认为是同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乐队(《Melody Maker》)。他们不仅是后朋克运动的先锋之一,其影响力甚至贯穿至整个八、九十年代的哥特浪潮即所谓后现代时期(post-modern era)音乐。 Joy Division的音乐中同时能感受到“大门”(The Doors)般经典摇滚和布赖恩·伊诺(Brian Eno)那种氛围音乐的影子,而主唱伊安·科蒂斯本身也具有吉姆·莫里逊(Jim Morrison,“大门”乐队主唱)似的诗人气质,他们的音乐中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来源于伊安·科蒂斯的个人悲剧——无法摆脱的癫痫病的折磨以及陷入感情纠葛不能自拔。和同样经受癫痫病折磨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伊安·科蒂斯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近乎绝望的自我毁灭的力量,充满了对现实对希望的质问和怀疑。伊安·科蒂斯在他的音乐中试图跨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最终却以自毁的方式来摆脱精神世界的重负。

第九乐章:《 莫扎特》(Amadeus,1984)

 

 

音乐风格:古典

演奏者:莫扎特 / 汤姆·胡尔斯

 

 

      短短的35年人生能做什么——创作20余部歌剧、50部交响曲(其中41部有编号)、50余部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的宗教音乐、嬉游曲、小夜曲和舞曲?我们决不是在这里想用简单机械的数字罗列来体现一代音乐巨匠的夺目光辉,而是让你对“天才”这个词汇有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度量和定义。影片描写了莫扎特四岁学奏鸣曲,七岁学交响曲,十二岁写第一部歌剧。当时,萨里埃利是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宠爱的宫廷音乐家,官运亨通,作品颇多,但气量甚小。1781年,已驰名欧洲的青年音乐家莫扎特来到了维也纳。因为他知道约瑟夫二世喜欢音乐,故此投奔而来,希望得到重视。萨里埃利发现了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便向约瑟夫二世推荐。由于皇帝也酷爱音乐,因此在皇宫谒见了莫扎特,请他在国家剧院担任指挥与演奏。莫扎特灵感丰富,乐思敏捷,短短的时间里接连写出许多非凡的作品。当萨里埃利看到莫扎特超过他时,就产生了强烈的妒忌之心。莫扎特其貌不扬,言语粗野,行为也放荡不羁,这正好成为萨利埃里中伤莫扎特的口实。 在一次皇家庆祝会上,莫扎特表现出的音乐天才令众人赞叹不已,尤其是约瑟夫二世更是十分欣赏,这令萨利埃里自叹不如,更加恼恨。于是萨利埃里一方面对莫扎特十分友好,甚至吹捧备至,称他是上帝创造的奇才;另一方面,在背地里却用诡计中伤陷害莫扎特。他先到约瑟夫二世那儿阻挠皇帝任命莫扎特为伊丽莎白公主的家庭音乐教师。同时,他还派人时刻监视莫扎特的行动,并使莫扎特渐渐陷入了贫困艰难的境地。 并收买一女子,叫她从莫扎特家里偷走正在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部分乐谱,然后向约瑟夫觐谗言,后者一度曾想禁止该剧演出,但莫扎特据理力争,使得歌剧终于开始排练。萨里埃利见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派了一个蒙面黑衣人去莫扎特家,说出高价请他写一首安魂曲,并威逼莫扎特在短期内完成《安魂曲》。莫扎特不知是计,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工作,连夜赶写,弄得身体十分虚弱,终于因积劳成疾在一次演出时晕倒在地。萨里埃利假惺惺地送莫扎特回家,但一到家里,又不让他好好休息,反而逼莫扎特口述乐曲《安魂曲》,而他自己作记录。萨里埃利想攫为已有,流芳乐坛,甚至残忍地拒绝了莫扎特想休息几分钟的要求。一首非凡的安魂曲创作出来了,一支蜡烛就这样烧到了尽头。莫扎特在向匆匆赶来的妻子露出一丝微笑后闭上了眼睛,这位音乐天才就这样在贫困潦倒之中走了。在瑟瑟秋风中,莫扎特的灵柩缓缓运抵了公墓,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的队伍,只有落叶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

(Finale)
第十乐章:《钢琴师》(The Pianist,2002)

 

 

音乐风格:古典

演奏者:弗拉迪斯拉夫·兹皮尔曼 / 阿德里安·布罗迪

 

 

      在这里的居住者,不仅出入受到限制,一举一动也都被监视,并不时遭到纳粹军官的百般羞辱。一小群犹太人的报复行动计划,却遭到整个社区几近毁灭的轰炸与残杀。弗拉迪斯拉夫·兹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1911年生于波兰,是一位才华洋溢的犹太裔钢琴家,自幼追随名师学习钢琴。1931年到德国柏林的音乐学院深造,并写下多首著名的钢琴乐曲。1935年回国受聘于波兰国家广播电台。1939年9月,他正在电台现场弹奏萧邦(Chopin)的夜曲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波兰,首都华沙遭受轰炸入侵。自此他和一家人与邻居都被赶进在首都的“犹太人居住区”。面对每日生存的威胁,弗拉迪斯拉夫·兹皮尔曼冒生命危险成功的逃出居住区,躲进满目疮痍的首都公寓废墟。他每天昼伏夜出,躲在天花板的夹层中,一待就

是好几个月。直到有天,一位纳粹军官威尔曼·赫斯费尔德(Wilm Hosenfeld)进入该公寓,发现这位逃脱的犹太人,此时的他因为长期躲藏不见天日加上惊吓过度,面孔如鬼魅般苍白,生命之火也在风雨中瑟瑟摆动。军官得知他以前是钢琴师,邀请他演奏一曲。战火中闪动着人性光辉的音符打动了军官,不忍心杀他反而帮助了他。六年后战争结束,他还是在电台作同一曲目的演出,但此时纳粹军官威尔曼·赫斯费尔德已死在俄国的战俘营……本片根据兹皮尔曼的儿子安德森·兹皮尔曼(日本大学现代欧洲史教授)发现父亲日记手稿而发表的畅销书《The Pianist》改编而成,由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执导。这是他最带有个人陈述色彩的影片,也是他等待了10年的作品,一部探讨坚信结合了艺术力量的人类精神必胜的试验性作品。自从波兰斯基7岁那年从犹太区逃了出来,这是40年来他第一次在波兰拍摄电影。电影配乐是由为《吸血鬼》(Dracula,1992)、《贵妇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996)谱曲的波兰音乐家沃伊切赫·吉拉尔(Wojciech Kilar)创作的,同时还选用了70年代于华沙国际萧邦钢琴大赛赢得大奖的波兰钢琴家雅纽兹·奥列伊尼扎克(Janusz Olejniczak)演绎的八段萧邦的乐章。更不能不提的是,在影片中弥足珍贵的收录了故事中主角兹皮尔曼本人在1948年于波兰亲自演奏的萧邦马祖卡舞曲 (Mazurka)第17号第4段乐曲的历史录音。